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伤性白内障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的疗效。方法对9例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后囊残缺较大,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而采用弹性开放襻AC-IOLⅠ期植入术。结果随访3月至3年,7例视力在0.5以上,其他例是0.3及0.2。结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后囊残缺较大行弹性开放襻AC-IOLⅠ期植入。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2.
儿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眼外伤及先天因素造成的晶状体浑浊是眼科常见眼病之一 ,尽早摘出白内障植入人工晶状体 ,对发育时期的儿童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以防止形成弱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也已被众家公认广泛采用 ,但因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疾病的特点和复杂多样性 ,我院从 1994年 5月至 1998年 ,对不易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儿童 ,进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经临床观察 ,报告如下。临床观察本组 9例 ,男性 8例 ,女性 1例。左眼 7例 ,右眼 2例。年龄 3 5~ 14岁。 8例眼球穿孔伤造成白内障行角膜缝合术 ,1例眼球钝挫伤引起白内障。其中合并有角…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0年至1995年施行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25例(25眼),男对例,女4例。年龄19-59岁,平均月.6岁。眼球穿孔伤17例合并眼内异物8例,其中晶状体异物3例,玻璃体内异物5例(异物均摘出);眼球挫伤8例。受伤眼除白内障外,合.并角膜穿破5例,虹膜前、后粘连8例,外伤性瞳孔散大2例,晶状体异物3例,晶状体后囊破裂6例,玻璃体内磁性异物5例。25例手术中,l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19例,其中穿孔伤性白内障11例,非穿孔伤性白内障8例。fi期植入6例。手术与受伤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4.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2例6~12岁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处理同成年人,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成年人,主要为葡萄膜炎,易发生虹膜后粘连及后囊混浊,由于后囊混浊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应在手术中清除干净晶状体皮质,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刺激,及时控制炎症及术中将后囊划开均为有效的预防办法。由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术后炎症反应重,选择6岁以后的病例为好。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60例62眼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囊的破裂情况及晶状体是否脱位选择不同术式。结果 术后3月裸上视力〈0.05者3眼占4.8%,0.05~0.25者12眼占19.4%,0.3~0.5者20眼占32.3%,0.6~1.0者眼占25.8%,〉1.0者11眼占17.7%。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囊的破裂情况及晶状体是否脱位选择不同术式是脱残、脱盲的  相似文献   

6.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提高视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和预防弱视的意义。方法 回顾本院收治37例(37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摘出并后房型人工晶养体植入术的效果和并发症。随访1~36月,平均16月。结果 术后视力〉0.3者22例,〉0.1者33例。术后全部病例均有不同和蔼的葡萄膜炎反应。后囊浑浊17例。结论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恢复双眼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 方法57例外伤性白内障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3~35mo。 结果64%患者术后视力≥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术中处理前囊膜、分离虹膜后粘连及预防后囊膜的破裂,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囊袋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水平截囊与弧形截囊及撕囊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对56眼作水平截囊,94例作弧形截囊。另对71眼去除前囊,22眼保留前囊进行了对比。结果 从术后3月0.5以上矫正视力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弧形切口组优于水平切口组(P≤0.05),在后发障的发生率上前囊保留与去除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1)囊袋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损能否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 对34例晶状体后囊破裂外伤性白内障,利用残余后、前囊为依托行后房型人工晶状植入术。结果 随访3~17月。34例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矫正视力≥0.5者28眼占82%,0.1~0.45眼占14.7%,0.051眼。经用Purkinje法检测,其偏心、倾斜与常规手术无明显差别。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损后可以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尿毒症患者成功的施行了现代白内障囊外搞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崔某,男,52岁,患肾功能衰竭10年,近4年来每周行血液透析1次,因双眼视物不清1年,以老年性白内障收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脉搏、呼吸均正常。血常规:白细胞5.8X109/L,血小板148X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二氧化碳结合率18mmol/L,血肌酐82.2umol/L,血尿素氮22.07mmol/L。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手动/10cm。双眼晶状体白色浑浊,右眼半月投影(+),左眼半月投影)。眼压Th。双眼F-ERG、F-VEP和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2.
动态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的病变特征,发现眼内炎症反应的早期为急性炎症和渗出性改变,中期为亚急性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后期炎症趋向慢性化,出身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在我国广泛开展。我院 1999年 11月间在江苏省光明医疗队的支持下 ,开展白内障囊外手术 2 5 2例 (2 5 7眼 ) ,其中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2 36例 (2 41眼 )。作者有幸参加手术并且进行术后观察随访 ,现将临床观察与处理总结如下 :一般情况 :2 36例中男 90例 (92眼 ) ,女 14 6例 (14 9眼 ) ,年龄 7~ 87岁 ,平均 6 6 7岁。老年性白内障 2 0 9例 (2 14眼 ) ,外伤性白内障 8例 ,并发性白内障 16例 ,先天性白内障 3例 ,其中 5例为双眼植入 ,计 2 41眼。术前视力光感至 0 15 ,红绿色可辨 ,光定位正常。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期后囊截开对儿童白内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44例(52眼)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采用一期后囊截开、部分切除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以上。结果 出院时矫正视力≥0.5者达72%,随访显示90%术眼视轴区透明,眼底清晰可见。结论 后囊一期截开或部分切除可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囊浑浊的发生。对于穿孔伤所致晶状体囊破孔较大者宜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25例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手术前后视力,处理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1~2年,矫正视力在0.05以上占88.24%。结论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儿童外狎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选择度数选择人工晶状体,并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为探讨手术的时机及影响视力的因素,现将53例55眼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3例55眼,均为外伤性白内障,男46例,女7例,年龄4-14岁。穿孔伤32眼,钝挫伤9眼,电击伤5眼,鞭炮炸伤9眼。外伤至手术时间最短1天,最长10年。术前除常规检查外,用A超及角膜曲率计分别测量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全部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点式截囊,用同步注吸针头,RSS液彻底清除晶体皮质,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每天用5mg/ml可的松,2.5mg…  相似文献   

17.
18.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植入术的效果和问题对1992年以来我院所施行的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为穿孔性眼外伤)术后随访1~41月裸眼视力0.1~0.8,0.5以上占30.5%。对手术并发症和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后囊浑浊进行分析。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情况较老年性白内障更为复杂多变。因此术前检查、病例筛选、手术时机等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李韵倩,陈大本我院1989~1991年间的白内障病例,外伤性约占10%。现将31例(32只眼)外伤性白内障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术中所遇特殊问题的处理,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  相似文献   

20.
目前,屈光性手术方法众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角膜屈光性手术,另一类是晶状体屈光性手术.前者包括角膜镜片术或表面角膜移植术、角膜磨镶术、角膜内镜片植入术(如角膜基质内角膜环植入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以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后者如透明晶状体摘出术包括植入与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植入双凹或凹凸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等.以往的各种屈光性手术均存在诸多的缺点和并发症,相对而言,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除具备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诸多优点外,人工晶状体植入更符合生理解剖状态,并大大减少了并发症,被视作一种前景甚好的屈光性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