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细胞增多症 (polycythemia)是指新生儿在生后第一周 ,静脉血红蛋白≥ 2 2 0g ,静脉血红细胞压积≥6 5 % ,或毛细血管血红细胞压积≥ 70 % ,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红细胞增多时 ,血液粘滞度增高 ,各器官的血管阻力增加 ,血流速度减慢、淤滞 ,心脏负荷增加 ,心搏出量减少 ,各器官供血不足 ,易引起组织缺氧、酸中毒、营养供给减少和血栓形成 ,造成身体各系统的损害。临床上常采用部分交换输血的方法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换血后 ,血红细胞压积降低 ,症状得到改善 ,并减少了对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现将我科NICU 1999年 1…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峰 《浙江临床医学》2000,2(6):407-407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Polyeythemia-hypel-viscosity syndnune)是新生儿早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达1~5%,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现将我院收治的43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生后一周内足月新生儿红细胞压积 (HCT)≥ 0.65(静脉血)。同时具有以下三项之一或以上者[1],[2]:1.RBC ≥ 6.0 ×1012/L;2.Hb≥ 220g/L;3.临床上出现皮肤粘膜潮红,呼吸增快或口…  相似文献   

3.
37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任珍群多种因素可造成新生儿红细胞增多,使红细胞压积(Hct)增高,血液粘度增加,流速减慢,血液淤滞,可引起组织缺氧、缺血,严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致命。本病并非少见,早期诊断、治疗可减轻或解除高粘滞血症对组织造成...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早期的一个危症,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现将我科近2年住院的9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符合在出生1周内,毛细血管红细胞压积≥0.70的诊断标准。均为男婴。发病时间在出生时1例,29小时内5例,48小时2例,72小时1例。首发症状有高热(2例)、发绀(2例)、  相似文献   

5.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高红症)是高原地区的常见病。本病可并发继发性痛风。本文总结我院1968~1981年收治45例的临床资料,供参考。诊断依据:①继高红症发病,具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及体征。红细胞≥350万,血红蛋白≥20克%,红细胞压积≥62毫升%,并有紫绀、头痛、头昏、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性疾病,以全血容量增多、血黏度增高和脾脏肿大为主要表现,多见于老年人。通常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首选方法是静脉放血,通过静脉放血以达到全血容量减少、血黏度降低的目的。一般间隔2-3d放血1次,100—200ml/次,当红细胞压积降至45%以后,根据情况放血3-4次,年,维持红细胞压积在45%以下。  相似文献   

7.
浅谈几种自制静脉放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性疾病,以全血容量增多、血黏度增高和脾脏肿大为主要表现,多见于老年人。目前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首选方法是静脉放血,通过静脉放血以达到全血容量减少、血黏度降低的目的。开始间隔2-3天放血1次,每次放血300—500ml,当红细胞压积降至45%以后,根据情况每年放血3-4次,维持红细胞压积在45%以下。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的诊断、检查和治疗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Polycythaemia(红细胞增多症)用以指外周循环红细胞数增多所致红细胞压积(Hct)持续增高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由于仅仅涉及红系,使用Erythrocytosis(红细胞增多)这一术语更为确切,本文将采用该术语。仅在涉及克隆性红细胞增多,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vera,PV)时,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新生儿高血钾症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曾有报告认为,新生儿换血后的高血钾症,可能系输入的库存血中钾浓度增高所引起。库存血钾浓度与贮存期直接相关,采集24小时之内的全血和新鲜冷冻血浆,重悬的压积红细胞中亦可见钾浓度升高。早产儿常需反复输注压积红细胞,以维持适当的红细胞比积。作者观察了新生儿常规输注压积红细胞后对血钾浓度的影响及压积红细胞钾浓度的变化。压积红细胞的制备:将450ml血液采集到装有63mlCPD抗凝液的塑料多联袋中,输用时将重力沉积的压积红细胞挤入另一袋中并吸入注射器,同时取  相似文献   

