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船业电焊男工精液质量史述映,吴卫平,张福明,邵志祥,张跃,蒋学之,王兰电焊是造船工业的重要生产工艺,由于作业场所多系封闭的船舶舱室,大量焊尘累及焊工健康。以往焊接烟尘的职业危害报道多为电焊工尘肺和锰中毒。90年代以来,Bonde等[1,2]开始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电焊作业场所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情况及其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对某除尘器厂电焊作业场所进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对162名电焊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以该厂98名管理及后勤人员为对照。[结果]检测电焊作业场所64个点,空气中锰浓度合格率为37.50%,电焊烟尘合格率为60.94%。检查162名电焊工,98名对照,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2组分别为22.22%、9.18%(P<0.01);两侧肺部细网影及纹理改变检出率,2组分别为22.84%、11.22%(P<0.0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组分别为12.96%、5.10%(P<0.05);轻度限制性肺功能障碍检出率,2组分别为12.96%、5.10%(P<0.05)。[结论]电焊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尘和锰含量超标;电焊工的神经系统和肺功能受到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3.
收集2006—2010年厦门市机械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现场监测资料及电焊工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224个电焊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电焊烟尘检测114个点,超标率10.53%;噪声检测84个点,超标率41.67%;MnO2、NO、NO2共检测24个作业点,各检测点空气中浓度均未超标。770名电焊工岗前体检,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3.42%,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17.66%;2 886名电焊工岗中体检,主要临床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和心电图异常;5年内检出42例疑似尘肺病例,确诊15例,检出率0.54%,尘肺发病工龄多集中在5~10年。提示电焊作业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电焊作业工人体检应按照粉尘+噪声混岗作业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电焊烟尘致电焊工尘肺的风险分析方法,预测风险概率,为实施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农用机械加工电焊车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通过接尘浓度、工龄预测电焊工尘肺发病概率;采用计算机R语言进行接尘工龄、浓度与发病概率之间关系的风险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分析职业暴露与电焊工尘肺发病概率的分布规律。结果依目前电焊烟浓度,电焊工暴露5年和10年、20年和30年发生尘肺的风险值分别为10-3~10-2、10-2~10-1。按职业生涯30年工龄计,发生电焊工尘肺的风险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电焊工尘肺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以接尘工龄、烟尘暴露浓度与电焊工尘肺的风险概率作为风险目标,实用性强,易于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实际应用,为电焊工尘肺的预防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某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电焊烟尘危害治理与电焊工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尘毒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985—2010年26年内确诊的电焊工尘肺随访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现场监测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治理改造后容器内和车间内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的水平明显降低。26年来共诊断电焊工尘肺壹期17例,发病年限以1995—2005年11年间为高发期(13例);2005年后发病有所下降,2例是在工人退休后被诊断的,发病情况与治理改造及尘肺的发病规律相符。在4个类型的作业中,以从事过容器内作业工人患病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作业工人(P<0.05);单纯从事维修电焊的受检工人中未发现尘肺病。结论通过治理改造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水平有所降低,2005年后电焊工尘肺发病开始下降,治理改造初见成效,但容器内作业时电焊烟尘水平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某地集装箱制造企业电焊工尘肺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广东集装箱制造企业电焊工尘肺发病状况,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2家集装箱厂(A、B厂)电焊作业工人电焊工尘肺发病现况.结果 2004年前,工作场所中电焊烟尘浓度合格率较低(0~40%).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最高达26.7 mg/m3.A厂经通风除尘系统改造,2004年后,合格率达85%.受检的813例电焊作业工人中,诊断电焊工尘肺19例(Ⅰ期15例,Ⅰ期4例),患病率为2.34%(19/813),发病年龄(33.5±4.6)岁,接尘工龄(8.0±2.0)年;X射线胸片表现以圆形小阴影P为主,肺功能测定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呼出25%肺活量流速(FEF25%)、FEF50%和FEF75%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集装箱制造业电焊工尘肺具有接尘工龄较短、影像学改变以圆形小阴影P为主的特点.治理电焊烟尘危害是集装箱制造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某集装箱制造公司电焊工尘肺高发原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集装箱制造所产生的职业危害(电焊工尘肺)并查清高发原因。方法采用劳动卫生现场调查方法,对公司电焊工220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该公司集装箱制造所致电焊工尘肺患病率为8.6%;Ⅰ、Ⅱ期平均发病工龄为10.2 a和11 a。2000~2004年共监测电焊烟尘48个点,均超过国家标准,平均浓度为25 mg/m3,最高超标12倍。结论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浓度高,防尘措施薄弱,工人长期处于高浓度下作业是电焊工尘肺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段建军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465-1466
电焊作业普遍存在于工业生产之中,油田企业作为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主的综合型大企业,电焊作业广泛分布于石油机构制造、野外施工、管道维修等作业性质相对独立的单位.为掌握电焊工尘肺的发病和危害治理情况,笔者对1985~2004年油田电焊作业场所检测、电焊工健康检查、电焊工尘肺随访观察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492名电焊工职业性损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焊的职业危害随其焊条成份和母体金属而异。本文拟通过对我市电焊工职业危害调查情况分析,为今后开展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资料来源于1997年衢州市492名电焊工职业危害流行病学调查。1.2方法电焊作业时电焊工呼吸带空气中电焊尘浓度...  相似文献   

10.
