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哈氏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脱位86例,均在全麻后先行骨折上下两端对抗牵引、推背摆动将骨折稍加复位,以纠正部分侧方位位和后突畸形,再行全椎板和减压加哈氏棒或单纯哈氏棒内固定,复位程度根据X线片进行测量,被压缩椎体的正常高度标准则依上、下邻位椎体的高度之平均值为准。决定撑开哈氏棒竹节的多少,再经棒上下两端正常棘突根部钻孔,用钢比任捆扎两侧哈氏棒,这样复位满意,钩棒滑脱率低,骨折复位满意达9  相似文献   

3.
哈氏棒在急性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哈氏棒在急性不稳定发表多腰椎骨折的应用。方法:观察胸腰椎骨折的术前,术后的椎体高度,椎间隙距离变化及椎体间融合情况。对49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进行固定治疗。结论:术后随访1-4年,全部骨折的椎体的高度和椎间隙距离增高,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哈氏人固定起到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保护脊髓的作用,较椎弓根钉固定方法具有手术简单,强大的支撑力,手术费时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哈鲁氏棒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伴截瘫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莉莎 《四川医学》2003,24(8):875-875
我院自 1990~ 2 0 0 0年应用哈鲁棒氏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5 4例 ,配合有效的护理 ,取得满意的疗效 ,椎体复位率 71 9%,截瘫病人恢复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1例 ,女 13例 ,年龄 2 6~ 5 6岁。致伤原因 :坠落伤 4 6例 ,压砸伤 8例。损伤椎体 :T10 2例 ,T115例 ,T12 14例 ,L12 5例 ,L2 8例 ,其中屈曲压缩型 32例。全部病例合并截瘫 ,其中不全瘫 30例 ,全瘫 2 4例。1 2 手术方法 :先行伤椎全椎板切除减压 ,扩大神经根管 ,松解神经根 ,并切开硬脊髓膜探查脊髓 ,取出血肿 ,然后采用哈鲁氏棒联…  相似文献   

5.
6.
应用Harrington 棒结合钢丝交叉捆扎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并截瘫15例,术后允许病人自由翻身和任意搬动病人。15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无一例发生脱钩及内固定松动现象,损伤椎体两侧方及前方均有骨痂形成,骨折脱位趋向稳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 1991~ 2 0 0 0年开始在传统病灶清除术的基础上 ,运用哈氏 (Harrington)撑开棒技术 ,加用椎间立柱式植骨及可吸收螺钉 (SR -PGA)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截瘫 2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 17~ 4 0岁 ,平均年龄 2 8岁。病变椎体分布 :T10~ 119例 ,T11~ 12 10例 ,T12 6例 ,L13例。截瘫指数为 2者 7例 ,3者 9例 ,4者 8例 ,5者 4例。截瘫持续时间最短 10d ,最长 6个月。术前X线测量 :脊柱后凸成角最小 2 9° ,最大74° ,平均 4 1° ;脊柱侧弯成角最小 10° ,最大 19…  相似文献   

8.
哈氏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脱位86例。均在全麻后先行骨折上下两端对抗牵引、推背摆动,将骨折稍加复位,以纠正部分侧方移位和后突畸形,再行全椎板减压加哈氏棒或单纯哈氏棒内固定.复位程度根据X残片进行测量,被压缩椎体的正常高度标准则依上、下邻位椎体的高度之平均值为准。决定撑开哈氏棒竹节的多少,再经棒上下两端正常棘突根部钻孔,用钢丝横行捆扎两侧哈氏棒,这样复位满意,钩棒滑脱率低,骨折复位满意达86%.随访1年~3年67例中24例单纯骨折病人恢复了日常工作;31例不全截瘫病人中治愈71%.好转29%;12例完全截瘫病人中好转45%.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椎板减压加哈氏棒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截瘫解放军第四医院高文魁,康彦文,魏文渊,吴起,刘小芹胸腰椎骨折脊髓受损伤,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脱位的椎体、骨折片、椎间盘压迫所致。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法,关键是尽早地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受压,尽早复位及维...  相似文献   

