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最近的研究表明 ,胃电刺激有希望成为治疗胃轻瘫 (gastroparesis)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估价这种电刺激对胃的影响 ,实验中常利用埋植于胃浆膜面的电极来检测胃电信号在电刺激过程中的变化。然而由此而获取的记录信号常含有严重的刺激干扰。这种干扰叠加在胃电信号之上 ,造成胃电信号畸变 ,使得难以用计算机进行准确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子波变换法来有效地消除胃记录中的刺激信号干扰。人体胃电慢波 (slowwares)起源自胃大弯侧的胃体上部 ,沿纵肌层向小弯和幽门扩步 ,它是一种自发的、周期性的缓慢电位波动 ,其正常节… 相似文献
3.
最近的研究表明,胃电刺激有希望成为治疗胃轻瘫(gastroparesis)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估价这种电刺激对胃的影响,实验中常利用埋植于胃浆膜面的电极来检测胃电信号在电刺激过程中的变化.然而由此而获取的记录信号常含有严重的刺激干扰.这种干扰叠加在胃电信号之上,造成胃电信号畸变,使得难以用计算机进行准确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子波变换法来有效地消除胃记录中的刺激信号干扰. 人体胃电慢波(slow wares)起源自胃大弯侧的胃体上部,沿纵肌层向小弯和幽门扩步,它是 相似文献
4.
5.
干扰电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电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方法: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分成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电治疗,通过尿流动力学测定,病程对比评定治疗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疗效分析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电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有显著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8.
表面肌电检测中消除工频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硬件和软件数字信号处理方面介绍了表面肌电检测中消除工频干扰的方法,硬件上采用了共模屏蔽驱动电路,模拟陷波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应用自适应数字陷波器和谱内插的方法.模拟陷波器和数字陷波器由于消除工频干扰的同时也去除了信号成分,一般只在简单生物反馈中使用.谱内插的方法是在假设真实信号的50Hz成分可以通过内插法由相邻的频率成分估计出,这样就可以消除工频干扰,而且即使工频干扰的相位发生变化也可很好的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用独立分量分析去除体表肌电中的心电干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表肌电特别是从躯干获得的体表肌电往往受到被测对象自身心电信号的严重干扰。本文利用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去噪方法,去除体表肌电中的心电干扰。该方法将多通道体表肌电进行独立分量分解,并用高通滤波器处理所分解出的心电独立分量以尽可能地保留其中的肌电成分,进而将去除心电干扰后的所有独立分量反向投影回原始信号空间得到去噪后的信号。仿真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当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30Hz时,该方法在有效去除心电干扰的同时使体表肌电的保真度达到最大。同时讨论了将信号的峰度(Kurtosis)值作为自动判别心电分量和肌电分量的标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clock基因的干扰质粒,为深入研究clock基因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采用M-folder生物软件选择2个clock基因干扰位点,并根据3个干扰片段及一个阴性对照片段,定向克隆到pGenesil-1干扰载体并测序验证。将干扰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NIH3T3细胞,并通过检测RT-PCR产物量以获得干扰效率。结果:RT-PCR产物捡测结果显示干扰质粒pGenesil-1/clock-Ⅱ干扰效率最高,其clock表达量降低了74%,而pGenesil-1/clock-Ⅰ干扰组clock表达量只降低了2%。结论:成功构建了对clock基因具有显著干扰效率的pGenesil-1/clock-Ⅱ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clock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不同肝功能分级阶段对胃电图(EGG)测定及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级8例、B级8例)和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体表胃电图记录和放射性核素显像法胃半排空时间(GET1/2)测定.结果 1.各LC组较对照组的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百分比(N%、B%、T%)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LC患者餐前、餐后胃动过缓百分比、胃动过速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LC患者存在明显的胃电节律紊乱,而肝硬化A级、B级组间餐前及餐后胃电节律紊乱无显著性差异(P>0.05).2.L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半固体GET50分别为91 .28±24.43min、49.13±2.5min,两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肝功能B 级组较之肝功能A级组间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LC患者存在明显的胃半固体排空延迟,且肝功能B级较A级患者的胃半固体排空延迟尤为明显.3.LC患者无论餐前或餐后LC组的胃电节律百分比与GET1/2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44、0.56, P<0.01).表明LC患者胃电节律紊乱均有胃半固体排空延迟.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显著的胃电节律紊乱和胃半固体排空功能障碍,两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胃排空的快慢受胃节律的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及胃兰固体排空障碍,为该类患者临床应用促动力药物、缓解症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甲亢患者的负性情绪及P300电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甲亢全称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又称Graves病及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等 ,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普遍伴有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1 ] ,P3 0 0电位对甲亢患者的认知状况可作出评价。 3 2例均为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3月来我院 (新乡市第二人民 相似文献
13.
