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Nathans等研究证明了人视网膜有3种锥体视物蛋白(视蛋白)基因并弄清了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这3种蛋白质分别对长波长(红),中波长(绿),短波长(蓝)领域的光感度高,其所含的锥体分别是红、绿、蓝锥体。色觉异常主要分红、绿、蓝色觉异常,称之为1、2、3色觉异常。蓝色觉异常非常少见而且有人怀疑它的存在,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红、绿色觉异常。红及绿色的视蛋白基因存在干Xq28。蓝色视蛋白的基因存在干7号染色体。从X染色体的5’末端至3’末端,按顺序红、绿色基因以直列排列。正常男性红色基因仅一个,而绿色基因则可能有l~5…  相似文献   

2.
一、色觉的生理学基础在介绍色觉的分子遗传学之前,有必要提及一下色觉的生理学。人们知道,正常的色觉有赖于视网膜中三类视锥细胞的存在,每一类细胞各含有一种分别对红、绿和蓝光最敏感的感光色素。第四种色素存在于视杆细胞之中,它构成黄昏时无色视觉的基础。这四种色素的最大光吸收值分别在约430nm(蓝色—敏感色素)、530nm(绿色—敏感色素)、560nm(红色—敏感色素)和495nm(视杆细胞色素)处。视色素为整合的膜蛋白质。每一种视色素都由一种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未培养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的方法。方法对24例未培养羊水细胞进行FISH检测,其中用21号染色体荧光探针检测19例,X/Y染色体探针检测3例,13、18号染色体探针各检测1例。结果24例产前诊断者未培养羊水细胞检测出一例21三体。X/Y染色体探针检测时1例为2个绿色的X信号,2例均为1个红色Y信号和1个绿色X信号。检测结果与培养后羊水细胞检测结果一致,并与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相符。结论本研究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于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Q开关Nd:YAG激光作用不同颜色的豚鼠文身后不同时期文身色度的变化,对文身去除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并观察皮肤组织的变化,探讨文身色度变化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和文身去除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分别以1064nm和532nm波长的激光对红、绿和蓝色的豚鼠文身进行照射,照射后的不同时期作色度测量及组织学检查。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1064nm波长的激光照射后,红色文身的色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绿色、蓝色文身的色度值有显著性差异。532nm波长的激光照射后,红色文身的色度值有显著性差异;绿色、蓝色文身的色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2)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后不同时期文身色素颗粒密度降低。结论:1064nm波长的激光对绿色、蓝色文身的去除效果较好,对红色文身治疗效果不明显;532nm波长的激光对红色文身去除效果好,但对绿色、蓝色文身未见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内,由于肿瘤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以及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的应用,已证明大多数肿瘤存在染色体异常。关于染色体异常与细胞癌基因的知识已经相互汇合在一起。例如,Burkitt淋巴瘤的人类细胞癌基因myc(c-myc)位于8号染色体,当它与14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或2号和22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重排的时候,就被激活了。这些发现提示,染色体异常在人类恶性肿瘤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代表着在分子水平上癌基因活性改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基因诱捕载体整合到人类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的染色体基因中,建立稳定表达HBx蛋白的细胞系。方法通过电击转染将基因诱捕载体pU17导入人类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经G418筛选,报告基因X-gal染色,PCR,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HBxDNA的存在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得到永久性高表达诱捕载体报告基因X-gal的阳性克隆;用Cre-LoxP置换系统,将构建好的HBx全长片段与诱捕载体的报告基因部分交换,HBx全长片段完整地整合在SMMC7721细胞的染色体基因中,并能从该细胞系中检测到HBx抗原。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稳定表达蛋白的方法。该细胞系为制备、纯化X抗原和研究X基因调控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SMC)的来源与形态。方法 对1例常规G显带分析核型为45,X[26]/46,X,+mar[43]嵌合体的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SRY基因Sanger测序分析,明确其sSMC片段来源和存在形态。结果 患者G显带核型为45,X[26]/46,X,+mar[43]。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核型为45,X的细胞37个;核型为46,X,+mar的细胞63个。sSMC有两种形态:一种整条染色体两端各可见一个清晰红色信号,提示该sSMC来源于有双着丝粒Y染色体且同源;另一种只见到一个红色信号,提示该sSMC来源于有一个着丝粒Y染色体。C显带显示Y染色体异染色质缺失。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筛查分析SRY存在。SRY基因突变检测未发现异常。高通量测序检测染色体基因组微缺失微重复结果,Y染色体q11.221q12位置存在约42.88 Mb缺失。患者核型最终定为45,X[26]/46,X,del(Y)(q11.22q12)[24]/46,X,pus idi...  相似文献   

