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及米东分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1例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值,并探讨其在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及米东分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1例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值,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Ⅳ期患者临床分期与SCC-Ag阳性之间有相关关系(x2=13.22,P<0.01);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cm者和肿瘤直径大于4cm者肿瘤大小与SCC-Ag阳性之间有相关关系(x2=9.152,P<0.01);SCC-Ag阳性的65例患者于治疗结束后有59例转阴,有6例Ⅳ期患者随访至3月时,有3例降至正常,另外3例有所下降,但仍为阳性.结论:宫颈癌患者治疗前临床分期越晚,血SCC-Ag阳性率越高;肿瘤越大血SCC-Ag阳性率越高;SCC-Ag作为一种鳞癌相关抗原,可作为评价疗效、病情观察和随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正常宫颈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宫颈癌患者血清HGF的含量;观察宫颈癌患者血清HGF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观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GF水平的变化。结果宫颈癌组血清HGF含量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临床分期高、肿瘤细胞分化低、有淋巴结转移及深肌层浸润、肿瘤直径大于4cm的患者血清HGF水平明显升高(P〈0.01);宫颈癌患者术后血清HGF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清HGF可能与宫颈癌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判断宫颈癌患者的肿瘤负荷、疗效、复发转移、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各亚型和循环肿瘤微栓(circulating tumor microemboli,CTM)的分布情况,分析CTC/CTM与肿瘤标志物SCC-Ag、CA125、CA19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32例初治宫颈癌患者的肘静脉血,采用差相富集-肿瘤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C/CTM,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CC-Ag、CA125、CA19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TC/CTM与病理特征关系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 结果 32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中,CTC阳性29例(阳性率为90.6%),CTM阳性9例(阳性率为28.1%)。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癌患者CT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癌患者CT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阳性28例(阳性率为87.5%),CA199阳性28例(阳性率为87.5%),SCC-Ag阳性24例(阳性率为75.0%)。CTC、CTM与血清CA125、CA199和SCC-Ag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 结论 CTC/CTM监测可作为宫颈癌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分布及影响其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的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情况及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SCC-Ag水平、患者年龄、病程、人乳头瘤病毒(HPV)、病理分化、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阴道穹隆受累等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χ2分析显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SCC-Ag水平有关(P<0.05或0.01),而与患者年龄、病程、HPV、病理分化、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阴道穹隆受累等无关(P>0.05)。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4.16%(36/149),主要分布于闭孔区(85.71%),其他部位淋巴结转移者多合并有闭孔淋巴结转移。结论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清SCC-Ag≥4μg/L等因素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闭孔区,可能是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但以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替代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4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盆腔淋巴结转移73例,占29.6%。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宫颈间质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组织类型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的病例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临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高危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的宫颈癌患者161例的血清SCC-Ag浓度,分析其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其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以利于对高危患者识别以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Ag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早期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琴  肖中  张毅 《重庆医学》2007,36(17):1757-175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NAIC)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妇产科2003年11月~2005年11月入院的1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双侧动脉导管化疗,化疗方案:顺铂50mg/m2双侧加博来霉素30mg/m2双侧,2个疗程后采用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检测NAIC前后SCC-Ag值,分析SCC-Ag检测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与肿瘤体积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Ⅰb~Ⅲ期NAIC治疗后SCC-Ag显著下降,下降程度与肿瘤体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NAIC治疗前后血清SCC-Ag值的变化对估计宫颈癌的治疗方式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与术前血清学指标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活检病理联合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初次手术的宫颈癌患者307例,按术后病理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81例和未转移组226例,比较2组患者的MRI淋巴结短径、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和阴道受累,术前血清学指标以及病理特征。分析联合诊断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I淋巴结短径大、MRI肿瘤直径大、MRI间质浸润深度>1/2肌层、MRI宫旁浸润、术前SCC-Ag水平升高和脉管浸润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MRI淋巴结短径、术前SCC-Ag水平、NLR诊断宫颈癌LN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11、0.63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50 mm、2.55 ng/mL、1.90,灵敏度分别为0.654、0.593、0.593,特异度分别为0.881、0.757、0.642;MRI淋巴结短径联合SCC-Ag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MRI淋巴结短径、术前SCC-Ag水平、NLR三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多指标(术前SCC-Ag水平、MRI淋巴结短径、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以及脉管浸润)联合诊断宫颈癌LN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  结论  影像学检查与血清学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联合可以提高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春艳 《浙江医学》2018,(7):753-755
目的探讨Ia2~IIa2期宫颈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Ia2~IIa2期宫颈癌患者370例,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宫旁浸润、脉管栓塞、组织学类型和术前是否化疗等9项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70例宫颈癌患者中,46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2.4%。肿瘤的转移部位以闭孔区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最高,分别为69.6%和45.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和脉管栓塞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均有关联(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OR=6.573,95%CI:1.073~4.286,P<0.05)、浸润深度(OR=3.442,95%CI:1.713~6.915,P<0.01)、宫旁浸润(OR=7.171,95%CI:1.781~4.241,P<0.01)和脉管栓塞(OR=6.001,95%CI:3.137~7.482,P<0.01)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和脉管栓塞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 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 在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中预测复发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06例,定期随访HR-HPV及SCC-Ag值,分析HR-HPV、SCC-Ag值与复发的关系,单独检测HR-HPV、SCC-Ag值与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 宫颈癌复发患者HR-HPV持续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 0.001) ,复发患者SCC-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 0.001);盆腔复发患者HR-HPV持续阳性率高于远处转移(P< 0.05) ,盆腔复发与远处转移两组间SC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独检测HR-HPV预测宫颈癌复发的灵敏度高(57.9%) ,单独检测SCC-Ag特异度高(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HR-HPV和SCC-Ag(76.3%) 较单独检测灵敏度高(P< 0.05) .结论 HR-HPV及SCC-Ag值均可一定程度预警宫颈癌术后复发,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杨波  刘健  李胜泽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28-1029,1118
