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全国10个省市协作调查的548例情感性障碍先证患者的家系中,符合分离分析的有44例,通过几种数理法的统计处理,排除了这44个家系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及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34例情感性障碍司法鉴定资料进行了分析。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平均24.4岁,病程平均5.6年,农民占55.9%,未婚者多(61.8%),均高中以下文化,精神病家族史多(29.4%),大多数人为外倾性格,单相躁狂症占半数。受性欲亢进和夸大妄想影响作案最多,占64.7%。5例凶杀案中3例为抑郁症,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对215例情感性障碍初发病人分析,认为冬春季节,有遗传基础的青壮年好发.受精神刺激易诱发。前驱症状以失眠为主,其次表现为沉默寡言、疲乏等。防治上强调广泛宣传.增强心理卫生保健意识,普及优生学和遗传学知识,注重对青少年的适应性行为培养和塑造。建议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卫生保健课,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充分依靠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做好早期检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蔡则环 《中原精神医学杂志》1997,3(4):203-204
对我院1988-1990年间住院的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相互误诊的22例进行分析,讨论了误诊原因。认为单纯以有无“分裂性”症状来鉴别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是不恰当的。须从临床症状及病程演变特点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精神科专业杂志的临床病例讨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内容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者大多数为临床医生,医生给病人治病需要经验。本刊为适应这种“市场”的需求,特辟本专栏。本专栏的特点是主要由作者介绍本人在精神科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体会,不同于论著、综述、评述等,写作形式不拘,文字数也不作严格限制。希望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欢迎老专家能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8.
对符合CCMD—2情感性障碍诊断标准的300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分裂性症状者(SS)127例(42.3%)。其中一级症状(FRS)38例(12.7%),形式思维障碍84例(28.0%),听幻觉37例(12.3%),被害妄想32例(10.7%),紧张症14例(4.7%)。SS与发病次数、起病形式、性别、文化程度有关,与临床相、发病年龄、精神病家族史、病程及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9.
鲁德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3,(1)
对64例首次发病住院的情感性障碍与胎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68.8%的患者胎次为第二胎或第二胎以上,Haldane & Smith法分析C值>2,p<0.01,提示情感性障碍的发生与胎次的效应非常显著,说明胎次高发生情感性障碍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对47例情感性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月经周期进行分析,发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的躁狂症患者对锂盐的疗效好;与月经周期有关的抑郁症患者,其自杀企图的出现多在月经前期。 相似文献
13.
情感性障碍发病与性别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情感性障碍发病与性别的关系,对30年前首次入院经再确诊的102例情感性障碍Ⅰ级亲属中同病者的发病与性别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Ⅰ级亲属情感性障碍患者总体分析未见发病与性别有关;但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显示女先证者Ⅰ级亲属情感性障碍患病风险率比男先症者Ⅰ级亲属大得多(P<0.01)。此结果有助于提高对情感性精神障碍遗传学的认识,对本病女病人的婚育及心理卫生保健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癫痫、偏头痛与情感性障碍袁浩龙周蓓蓓癫痫、偏头痛与情感性障碍在其同病和治疗中相互重叠。有和无先兆偏头痛与忧郁症(dysthymia)、重性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躁狂发作及各类焦虑障碍均有关。与无先兆偏头痛相比,有先兆偏头痛病人的情感性障碍患病... 相似文献
15.
情感性障碍脑子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8例情感性障碍患者和58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了脑CT检验,发现病人组有明显的脑皮质萎缩和第Ⅲ脑室扩大,病人组两侧额叶CT密度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情感性障碍的预后与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不同性别情感性障碍的预后关系。方法对符合CCMD—2情感性障碍诊断标准的男性45例,女性72例患者进行出院后第7、8年后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复发率、复发时间、再住院率、再住院时间、再住院次数、慢性化、死亡、GAS评分、SDSS总分、结局状况等无性别差异。结论仅提示女性有更高的复发次数及自杀率外,其他方面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1301例住院的情感性障碍作家系调查。其中家族有同病患者399例,调查其2068例一级亲属,414例患有同类疾病(占20.0%),其中诊断肯定者185例,可能为情感性障碍者229例。先证者的父母、同胞和子女同病率分别为21.4%、18.2%和35.6%,而亲属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仅10例。情感性障碍同病率血缘关系越接近。患病率愈高,支持情感性障碍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性障碍误诊为癔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加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3,(3)
报告21例情感性障碍被误诊为癔症。认为误诊与患者性别,病前性格,疾病时相,临床表现,医生对症状的忽视,对等级诊断原则的忽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159例情感性障碍先证者的家系资料进行分离分析,依据孟德尔基因组合和分离定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观察值和预期值作x^2吻合检测,结果不支持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是情感性障碍遗传方式的观点,而倾向于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