李超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9,(3)
由于EEG信号的幅度很低(平均为100μV),所以十分容易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干扰,包括电烙器、病人的移动、心肺分流术、心电图以及本文所描述的起搏器。文章报告了一位带有心内起搏器的病人经受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期间,用已处理的EEG监护病人的大脑功能状态,采用非周期分析法处理EEG。起搏器产生一种伪象,在已处理的EEG显示和原始EEG显示上可识别出这种伪象。在交叉压迫颈动脉期间,仔细检查已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脑外伤和胚脑移植病人临床价值。方法:应用NDC-200型脑电地形图仪对临床颅脑外伤患者及胚脑移植患者进行脑电信号检测和脑电功率谱分析。结果:脑外伤患者损伤侧病理性δ波和θ波的绝对功率值和相对功率值均明显地高于健侧和对照组;但经胚脑移植后,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上述现象明显恢复并与正常对照组接近。结合在鼠脑额叶皮层损伤后进行胚脑移植的脑电地形图资料及形态学观察证实脑电地形图有改善的大鼠均有移植区存活良好的佐证。结论:脑电地形图能准确地定性,定量和定位反映脑功能状态的改变,并且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功能测试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特点以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周围神经临床症状、体征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108例)和无症状组(102例)。通过测定单侧肢体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运动远端潜伏期(DML)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分析两组患者电生理特点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有症状组的年龄大于无症状组,病程长于无症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无症状组高,有症状组的舒张压比无症状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均较无症状组减慢(P<0.01),正中神经、尺神经的DML较无症状组延长(P<0.01),波幅较无症状组降低(P=0.05)。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浅神经SNCV均较无症状组减慢,波幅较无症状组降低(P均<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HMGN2基因的干扰质粒,为深入研究HMGN2基因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提供有效手段。方法:根据文献选择两个HMGN2基因的干扰位点,合成两个干扰片段定向克隆到psilencer-4.1的干扰载体并测序验证。将干扰质粒转染至A549细胞,并通过检测RT-PCR产物量以获得干扰效率。结果:RT—PCR产物检测结果显示干扰质粒psilencer-4.1-HMGN2—2干扰效率最高,其HMGN2表达量降低了70%左右。结论:成功构建了对HMGN2基因具有显著干扰效率的psilencer-4.1-HMGN2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HMGN2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表面肌电图(sEMG)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健身等方面的研究中,而对其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是要准确判断肌电的动作起止时刻。当sEMG测量位置靠近心脏时,起止点检测容易受心电(ECG)干扰而出现误判。针对影响起止点判断的ECG干扰的特点,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肌电起止时刻判断算法,设置双阈值来自动检测sEMG信号端点。本算法的依据是sEMG与ECG在短时过零率上的差异,以及sEMG与背景噪声在短时能量上的差异。对腹直肌的sEMG信号采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算法基本不受ECG干扰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18.
额叶癫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EEG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改变和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额叶癫痫常见的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82%),主要表现为假自主运动,发声及重复语言,姿势性强直,并伴有发作持续时间短、频繁发作、发作后神志恢复快等特点。发作期EEG痫样放电检出率100%,但能定位额区仅占74%,发作新时期EEG8例无阳性发现。经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率达93%,其中50%完全控制发作,主要用药为卡马西平。随访2-5年,仍有效者占88%。结论:额叶癫痫为一组以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特征性癫痫综合征,卡马西平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神经电生理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0例神经梅毒病人的有关资料。结果:10例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8岁,间质性梅毒占60%,CT/MRI表现以多发散在病灶多见,脑脊液检查50%病人细胞数升高,所有患者蛋白升高,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异常,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 ),60%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EEG异常率为100%,而ERP的P300、VEP、BAEP亦有较高的异常率。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性,实验室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神经电生理检测能提供临床及临床下损害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