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T定位用于眼内异物漏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内异物漏诊是眼球穿通伤致盲的重要原因.我院1988~1992年共收治眼球穿通伤374例,其中眼内异物172例.采用CT定位解决异物漏诊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收治374例眼球穿通伤中,眼内异物172 例占45.9%,其中男151例,女21例.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73岁,20~40岁137例占79.5%,中青年较多.工人126例占73.5%,农民22例占12.8%,学生11例占6.2%,其他13例占7.5%.右眼84例,左眼79列,双眼9例占5.3%,左右眼差别不大.穿通伤多为钳工、铁工等使用手锤敲打金属物品,引起碎屑崩入眼内致伤,少数因其他外伤造成.眼内异物以磁性铁和铁合金为多见,非磁性以石块、玻璃、铜、树枝、煤渣为多见.异物位于眼球后段143例占83.1%. 相似文献
2.
CT在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CT在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手术结果作为验证标准,应用CF检查22例(26枚)眼内异物,进行定位诊断。结果26枚服内异物,CT均明确显示,检出率100%,24枚可明确确定异物位置,准确率923%。结论CT对眼内异物的定位诊断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在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对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经螺旋CT确诊为眼内异物 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评价螺旋CT在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临床资料本组共 44例 ,46眼 ,男 3 9例 ,女 5例。年龄 6~ 48岁 ,平均3 1 1岁。外伤至就诊时间 3 0分钟~ 3 0天 ,平均 5天。右眼 18例 ,左眼 2 4例 ,双眼 2例。双眼者均为爆炸伤 ,呈多发性异物。螺旋CT检查共发现异物 45枚 ,手术摘出 47枚 ,其中铁 41枚 ,铜丝 2枚 ,铅弹 1枚 ,玻璃 2枚 ,木刺 1枚。经 1次螺旋CT检查确诊并准确定位者 3 9例 ,2次者 5例。异物最小 0 5mm× 0 5mm×1 0mm ,最大 5 0mm× 6…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眼内异物CT定位图在眼内异物定位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 参阅CT水平或冠状扫描序列片将显影异物按照测量结果标画在相应的眼内异物CT定位图上,然后根据异物所在的经线和深度进行手术摘出异物。结果 47例(47眼)眼内异物中,有40例为眼内磁性金属异物,采用此法定位,全部迅速、准确地摘出异物。结论 眼内异物CT定位图应用在眼内异物的定位中,简便易行、迅速准确,特别适用眼内磁性金属异物定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眼内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因眼内异物排查行螺旋CT检查共45例,除2例为双眼损伤外,其余为单眼病例.首选眼眶水平位扫描,必要时加冠状位扫描.扫描结果与手术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眼内异物42例(44眼),其中金属异物30例(32眼),非金属异物12例(12眼),经螺旋CT定位的眼内异物经眼科手术全部成功摘出.结论 螺旋CT扫描对眼内异物的检出及定位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火枪射击所致眼部多发异物X线诊断及定位方法,方法:采用角膜缘缘置银环,拍摄眼眶正、侧位片及薄骨正、侧位片,将两正位片与两侧位片对比测量或重叠测量,应用环影重合后异物也应重合的规律,可迅速准确地作出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并排除了片中多异物的干扰。结果:27例火枪所致眼部多异物伤的患者采用此种方法,迅速准确地作出了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并顺利摘出眼内异物。结论:此方法是判断眼部多异物眼内异物的一种简单易行、迅速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眼内异物的X线定位法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因其定位较为准确可靠,而且不受眼的屈光介质浑浊的影响,所以一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现在临床上仍多采用Norman于1915年所设计的角膜缘环形标记定位法,最简便的方法是角膜缘缝线的方法,将一金属环固定于角膜缘作为标记来进行定位.为了增加应用的便利、减少病人的痛苦,我们试用了医用粘合剂粘合固定定位环的方法来诊断眼内异物,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CT和X线异物定位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国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20(3):237-237
眼内金属异物的X线定位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随着CT技术的引进,也普遍用于眼内异物的定位,我院于1992年开展CT诊断技术以来,对9例眼内金属异物病例既行X线异物定位、CT检查,又在手术中证实异物的实际位置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肥岁到55岁,病程在1小时到Ic天,全为单服单个金属异物。检查方法:怀疑有眼内异物的病例,先行眼眶正侧位检查或头颅正侧位检查,当证实有异物时,再行X线异物定位和眼部CT检查。X线异物定位采用无骨法异物定位照片,即在表麻下将一装有胶片手指大小的板插入穹窿…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复杂性眼内异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评估玻璃体切除术在眼内异物摘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4月-1998年12月间经玻璃体手术摘出的眼后段复杂性眼内异物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29例,均一次摘出异物,异物摘出率100%。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内异物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内异物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内异物的70例(71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l眼中69只眼经玻璃体手术摘出异物,成功率97.18%.1只眼因术后发牛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摘除眼球,其余70跟眼球得以保存.术后视力改善48只服(67.61%),无变化11只眼(15.49%),视力下降12只眼(16.90%).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9只眼;继发性青光眼3只眼;眼内炎1只眼;硅油从贯通伤后巩膜伤口漏出至结膜下1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具有在直视下摘出眼内异物,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处理伴随病变,为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等优点,应尽早手术摘出眼内异物.