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性、化脓性及其他非特异性心包炎在小儿并不少见,后遗症——缩窄性心包炎也不罕见。我组8年间(1970~1978)施行心包切除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20例,兹分析讨论于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令最幼5岁,最长12岁。根据手术发现及切除心包病理检查结果:结核性8例,化脓性6例,余6例原因不明(包括非特异性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心包腔内尿激酶灌洗结合心包引流能否预防感染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心包缩窄的发生.方法 1995年至2010年收治的36例感染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其中化脓性心包炎1例,结核性心包炎35例,病程少于1个月),其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47.5±7.5)岁.按入选次序随机进入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皮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灌洗)或对照组16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心包引流).心包内纤维蛋白溶解治疗(纤溶治疗)的近期效应通过心脏超声观察,远期效应通过电话询问及心脏超声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0年1月,随访期限为1~12(6.0±3.2)个月.结果 经皮心包内尿激酶灌洗治疗有利于心包积液彻底引流,明显减小心包厚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心包壁层厚度明显变薄[(1.5±0.8)mm vs(3.0±1.5)mm,P<0.01],对照组心包壁层厚度变化不明显((3.0±1.5)mm vs(3.5±1.6)mm,P>0.05].且尿激酶灌洗治疗可同时消除心包局部的早期粘连,未见出血及其他穿刺部位相关并发症.随访期内无1例发生死亡,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有1例(5.00%)及3例(18.75%)发生心包缩窄.Cox模型生存分析提示,心包内尿激酶纤溶治疗后可明显降低心包缩窄的发生率.结论 经皮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纤溶治疗安全,可有效地预防心包炎患者心包缩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MG)的遗传因素正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自1982年首次报告1家3例家族性重症肌无力(FMG)以来,已有20余例报告,其中有同胞兄弟姐妹、父子、母子关系,但未见发生在堂兄弟姐妹的FMG的报告,现将我们发现的2家5例堂兄妹FMG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1 男,3岁,15个月前发现双睑下垂,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用地塞米松5mg/日静滴,连用20天后改为口服强的松20mg/日,治疗后第5天双眼裂变大,第18天双眼裂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效果。方法:80例病程1个月—20年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均行心包切除。采用左前外侧切口62例,正中切口18例3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包切除8例。结果:本组病死4例(5.00%)。随访61例,其中治愈49例(88.33%),好转8例(13.11%),无效4例(6.56%)。结论:缩窄性心包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径路应根据患者槽况选择;切除范围可根据病例情况确定。对于重症缩窄性心包炎或合并心内病变房外科手术治疗者,可在体外循环下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上海医学》2007,30(Z1)
目的阐述近十年来瑞金医院住院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诊断为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特征、治疗方式和住院期间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3例住院患者(男性81例[53%],年龄(51±11)岁[2-86岁]),少、中、大量心包积液分别占26(17%),39(25%)和35(23%),常见病因依次为结核性心包炎(n=50,33%)、恶性心包积液(n=36,24%)和非特异性心包炎(n=35,23%)。大量心包积液与恶性肿瘤显著相关(P<0.001)。对比分析前后5年的情况,后一个5年中结核性心包炎的发病减少,而恶性心包积液明显增多。治疗中,结核性心包炎常联合治疗,包括抗痨治疗合并激素(n=25,50%)、抗生素(n=21,42%)、心包积液引流(n=12,24%)和心包切开(n=12,24%)。恶性心包积液常见心包引流(n=16,44%)和心包切开(n=11,31%)。结论结核性心包炎仍是中国近十年中心包积液最常见的病因,但恶性心包积液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肌无力 (MG)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科自1992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共采用胸腺或胸腺瘤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病人 4 8例 ,其中并发胸腺瘤者2 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8例中男 32例 ,女 16例 ,年龄 16~ 5 8岁 ,病程 2 0天~ 4年。按Osserman分型 :Ⅰ型 (眼肌型 ) 18例 ,Ⅱa型 (轻度全身型 ) 18例 ,Ⅱb型 (重度全身型 ) 8例 ,Ⅲ型 (急性爆发型 ) 4例 ,胸片、CT或MRI发现胸腺瘤 18例。本组 4 8例均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骨正中劈开 ,胸腺、胸腺瘤及附近脂肪组织切除术 ,其中 1例胸腺瘤侵润心包和左肺行心包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剂量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 mg/d他克莫司)和大剂量组(3 mg/d他克莫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12周进行QMG、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结果 小剂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104-107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评价心包厚度。统计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总心包积液引流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检查心尖深度,左室后壁后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心包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包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引流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心包积液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心尖深度、左心室后壁后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心尖深度、左心室后壁后深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能够显著促进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中、大量心包积液者40例,在全身抗结核基础上,其中20例在B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对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减少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术前用强的松降低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胸腺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方法。方法将本院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联合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对照组术前用溴吡斯的明治疗2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均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后,再行胸腺切除 纵隔脂肪清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9例(45%),死亡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意义(P=0.0035<0.05)。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联合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规律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对照组予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缩窄性心包炎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心包炎的诊疗有时颇感棘手,稍一疏忽,即可造成漏、误诊及治疗失策而影响病人预后。为总结经验教训,对衡阳市区三所医院1974~1983年十年间住院确诊的83例心包炎病人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一、诊断标准(1)急性心包炎主要标准:1、出现心包摩擦音。2、心包穿刺证实有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13.
