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在糖尿病患者眼中的适应性及并发症。方法 对近4年相继来我院行AC-IOL植入的18眼糖尿病者进行追踪观察,并与同期非糖尿病者AC-IOL植入26眼对照。结果 随访3-36月,糖尿病者AC-IOL植入18眼,发生虹膜新生血管伴出血3眼,瞳孔膜形成1眼。UGH综合征2眼。非糖尿病者AC-IOL植入26眼,仅1眼发生迟发性前房积血。结论 糖尿病者AC-IOL容易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UGH综合征,眼底病变重时以不植入AC-IOL为宜。 相似文献
2.
3.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眼部不同情况采用单纯睫状沟植入法或巩膜缝线固定法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并对手术效果、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3眼(36.11%)行单纯睫状沟植入术,7眼(19、44%)行单襻巩膜缝线固定术,16眼(44.44%)行双襻巩膜缝线固定术。术后裸眼视力≥0、3者24眼(66、67%),≥0、1者33眼(91.67%),术后常见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和眼压升高。结论采用适当的时机和手术方式进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摘出术中严重并发症之一 ,本文选择 1998年 6月~ 1999年 12月后囊膜破裂而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者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文 46 0眼中超声乳化摘出术 32 6眼 ,现代囊外摘出术 134眼 ;后囊破裂 31眼 (包括超声乳化术 2 2眼 ,现代囊外 6眼 ,外伤 3眼 ) ,其中囊袋内植入 12眼 ,前囊膜支撑睫状沟植入 16眼 ,缝线固定术 3眼。1.2 手术方法1.2 .1 囊袋内植入术 后囊膜破孔≤ 5 mm者 ,若破孔位于中央 ,则襻植入水平位 ,否则 ,襻应保持在与破孔子午线方向垂直的位置。1.2 .2 前囊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18例(118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术,随访3~12个月,并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05者109例占92.4%;≥0.3者81例占68.6%;≥0.5者52例占44.1%;≥0.8者23例占19.5%.术后常见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夹持、继发性青光眼.但经过相应的处理,并发症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摘除的同时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7.
基层医院推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手术放大镜在不发达基层地区开展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作用 ,推动本地区白内障防盲工作。方法 :在基层以手术放大镜结合冷光源独头灯辅助照明为 1178只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观察 1周 ,记录其裸眼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1周内 ,裸眼视力≥ 1 0者 6只眼 (0 5 1% ) ,0 3~ 0 8者 6 94只眼(5 9 0 1% ) ,0 1~ 0 2 5者 4 94只眼 (42 0 1% ) ,<0 1者 2 2只眼 (1 87% )。并发症主要有 :角膜水肿 (2 7只眼 ) ,后囊破裂 (2 2只眼 ) ,前房出血 (11只眼 ) ,皮质残留 (7只眼 ) ,瞳孔移位 (5只眼 )。结论 :手术放大镜结合冷光源独头灯辅助照明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 ,对基层不发达地区白内障防盲工作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8例(18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视力随访6月~3年,视力>0.8者4例(22.2%),0.5~0.8者9例(50%),<0.5者5例(27.7%)。结论弹型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佳,不失为不能安装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良好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14例14眼白内障后囊破损较大,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而Ⅰ期或Ⅱ期植入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随访1年至6年3月,术后矫正视力≥0.5者9例,0.4者3例,0.1者2例。结论 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对无条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者是极好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告44例(50只眼)糖尿病患者行白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信心记6-30个月的疗效,术中和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矫正视力在0.5以上乾占84%。结果表明,仅术前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并非是手术禁忌证,只要经过适当控制饮食饮食或加用适量降糖药物,使血糖相对稳定的一定水平而无全身和眼部严重并发症者,施行ECCE和IOL植入术疗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糖尿病性白内障行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6例58眼,以60例非糖尿病性白内障作为对照。结果 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最终视力,糖尿病眼55.4%≥0.6,非糖尿病眼61.7%≥0.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只要经适当控制饮食或加用适量降糖药物,使血糖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而无全身或眼部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13.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587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并发症为后囊混浊、虹膜粘连、玻璃体脱出、后弹力层脱离;术后并发症为手术性散光、继发青光眼、后囊增厚等。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术后早期人工晶状体眼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早期对比敏感度(CSF)的变化.方法 试验组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ntr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105例(150眼),术后1个月用FACT对比敏感度测试仪进行CSF测定.与试验组年龄匹配的门诊患者84例(150眼)为正常对照组.双眼矫正视力均≥0.8.结果 白内障术后患者CSF大致恢复到正常范围,但其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三个年龄组昼及昼眩光状态低、中频(1.5、3、6cpd)白内障术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高频(12、18cp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70~79岁组在12cpd时无显著性差异(t=1.11、0.61,P>0.05).三个年龄组夜及夜眩光状态低频(1.5、3cpd)白内障术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70~79岁组在3cpd时无显著性差异(t=0.80、0.38,P>0.05);6cpd比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且不论白内障术后组还是正常对照组,CSF值随年龄增长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白内障摘除IOL植入可恢复患者的CSF,但尚未达到同龄人正常水平.IOL的设计原理对CSF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白内障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及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4例外伤后不同时期施行人工晶体植人术后眼部的反应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人工晶体植入对视力预后无明显差异.Ⅰ期和Ⅱ期人工晶体植人术包括睫状沟固定术同样可取得良好的视力,但植入手术一般选择在外伤3月炎症反应完全消失以后较好.对于无后囊、后囊破裂较大的病例施行Ⅱ期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41眼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远视力、近视力、眼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曲率等变化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32例41B艮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视力平均为0.76(0.25~1.5),≥1.0者14眼(34.2%);≥0.3者39眼(95.1%);术后近视力平均为0.72(0.2~1.5),≥1.0者13眼(31.7%);≥0.3者39眼(95.1%)。术眼角膜内皮细胞均较术前减少,丢失率为9.43%。术后出现眩光感患者3例(7.3%)。结论 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需佩戴矫正眼镜亦具有良好的远视力和近视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虽然部分患者出现眩光现象,但均无明显不适感,对术后效果仍选择满意答案。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压的影响。方法69例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1、4、8、12和16周的眼压,对侧20只正常眼为对照。结果术后1周,眼压由术前2.235±0.466kPa下降到2.042±0.6219kPa(t=1.3043,P>0.0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周至8周,眼压继续下降到1.729±0.239kPa(t=2.1856,P<0.05)。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的变化。方法 63例随机分为甲组(不用药组)、乙组(用降眼压药组),观察和对比术后72小时内眼压。结果 术后12小时〉2.80kPa者,甲组占54.5%,乙组占26.67%。24小时后眼压下降。72小时平均眼压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 术后预防性应用降眼压药对降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升高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45例(649眼)外伤性白内障施行囊外摘除或晶体切除并一期或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月-4年,视力0.5以上73.5%。本文并对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和联合手术如:穿透性角膜移植、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保留前囊的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囊外摘除、玻璃体切除、异物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等手术的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手术可以使病人尽快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