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纳米晶体是以少量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聚合物为稳定剂,将难溶性药物粒子分散于水或油中形成的纳米级(1~1 000 nm)分散体系。纳米晶体含药量高,制备工艺简单成熟。目前,已上市的24个纳米晶体制剂主要集中在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性以及提高生物利用度上。近几年来,关于纳米晶体通过控制粒径或表面修饰实现靶向给药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延长纳米晶体体内循环时间、增加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实现对内外刺激的响应的3种靶向策略,并探讨了纳米晶体技术应用于靶向抗肿瘤药物存在的瓶颈,为纳米晶体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表面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作为肿瘤探针进行在体磁共振成像(MRI)的区别。方法:采用两种不同表面修饰的Fe3O4作为磁共振造影剂,并利用其表面羧基与具有靶向识别肿瘤表面整合素受体(Integrinαvβ3)的c(RGDyK)多肽进行耦联,制备出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磁共振分子探针。以荷人脑胶质瘤(U-87 MG)裸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体内MRI研究。结果与结论:两种纳米颗粒均能够产生明显的T2造影效果,表面为聚乙二醇及油胺共同修饰的纳米颗粒的最佳成像时间为注射药物后8 h,而只有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颗粒的最佳成像时间为注射药物后4 h,导致两种纳米颗粒在成像时达到最佳成像效果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在于其表面电荷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利用聚乙二醇(PEG)对树枝状分子进行修饰改性,进而设计出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控制释放载体,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载药量、增强载药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药物渗漏,而且能够延长药物的血液循环时间、增强其肿瘤靶向性、减轻肿瘤治疗过程的用药副反应。本文主要介绍PEG修饰树枝状分子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应用研究的发展近况,特别是其在化疗药控制传递与释放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PEG修饰树枝状分子药物载体在提高化疗药的靶向性、抑制肿瘤生长和减轻癌症治疗副作用三方面的增益效果,进而分析展望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靶向给药系统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纳米制剂具有靶向性,它能将药物浓集于靶部位,而对非靶器官影响很小,可提高药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被认为是搭载抗癌药的最适宜剂型。目前一些靶向纳米制剂产品已上市,也有大量靶向纳米制剂处于研究阶段,在肿瘤治疗上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各类靶向纳米制剂进行介绍,同时,重点综述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肿瘤靶向制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脑部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血脑屏障(BBB)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挥着重要保护作用,同时也阻碍了药物的脑部递送,影响CNS疾病的治疗。而脑靶向纳米给药系统为药物的脑靶向递送提供了可能。本文将从BBB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展开,主要从脑靶向纳米制剂的入脑机制及脑靶向纳米制剂的应用两方面进行简要介绍,概述脑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两亲性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MPEG-PLA)键合紫杉醇(paclitaxel)纳米微粒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透析方法制备化学键合的紫杉醇纳米粒子,并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测定其粒径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通过MTT法测定和比较键合紫杉醇纳米微粒与紫杉醇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键合紫杉醇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基本呈现单一对称分布,能够形成球状,其和紫杉醇相比较,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高.结论 两亲性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MPEG-PLA)键合紫杉醇(paclitaxe1)纳米微粒,与紫杉醇同样具有抗癌活性,可做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负载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TX)的纳米粒子,并考察其理化性质、载药和药物缓释特征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靶向和杀伤效果.