李锋  赵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74-74,76
目的 探讨心包内溶纤维蛋白疗法治疗化脓性心包炎的疗效情况.方法 9例化脓性心包炎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缓慢灌注链激酶,放置引流管.结果 接受链激酶治疗的患者全部在4d内引流干净,平均引流(43±18)mL脓液,并未出现出血、低血压等副作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包渗出物以及心包肥厚的发生.结论 早期心包穿刺配合溶纤维蛋白疗法可能是治疗化脓性心包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采用血浆置换,每次置换量2000ml、甲基强的松龙2~3mg/(kg·d),连用5d;对照组10例,单纯采用甲基强的松龙15~20mg/(kg·d)冲击治疗,连用3d.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临床绝对评分和相对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近20年较全面的临床资料,对65例经心包穿刺或尸检证实的急性心包炎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结核菌感染在本组病因中占首位;金黄色葡萄球菌仍为化脓性心包炎的最常见的致病菌;化脓性心包炎起病急,病情重,易产生心脏压塞和心包缩窄,病死率高;对积液较少的早期病例只查体征容易误诊,而超声心动图则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本组心包穿刺成功182例次,在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无一例次有严重并发症。本文提出了化脓性心包炎发生急性心包缩窄的临床特点,并认为应以临床表现为主,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早地发现急性心包缩窄,以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深静脉置管心包引流治疗急性心包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5月,对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心包炎致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置管引流.结果 除1例因诊断不明确转院外(后来证实为心脏肉瘤),其余患者治疗满意,有效率100%,治愈率93%.未见创口感染、出血及严重导管阻塞等并发症.结论 深静脉置管心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引流可控制且彻底、避免反复穿刺并可随时心包腔内注药等优点,特别适宜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胸腺切除术加类固醇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5例采用胸腺切除术加类固醇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经术后1~20年的随访,评价远期有效率和存活率。结果:远期有效率为80.0%(20/25),病死率20.0%(5/25)。在20例存活者中,完全缓解3例,药物缓解10例,明显改善7例。5年存活率84.0%,10年存活率28.0%。结论:胸腺切除术加类固醇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的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心包炎的病因较多,老年人血性心包积液以往常考虑心包癌症,随着老年人口增加,结核性心包炎亦非少见。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鉴别甚为重要。现报道三例结核性血性心包炎如下: 例1,男,64岁,因心慌胸闷1月余,加重十天,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大量心包积液,于1984年11月5日入院,住院号125351。体检:T37℃,BP14.6/10.6kPa(110/80)。轻度气促,颈静脉怒张,肺无罗音;心界向两侧增大,心率100次/分,无杂音,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病。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的一种严重无力情况。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肌无力和呼吸困难,病情危重,如处理不及时得当,随时有生命危险。我科于1998年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身心整体护理,住院31天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2岁,1991年2月开始因“感冒”后出现吞咽困难,伴吸呼不畅、无力,双上睑稍下垂,病后到本院治疗,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治疗后完全恢复出院。出院后长期口服“强的松”20mg,每天1次,平素无明显不适。以后常因天气变…  相似文献   

20.
从1957年1月至1984年3月,在住院的204例心包炎病人中,发现3例胆固醇性心包炎(占1.4%)。这3例患者的临床体征、心电图或X线检查均未见特殊,而且对心包渗出的确切病因尚未查清。胆固醇性心包炎是一种少见的而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包疾患。它以心包慢性渗出、高浓度胆固醇、胆固醇结晶,或心包内胆固醇沉淀为本病特征。作者认为:一旦明确诊断本病,应及早行心包切除或心包开窗术,非手术治疗效较果不佳。但当必要时,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和预防心包填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