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志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84-1585
目的:分析我中心门诊中药处方的质量和用药现状,促进其规范书写和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10000张处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不规范处方989张,占9.89%。其中处方药名不规范484张,占4.84%;脚注省略385张,占3.85%;服用方法不清40张.占0.4%;药物剂量不规范56张,占0.56%。配伍不合理24张,占0.24%。结论:进一步规范中药处方的质量,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白乐溪 《海峡药学》2003,15(4):111-112
中药汤剂存在携带、存储不方便;煎煮方法、程序烦琐,不规范;饮片配量不准确等问题,必须要改革。中药配方颗粒体积小;有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安全可靠;服用方便。中药经方颗粒剂降低研发难度,节约研发资金,原药材品质稳定,成品质量一致;使用方便。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经方颗粒剂是中药汤剂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将中药材进行整理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药炮制工艺不断发展和改进,已成为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但是,当前中药炮制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使得中药炮制行业出现了只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炮制规范被简化、行业规范不完善等各种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了中医临床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中以及临床用量方面仍欠缺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中药饮片生产、用量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医临床疗效的瓶颈之一,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5版药典一部对中药制剂功能主治进行了规范。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但中药材和饮片的规范工作未能同步进行。在同书中形成较大反差。考察和分析中药材和饮片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择时加以规范,将与中药品种功能主治的规范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处方书写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0年中药汤剂处方9000份,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审核分析.结果 发现不规范处方3590份(39.9%),其中不规范原因为超大剂量用药(45.3%)、诊断无中医特色(32.6%)、饮片名称书写不规范(16.5%)、未标注生品或炮制品(15.8%)、使用方法省略或不规范(8.7%)、脚注省略或不规范(11.6%)、计量单位不正规(11.6%)及其他不规范(8.2%).结论 应建立由质控办、医务科、相关临床科室主任会同药师参与的处方质量督察小组,定期抽查汤剂处方,规范汤剂处方书写,减少调配差错,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处方书写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0年中药汤剂处方9000份,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审核分析。结果发现不规范处方3590份(39.9%),其中不规范原因为超大剂量用药(45.3%)、诊断无中医特色(32.6%)、饮片名称书写不规范(16.5%)、未标注生品或炮制品(15.8%)、使用方法省略或不规范(8.7%)、脚注省略或不规范(11.6%)、计量单位不正规(11.6%)及其他不规范(8.2%)。结论应建立由质控办、医务科、相关临床科室主任会同药师参与的处方质量督察小组,定期抽查汤剂处方,规范汤剂处方书写,减少调配差错,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中药注射荆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12月的门诊处方,对神经内科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统计,并评价用药的合理性。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中药注射剂使用率40.2%,天麻素、舒血宁和灯盏细辛位于用药频次前3位;临床应用中,用药与功能主治符合率82.6%,用法规范率95.5%,用量合理率77.7%,溶媒选择规范率76.1%,溶媒用量规范率95.5%。结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择及用量不规范、重复用药等问题,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9.
应尽快制订新的中药饮片标准及炮制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饮片标准及炮制规范的现状、重新制定标准及规范的原则和操作思路,提出提高饮片标准及炮制规范、推进饮片行业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健康守护神,近几年中草药在全球销售市场的年增长率达10%至20%。这说明中药产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广泛认可的中药新标准。国际上类似中药这样以植物药材为主的新标准确实不多。全世界的药物专家都越来越关注多组分药物。从技术标准到生产规范,中医药的产品管理和监控正逐步全面化、系统化,这为中医药产业的整体提升创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药疗效因素较多,笔者对此进行了粗浅分析,以供参考。1 中药炮制方法混乱,工艺不统一 目前虽然有全国统一泡制规范和省、市、地区炮制规范,但各生产部门并非全部执行,致使炮制方法混乱,工艺不统一。如栀子炒炭,有的整个炒,有的碾碎炒,实验证明,同一产地的栀子,这两种方法的内在质量(栀子炭、鞣质)差别很大。2 没有饮片质量标准,饮片加工厂检测机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处方的质量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树 《江西医药》2005,40(2):112-114
目的 探讨降低提高中药处方质量的方法。方法 分析两家医院2002年门诊中药处方976张。结果 两家医院的门诊中药处方均存在书写不规范、药名使用不规范、药物配伍不当、中药主次不明、用法不明、用量不准、计量单位不标准等质量问题。结论 医院应加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中药处方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3.
夏玉菡  卫毅  张薇 《安徽医药》2013,(7):1256-1257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使用规范性。方法随机抽查400份病历,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使用科室、使用方法、使用频次及不规范使用情况等。结果绝大部分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比例较高,不规范使用涉及多个科室。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规范使用现象严重,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入世--中国制药业的又一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这无疑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能苛求“入世”给中国带来迅速的繁荣,但它确实是一张极其重要的“入门券”,“入世”意味着中国将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通行的国际惯例和规范为“游戏规则”的世界,不“入世”何以练就一身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本领?何言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雄踞一方?“入世”给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制药行业也不例外。让我们从中国制药业的现状出发,探究“入世”将对中国制药业…  相似文献   

15.
不规范的炮制不仅不能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对患者身体产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肖耀军  常征 《中国药事》1998,12(6):355-356
中药汤剂具有吸收快、显效速、便于辨证施治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剂型。但它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汤剂饮片的质量问题11药材的加工炮制问题。目前,中药材的加工炮制质量,各地发展不平衡。一般来讲,大中城市的饮片质量较好,且有《炮制规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研究对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命名规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回顾与分析,提出植物的不同基原、各地处方规范和国家标准不统一等是中药命名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尽管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推动了中药命名规范化的进程,但缺乏通用的中成药编码系统与标准,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来实现中药命名规范化,为中药的合理使用和国际化,以及全球草药的统一监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药新药试行标准转正的稳定性试验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企业申请中药新药试行标准转为正式标准的材料中整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对药品稳定性考察不规范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企业在稳定性试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与规范实例的对照,强调了规范稳定性试验考察的重要性;最后,就企业进行药品有效期的预测试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继发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各种激素制剂及含激素成分的化妆品不断增多及一些不规范的皮肤病门诊对激素外用制剂的滥用,该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其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难愈,严重影响颜面美观,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本研究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治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徐梅 《海峡药学》2014,(6):168-17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对目前临床常用的2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存在着较多问题,在科学性、严谨性上存在缺失。结论由于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不规范,从而导致临床用药不规范及ADR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应注意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