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腹泻、腹痛、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消化系统症状,及心慌、乏力、多汗、失眠、焦虑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是  相似文献   

2.
李丹丹 《山西中医》2010,26(9):58-6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 ble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 blebowel syn 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缺乏特异性形态学、生物化学和感染性原因的症候群。发病率极高,欧美地区报道占人群的10%~20%[1],其中14%~50%需要就诊,占  相似文献   

4.
孙丹娅 《河北中医》2002,24(4):313-31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腹痛,伴随排便次数与性状的异常,但无形态和生化学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是常见病,目前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已达成一定共识。运用辨证论治、针灸治疗、中西医相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收集自1995年以来,有关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的文献,分别从病因病机认识、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了综述,并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进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紊乱性消化道疾病,其病程较长,治疗棘手。根据其症状当属中医学“腹痛”“便秘”“泄泻”范畴,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下面笔者就国内中医药治疗IBS的近况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伴下腹部不适或疼痛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分为便秘型、腹泻型及便秘与腹泻交替型。现代医学对(IBS)的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在治疗上仍较为棘手。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具有较大的优势,疗效比较满意,现就近两年来的研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群  刘光元 《江苏中医》1996,17(6):11-11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又称结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是一种较常见的与精神因素有关、以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腹痛为主要特征。病情缠绵、久治不愈。西医疗效常不满意。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综述如下。1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刘艳等[1]用薯蓣苤汤(张锡纯方:山药50g、车前子20g)作稠粥服,腹泻缓解后,并用痛泻要方加山药12g,车前子9g.脾胃虚弱加黄芪、党参、茯苓、炙甘草;腹痛甚倍用白芍,加香附、元胡;腹胀甚加砂仁、莱菔子;…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古代典籍及现代医家论述,得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在于肝脾失调;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肯定中医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明确疗效,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是常见病,发病机制不明,病因病机复杂。从病因病机和治法等方面探讨了其中医药治疗现状,并对其优势和不足给予总结,进一步展望了中医药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感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基本特征,关于其病因病机,现代多认为与情绪有关。中医理论认为其与发病肝脾密切相关。通过对对近20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的统计学处理,发现:临床上肝郁脾虚型最多、脾胃虚弱型次之。证候表现以脾胃证候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共录入171例病例,其中以肝郁脾虚型最多,脾胃虚弱型次之。临床表现以腹痛、食欲减退、腹胀等脾胃症状为主,共出现344次,占总症状的79.3%,以烦躁易急等精神症状为次,舌质以红为最多,苔以薄苔或以白苔为主。结论:肠易激综合合征的发生以肝失疏泄为标,脾土不足为本,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总结病例资料,分析并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辨证分型与体质分类的相关性,为IBS腹泻型(IBS-D)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IBS-D患者的一般资料,研究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中医体质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中,脾胃湿热42例,脾虚湿盛18例,肝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肝郁脾虚型出现最多,用药以健脾类药物为主,具体药物以白术、陈皮和茯苓为多。疏肝理气药次之,以白芍出现最多。宣肺药以防风、桔梗为多用。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以健脾为第一大法,兼及疏肝理气。此外,不要忘记恢复肺气的宣降。  相似文献   

17.
建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将慢性应激动物模型与脾胃湿热证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Ⅰ组(脾胃湿热证组)、模型Ⅱ组(复合模型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模型Ⅰ组、Ⅱ组都予以脾胃湿热造模,其中模型Ⅱ组同时予以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应激造模,造模结束时观察大鼠体质量、体温、粪便性状等生理指标和肠道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Ⅰ,Ⅱ组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体温、粪便性状及行为等方面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肠道组织学方面无明显改变。结论:湿热泄泻型慢性应激脾胃湿热证结合IBS大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腹泻型IBS(脾胃湿热型)相似,并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19.
中药干预肠易激综合征的脑肠肽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原因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具有激素和神经递质或调质双重作用的脑肠肽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P物质、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生长抑素等,在IB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脑肠肽在体内的水平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IBS患者的疾病进程。中医药干预能够调节脑肠肽的异常变化,从而改善症状。本文以IBS患者和实验动物的脑肠肽变化及中医药干预带来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IBS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龚军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4,(10):1501-1503
目的:分析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通过中医体质量表得分判断IBS-D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不同的IBS-D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不同体质类型者患IBS-D的危险度。结果:IBS-D患者病理性体质类型构成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2.790,P〈0.01),以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为著;女性IBS-D总体患病率高于男性(χ^2=-7.308,P〈0.01),女性人群中,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人群患IBS-D的危险性分别比平和质人群的发病危险分别高4.531倍、2.805倍、2.574倍和2.335倍;男性痰湿质体质人群患IBS-D的危险性为平和质性人群的1.943倍(OR=1.943);不同年龄、病程、职业对IBS-D的发病无影响。结论:不同性别人群IBS-D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分析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病理体质可有效预防IBS-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