方法 采用纳米沉淀法和基于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表面修饰方法制备主动靶向MCF-7细胞的载DTX的叶酸(folic acid,FA)和PDA修饰的胆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子(DTX-loaded CA-PLGA@PDA-PEG-FA/NPs);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形貌,纳米粒度仪分析纳米粒子的粒径和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情况;采用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纳米粒子的载药率、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曲线;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负载荧光探针的纳米粒子的体外细胞摄取;采用MTT法研究载药纳米粒子对MCF-7细胞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制备的DTX-loaded CA-PLGA@PDA-PEG-FA/NPs呈“核-壳”结构,水合粒径为(166.4±3.9)nm,zeta电位为(-11.7±3.8)mV,载药量为(9.67±0.45)%,包封率为(88.32±3.10)%,在pH5.0的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较在pH7.4的释放介质中快,XPS分析结果显示PDA和叶酸在纳米粒子表面的修饰,MCF-7细胞摄取的主动靶向的纳米粒子多于未连接主动靶向配体的纳米粒子,载药主动靶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明显优于DTX的临床制剂泰素帝(R).结论 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表现出良好的主动靶向性和MCF-7细胞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树枝状分子作为化疗药物的控制释放载体,不仅可以提高载药量、延长药物血液循环时间、增强肿瘤靶向性,而且有利于减少药物渗漏、减轻用药副反应。本文简述了 PEG 修饰的树枝状分子在化疗药控释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范永增  袁耿彪  朱晓娥  包建东  李春 《重庆医学》2012,41(31):3286-3288
目的制备一种能特异性结合甲状腺癌细胞的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并对其体外主动寻靶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高分子纳米材料PLGA-COOH微球;用碳二亚胺法将高分子纳米微球与促甲状腺素(TSH)抗体耦联制备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检测该靶向高分子纳米药物的一般特性及其体外寻靶能力,并与非靶向高分子纳米药物比较,以排除静电吸附作用。结果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的平均粒径533.8nm,体外细胞寻靶试验证实,该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能较多、且主动的对甲状腺癌细胞寻靶,并且能够牢固的聚集到甲状腺癌细胞表面的TSH受体,非靶向高分子纳米药物未见和甲状腺癌细胞结合。结论成功制备了TSH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该高分子纳米药物在体外对甲状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主动靶向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具有肿瘤靶向及穿膜效应的壳聚糖胶束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壳聚糖(CS)表面修饰疏水基团辛基形成辛基壳聚糖(OC),然后再修饰亲水基团聚乙二醇(PEG)、肿瘤靶向配体氨基葡萄糖(DG)和穿膜肽九聚精氨酸(9R),形成DG和9R共同修饰的、同时具有肿瘤靶向性及穿膜效应的壳聚糖纳米胶束(DG/9R-PEG-OC)。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证实了DG/9R-PEG-OC的成功制备;测得壳聚糖纳米胶束的粒径为151.8 nm左右、Zeta电位约为16.5 mV;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该壳聚糖纳米胶束为均匀的球形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载体的荧光素载药量约为28.2%,包封率约为75.0%,释药实验表明壳聚糖胶束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该DG/9R-PEG-OC胶束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葡萄糖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HepG2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及细胞穿膜效应。故DG/9R-PEG-OC胶束可作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载体用于肿瘤的靶向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任伟  蒋晓菡  俞强 《医学教育探索》2015,28(4):386-392,402