10.
迟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07-2808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早期新生儿血液细胞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对230例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与132例未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分别于产后24 h采集新生儿静脉血,进行化验分析对比。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新生儿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数值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值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未导致新生儿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出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吴明龙 《临床医学》2008,28(5):18-19
目的 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液,用量为20 mL/(kg·d),分2次使用,连用5 d.动态观察临床表现以及毛细血管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结果 29例惠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毛细血管血Hct、Hb恢复正常.1例延长使用至7 d痊愈.无不良药物反应和生化指标异常.结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黄疸及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武警福建总队医院收治的足月分娩新生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新生儿分娩后10 s内结扎脐带,观察组应用延迟2 min结扎脐带。比较2组足月分娩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出生后第3天经皮胆红素的水平;红细胞压积平均值;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足月分娩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3天经皮胆红素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2 min结扎脐带在足月分娩新生儿中应用对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睡眠无明显影响,但可导致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3.
当达到下述指标时提示为红细胞增多症。男性:血红蛋白180g/L,红细胞6.5×10~(12)/L,红细胞压积55vol%。女性:血红蛋白170g/L,红细胞6.0x10~(12)/L,红细胞压积52vol%。 引起红细胞增多的原因很多,可根据红细胞容量是否增加分成两大类:红细胞容量正常和红细胞容量增加者。红细胞容量同位素标记法测定。 正常人之血容量、红细胞容量及血浆容量:男性分别为67.8、28.9和34.2ml/kg,女性为62.3、24.7和36.6ml/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认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一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前、后和干扰素、羟基脲等药物治疗前、后均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结果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四项指标显著改变 (P <0 0 1或 0 0 5 ) ,全血粘度 (高切、低切 )、红细胞压积改变不明显 (P >0 0 5 ) ,干扰素、羟基脲等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全血粘度(高切、低切 )、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七项指标均显著改变 (P <0 0 1)。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查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观察和疾病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出生 2周内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异常增加所引起的疾病 ,重者可因血液瘀滞而引起体内多脏器功能障碍[1] 。自 1996年~ 1998年我科共收治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16例 ,现将临床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患儿中 ,男 11例 ,女 5例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邮  编  2 552 0 0  收稿日期  1 999- 0 5 - 2 4男∶女 =2 .2∶1;早产儿 4例 ,足月儿 9例 ,过期产儿 3例 ;出生体重为 2 0 0 0g~ 40 0 0 g ;入院时间为 3~ 72小时 ;足月小样儿2例 ,双胞胎 2例 ,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新生儿出生两周内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异常增加引起的疾病。部分患儿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淤积,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2007年7月我院NICU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置管双泵控速治疗2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理功能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国内外关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动物研究主要以模拟海拔进行,少数情况下进行现场研究,但在现场究竟多长时间可以使平原大鼠发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建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并对相关生理功能反应进行初步观察。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09在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和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Wistar大鼠50只,体质量160-200g,雌雄各半。10只高原鼠兔(Pika)于青海玛多县4300m现场捕获,体质量100-180g。促红细胞生成素试剂盒由美国R&D Systems公司提供。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高原15和30d两组(雌雄分开),每组各15只,运至海拔4300m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饲养。余20只大鼠为对照组在西宁海拔2260m饲养。另10只高原鼠兔作为高海拔对照组。分别在第15天和第30天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促红细胞生成素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原15d组和高原30d组中出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阳性数。②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与各正常对照组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比较。③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与各正常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氧饱和度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分析。结果:高原15,30d组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升高,与高海拔和低海拔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原15d对照组中血红蛋白,207g/L,红细胞压积〉65%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占75%,高原30d组中占93%。高原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值显著高于高海拔和低海拔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Wistar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认为在海拔4300m地区饲养30d才可完全建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说明低海拔动物在不同海拔具有不同的生理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75例新生儿窒息、硬肿症、败血症及10例正常新生儿血液流变学结果,新生儿窒息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定量增高、血沉减慢,硬肿症组全血粘度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0.01),败血症组血沉呈增快趋势,但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红细胞压积和聚集性增加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rTHZml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出血性疾病.它与慢性粘细胞性白血病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骨髓纤维化等关系密切.常合称为“骨髓增殖综合征”。其特征为血小板持久增多,且伴有反复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脾肿大。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发病原因不明。 本文报告了一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经骨髓检查成立诊断.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其血液流变学特征为:红细胞压积达51%,说明红细胞压积的增高与血小板的增加有关,并非红细胞本身增…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增多症可根据促红细胞生成素(ESF)的生成和红细胞增多症的关系分为三类。第一类伴有全身或局部输氧能力不全,使肾脏缺氧而导致 ESF 生成增加,这一类型的特征是;即使红细胞压积(PCV)升高,ESF 的生成量仍升高,当静脉放血使携氧能力下降时,ESF 生成增加。第二类亦有 ESF 生成增加,但无输氧功能的异常,这种类型见于伴有某些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