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6例膀胱憩室癌,占我科同期膀胱癌的0.46%;对其病因、症状、诊断及病理特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报告4例膀胱憩室癌的病理,临床表现特点,B超及膀胱镜检查方法,以及手术加化治疗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3.
膀胱肿瘤或膀胱憩室在诊断方面并不困难 ,但膀胱憩室内肿瘤比较少见并且诊断也有一定的困难。 1981年我院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病史为 5 0天来间断性血尿3次 ,均为肉眼全程无痛性血尿 ,带血快 ,时感左下腹疼 ,有尿频感 ,但不发烧。经抗炎治疗后血尿仍反复出现。曾在外院做过膀胱镜检查 ,发现左侧壁有一直径约 0 8cm的憩室口 ,但未见肿瘤。血尿病理检查均发现癌细胞。经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未发现改变。其后转来我院。X线检查 :行膀胱双垂对比造影检查 ,在电视监视下经导尿管注如入 12 5 %碘化钠 10 0m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5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总结诊治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中经B超诊断3例,CT诊断2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确诊,术后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1例,腺癌1例,移行细胞癌3例。5例均行膀胱憩室切除术或膀胱部份切除术,2例复发后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正位新膀胱术,3例术后予以膀胱灌注化疗,1例加作放疗,2例仅行放疗,5例患者均获随访,存活时间4~68个月。结论明确诊断膀胱憩室癌首选膀胱镜检查及活检,B超、CT和MR对肿瘤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对膀胱憩室癌患者行手术联合化疗和/或放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 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别行经尿道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果尿路上皮细胞癌5例,其中1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癌电切术,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48个月,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9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2年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另3例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随访5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鳞癌者术后15个月死于呼吸衰竭。1例混合性癌患者术后21个月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结论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CT等影像学检查为主,主要治疗手段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 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别行经尿道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果尿路上皮细胞癌5例,其中1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癌电切术,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48个月,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9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2年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另3例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随访5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鳞癌者术后15个月死于呼吸衰竭。1例混合性癌患者术后21个月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结论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CT等影像学检查为主,主要治疗手段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膀胱憩室癌7例,术前膀胱镜下活检确诊3例,术中冰冻切片确诊4例.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1例行膀胱造瘘术.结果 移行细胞癌3例,2例术后膀胱内局部复发,分别死于肿瘤转移和脑出血;1例随访5年无瘤存活.鳞癌2例,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肿瘤转移,1例随访2...  相似文献   

8.
病例资料患者男,80岁。尿频、血尿、排尿困难1年余,加重伴尿潴留半天。查体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前列腺增生。膀胱充盈,内壁不光滑,内可见点状偏强回声,膀胱右侧壁外侧可见一4.3cm×3.8cm×2.8cm欠均匀强回声,向膀胱内凸入约1.6cm×1.3cm×1.2cm,形态规则,诊断右侧膀胱壁占位可能性大。下消化道钡剂灌肠对比:回盲部、各段结肠未见异常。口服1.5%泛影葡胺1000ml2h后CT平扫+增强:回肠远端对比剂充盈欠佳。膀胱充盈,上方见一气液平面,右侧壁显著增厚。膀胱右后侧壁旁见一大小约3.5cm×3.0cm的椭圆形空腔样结构,局部腔壁不规则增厚,增强前后CT…  相似文献   

9.
陈更瑞 《广西医学》2011,33(5):645-646
目的 分析膀胱憩室癌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膀胱憩室癌的CT资料.结果 5例膀胱憩室癌CT表现为憩室内结节及肿块4例,呈宽基底固定状或部分带蒂,增强扫描结节灶或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延时扫描可见半环状对比剂填充;膀胱壁外软组织肿块1例,CT表现为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完整,内缘与膀胱壁相连,分界不清,增强...  相似文献   

