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镝  曹淑玉 《武警医学》2013,24(1):41-43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心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不明原因心悸患者45例及健康对照组22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比较心悸组中动态心电图大致正常者与对照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SDNN<100的例数、SDNN日夜比值以及LF/HF比值等指标。结果 不明原因心悸组与对照组平均心率无统计学差异。心悸组共检出室性心律失常8例(17.8%),均为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平均(83.2±119.3)个/ h;窦性心动过缓3例(6.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13.3%);动态心电图大致正常28例(62.2%)。对照组动态心电图均大致正常(100%)。心悸组除了窦性心动过缓者外,其余各组SDNN、SDANN多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RMSSD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心悸组中动态心电图正常者的SDNN<100为12例(42.9%),对照组为0例(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60,P<0.05)。心悸组SDNN日夜比值及LF/HF比值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0、6.788,P<0.01)。结论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多数为大致正常,但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已有不同程度受损,主要表现为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并估计疗效。方法 应用美国Mortara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监测患者24h日常活动下的心电图,参照监测日志回放、分析,判断是否发生过无痛性心肌缺血。以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时间≥1.0min,2次发作的时间间隔≥1.0min记作1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结果 从70例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日常生活状态下检测出33例在1d的不同时间段内发生过无痛性心肌缺血。06∶00~12∶00为发作高峰,00∶00~06∶00出现最少。结论 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对评价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危险性,估计疗效有重要意义。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以监测疗效及预防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兰芳 《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135-136
晕厥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症,而其中许多病例由心律失常引起。因此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可疑心源性晕厥病例进行检查是明确晕厥原因的可靠方法之一。我们对38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密切的血糖监测及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但降糖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目前,临床上血  相似文献   

5.
TCD、CDFI对头晕、眩晕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头晕、眩晕患者的TCD、CDFI检测资料,探讨引起头晕、眩晕症状的血管性病因。方法采用RIMED公司生产的Trans-Link9000型TCD检测仪,以2MHz、4MHz探头分别检测颅内外各血管;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用线阵探头和凸阵探头观察椎动脉颅外段(VAE)的走行、内径、内膜、血流充盈、血流方向等情况。结果 320例头晕、眩晕患者中,46例存在血管狭窄,占14.5%;双侧椎动脉管径不对称112例,占35.0%;椎动脉走行扭曲12例,占3.75%。头晕患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为12.25%,眩晕患者为17.85%,两者比较差别显著(P〈0.01)。头晕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85%,眩晕患者为14.28%,两者比较差别显著(P〈0.01)。结论 TCD、CDFI可以为临床探求头晕、眩晕患者的血管性病因提供线索,并能为治疗及预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无器质性疾病的更年期妇女60例为更年期组,另选取正常妇女6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动态心电图指标(心率、心律、HRV、SDANN、RMSSD、ST-T)改变。结果:更年期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两组间SDNN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DANN、RMSSD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更年期组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更年期组ST-T上斜行下移、T波倒置或低平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更年期妇女的动态心电图不仅表现有ST-T的改变,而且在心率、节律等方面也出现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简称D.C.G.),亦称Holter监测系统,1961年美国Holter首创用于临床以来,国外已普遍应用,国内近年应用此类设备,已有报道。我科应用日本Fu KuDu产品已近一年,临床应用确有助于提供诊疗依据,现就109例55岁以上老年患者24小时连续监测的心电图结果小结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目前对冠心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131例冠心病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时间分布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用X~2检验及t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较伴有心绞痛等症状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增高,分布时间多在6~12时,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与活动及休息无关,其心律失常发作率较对照组增高.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7月,随机抽取60名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高血压组)、60名正常孕妇(正常组),均给予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的动态血压参数、动态心电图改变例数、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正常组均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24小时DCG监测陈旧性心梗与非心梗冠心病各60例对比分析,提示:①陈旧心梗组复杂室早明显高于对照组;②ST压低及T倒置两组无差异,说明两组心肌缺血相似;③两组经l~8年随访死亡分别为9/60例(15%)及2/60(3.3%);④本文陈旧心梗组无症状缺血为27.2%,与文献报道相似,心梗后DCG监测观察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对预防性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动态心电图(AECG)无创,易行,且能在日常活动下记录,能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笔者报道既往无心血管病史的健康人中经AECG监测发现的SI,并结合文献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90名无心血管病史的成年人,男52例,女38例,年龄38~65岁。