采用双端羧基聚丙烯(PP)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不同嵌段长度的嵌段共聚物PEG-b-PP-b-PEG,并将其作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PP共混制得薄膜。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ATR-FTIR)、接触角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了薄膜的表面组成与性能。研究表明,PEG-b-PP-b-PEG可以改善PP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极性,使表面自由能增大;薄膜表面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于薄膜中PEG链段的质量分数以及嵌段共聚物的嵌段分子量;随着共混薄膜中PEG链段质量含量增加,薄膜的水接触角迅速下降,表面自由能增大;随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分子量以及PEG嵌段分子量的下降,薄膜水接触角减小,表面自由能增大;当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和PEG链段分子量均为1 000左右时,对PP薄膜表面亲水性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 PEG 化学修饰对4种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的影响。方法采用福林-酚试剂法(Lowry 法)、二喹啉甲酸法(BCA 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 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 法)分别测定样品中α-苦瓜素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植物蛋白 MAP30经 PEG 修饰前、后的蛋白含量;并用 Lowry 法和 BCA 法对低浓度游离 PEG 修饰前、后的样品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考马斯亮蓝不与样品发生颜色反应,PEG 修饰后会使UV 法测定值变大,Lowry 法测定值略有变大,BCA 法基本不受影响;低浓度的游离 PEG 对测定方法无影响,但高浓度的 PEG 会吸附 Folin-酚,形成黄色絮状物。结论PEG 化学修饰对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影响最小的为 BCA 法, Lowry 法最灵敏,Bradford 法不适用;而 PEG 化学修饰会使 UV 法测定值增大20%~30%,可作为快速测定时的校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聚乙二醇(PEG)修饰非病毒基因载体聚精氨酸(PLR),考察PEG修饰对PLR的细胞毒性和PLR介导的RNA干扰效率的影响。 方法 利用1H-NMR鉴定合成的PLR-PEG的结构,确定PEG的修饰度,利用凝胶电泳表征载体对siRNA的包裹能力,在前列腺癌干细胞模型细胞(RC-92a/hTERT)上考察PLR-PEG的细胞毒性,考察PLR-PEG/siRNA复合物的细胞摄取及相关基因的干扰效率。 结果 通过结构鉴定确定PLR-PEG合成成功;细胞毒性实验表明PEG修饰可以降低PLR的毒性;PEG修饰会降低PLR/siRNA复合物的细胞摄取,高N/P时对细胞摄取的影响不大;PEG修饰也会降低PLR介导的RNA干扰效率,但PEG修饰度在一定范围内对干扰效率的影响比较小。 结论 PEG修饰的PLR作为基因载体在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基因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赖氨酸酰化修饰在细胞中普遍存在,控制着蛋白质的多种功能;然而,在活细胞中进行特定位点酰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还存在困难。近年来发展的遗传密码子拓展(genetic code expansion,GCE)技术通过正交的氨酰基-tRNA合成酶/tRNA能够在活细胞内定向插入与天然酰化修饰结构一致的非天然氨基酸(unnatural amino acids, UAAs),实现在精准引入酰化修饰的基础上研究目的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此外,GCE技术还能定点引入无法被去酰化酶识别的模拟酰化修饰的UAAs,从而提高目的蛋白赖氨酸酰化修饰产物的稳定性。在目的蛋白特定位点插入“光交联”型UAA则被用于阐明酰化修饰蛋白的互作蛋白质组。根据不同结构和功能的酰化修饰分类,分别阐述了GCE技术结合上述3类UAAs的新颖设计,及其在研究蛋白酰化修饰对目的蛋白的活性、稳定性、细胞定位、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功能影响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GCE技术在蛋白质酰化修饰研究中的局限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内核、聚赖氨酸(PLL)为内层、聚乙二醇(PEG)为外围的系列星形三嵌段共聚物(PEI-g-(PLL-b-PEG)),研究其作为基因载体的性能。方法:用超支化PEI表面氨基引发赖氨酸酸酐的开环聚合,再将活化的PEG以不同接枝率修饰得PEI-g-(PLL-b-PEG)。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测定系列共聚物对293T细胞毒性和转染效率。结果:成功合成PEI-g-(PLL-b-PEG)系列共聚物,在共聚物外围接入少量PEG时,不仅可降低细胞毒性,还可有效提高转染效率。结论:PEI-g-(PLL-b-PEG)可用作潜在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喜树碱(CPT)在体内的代谢稳定性,合成喜树碱-聚乙二醇前药。以聚乙二醇为原料,经过端基活化,与喜树碱20-位羟基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6a-6e),分别用IR、1H NMR对化合物6a-6e进行了结构表征。用HPLC法测定化合物6a-6e在磷酸缓冲液(pH 7.4)中释放的喜树碱浓度,以及大鼠血浆中释放的喜树碱浓度。结果表明化合物6a-6e在磷酸缓冲液中24 h的药物释放速率在11%~52%之间;大鼠尾静脉给药,表明化合物6a-6e的AUC为CPT溶液剂的4.38倍至6.67倍。