目的研究影响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6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17.9%,其中Ⅰ期为10.1%,Ⅱ期为39.7%。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及肌层浸润深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病理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年龄越轻、临床期别越晚、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内生型肿瘤、肿瘤直径越大、肌层浸润深度越深,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内膜癌防治协作组子宫内膜癌病例,对术前检查血清CA125并行分期手术者58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Ⅲ和Ⅳ期子宫内膜癌的CA125阳性率分别为19.5%(847/4337)、39.1%(179/458)、53.4%(467/874)、78.7%(166/211),随着分期的增加,CA125阳性率升高(P<0.05)。组织学分级越低,CA125阳性率越高(P<0.05)。随着肌层浸润深度增加,CA125阳性率逐渐增加(P<0.05)。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阳性率高于Ⅰ型患者(P<0.05)。有腹水细胞学阳性、宫颈浸润、淋巴脉管间隙受累、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患者CA125阳性率高(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3、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水细胞学阳性、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晚期是术前血清CA125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阳性有助于预测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和肿瘤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表达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癌组织行Galectin-3、VEGF表达水平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指标。结果年龄<45岁组与≥45岁组之间、鳞癌组与非鳞癌组之间、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宫颈癌组织表达Galectin-3、VEG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间质浸润≤1/2肌层组与>1/2肌层组之间、肿瘤直径≤2cm组与>2cm组之间,宫颈癌组织表达Galectin-3、VEG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表达Galectin-3以及VEGF与肿瘤直径、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elated antigen,SCC-Ag)值与宫颈鳞癌分期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已确诊的301例宫颈鳞癌,检测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探讨与宫颈鳞癌分期、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肌层侵犯深度的关系.结果 宫颈鳞癌ⅡB 期患者的SCC-Ag高于ⅠB和ⅡA期患者(P<0.05),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P<0.001),血清SCC-Ag值升高;血清SCC-Ag与淋巴结转移(P<0.05)和肌层受侵深度呈正相关,随着淋巴结转移和肌层受侵深度的加深,血清SCC-Ag值升高.结论 SCC-Ag是宫颈鳞癌重要的血清标志物,血清SCC-Ag升高与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以及深肌层受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9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妇科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2例,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宫颈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Log-rank检验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或脉管瘤栓、环氧合酶-2(COX-2)阳性、人乳头瘤病毒16-E6蛋白(HPV16-E6)阳性与预后有关(P〈0.05),而年龄、病理类型、宫颈肌层浸润深度与预后无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或脉管瘤栓、COX-2阳性、HPV16-E6阳性与宫颈癌预后显著相关(P〈0.05);而肿瘤分化程度、病灶直径与宫颈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或脉管瘤栓、COX-2、HPV16-E6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慧敏  李秀娟  张志强 《重庆医学》2015,(9):1189-1192,1196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切除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中血小板(PLT )计数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具备完整临床病历资料的直肠癌患者302例,检测PL T计数及FI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直肠癌患者中术前PL T计数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性别、年龄、民族、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均无密切关系(P>0.05);(2)术前FIB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民族、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类型、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均无密切关系(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分化程度、大体类型、PLT 计数及 FIB水平均为肿瘤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直肠癌转移组中PLT计数及FIB水平具有相关性(r=0.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患者PL T计数及FIB水平均与肿瘤转移相关,两指标联合检测对直肠癌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结合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在评估宫颈癌预后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94例[其中30例接受全程同步放化疗(CCRT)1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的SCC-Ag水平.结果 ①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关,鳞癌阳性率最高(71.4%),腺癌亦有表达(20.0%),总灵敏度为67.0%(63/94);工血清SCC-Ag的水平与宫颈癌肿瘤的直径大小呈正相关性(P<0.05);③血清SCC-Ag≥4.00ng/mL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④在接受CCRT后,86.7%(26/30)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⑤在25例完全缓解的宫颈癌患者中,有96%(24/25)治疗后SCC-Ag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血清SCC-Ag的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莉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0):1272-1274,1292
摘要: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人乳头瘤病毒16-E6(humanpapillomavirusl6-E6,HPVl6-E6)及I临床病理特征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接受综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石蜡切片中COX-2、HPVl6-E6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及HPVl6-E6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结果COX-2、HPVl6-E6及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灶直径、宫旁浸润或脉管瘤栓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肌层浸润深度对患者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HPVl6-E6、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或脉管瘤栓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丰民  沈海波 《浙江医学》2001,23(6):321-322,338
目的: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78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移在复发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肺癌标本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nm23基因表达与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nm2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复发转移组低于非复发转移组(P<0.01),低分子癌低于高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但nm23基因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nm23基因表达与肺癌有无复发转移、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肿瘤TNM分期、大小、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20.
杨琪  刘艳梅  王赛赛  应申鹏 《浙江医学》2018,40(15):1722-1725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比较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与TNM分期的差异。方法选择宫颈癌术后患者105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髂总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39例患者伴淋巴结转移,以闭孔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27.6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瘤栓阳性、浸润肌层≥1/2和神经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髂内、外区淋巴结转移,闭孔区淋巴结转移和浸润肌层≥1/2与髂总区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0.400、0.317和0.481,均P<0.05)。术前FIGO分期与术后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6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11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肠粘连,10例死于宫颈癌复发或转移;5年生存率为86.48%。结论脉管瘤栓阳性、浸润肌层≥1/2和神经侵犯是影响宫颈癌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期结合淋巴结转移情况直接影响着靶区的勾画及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