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老年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0例老年非糖尿病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单纯的科学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干预前及干预后半年分别测量空腹体质量指数(BMI)、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脂联素水平(APN)、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结果干预半年后对照组上述指标仅有轻度改善,除TG较前下降(P〈0.05)外,其他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甲双胍组BMI、TG、FBG、FINS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P〈0.01);APN、IS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生活方式加二甲双胍药物干预可提高老年非糖尿病MS患者的血浆APN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各项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拜糖平(阿卡波糖)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代谢及转归的干预价值。方法:将51例符合诊断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予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拜糖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转归及代谢指标包括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转化为糖尿病的例数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OGTr后2h血糖、体重指数、TG、TC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的OGTT后2h血糖、体重指数、TG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拜糖平可以明显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降低IGT向糖尿病的转归,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式饮食干预方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影响。方法84例MS患者采用了“新能量计算方法”和“食品交换法”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了营养要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总能量、生物学和血生化(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2hPG、TC、TG、HDL—C和LDL—C)等指标,并与57例未进行饮食干预MS患者(对照组)的同期结果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摄入各营养要素及总能量测试结果分布接近(P均〉0.05),饮食干预组治疗后大部分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0.01)。治疗前两组各项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分布接近(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部分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饮食干预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值、空腹血糖、2hPG和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5~0.01)。结论新式饮食干预方法可显著地改善MS患者生物学和血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个人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病率,文中旨在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部队MS患者药物治疗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已接受药物治疗的部队MS患者96例,根据有无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改变饮食方式、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分为药物+生活方式干预组62例和单纯药物组34例。随访3个月,记录2组患者干预前、随访3月后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生活方式干预组3个月后体重、腰围、血脂、血糖、血压的达标率均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或P〈0.01)。结论坚持全面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提高MS患者药物治疗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赵子粼  鄢莉  黄好华  马利贤  罗建春 《四川医学》2010,31(10):1499-1500
目的探讨臭氧自血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体检发现M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生活方式性干预,臭氧组加用臭氧自血疗法,隔日1次,7次为1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体重、腰围、代谢指数变化,并测定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干预后体重、BMI、SBP、TG均有明显下降(P〈0.05),臭氧组更加显著(P〈0.01)。空腹血糖在臭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臭氧自血疗法结合生活方式性干预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人胆结石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病人的胆石患病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6例住院精神病病人(病人组)及1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B超检查,同时观察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及病期等指标。结果胆结石检出率:病人组为15.66%(其中男11.63%,女17.50%),对照组为4.74%(其中男3.70%,女6.10%)。两组在体重指数、血糖、Tch、TG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胆石组精神病人其体重指数高于非胆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期越长,其胆石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精神病人胆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原因可能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病人活动减少,体重增加,糖、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胆囊收缩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来我院体检的442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调查,其中高尿酸血症组218例,正常血尿酸组224例,分别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体重指数,统计两组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1);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密切相关,是构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年人群代谢异常的聚集状况,以便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做好代谢综合征(MS)的预防工作。方法对年度健康查体资料进行分析,依据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分类筛选出MS组与正常组,分析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MS发病率为19.79%;MS组与正常组相比,其中24项指标中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S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为特征者居多(占38.46%)。结论年龄与各项危险因素聚集状况明显相关,中年人群是一个多种危险因素聚集一体的高危人群,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MS发生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比较Ms组与非MS组的各个指标、年龄及肥胖指数。结果MS组的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LDL-C、HDL-C均与非MS组有差异;T、A、血压等指标水平无差异。肥胖组的MS发生率、高TG、低HDL-C、高血压、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与MS的发病均有相关陛。患者应遵循科学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严格控制体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重管理对轻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血压、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新诊断的轻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体重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月、干预6月检测体重指数、血糖、血压、甘油三脂等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结果干预6月后,体重管理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重管理组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6月,体重管理组中血压、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管理能改善轻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血压、甘油三脂等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求非药物干预即生活干预方式(饮食+锻炼)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60名代谢综合征患雩囊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年组,各组又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和对照组,一年后观察其GHb、Ins.mAlb、CHOL.TRIG、血压及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经生活干预后,中年组人群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0.05),体重平均下降〉5%,老年组人群经统计显示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中青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应及早进行干预对患者有益,而生活干预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对老年患者不能单纯使用生活干预,而应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机关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9~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新疆直属机关40岁以上人群体检完整资料406份,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统计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患病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中年组11.34%,老年组17.86%,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1)。