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最先接触而又很重要的医学启蒙学科之一。解剖学名词、术语之丰富,人体结构之复杂,需要记忆内容之多,且难于记忆为本学科的重要特点。作者根据多年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解剖学特点及联系思维,总结一些实用的教与学技巧,以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理论联系活体学习人体解剖学不仅仅是为了研究尸体,而是通过对尸体标本的器官、结构的认证,更好的了解正常活体情况下各器官结构的位置和形态,以便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每个人自己就是活生生的标本,因而教…  相似文献   

2.
"立体思维坐标系"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敖绍勇  陈勇 《解剖学杂志》2006,29(6):754-754,773
“人体解剖学‘立体思维坐标系’教学法”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革新性设计与探索性实践,通过“用立体思维方式、以临床需要为目的”来学习人体解剖学,使医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和纲要,培养医学生以立体思维方式来学习人体解剖学,帮助医学生打下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它属于形态学范畴。在解剖实验课,学生通过观察人体标本或模型,来确立感性认识,以加深对理论课讲授的有关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实际解剖操作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因此,如何搞好解剖学实验教学,使其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人结合我院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其名词繁多、枯燥乏味,加之教材中部分概念有歧义,这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均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规范、统一解剖名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直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杨景武 《解剖学杂志》2005,28(1):119-119
人体解剖学是理论与实践性都十分强的一门课程。同时,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教学中强调在理性的讲授中感性强化,即调动直观教学手段,使之易于把抽象的理论描述通过直观展示具体化,成为既看得见、又摸得到的“实体”。直观教学益于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立体思维等,还能促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各专业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解剖教学其直观性,实验性较强,教学效果和质量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上,因此,实验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教学改革地深入,各个医学院校学生大规模扩招,各专业层次不断增多,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教师的  相似文献   

7.
人体解剖学"立体思维坐标系"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立体思维坐标系’教学法”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革新性设计与探索性实践,旨在培养医学生以立体思维方式来学习人体解剖学,帮助医学生打下坚实的解剖学基础。通过教授学生“用立体思维方式、以临床需要为目的”来学习人体解剖学使他们抓住学习的重点和纲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一门典型的形态科学。学习解剖学的主要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剖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验证和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病例联系在解剖学实习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教"与"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于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起着关键作用。在教学中引入临床病例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1]。本文就病例联系在解剖学实习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特点做一讨论,以供医学院校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体解剖学常用教学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形态学科,如何使医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要点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浅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是医学院学生接触最早、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只有学好解剖学才能为以后的临床各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占着主导地位,教师对课程知识的把握以及教学技巧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学生必须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实施不同方法,笔者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高职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媒体能把人体复杂的结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日趋普遍.但据大量资料显示,系统地进行高职医护类专业解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资料尚不多,如何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合理运用于解剖学教学之中,是高职教师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重大课题.本课题旨在以高职医护类专业解剖学为内容,以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为目的,研制与运用解剖学多媒体课件,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技术与解剖学教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首先接触的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解剖学在内容上比较枯燥乏味,名词多,难于记忆。加上标本散发的福尔马林刺激性气味强,因而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对这门课的掌握直接影响其他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抓好解剖学教学环节,教会学生学习解剖学的方法,对后期的基础和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普遍联系的规律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遍联系规律是哲学规律之一。作结合此规律进行解剖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也是涉及医学院校学生专业类别最广的一门学科。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期多门医学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临床医学课程。因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培养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后期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全新的  相似文献   

16.
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本柯  王兵  刘行坦 《医学信息》2007,20(5):744-745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这一基础打得是否牢固、扎实,与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良好的教学方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我校解剖教学现状和发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前人经验的提示,设计了“三维教学法”,与同道们商榷。  相似文献   

17.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教学主要借助图片、模型、标本等,但一般PPT的图像仅仅限制于某一方向的观察,观察比较局限,学生在空间上面没有全方位的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利用三维解剖软件。三维解剖软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块骨骼,肌肉,可以对人体有个全方位的认识,软件使用方法简单,学生可以自己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被消化、吸收,为人体解剖学甚至其它学科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学员的视角浅谈人体解剖学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医学课程体系中,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发生发展的科学,属于生物学的形态学范畴.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学好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9.
趣味解剖学教学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多媒体使用于教学,但教学仍离不开“教”与“学”这对结合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形态学范畴,具直观性强、形态描述多、名词多,记忆内容多等特点,它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和众多的医学名词,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先修课。但解剖学与高中所学知识联系甚少,大多数同学对其颇感陌生、内容多、杂、碎、无章可循,靠死记硬背,时间久了便觉枯燥乏味,严重挫伤了学习信心和兴趣,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现象,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具有概念多、内容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的特点,同学们感到难学、难记,因此导致学习劲头不足,考试成绩不理想。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积累,认为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形象的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