以北京新兴生物医学研究发展中心生产的DCG-100型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进行24h AECG检测,凡在j点后80ms 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mV并持续1min或以上者确定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hs)、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透射比浊法对35例初发AMI患者血清CRPhs、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CRPhs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h前后达到高峰(13.20±6.69)mg/L,1周后CRPhs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h前后达到高峰(203.5±92.6)μg/L,48h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h达到高峰(10.56±4.65)μ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结论动态监测CRPhs、Mb、cTnI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本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检测其确诊当日、第3天和第7天血清hs-CRP水平,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48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或明显缓解36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25%;患者确诊当日、第3、7天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20.37±6.51)mg/L、(87.35±20.18)mg/L和(33.47±19.85)mg/L,其不同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和第7天患者血清hs-CRP水平在病情危重组均明显高于病情较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进展具有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hs-CRP水平可有助于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简称TIA,是完全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它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 (AECG)和动态血压 (ABPM )对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6例恢复期脑梗死病人进行AECG与ABPM监测 ,分析检测其结果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死灶数量的关系。结果 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脑梗死病人的AECG异常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 ,且AECG异常率与脑梗死灶多少成正比 ;2 4hSBP和DBP的波动曲线与治疗高血压变动曲线符合 ,但nSBP降低程度远远大于nDBP使脉压差明显缩小 (2 1± 0 5 )kPa。结论 利用AECG和ABPM分析心律失常及血压变化 ,对判断脑梗死患者病情与估计其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糖动态监测在危重新生儿抢救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08-06~2009-05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24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血糖监测组在患儿入院第1、6、12、24h测血糖、24h以后每隔12h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数值的高低对静脉滴注葡萄糖的速度和量加以调整,对照组则仅在病情变化考虑有血糖波动时再作检测。结果:监测组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因血糖波动而出现的临床症状例数低于对照组,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愈好转率则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血糖动态监测能及时诊断、治疗,减少误诊误治,提高危重新生儿治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马丽涛  沈丹  孙勍  单希征 《武警医学》2010,21(4):352-353
1眩晕发作特点 眩晕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表现为周围环境和(或)自身旋转,或有摇摆不稳、晃动、头重脚轻感。正如咳嗽、打喷嚏、头痛一样,眩晕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的名称,但其背后一定是有某种潜在疾病。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心电图 (简称DCG) ,是近年开展的一种先进的、无创的冠心病诊断方法。DCG通过 2 4小时不间断心脏监测 ,对各型心律失常及隐匿型、无痛型、变异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独特的定性定量作用。我们选择 82例冠心病患者的DCG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 ,并对有关问题加以讨论。1 观察对象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冠心病 82例 ,男 42例 ,年龄 40~ 73岁 ,平均 5 1 2岁 ;女 40例 ,年龄 35~ 6 8岁 ,平均 47 5岁。均具有典型或不典型阵发性心前区疼痛 ,或胸骨后烧灼感、针刺感或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1 2 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和优化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7月住本院地方干部病房患者700例,男性506例(72.3%),女性194例(27.7%);年龄60~96岁(平均78.1岁),所患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瘤、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炎、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老年多发病中3种以上。全部病例均先作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用美国MortaraInstrumentIncH—Scribe12+型动态心电图仪12导监测记录24h心电图。结果室性心律失常554例(79.1%),Lown3级以上为329例(47.0%);房性心律失常683例(97.6%),其中频发房早,成对、短阵房速340例(48.6%),心肌缺血130例(18.6%),且多为心肌缺血(SMI)无临床症状。结论老年多发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是两高(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两低(心肌缺血检出率低,临床症状出现率低),胺碘酮有广泛抗心律失常作用,疗效好,促心律失常作用小,可为多种心律失常治疗之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IL-6、TNF-α水平对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入组的HIE患儿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1例)及重度组(18例)三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期、恢复期患儿及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正常新生儿血清IL-6、TNF-α水平极低,HIE急性期各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以重度HIE组升高最为明显,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IE恢复期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HIE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HIE新生儿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