除超重和(或)肥胖外,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逐渐增高。维吾尔族MS患病率为19.01%,汉族MS患病率为14.45%,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新疆直属机关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不同的年龄段及不同民族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段维吾尔族人群糖脂代谢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维吾尔族人群血糖、血脂水平的特点。方法: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维吾尔族872人,测定血糖、血脂、血压、身高、体重、腰围。按年龄分为5组,比较各组以上指标及代谢异常指标人口百分数。结果:组1的腰围显著低于组3、组4和组5(P〈0.01),与组2无统计学差异。各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统计学差异。组1有14.61%达到代谢综合征(MS)诊断,显著低于组4和组5(P〈0.05)。结论:维吾尔族总体存在着较严重的腹型肥胖,其中男性有76.37%存在腹型肥胖,女性有72.09%存在腹型肥胖;腰围在40岁以后明显增大;代谢综合征在50岁以上显著增加;但不同年龄维吾尔族人群血糖、血脂水平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在农村代谢综合征患者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本乡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个自然村20岁以上居民,将筛查出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西医组除定期健康教育外,进行定期随访,西药控制血压、血脂或血糖;中西医组除西医组治疗外,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不间断地进行干预和检查。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应较单纯西医治疗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西医治疗代谢综合征较对照组也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症状,在农村市场应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大的依从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特征及与其他糖脂代谢参数间关系。方法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MS的诊断标准,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社区居民中158例含MS不同组分患者[MS患者61例(MS组),MS高危者97例(MS高危组)]与43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血清游离脂肪酸组分。结果MS组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浓度等高于MS高危与对照组(P〈0.01或P〈0.05)。MS组中有糖尿病与无糖尿病者相比,血清游离脂肪酸各组分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高危组中,有糖尿病者亚油酸、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游离脂肪酸(TFA)浓度等高于无糖尿病者,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值低于无糖尿病者(P〈0.05或P〈0.01)。3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值的均值为0.15左右。TFA、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体重指数、平均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164和0.211,0.217和0.287,0.198和0.275,0.266和0.158,P〈0.05或P〈0.01)。结论游离脂肪酸与MS多种组分相关。TFA、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升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缺乏,可能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部分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趋势及其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依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MS全球统一诊断标准,对5489名高校教职工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校教职丁MS总患病率为10.3%,男性患病率11.5%,高于女性9.1%(x2=8.038,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S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x2=899.937,P〈0.05)。男性教职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阳性率,60岁以上患者明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5~60岁人群高血脂阳性率最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MS男性患病率较高,MS与年龄、性别、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密切相关,且4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高,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7.
孙岩  廖淑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4):330-332,334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前列腺体积与体重指数、血压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342例入选者,其中有1个MS组分者93例(MS1组)、有2个MS组分者87例(MS2组)、有3个及以上组分即MS组80例、无MS组分者82例(对照组)。对入选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空腹血糖及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结果随着MS组分增多,体重指数、血压及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前列腺体积渐增大。MS组前列腺体积、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及高敏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前列腺体积与体重指数、舒张压及高敏C反应蛋白正相关(P〈0.05);与血脂、空腹血糖不相关(P〉0.05)。MS2及MSl两组前列腺体积也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2及MSl两组前列腺体积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高敏C反应蛋白不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前列腺体积变化与体重指数、舒张压水平及非特异炎症反应关系密切。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舒张压升高及非特异炎症反应加剧,前列腺体积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戒烟对代谢综合征转归的影响.方法:对60例长期吸烟的代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都给予健康教育、戒酒、低盐饮食等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戒烟管理,干预组进行戒烟管理.测定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戒烟可以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等指标.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及二者相关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代谢综合症(MS)的状况;T2DM、T2DM慢性并发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7-2008年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住院患者200例,统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MS患病率,并按是否合并MS分组。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资料200例,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尿白蛋白等指标,共收集400例的资料,以判断MS患病率及二者相关性。结果T2DM住院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是40%,合并3项代谢异常的比例是26%,合并4项代谢异常的比例是1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合并MS的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是25%,显著高于无合并Ms组(P〈0.05)。结论①T2DM住院患者合并MS的比例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②T2DM合并MS组比无合并MS组发生大血管病变的比例显著升高;应对T2DM患者早期给予针对性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除血糖达标外,同时针对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以预防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再发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晗  刘金苓 《中外医疗》2014,33(6):131+133-131,133
目的观察从痰湿瘀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确诊为代谢综合征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减轻体重等予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250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合大柴胡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压指标和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41±0.1)mmol/L,餐后2h血糖为(10.23±1.1)mmol/L、三酰甘油为(2.03±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56±0.4)mmol/L,收缩压为(100.9±2.5)mmHg,舒张压为(69.1±2.3)mmHg和体重指数为(25.1±0.5)kg/m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痰湿淤论组方的二陈汤合大柴胡汤能够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