8.
Hunter综合征(即粘多糖累积症Ⅱ型,MPSⅡ)是一种由于溶酶体酶,即α-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IDS)缺乏引起多种组织内氨基葡聚糖贮积的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使用X染色体探针进行连锁分析表明Hunter位点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这与本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一致。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一个Hunter病女性患者携带一X与常染色体易位的染色体,并提示此基因定位在Xq  相似文献   

9.
nm23基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m23基因位于人17号染色体的着丝点附近,其蛋白产物为17kD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许多研究表明nm2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的转移有关,但也有与此相左的报道。本文综述了nm23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羊水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44例符合羊水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抽羊水行染色体检查的同时,用常见非整倍体探针对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行FISH检查,其中1661例唐氏高风险孕妇采用LSI 21(红色)、71例18三体高风险孕妇采用CEP 18(天蓝色)、912例高龄或超声异常征象及其它早孕用药、不良孕史等因素孕妇采用LSI 21(红色)/LSI 13(绿色)/CEP 18(天蓝色)/CEP X(绿色)/CEP Y(红色)探针,对2644例羊水核型分析和FISH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ISH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102例,检出率3.9%(102/2644),核型分析发现异常病例124例,检出率4.7%(124/2644),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24例异常核型中99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占异常核型的79.8%(99/124),FISH全部检出,其中97例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两例结果不符(一例FISH:18三体,核型分析:三倍体;另一例FISH:13、18、21、X三体,核型分析:三倍体)。124例异常核型中2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占异常核型的17.7%(22/124),分别为:罗氏易位5例,相互易位8例,倒位4例,X长臂等臂1例,1号染色体部分重复1例,标记染色体1例,20号染色体长臂双着丝粒1例,9号染色体含不明来源物1例,FISH未能检出,假阴性率0.8%(22/2644)。124例异常核型中3例存在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双重变化,为罗氏不平衡易位,FISH检出其数目异常。结论 FISH在羊水产前诊断中对于常见非整倍体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但需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粒细胞增殖性疾患,临床可分三期。起始期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为,具有9q34与22q13相互易位形成的Ph染色体。c-abl和bcr基因分别位于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附近。基本上具有t(9;22)的CML患者都存在这两个基因的相互易位。当CML发展至急变期(CML-BP)时,就出现另一些细胞遗传学畸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Ph染色体复制和  相似文献   

