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通过总结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对肿瘤免疫的认识和进展,分析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未来中医药免疫治疗肿瘤方面进行展望。方法在系统总结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治疗以及中医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萜类等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的治疗作用的报道基础上,分析中药肿瘤免疫治疗机制及临床效果。结论中医药免疫方法对肿瘤患者的早、中、晚期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机制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慢性泌尿系感染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多常年难愈。笔者通过分析、整理、概括、总结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和有独特的优势,现总结中医药对慢性泌尿系感染治疗的发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对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及中医药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提示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亮  李龙  张印  李绍旦 《中医药导报》2019,25(19):130-133
从中医证型的失眠模型研究、中医药在睡眠时相方面的研究、中医药在神经递质方面的研究、中医药在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中医药在相关蛋白基因方面研究、中医药在线粒体超微结构方面研究6方面总结了中医药诊治失眠症的理论机制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学研究、临床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研究进展,从而认识中医药在改善小儿感染后咳嗽方面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为防治小儿感染后咳嗽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回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疾病的文献,总结中医辨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发现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疾病的疗效,与西药治疗相比,在症状改善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Hp转阴率方面可取得同等的疗效,尤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耐药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医中药治疗有确切疗效。笔者筛选出2000-2007年间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资料,从证候研究、机制研究、辨证分型和方药运用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医药在心律失常治疗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将有力促进中医药资源更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疾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在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消除机会性感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选适合证型的中医方药或疗法,是中医药介入艾滋病相关性腹泻治疗的重要切入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9.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疾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腹疼痛等反复发作,许多患者长期反复,多次使用抗生素后对抗生素不敏感甚至出现真菌感染,而中医药对其治疗方面却又明显优势。笔者跟随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王铁良教授于2011年05月—2012年01月用祛湿降火汤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6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归纳总结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型、治则治法及方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展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特色优势,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指明方向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防治成人急性扁桃体炎的优势与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检索出文献总数2 664篇,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进行初选,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献,筛选出374篇文献。通过评价和分析文献发现:辨证论治、中成药、成方、自拟方、外治法等中医药方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有效、方便和实用,中医药防治急性扁桃体炎具有补充或替代抗生素作用,同时具有调节机体防御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治疗具有独到的疗效。本文通过搜索近年来关于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文献,总结其用药特色,包括分期、分型治疗,稳定期中重用养阴抑或温阳的各家学说,以及用药剂量的特点等,探讨如何提高中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尝试个体化的临床试验方法等,以期提高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坏疽性脓皮病典型病例报告。在中医传统的六经、八纲、气血、脏腑等辨证方法指导下,以中药方剂内服为主治疗该病,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抗感染、手术清创术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手段,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成功病例的回顾,总结治疗经验、探讨理论认识,进一步为中医辨证治疗相关疑难病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君冬  杨硕 《中医药导报》2021,27(1):151-155,162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中人工智能在中医药学领域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结合人工梳理及信息整合的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分布、作者、机构、关键词、共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691篇,英文文献168篇,2018—2019年中英文文献数量大幅度增加;作者以近年来新兴团队为主,机构合作模式单一,高被引论文较少;研究方法主要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应用领域主要是中医智能诊断及预测各类疾病进程、中药智能识别分类、中医健康养生,研究成果主要是中医养生保健的智能化设备、中医人工智能系统、中医知识库、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等。结论: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中医智能方法、智能诊断及智能预测,热点更趋向于智能方法研究,各研究团队及研究机构应当加强各研究领域专家合作,实现多学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中医临床及专利文献中的常用治疗慢性便秘的中药及复方,为中药防治慢性便秘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及中国专利数据库为检索对象,对相关文献阅读、分析后统计有效方药。结果:3个数据库中共纳入1979年1月-2011年6月间在全文或摘要字段中含有"中药"、"便秘"、"脾约"的877篇有效文献,统计单味中药465种,经方或名方338个。(制)大黄、当归、火麻仁、白术、(制)甘草等在单味药中频次较高,麻子仁丸、补中益气汤、增液承气汤、大承气汤等基本方在复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结论:中药防治慢性便秘以滋阴增液、补益气血、疏肝理气、健脾温肾、活血祛瘀方药为主,以经方或名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化裁在中医临床中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2月于安顺市人民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他们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实施一系列的预防对策,如:对症用药、合并用药、溶媒选择以及静脉注射时滴速的控制等,观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8.7%(37/47),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62.5%(15/24),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前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自身因素与临床使用因素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医院要想降低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就必须从中药注射剂的源头与使用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查阅总结中医古典医籍及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并初步阐释中医"肾髓系统",认为"肾髓系统"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在功能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肾髓系统"可指导治疗诸多重大中医临床疾病,包括骨代谢疾病、脑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且临床疗效显著。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肾髓系统"有助于提高重大中医临床疾病的临床疗效,实现传统医学的精准化治疗,发挥中医中药整体治疗的独特优势,在重大中医临床疾病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肺炎克雷伯菌,因其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其治疗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中药具有低耐药性、多作用靶位的广谱抗菌效果,因此进行中药治疗或与西药联合治疗是一种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新型手段。检索近年来中国知网、万方全文和Pubmed等数据库的文献,从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机制和中药抗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作用等研究成果,阐述中药复合制剂以及其有效成分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中药可以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对抗生物膜的形成、对抗内毒素的作用以及抑制外排泵等起到抗肺炎克雷伯菌作用。通过对中药的抗菌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准确全面地评价药效,为今后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研究质量的评价和分析。方法:采用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Jadad评分表对1979-2004年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慢支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研究质量评价。由两名评价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和数据采集。评价内容包括文献描述的疾病诊断标准、随机化方法、盲法、对照、结果报告和结论推导等。结果:共纳入文献150篇。其中有139篇(92.7%)报告了疾病诊断标准,有67篇(44.7%)叙述纳入或排除标准,仅有9篇文献(6.0%)对随机化方法进行了简单描述,仅有8篇(5.3%)文献采用盲法,137篇文献(91.3%)有疗效判定标准,有10.0%(15/150)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情况,仅有31篇(20.7%)文献中应用的统计学方法基本正确。进一步分析提示,文献报告的随机化方法信息很少,很少采用盲法且报告信息不详;Jadad评分为3分的仅有2篇(1.3%)、2分的仅有6篇(4.0%)。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方法学质量多数较低,其低质量与杂志影响因子和研究基金资助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方法: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变""膝关节退行性病""老年性膝关节病"等为检索词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检索已发表文章,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优势比作为效应合并指标。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所有试验质量均不高,未发现双盲试验。分析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总显效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21,95%CI:2.33~4.41)。漏斗图显示基本对称,提示纳入文献的发表性偏倚控制尚可。结论:以本项Meta分析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有益。但由于纳入试验的质量不高,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