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近几年几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进行回顾.芡现壳聚糖、ZTC1 1天然澄清剂、101果汁澄清剂等3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精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成分中药影响的研究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澄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二苯乙烯苷),总多糖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结果:中药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5%,药液浓度(1∶10),搅拌速度100 r·min-1。结论:与传统水提醇沉法比较,ZTC1+1-Ⅱ澄清剂澄清工艺能保留水提液中大部分指标成分,且操作简单、安全。ZTC1+1-Ⅱ澄清剂作为絮凝澄清剂可用于精制中药水提液。  相似文献   

3.
ZTC1+1天然澄清剂在赤芍药材除杂工艺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赤芍药材除杂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对ZTC1+1天然澄清剂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与醇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ZTC1+1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要比醇沉好。结论:采用ZTC1+1天然澄清剂对中药水提液除杂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该方法有方便、经济、除杂效果好、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在对比传统的中药水提醇沉精制法与吸附澄清精制法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几年几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提取精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提取液精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比传统的中药水提醇沉精制法与吸附澄清精制法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几年几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提取精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吸附澄清剂在中药药液澄清中的应用近况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唐青华  王曙东 《中成药》1997,19(6):38-39
近年来,药学工作者对用乙醇沉淀中药药液的方法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与评价[1~7],认为尽管乙醇沉淀法具有澄清药液,减少服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乙醇消耗量较大,一般损耗在总醇量的30%以上,且造成己醇不溶性成分的大量丢失,直接影响疗效,迫使人们设法寻找新材料和新方法。现将近年来吸附澄清剂在中药药液澄清中应用以及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基本原理中药水提液中含有粘液质、蛋白质、淀粉、果胶等复杂成分,这些物质一起共同形成1-100nm的胶体分散体系。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可以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方面来分析,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澄清剂的脱乙酰度及残留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彤  徐莲英  蔡贞贞 《中草药》2001,32(7):597-600
目的 对壳聚糖澄清剂的脱乙酰度及精制后的中药水提液中壳聚糖的残留量进行了探讨。方法 用线性滴定测定壳聚糖(游离胺基)的含量。结果 壳聚糖澄清剂的脱乙酰度约80%,在澄清液中壳聚糖残留量小于0.010%。结论 壳聚糖作为精制中药水提液的澄清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张彤  徐莲英  蔡贞贞 《中成药》2001,23(4):243-245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精制中药水提液时对锌、锰、钙及重金属元素铅的影响。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壳聚糖澄清后的中药水提液中的锌、锰、钙、铅等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与水醇法相比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明显提高锌、锰、钙等元素的转移率,同时对重金属元素铅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结论:壳聚糖作为絮凝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的精制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Ⅳ型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草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Ⅳ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八珍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工艺、稳定性和药理学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TC1+1天然澄清剂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草药液的澄清剂。可较好的保留中草药有效指标成分,在中草药制剂制备中可代替水醇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A组分8%,B组分6%,中药提取液浓度为1∶20,温度为60℃时反应60min。结论: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沉淀工艺能有效除去中药材水提取液中的杂质,并能提高总黄酮含量(P=0.000);同时保证溶液质量稳定性(P=0.000)。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应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既能保证其有效成分,又能达到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任为 《陕西中医》2003,24(9):821-822
对痰热型咽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证治鉴别等 4个方面 ,进行了论述 ,并通述临床 860例咽炎患者辨证分折和统计 ,痰热型占 2 0 % ,足见其重要性 ,此论提出旨在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医门诊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肾脏病患者,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仅出现一些轻度腰酸腰痛,劳累时会明显些,但很快也就会消失,尿常规检查有少量尿蛋白,也有的会出现少量红细胞,在没有作肾穿刺前,临床常常诊断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此类病的特征是:症状轻微,尿蛋白定性为微量至 ,24 h尿蛋白定量不超过1.0 g。有的患者在经中医益气、补肾、固精法治疗后,蛋白尿也可以逐渐消失;有的医家选用激素疗法,在经过合理剂量和正规的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但也有一些患者却未能获得显效。中医学中没有蛋白尿的名称,以该病的发病机理分析,蛋白尿的出现当属…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虚夹湿,健脾化湿为其治疗大法。根据"风能胜湿",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祛风胜湿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寒湿证、脾虚证或脾肾两虚证加用防风、羌活,脾虚湿热证加用葛根。  相似文献   

14.
"清法"是中医治则治法体系中重要组成之一,现代医学广泛运用于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各种疾病的防治。临床把清法归纳为清解、清透、清化、清利、清下、清补、清引八法。中医清法理论经历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现代医学在此基础上通过医学气候学、应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技术,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从更高的层次水平来探讨中医"清法"理论的现代研究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怔忡"的范畴。湿热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因素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重视。文章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与湿热相关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方面的探讨,揭示清热利湿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存龙  王润芳 《新中医》2021,53(12):219-221
螨虫皮炎是农村夏秋季节门诊常见的皮科疾患之一,通过对患者的发病季节和年龄进行统计发现,螨虫皮炎的发病以每年5—9月农村儿童、青少年为主,与"湿热阴毒"的气候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笔者采用清化湿热法配合艾肤煎液内外结合治疗效果满意。并对中医教材将螨虫皮炎笼统归类到"虫咬皮炎"章节,提出了商榷意见,建议再版《中医皮肤病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螨虫皮炎单列章节,中医命名规范以"谷草痒证"为妥。  相似文献   

17.
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不寐,证属痰热内扰,痰浊中阻,心神不宁所致不寐,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宁神。郁症,证属肝气郁结,痰热内扰所致郁证,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眩晕,证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眩晕,治宜理气化痰。癫狂,证属痰热扰心所致狂证,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指出:温胆汤证的病机是痰和热,其方的要点是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18.
涤痰法是中医治疗法则的常用方法之一,只要辩证准确对一些疑难杂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列举三个应用该方法治愈神经官能症的病例,都是采用涤痰法,针对脏腑病权遣方用药,其疗效迅速、显著。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73-1776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医学将其归为"胁痛""肝积""黄疸""臌胀""癥瘕"等疾病范畴。中医学以其自身的特色,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认为原发性肝癌多是本虚标实之证,病机总属气滞血瘀,湿热内生,火毒内蕴,因此,清法乃是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法则之一,常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整个过程中,清法对本病的辨证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临床对清法论证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较多,文章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从清气分热、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清解脏腑诸热以及清热除湿等不同类型,对清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以证实清法论治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甘温除大热机理及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温除大热的理论源于金元医学家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中的补中益气汤的应用之后。李氏创立甘温除热法是依据《素问·调经论篇》“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之说和继承汉代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之“虚劳里急 ,悸、衄、腹中痛 ,梦失精 ,四肢酸疼 ,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之法。李氏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 ,元气不足” ,会导致阴火内生 ,并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 ,拟定补中益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