10.
膀胱憩室癌5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憩室癌临床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和诊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996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方式,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0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10例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53岁。症状包括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8例,血尿伴尿中有黏液1例,血尿伴下腹疼痛1例。术前检查包括泌尿系B超、膀胱镜检、尿瘤细胞、CT和静脉尿路造影。10例中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肿瘤直径2—7cm,平均3.7cm。结果:本组10例中病理报告为黏液腺癌8例;未特殊分类腺癌l例;小细胞型内分泌癌1例。Sheldon分期ⅢA期9例,ⅢC期1例。1例术后3个月死于多发性骨转移,1例术后13个月因膀胱前壁局部复发行二次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无肿瘤复发,1例分别于术后15个月和2年出现膀胱颈部及尿道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其余7例随访2~36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脐尿管癌早期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达到长期无瘤生存效果,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对于提高诊断水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例阴茎癌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临床病例,旨在提高对阴茎癌的诊治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13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阴茎部分切除术11例,阴茎全切并会阴部造口术2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术后辅助放疗1例。结果:术后病理结果: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4例行淋巴清扫术者2例证实淋巴结转移,2例为炎性增生。术后1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1例出现单侧腹股沟区皮瓣部分坏死。术后13例获得随访1~5年,2例因出现广泛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其余患者存活至今。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术是治疗阴茎癌的有效方法,对合并淋巴结转移者早期行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其蛋白产物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切片中HPN感染。结果PCR-HPV.DNA阳性8例(8.9%);免疫组化HPV阳性24例(26.7%);肿瘤组织分级的升高二者阳性率也随之升高。结论:提示HPV感染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临床病理特点并提高诊疗认识。通过报道3例B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BCC诊疗特点的认识。3例BCC患者年龄为57~83岁,其中1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排尿困难就诊。3例患者均合并前列腺增生,其中2例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增高,1例PSA正常。病例1前列腺癌侵及膀胱、直肠前筋膜,伴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双肺多发转移,2014年11月2日行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双侧闭孔及髂内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BCC,2015年1月8日复查盆腔增强MRI提示盆腔内复发,2015年7月11日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肝多发转移,胰腺转移,2015年10月因前列腺癌死亡。病例2于2015年3月27日行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BCC,伴肺转移及骨转移,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行局部放射治疗,2016年1月11日复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示患者肺转移瘤及骨转移瘤直径较前增大,数量增多,随访至2016年1月10日患者带瘤生存。病例3外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病理考虑BCC可能,行PET-CT提示残余前列腺恶性肿瘤,伴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2016年4月20日复查PET-CT提示盆腔可见巨大不规则混杂密度影,临床考虑肿瘤复发,遂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至2016年1月10日患者带瘤生存。BCC临床罕见,是一种侵袭能力强、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转移的肿瘤,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的随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定  区向新  利庆文  刘春晓 《河北医学》2009,15(11):1293-1295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初步体会。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8~69岁,无远处转移。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或子宫次全切。经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行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结果:12例手术成功,腹腔镜下手术时间120~280min(平均180min);开放原位新膀胱术190~300min(平均240min)。腹腔镜下操作出血量400~1000ml(平均600m1);术中、术后输浓缩红细胞400~600ml(平均500m)。12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白天可控排尿10例(83.3%)轻度尿失禁2例(16.7%)。新膀胱容量180~320ml(平均270m1),尿间隔时间45~120min(平均80min)。1例勃起功能障碍(术前4例有勃起功能)。患者血Cr和Bun正常,未出现酸中毒。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是可行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侧9例、双侧1例。绝对指征1例,相对指征3例,选择性指征6例。肿瘤直径1.8-4.5cm,均为T1期(1997年TNM标准);行改良肾肿瘤剜除术(切缘于肾肿瘤外1cm正常肾实质处)7例,肾上极切除术1例,肾下极切除术2例。结果10例患者随访4-60个月,平均30个月,未见并发症及残肾肿瘤复发,无瘤生存率与根治性手术者相近。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适合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一侧局限且较小的肾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核合并膀胱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泌尿系合并膀胱癌的临床资料。例1,男,60岁,肉眼血尿伴尿痛,有结核病史。入院后IVP示输尿管膀胱入口处轻度狭窄,膀胱镜检示膀胱内乳头状肿物,行全膀胱切除术。例2,男,56岁,肉眼血尿伴膀胱刺激症,膀胱镜示多发肿瘤,行全膀胱切除术。结果:例1患者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左输尿管末端结核。随访1.5年未见肿瘤转移。例2患者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膀胱结核。术后1年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结论:泌尿系结核合并膀胱癌临床上极少见,要重视临床症状,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处理肿瘤同时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经过均顺利,手术时间70~105 min,平均85 min;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发现肾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是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是局限性小肾癌特别是对侧肾脏病变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嗜铬细胞瘤激光切除手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通过回顾2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分析经尿道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麻醉特点。结果 2例术前诊断明确,充分准备。切除肿瘤时有创动脉监测血压、心率明显波动,适时采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和心率,手术过程顺利。结论术前需充分准备,术中有创血压监测可帮助外科医生确定病灶部位。  相似文献   

20.
囊性肾癌14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B  Chen J  Jiang H  Wang S  Shen BH  Jin BY  Xie LP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0):2861-2862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0 ~71岁.术前CT检查显示囊性病变伴钙化4例,有分隔8例.术前诊断为复杂性肾囊肿12例.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12例,10例报告为囊性肾癌,1例报告为肾囊肿,1例报告为多房性肾囊肿.结果 14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4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例,先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后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先行后腹腔镜下肾上极肿块切除,后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随访4个月~6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CT检查对术前诊断囊性肾癌有帮助,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囊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