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吗啡—氟哌啶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影响因素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卫  朱雯 《现代康复》2000,4(4):542-543
目的:探讨硬膜外吗啡-氟哌啶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57例硬膜外阻滞下施下术病人,于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腔导管注入吗啡-氟哌啶混合液。术后随72h,观察以现年龄、性别、术式、给药部位对24h镇痛率(镇痛时间〉24h)、48h肠蠕动恢复率(48h内排气)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随年龄增长24h镇痛率增高(P〈0.01),48h肠蠕动恢复率低(P〈0.05);女性呕吐发生率高于男性(P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注用吗啡加氟哌啶超前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0例在连硬麻醉下施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等分为三组,在硬膜外注入局订药获得满意的麻醉平面后,于手术前分别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吗啡4mg或吗啡4mg加氟哌啶2.5mg,结果手术超前硬膜外注入吗啡或吗啡加氟哌啶均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而硬膜外注用吗啡时加用氟哌啶,不仅增强吗吗的镇痛效果,而且还能显著减少与硬膜外吗啡相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哌啶、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择期手术10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例,采取硬膜外麻醉,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后接美国光达电子镇痛泵,分别于硬膜外注入布比卡因(对照组,I组,n=25),布比卡因 氟哌啶(Ⅱ组,n=25),布比卡因 芬太尼(Ⅲ组,n=25)。布比卡因 氟哌啶和芬太尼(Ⅳ组n=25)比较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布比卡因 氟哌啶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布比卡因 氟哌啶和芬太尼联合用药可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加用氟哌啶后主要付作用为嗜睡,并有一例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布比卡因 氟哌啶和芬太尼联合用药,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为增强。  相似文献   

4.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完善的特点,但持续时间较短,为其不足之处。本文在碳酸利多卡因中加入小剂量吗啡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神经刺激器引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 《浙江临床医学》2007,9(2):165-166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经斜角肌间沟留置导管用于持续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套管针组(A组)和留置导管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用20G静脉穿刺套管针行常规方法臂丛神经阻滞留置,B组患者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穿刺置入专用的柔软导管,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连接一电子镇痛泵行持续术后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结果 术中需辅助用药患者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失败率达23.3%,B组无镇痛失败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剔除A组镇痛失败患者后,两组患者术后48h内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和PCA按压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周围神经刺激器精确引导下经斜角肌间沟留置导管行臂丛神经阻滞和持续术后镇痛是一种可行性好、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宁  黄恩泽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0):1000-1000
目的:探索采用持续臂丛的新方法解决长时间手外科及上肢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问题。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组成人上肢或手外科手术患者,用小儿Y型留置针穿刺置管行持续臂丛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满意者29例(97%),效果差,术中复合吸入麻醉者1例(3%)。结论:此法安全、有效、简便、可行、解决了长时间手外科及上肢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神经阻滞的局麻药中加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于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单用局麻药;B、C、D组局麻药中依次加入不同剂量芬太尼,记录手术后不同时间段WHO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偶见不良反应,A、B、C组镇痛时间依次延长,C、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上肢神经阻滞局麻药中加用芬太尼可延长镇痛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推荐最佳剂量为50μg。  相似文献   

9.
枢丹和氟哌啶预防吗啡术后镇痛副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吗啡普遍应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常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氟哌啶普遍用于预防吗啡的副作用,而枢丹是一种新型5HT3受体拮抗剂,具有很强的止吐作用。本文比较了枢丹和氟哌啶对吗啡副作用的防治作用。1 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子宫切除和前列腺摘除患者93例,年龄43~72岁,体重46~67kg,术前鲁米那01g肌注,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未用辅助药。术后经Accufuser泵持续输注吗啡止痛,伍用枢丹或氟哌啶预防其副作用。随机分成枢丹组(n=44)和氟哌啶组(n=49),经静脉或硬膜外腔给药。两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52例ASA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在局麻药内加吗啡4mg;B组术毕将吗啡4 mg由臂丛神经注入。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综合镇痛质量优于B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P<0.05);A、B两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6.7%,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8.3%和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将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术前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术后注射吗啡者。  相似文献   