化合物6a-6e具有比CPT更好的体内稳定性,有望延长药物体内半衰期及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父系表达基因3(PEG3)、抑微管装配蛋白1(STMN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96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PEG3、STMN1、VEGF及CD105 mRNA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NSCLC患者癌组织PEG3、STMN1的阳性表达率;采用Pearson法分析PEG3、STMN1与VEGF及CD105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G3、STMN1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PEG3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P <0.05),STMN1、VEGF及CD105在NSCLC组织中表达升高(P <0.05);NSCLC组织中STMN1、VEGF及CD105阳性率分别为62.50%、69.79%和72.92%,分别高于癌旁组织5.21%、10.42%和13.54% (P <0.05),NSCLC组织中PEG3阳性率为8.33%低于癌旁组织73.96%(P <0.05);不同年龄、性别及肿瘤类型NSCLC患者的PEG3及STMN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NSCLC患者的PEG3及STMN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SCLC组织的PEG3与STMN1、VEGF及CD105均呈负相关(P <0.05),NSCLC组织的STMN1与PEG3呈负相关(P <0.05),与VEGF及CD105均呈正相关(P <0.05);PEG3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0.750(95% CI:0.453,0.936)、敏感性为73.66%(95% CI:0.650,0.937)、特异性为79.62%(95% CI:0.590,0.956);STMN1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0.796(95% CI:0.540,0.942)、敏感性为80.30%(95% CI:0.744,0.978)、特异性为81.12%(95% CI:0.612,0.996);PEG3+STMN1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95% CI:0.753,0.995)、敏感性为92.33%(95% CI:0.751,0.930)、特异性为77.12%(95% CI:0.735,0.948)。结论 NSCLC组织PEG3降低、STMN1升高,与肺癌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其可以加快肿瘤血管生成,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疾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血糖引起代谢障碍导致的氧化应激、感染、血管病变、炎症和神经病变,使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往往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严重的可导致截肢。通过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了解,可以获得治疗创伤损伤的有效策略。近年来,纳米制剂在加速糖尿病伤口愈合中有广泛的应用。一方面纳米颗粒有利于伤口愈合,另一方面可用于递送一种或多种治疗药物,如生长因子、核酸、抗生素和抗氧化剂,使它们可以在目标组织内持续释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纳米制剂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方面的应用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PEG修饰脂质体对阿霉素载药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用复乳法制备PEG修饰脂质体实验中,发现当制备完毕立即上柱分离时,包封率约为50%;但当样品放置过夜后再测包封率却为98%.本文通过实验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方法:用不同方法制备PEG修饰的空白脂质体,考察是否仍能吸附阿霉素;制备无PEG修饰的空白脂质体,考察对阿霉素有无吸附作用;设计不同的PEG-阿霉素配比,在不同的孵育时间取样测定对阿霉素的吸附量;将阿霉素溶液直接与PEG20000混合孵育,考察无脂质体时PEG对阿霉素的吸附; 另选土霉素为模型药物,考察是否仍然存在吸附作用.结果:不同方法制备的PEG修饰的空白脂质体对阿霉素都有吸附;无PEG修饰的空白脂质体对阿霉素无吸附作用;PEG对阿霉素的吸附进程受PEG-阿霉素配比、孵育时间的影响;单独的PEG20000对阿霉素也能很好地吸附; 以土霉素代替阿霉素,这种吸附作用仍然存在.结论:该现象是由于PEG链对体相中阿霉素或土霉素的吸附而引起的;这种吸附可能是阿霉素的羟基或氨基对PEG链上氧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提示这种相互作用的存在能够提高PEG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以及含PEG材料的微囊、微球等对这类多羟基或多氨基小分子药物的载药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透明质酸修饰的地塞米松核壳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质及释药行为等进行考察。首先采用薄膜分散水化-挤膜法制备核壳纳米粒(LCS-NPs),单因素研究多种处方组成对LCS-NPs性质的影响。随后用透明质酸(HA)与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的键合物(HA-DOPE)修饰LCS-NPs,制得HA-LCS-NPs。采用粒度仪和投射电镜分别考察HA-LCS-NPs的粒径、电位、微观形态和结构组成。以地塞米松为模型药物,考察载药HA-LCS-NPs的包封率和体外释药行为。HA-LCS-NPs在透射电镜下呈现清晰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189±10.3)nm。HA-LCS-NPs对地塞米松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27.4%和5.9%,72 h累积释放率低于40%。结果表明,薄膜分散水化-挤膜法制备的LCS-NPs经HA-DOPE修饰,可得到具有明显核壳结构的纳米载体,并实现有效的药物包裹和良好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