早期手术和术中恰当的处理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眼后段异物摘出术中玻璃体切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32例(34眼)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均一次摘出异物,异物摘出率达100%;视力稳定或提高者29眼(85.3%),视力下降者5眼(14.7%)。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有利于摘出异物,并可治疗异物存留的并发症,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眶内金属异物摘出术的简易方法。方法 28例眶内金属异物,在X线荧屏下,利用X线交叉投照,以两枚针头交叉刺及、异物定位,沿着针头指引分离,摘出异物。结果 28例眶内金属异物均能顺利地取出,创口Ⅰ期愈合。结论 在X线荧屏下,用两枚针头交叉刺及、异物定位法摘出眶内金属异物,具有损伤少,摘出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眼内异物摘出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报告并分析眼内异物摘出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及有关病因。方法 眼内异物20例(20眼),用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内异物。结果 20眼中术后视网膜脱离4眼(20%)。术后视力提高14眼(70%),视力不变3眼(15%),视力下降3眼(15%)。结论 眼内异物摘出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原因:⑴残留玻璃体形成牵拉;⑵激光封闭裂孔不确切;⑶术中未发现的小裂孔;⑷术前玻璃体积血浑浊未能及时激光治疗;⑸异物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结膜囊及玻璃体液细菌培养及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等措施研究眼球内异物伤继发急性眼内炎的诊断及预防策略.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因球内异物伤行一期急诊手术者48例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手术前均取结膜囊分泌物及玻璃体液作细菌培养,术毕均于玻璃体注射万古霉素1 mg及头孢他定1 mg.回顾收集2010年以前同等情况病例但未采取眼内注射抗生素病例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细菌培养结果及眼内炎的发生率,视力恢复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眼内炎发生率为14.58%(7例),注射组为2.08%(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注射组为2例(4.17%),对照组1例(2.08%),阳性菌均为表皮葡萄球菌.而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注射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7.39%(8例),即潜在感染率为17.39%,与实际发生率2.08%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14.58%(7例),即潜在感染率为14.58%,与实际发生率14.58%(7例)一致.结论 眼球内异物伤一期眼内注射抗生素可以减少继发细菌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及相对好的视力预后.玻璃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远高于结膜囊细菌培养,更接近继发眼内炎的发生率,对眼球内异物伤继发眼内炎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段眼内异物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评价后段眼内异物的后路摘出法及经玻璃体摘出法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后段眼内异物126例(126眼)中36眼行伤后初期清创缝合联合后路异物摘出术,90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其中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32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24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20眼,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14眼。结果 126眼均成功摘出异物。术后视力≥0.5者占30.16%,0.2—0.4者占37.3%,0.05—0.1者占14.29%。后路异物摘出术后发生PVR6眼占16.67%,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后发生PVR5眼,仅占5.56%。结论 后路异物摘出适用于异物较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或轻度浑浊者。提倡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Uzeyir Gunenc Ahmet Maden MD Suleyman Kaynak Tugrul Pirnar 《Documenta ophthalmologica.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1992,81(4):369-378
In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various foreign bodies were inserted into fresh bovine eyes, in different localizations. Twenty-one magnetic and non-magnetic foreign bodies, dimensions of which varied from 1.5 × 1.5 × 2 mm to 3.5 × 6 × 7 mm, were tried to detect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canning. In addition, further dissections were applied to check the ocular damage attributable to movement of the foreign bodies. Ferromagnetic foreign bodies have been shown to move in the eye and the risk of torsional forces being applied to the ferromagnetic foreign body seemed to cause intraocular complications during MRI scanning. All of the foreign bodies that were implanted in bovine eyes were recognized on CT scanning, except intraocular lenses. As a general rule, metallic foreign bodies produced beamhardening artifacts, but these artifacts did not cause any problem in detecting the localizations of foreign bod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