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是在1885年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不断深入,在1993年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高以及易发全身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相似文献   

2.
遗传基因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质疏松症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保健费用消耗大的最常见的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 1885年提出来的 ,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 ,直到 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 ,以及 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 ,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并得到世界的公认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众多因素有关 ,而遗传基…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邱明才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4):833-835
目前 ,我国骨质疏松的研究方兴未艾。 2 0 0 1年6月份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疾病分会 ,标志着我国骨代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骨强度主要取决两个因素 :骨密度和骨质量。骨密度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矿物盐克数表示 ,而影响骨质量的因素包括骨微结构、骨转化、损伤积累 (如微骨折 )和骨的矿化状况等。骨强度的降低使骨在遭受外力时易发生骨折。一、骨质疏松已引起了社会全方位的关注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日趋严重的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资料显示 ,美国、…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3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4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Ⅲ,1988~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及钙与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直到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象。当具备上述现象,患者又伴发有因骨质疏松引起的某些临床症状,如腰背疼痛时称为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是以骨量的降低,骨组织结构的退变,骨强度的下降,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不断增高,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原发性骨质疏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1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理及X线表现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是骨代谢的紊乱,残骨与破骨细胞之间功能失偶联,致使骨量减少,包括骨基质和骨矿质含量减少。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未…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与早期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葛宝丰 《医学综述》2003,9(12):768-768,F003
骨质疏松是随龄增出现 ,以骨量减少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折及其并发症是骨质疏松的严重临床表现症状 ,多发部位一般为椎体、腕部、髋部等。尽管大多数患者不会因为骨质疏松而死亡 ,但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而了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早期防治至关重要。1 骨质疏松的诊断预报骨质疏松最好的信号是骨量减少 ,WHO对骨质疏松定义的诊断标准是骨矿密度 (BMD)低于成人BMD峰值均数的 2 .5s为骨质疏松 ,若同时伴有脆性骨…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的评估--骨量与骨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HO将2000年~2010年确定为全球“骨关节十年”,世界各国正逐渐重视骨关节疾患对人体的危害,骨质疏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间,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骨质疏松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一种骨骼质与量的病变,表现为骨矿物含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破坏、骨折危险性增大的骨骼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也不断全面。本文就骨质疏松评估在骨量与骨质量方面的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堂龙  蒲犇  许咸加  鲍明利  汪林兵  吴赫南  付可登 《浙江医学》2024,46(11):1197-1199,1205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3例、骨量减少组29例、骨量正常组30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OPG、25(OH)D及骨钙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血清指标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OPG、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且骨质疏松组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均P<0.05);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且骨质疏松组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血清OPG、25(OH)D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098、0.402,均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呈负相关(r=-0.376,P=0.021)。血清OPG、25(OH)D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81、0.260,均P<0.05),血清骨钙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67,P<0.001)。结论血清OPG、25(OH)D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血清骨钙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概述 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确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定义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改变,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病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局部骨侵蚀和全身骨丢失是其骨与关节损伤的主要特点,RA患者的早期X线即表现为关节周围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以加重类风湿关节关节炎症状骨痛,严重者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危害,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对RA患者骨质疏松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2011年EULAR骨质疏松诊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分为继发性骨质疏松和原发性骨质疏松。前者最常见有类固醇性骨质疏松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后者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是一种按力学原理组成其内部结构的组织,发育成熟后仍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建,称之为骨再建(Bone Remodeling),以维持自身更新和体内矿物质平衡。骨再建过程包括骨激活、骨吸收和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骨量减少为特征 ,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 ,并伴有骨痛的疾病称为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是指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 ,即骨矿物质和有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单纯骨的钙化障碍 ,骨的矿物质减少 ,而骨基质无改变 ,称为佝偻病 (儿童 )与骨软化 (成人 ) ;若同时存在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称为骨质疏松软化症。1 分类按病变范围可分为全身性骨质疏松与局限性骨质疏松。( 1)全身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绝经后骨质疏松 ( 型、高转换型 )。 2老年性骨质疏松 ( 型、低转换型 )。3青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 :1内分泌疾病 ;2血…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栉风沐雨, 二十年砥砺前行。5月17—20日,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办, 上海市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大会围绕骨质疏松症、其他代谢性骨病及疑难骨病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和探讨, 旨在促进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的学科进展。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的评估--骨量与骨质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华 《中国医刊》2004,39(6):2-4
随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00年~2010年确定为全球"骨关节十年",世界各国正逐渐重视骨关节疾患对人体的危害,骨质疏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间,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骨质疏松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一种骨骼质与量的病变,表现为骨矿物含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破坏、骨折危险性增大的骨骼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下面就骨质疏松评估在骨量与骨质量方面的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脆性骨折的发病率、致残率将持续攀高。因此,如何在骨量明显下降前就找到一个既变化出现较早,又具有一定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能力的有效方法及对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进行预测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同祖,成骨-成脂分化失稳态是骨质疏松的致病机制之一。因此,研究骨髓脂肪组织在骨质疏松骨质量中的作用就显得相当重要。笔者就骨髓脂肪在骨质疏松中的致病机制及磁共振波谱在骨质疏松骨质量研究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创伤性骨折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基于全身骨骼在骨质疏松疾病状态下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其病变的实质是骨强度的下降。骨强度受到骨骼的材料属性和组织结构,以及肌肉负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骨量和骨质量等多方面的损害,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即使成功的手术治疗也无法阻止骨质疏松骨损害的进一...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的约翰·艾斯博士于1995年鉴定出人类骨质疏松的基因,指定"b"为强骨基因,"B"为弱骨基因。人类以三种形式携带骨质基因,即"bb"型、"BB"型和"Bb"型。vit 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人体钙吸收的重要调节因子。这两种骨质基因就是通过锁定vit D受体,调节骨钙的吸收,对骨代谢起主导作用。科学家们通过对311名妇女进行检查后发现,携带"BB"型基因的人,在绝经18年后出现骨质疏松;携带"Bb"型基因的人在绝经22年后出现骨质疏松;而具有"bb"型基因者,可以推迟到绝经29年后才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遗传有关@耿志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骨质疏松本身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其定义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修正。传统的骨质疏松定义是指骨量减少,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同时减少,所剩下的骨为正常骨。这个定义是定性的,没有界定到什么程度就能诊断为骨质疏松,因此缺乏可操作性。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骨密度测量技术,使我们能够对人体的骨密度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使人们对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治疗骨质疏松新药的研制和开发也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广为接受的骨质疏松的定义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共识:即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为了具有可操作性,WHO于1994年提出了基于腰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的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这一诊断标准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是骨质疏松诊断的基础。同其他疾病一样,骨质疏松的诊断也包括病史、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包括骨密度测量、影像学检查和化验等)。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尤其是年过更年期的妇女几乎都会出现骨质疏松。如未加注意,常会因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甚至发生无外力作用下的骨折。其原因是骨质不断丢失,骨组织的微结构出现退行性变化。骨质疏松是在数年间逐渐发生的变化,即骨的代谢和转换过程的紊乱。这种紊乱可分为破骨活性(骨吸收)的增强,使骨质丢失多于骨质形成,以及成骨活性(骨形成)的减低,使骨吸收后的腔隙得不到骨质的补充。这两个过程均造成骨质的不断丢失,形成骨质疏松。此病的形成与雌激素的缺失有密切关系。一般按对雌激素缺乏的反应分为1型和2型骨质疏松。临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