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127-128
<正>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再出血16例。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6例患者中,男性63人,女性33人,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1岁。术前脑出血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79例,其中破入脑室系统18例;脑叶出血12例;小脑出血5例。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70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26例,其中脑出血破入脑室则再行侧脑室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关键。我科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经围手术期规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34~76岁,中位年龄55.3岁。CT检查示基底节出血42例,颞叶出血7例,额叶出血4例,枕叶出血3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头颅CT扫描,精确定位,设计小骨窗,对6 2例脑出血病人微创手术治疗与6 4例常规直视下开颅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病人在术中血肿清除程度、术后状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充分清除脑内血肿,有出血少,止血彻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更为安全、精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应该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秀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1037-1037
根据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后护理特点 ,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自2001年6月~2002年4月我院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5例。男12例 ,女3例 ,年龄35~78岁 ,平均年龄59 8岁。入院时均为高血压 (140~220/90~120mmHg) ,依据CT定位 :壳核血肿11例 (外侧型2例 ,内侧型9例 ) ,脑叶出血2例 ,丘脑出血2例。血肿量35~130ml,平均70 4ml。根据入院时意识状况分级 :Ⅰ级2例 ,Ⅱ级1例 ,Ⅲ级4例 ,Ⅳ级8例。2方法针具是由中心带有一个小钻头的针管 (直径3m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2例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手术后存活29例,死亡3例,成活率90.63%,其中术后死亡1例,术前GCS评分4分,术后1-5d死亡2例,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再出血1例,并发呼吸道和肺部感染2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抢救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器械体积小、针钻一体、创伤小、适应证宽等特点,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陆柳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96-3496
脑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出血。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最为常见,约占原发性脑出血的80%以上。病人经CT确诊后即可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我科共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3±5  相似文献   

7.
刘建恒  胡群亮  杨涛 《天津医药》2002,30(5):271-271,F002
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目前,外科早期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尤其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危重病人或伴有脑疝的病人仍须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再出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介绍4例危重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用微创钻颅血肿碎吸术治疗效果满意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齐媛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205-20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68例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68例患者中有32例完全康复、6例死亡、30例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定位准确,手术效果满意,积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该病病死率、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2000年以来应用显微锁孔手术,开展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内血肿4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6~81岁,平均58.6岁。全部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手术前GCS评分<8分12例,8~12分22例,>12分11例。均有不同程度偏瘫症状。手术距发病时间<6h24例,6~12h4例,13~24h7例。CT检查显示:出血按多田公式计算,壳核出血33例,丘脑区出血8例,皮层下出血4例;破入脑室9例,中线结构移位32例;出血量20~80ml,平均40ml。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插管全麻或局麻,术前根据CT片体表定位血肿…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丽蓉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2):921-921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自2001年引进微创穿刺清除颅内血肿技术,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2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科从1991年3月至1992年3月。共收治了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31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31例病人中男16例、女15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52岁,平均年龄65岁。经手术后能自理生活15例,需人照顾8例,植物人2例,死亡6例。壳核出血如果出血合并颅压高明显,或合并有脑疝者,我们多采用去骨瓣减压侧裂下方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出血后颅压高不明显者多采用颞肌下减压血肿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患者80例,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80例患者存活率为82.50%(66/80),自动出院率为5.00%(4/80),病死率为12.50%(10/80)。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消化道出血14例(17.50%),再发性脑出血4例(5.00%),高热11例(13.75%),肺部感染19例(23.75%)。对存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级,其中Ⅰ级25例(37.88%),Ⅱ级15例(22.73%),Ⅲ级19例(28.79%),Ⅳ级7例(10.61%)。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微创清除术优势明显,但术后仍会出现诸多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发生时,应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13.
我科从1997年6月至1999年5月应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核区出血病人3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以下简称手术组)34例,男23例,女11例;中位年龄57岁;出血量18~86ml。CT检查:破入脑室8例,中线移位29例。其中并发脑疝6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肺炎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探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100%;血肿消失64例;2例术后发生再出血,行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3例发生脑疝死亡。66例存活患者出院前用ADL量表测定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84.8%。结论术前术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低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方案。方法根据护理方案将接受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5例,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接受针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等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便秘等慢性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方案可以降低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凶险,如何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尤为重要。自1990年2月~1998年10月,我们采用CT定位微创开颅血肿抽吸术与传统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高血压性脑叶出血或内囊出血未破入脑室者,丘脑、脑干出血者除外,病人从发病到来院就诊时间均在24h之内。将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人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常规骨瓣开颅对照组。其中微创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7岁~79岁,平均63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9岁~82岁,平均62.5岁。两组病人血肿量及GCS评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院脑外科 1994年来手术治疗的 63例严重高血压脑出血 (H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探讨病死率及相关因素。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HICP63例 ,男 4 4例 ,女 19例 ,年龄 4 7~ 79岁。均有 5年以上高血压病史 ,排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肿瘤卒中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在 7~ 11分 ,脑疝 2 9例 ,为幕上出血并发症 ,血肿破入脑室 17例。二、方法治疗 入院后尽早手术治疗 ,脑叶出血、小脑出血及外侧型基底节出血采取开颅法血肿清除术 ;内侧型基底节区出血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老年性高血压脑内血肿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 应用小骨窗开颅技术治疗老年 (>6 5岁 )高血压脑内血肿 2 3例 ,均行血肿直视下清除 ,术后血肿残余大于 15ml者辅以重组链激酶灌注引流。结果 血肿近全清除 12例 ,大部清除 11例。由于老年病人存在脑萎缩 ,血肿清除后减压均较充分。随访 6个月至 2年 ,GOS优 7例 ,中残 12例 ,重残 3例 ,死亡 1例。恢复良好率达 82 6 %。结论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具有微创、可视、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2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萌  江松员  孙发贵 《江西医药》2008,43(3):211-212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2001年6月~2007年6月12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采取骨窗开颅清除血肿。64例采取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比较其治疗过程中和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治疗,根据头颅CT定位,避开大血管走行及重要功能区确定穿刺点。结果22例中基本治愈13例,好转8例,1例死亡。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能快速清除血肿,有效减轻脑损伤,较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护理在本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