11.
12.
局麻药作用持续时间长短与血液吸收的快慢密切相关。试验发现 ,按比例稀释后的凝胶状态疏松不一 ,对水份有包容作用。本研究拟通过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作为载体与布比卡因混合后行臂丛神经阻滞 ,以期达到延时镇痛之目的。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上肢手术病人 2 4例 ,年龄l 9~ 5 5岁 ,其中男l 8例 ,女 6例 ,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l2例 ,两组间年龄、体重、性别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所有病人术中均采用套管针穿刺 ,以1.5 %利多卡因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 .镇痛方法 :试验组于手术结束时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 -布…  相似文献   

13.
吗啡与罗哌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合用可充分发挥两类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镇痛效果,并延长镇痛时间,减少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椎管内麻醉和术后镇痛。但使用阿片类药物和局麻药混合液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尚有争论,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观察方法,观察吗啡与0.5%罗哌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术后硬膜外腔局麻药和小剂量吗啡配合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麻醉中由导管应用局麻药和注入术后镇痛药吗啡的时间与镇痛效果上的关系不太为人们注意,本文对40例妇科盆腔手术病人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40例ASAI~Ⅱ级妇科盆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术前均给安定10mg肌注.硬膜外选L2-3间隙侧入法穿刺,向尾部注药0.75%布比卡因4ml,向头方向置管4cm,用1.5%利多卡因+0.25%地卡因+1:200,000肾上腺素混合液维持麻醉.A(局麻药+吗啡)组在关腹前20min左右由硬膜外导管注入0.75%布比卡因4ml,B(吗啡)组关腹前不给局麻药.关腹后两组均给吗啡混合液(吗啡1.6mg+氟哌利多1.6mg+麻黄碱10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6ml),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15.
伍用不同剂量氟哌啶对曲马多PCEA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不同剂量量氟哌啶对曲马多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应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32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n=80):1%曲马多+0.15%丁哌卡因(对照组);B组(n=80):1%曲马多+0.15%丁哌卡因+0.005%氟哌啶;C组(n=80):1%曲马多+0.15%丁哌卡因+0.01%氟哌啶;D组(n=80):1%曲马多+0.15%丁哌卡因+0.015%氟哌啶。上述各组按比例配制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寻找一种上肢手术局部止痛效果好、全身不良反应少的止痛方法,我们建立了经肌间沟留置套管针法,用于术中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此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前景。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本组选择锁骨及上肢手术病人20例,男15,女5,年龄15~6  相似文献   

19.
维拉帕米吗啡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吗啡注入椎管内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也有成功用于外周神经镇痛的报道 [1];维拉帕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 ,与疼痛调控密切相关 ,具有一定的镇痛和神经传导阻滞作用[2]。本文旨在观察维拉帕米及吗啡注入臂丛神经鞘内对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镇痛的作用。1临床资料手部及前臂手术病人80例。男46例 ,女34例 ,平均年龄(36±12)岁 ,平均体重(57±11)kg,平均手术时间(129±16)min。术前均不用镇静镇痛药。采用锁骨上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 ,局麻药为1.2%利多卡因及0.15%丁卡因合剂25ml(含1 :20万 u…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无水乙醇,对21例开胸手术病人施行肋间神经阻滞用于术后止痛,获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通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减少全身用药对各系统的影响,利于病人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现报告如下:42例开胸手术病人,术前ASA分级Ⅰ~Ⅱ级。男35例,女7例,平均年龄57岁(49~68)。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策一组为阻滞组,食道癌根治术17例,肺叶切除术4例;第二组为对照组均为食道癌根治术。第一组(阻滞组)关胸前由手术者在切口上下各2个肋间膨后线助骨下线处注入无水乙醇0.5~1ml,关胸拔管后送回病房。第二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