11.
我院 1990~ 1999年应用哈氏棒、Dicks钉、Socon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 8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89例中男 72例 ,女 17例。年龄 19~ 6 4岁 ,平均 37岁。损伤部位 :T113例 ,T12 2 7例 ,L130例 ,L2 7例 ,L34例 ,T11、T12  相似文献   

12.
乜玉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244-4245
<正>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损伤,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椎弓根内固定后路减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有效方法。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需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三点加压固定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本原理。本文应用哈氏棒和椎板减压加椎板下或棘突基底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48例,按Frankel综合分级:0级12例,Ⅰ级26例,Ⅱ级10例。术后随访4个月~4年2个月,平均随访1年6个月。术后恢复情况:0级12例中,仍为0级10例,恢复到Ⅰ级1例,恢复到Ⅳ级1例;Ⅰ级26例中,仍为Ⅰ级8例,恢复到Ⅱ级8例,恢复到Ⅲ级10例;Ⅱ级10例中.仍为Ⅱ级1例,恢复到Ⅲ级7例,恢复至Ⅳ级2例。文中简述了哈氏棒应用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并指出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行CT检查,明确诊断,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为恢复脊髓功能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18例Harrington撑开棒治疗脊柱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伴截瘫的临床效果。随访3~20月,7例不完全性截瘫基本恢复正常;11例完全性截瘫2例部分恢复。认为撑开棒具有牵引和固定的双重作用,能使骨折解剖复位,解除神经压迫,并长期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介绍了钢丝固定损伤椎骨棘突和两侧撑开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桂春 《广西医学》2004,26(1):104-105
脊柱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根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而脊髓功能障碍的程度与治疗效果的好坏 ,则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劳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近十余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趋向于尽早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但效果仍不十分理想 ,尤其是脊髓完全挫裂性损伤 ,疗效还比较差。因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争议还颇多。我院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根据院内条件 ,对 1 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并截瘫的患者 ,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Luque节段脊柱固定器作内固定治疗 ,经 2个月至 9年的随访观察 ,认为对不完全性截瘫者疗效很好 ,而对完…  相似文献   

17.
从1980年~1992年,共收治脊柱压缩性骨折136例,其中有神经功能障碍25例:13例完全性截瘫,12例不完全性截瘫,对这些病人切开复位、全椎板切除、改良哈氏棒内固定,该方法特点:六点固定,使脊柱骨折复位,矫正畸形,固定可靠,并有抗旋转力和抗压缩力,便于早期功能锻炼,为以后的康复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亦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脊柱骨折最常发生在胸腰段,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胸腰椎骨折中常见的类型,占脊柱骨折的10%-20%,并且常伴有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对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进行优质有效的整体护理及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綦江区文龙街道卫生院外科和綦江区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4月-2012年10月共收治45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现将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RF系统与哈氏棒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哈氏棒和RF系统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复位和疗效,方法;40例患随机分为哈氏棒组(18例)和RF组(20例)进行术前后X片检查及神经功能评定,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后,脊柱畸形角,前后移位率,压缩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显改善,RF治疗组及仅以恢复脊柱生理前凸方面比较哈氏棒略优,而哈氏棒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比RF组少,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相差不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比较Dick与Harrington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从1989年11月以来应用Dick钉与Harrington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73例,其中Dick钉固定23例,Harrington棒固定50例,随访时间6mo至4a,结果:Dick钉对椎体骨折脱位复位满意度为65.2%,双Harrington棒位满意度为92%(P〈0.05),结论:认为Harrington棒在椎体骨折复位上明显好于Dick钉,两种固定方法对术后脊髓神经恢复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两种内固定方法各有一定的优、缺点,作者认为应根据病情,骨折类型合理选择,以求猖了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