12.
nm2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靠近着丝粒的位置,编码的17kD蛋白与二磷酸核苷激酶存在90%左右的相同氨基酸序列。目前发现nm23基因存在缺失突变,nm23基因的高水平表达能抑制癌细胞转移,并可作癌患者预后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T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ALL)异常基因重排。方法:利用基于T细胞受体(TCR)基因位点的精细定位的寡核苷酸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FT-aCGH)技术分析1例T-ALL样本与对照组基因组DNA的差异,了解7号和14号染色体TCRβ、TCRγ和TCRαδ位点上可能的断裂点位置,根据所提供的初步结果,根据断裂点涉及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连接介导PCR(LM-PCR)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与之发生重排的基因序列。结果:FT-aCGH结果显示所检测T-ALL样本中,各TCR基因位点都存在断裂点,经过LM-PCR和序列分析,以及利用PCR和特异引物检测基因组DNA结果确定了T-ALL克隆为Vα8-Jα22基因重排,并发现了7号染色体在TCRβ基因位点,Vβ20-1基因片段与14号染色体位于免疫球蛋白重链区基因位点的IgHVII-26-2基因片段发生异常重排,形成t(7;14)(q34;q32)染色体易位。结论:利用FT-aCGH和LM-PCR技术在1例T-ALL中发现了一种新的Vβ20-1-IgHVII-26-2异常重排,这种异常重排有可能可以作为该肿瘤克隆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TIAM1基因在小鼠和人类染色体上的定位。小鼠TIAM1染色体位置通过用(C57BL/6JXM.spretus)F1与C57BL/6J杂交的后代鼠进行种间回交分析确定,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鼠16号染色体远侧端区域、Ets2基因着丝粒侧3.8cm处。取正常人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处于分裂中期的  相似文献   

15.
<正>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基因最初被发现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在大部分APL病例中发现染色体异位t(15;17),即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α,RARα)基因与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相互异位,产生新的融合蛋白PML-RARα,这种融合蛋白在APL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PML蛋白又称TRIM19,属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无损伤性、安全、可靠的孕早期产前诊断胎儿性别和染色体异常的新途径。方法用双色X/Y探针(CEP X/Y)和21号染色体探针(LSI21)荧光原位杂交经宫颈冲洗宫腔收集的滋养细胞。结果荧光原位杂交诊断胎儿性别正确率为95.2%,灵敏度为93.1%,假阴性率为6.8%。21号染色体基因定位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在平均92%的细胞核中出现2个杂交信号。结论冲洗宫腔收集的细胞确实存在胎儿滋养层细胞,与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可以快速、安全、早期用于性连锁遗传病的产前性别和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个体由于21号染色体21q22关键的基因座位上存在3个拷贝导致Down综合征,常常是由于双亲减数分裂不分离(或后期迟延)引起21三体。与21号染色体短臂有关的细胞遗传学异态性的研究,提示在21三体型中80%的病例来源于母亲。然而用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SMC)的来源与形态。方法对1例常规G显带分析核型为45,X[26]/46,X,+mar[43]嵌合体的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SRY基因Sanger测序分析,明确其sSMC片段来源和存在形态。结果患者G显带核型为45,X[26]/46,X,+mar[43]。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核型为45,X的细胞37个;核型为46,X,+mar的细胞63个。sSMC有两种形态:一种整条染色体两端各可见一个清晰红色信号,提示该sSMC来源于有双着丝粒Y染色体且同源;另一种只见到一个红色信号,提示该sSMC来源于有一个着丝粒Y染色体。C显带显示Y染色体异染色质缺失。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筛查分析SRY存在。SRY基因突变检测未发现异常。高通量测序检测染色体基因组微缺失微重复结果,Y染色体q11.221q12位置存在约42.88 Mb缺失。患者核型最终定为45,X[26]/46,X,del(Y)(q11.22q12)[24]/46,X,pus idic(Y)(q11.22)[19]。结论本例mos 45,X[26]/46,X,+mar[43]Turner综合征患者的sSMC同时存在双着丝粒状、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小片段两种形态。精确定位sSMC来源和形态,可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胰岛素(insulin)由51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257H383N65O77S6,相对分子质量5808。人类胰岛素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体,小鼠胰岛素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体内胰岛素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另一种是由中枢内神经元表达,不仅能降低血糖,还可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因子,调控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影响  相似文献   

20.
FADD是新近克隆出的一种能与 Fas相互作用而诱导细胞凋亡的蛋白 ,其基因位于人 11号染色体长臂上 ,由死亡效应结构域 (DED)和死亡结构域 (DD)两部分组成。 FADD基因介导着多种死亡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FADD基因在 T细胞增殖及胚胎发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因治疗领域 ,FADD基因可促进胶质瘤细胞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凋亡。有必要在 FADD的基因治疗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为疾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