某造船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造船厂的职业卫生现状,我们对该厂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粉尘(包括电焊烟尘)、毒物、噪声、放射线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尘和锰浓度以及噪声强度超标严重;主要危害表现在电焊工的胸片异常(胸片异常是否确与电焊有关,有待进一步定期高仟伏胸片复查)、电焊工及喷砂工的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钢结构制造和金属家具制造的电焊工艺种类主要有二氧化碳气保焊、氩弧焊、手工电弧焊和埋弧焊等,这些焊种均会产生电焊烟尘、臭氧、氮氧化物、紫外线、噪声等有毒有害因素,对电焊工的眼、呼吸道、听力等造成影响,可能导致电焊工尘肺、噪声聋、电光性眼炎等职业病,另外,电焊也可能引起一些工作相关疾病,如烫伤、鼻炎、咽炎等。至今,电焊工尘肺屡见报道,电焊引起的鼻炎、咽炎也不少见。本调查旨在了解萧山区电焊工健康状况及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某集装箱制造公司电焊作业的职业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集装箱制造行业职业卫生状况 ,特别是电焊尘的危害情况。方法 对某集装箱制造公司电焊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 ,对作业现场进行勘察 ,结果查阅该公司人事部有关资料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结果 电焊岗位就业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肺纹理增多及明显增多的作业工人比例高达 5 7 2 % ,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禁忌证检出率 1 1%左右、复查率 1 5 %左右、电焊尘肺检出率 0 5 %左右 ,电焊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尘浓度合格率 65 0 %左右 ,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较低。结论 该集装箱制造行业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比较突出 ,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锰接触剂量与电焊工尘肺发病关系的研究哈尔滨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150080)王纯生和利左立云电焊工尘肺是危害电焊工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本文以哈尔滨某锅炉厂1958~1995年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锰含量的监测数据和589名电焊作业工人的有关尘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企业电焊烟尘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电焊工尘肺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对金山区23家有电焊作业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现状调查,并对其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的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23家企业规模以小型居多,涉及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其电焊工以男性居多;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个体采样检测显示,厂合格率为52.17%,个体合格率为67.61%;设置防毒防尘设施的企业仅占13.04%;电焊工职业性健康检查率为66.92%,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28%,未发现疑似职业病。监测现场71名电焊工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防护情况:健康检查率为57.75%,电焊工防尘口罩发放率为88.73%,而使用率仅为57.14%,有效防护率为29.58%。2005年以来3家企业有3例电焊工尘肺病新病例报告,且该3家企业2011年电焊烟尘浓度时间加权平均(TWA)值均超标。结论部分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浓度严重超标,电焊工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进一步改善电焊工作业环境,落实电焊工呼吸系统的有效防护和宣传培训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某钢结构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对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对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进行作业岗位危害分级。结果表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尘和锰浓度以及噪声强度超标严重。体检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较为吻合,主要表现为电焊工的胸片异常、电焊工及喷砂工的听力下降。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职业病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上海汽轮机厂焊工尘肺调查上海汽轮机厂安技环保处陈月琴张允睿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陆志英电焊烟尘对人体的危害已日益得到重视,电焊工尘肺早在1987年已定为尘肺职业病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厂电焊作业劳动卫生现状的调查,摸清情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焊...  相似文献   

17.
电焊工1160名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新 《职业与健康》2003,19(4):9-10
目的:调查分析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防制对策。方法:对某市接触电焊作业的1160名电焊工,进行包括内、外科一般检查,尿锰,胸部X线片等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参照电焊工所处环境空气中有害浓度的测定。结果:检出慢性锰中毒19例,电焊工尘肺8例,电焊烟尘平均浓度为36.45mg/m^3,二氧化锰平均浓度1.55mg/m3,结论:电焊作业危害严重,改善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制电焊作业职业的危害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电焊烟尘职业暴露新的评价方法,分析电焊烟尘在呼吸道的沉积规律,为预测电焊工尘肺的风险概率及实施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选择某工程机械车间男性电焊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电焊烟尘的职业暴露评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进行检测,在实测数据基础上运用MPPD软件模拟电焊烟尘颗粒物在呼吸道的沉积规律,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模拟该车间电焊工的日暴露量、日潜在剂量和日作用剂量的概率分布。结果 90%的电焊工日暴露量、日潜在剂量分别超过17.43 mg/(d·m3)、11.46 mg/d;50%的电焊工日暴露量、日潜在剂量分别大于46.64 mg/(d·m3)、30.78 mg/d;电焊烟尘在电焊工肺部的作用剂量占潜在剂量的比率为7.5%;电焊烟尘浓度对于潜在剂量、作用剂量的贡献度最高可达93%;日暴露时长次之;呼吸速率贡献率最低。结论职业暴露评估是风险分析的关键步骤,有必要对电焊作业环境的工人进行深入细致地暴露评估。本文展示的暴露剂量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反映电焊烟尘颗粒物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量,可为电焊工电焊烟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电焊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结构钢焊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对电焊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市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机械装配行业25个企业进行现场作业环境检测,对其中162名电焊作业工人进行询问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并选择相应企业60名管理人员作对照组。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为0.6~12.3mg/m3;锰浓度为0.06~6.42mg/m3;氟浓度为0.7~11.4mg/m3;NO2浓度为0.23~0.98mg/m3;CO浓度为1.6~14.7mg/m3。162名受检电焊工中诊断为尘肺观察对象(0 )12例(7.4%),Ⅰ期电焊工尘肺1例(0.6%);慢性轻度锰中毒24例(14.8%);尿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过电光性眼炎有91例(56.2%);视力减退42例(25.8%);眼晶体出现混浊75例(46.3%)。结论结构钢焊条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其中应高度关注电焊烟尘、锰、氟、弧光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SF_6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浓强度水平,为企业开展职业卫生防护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矽尘、铝合金粉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NO、NO_2、甲苯、二甲苯、噪声、电焊弧光等。大罐间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浓度为4.62 mg/m~3,喷砂工接触矽尘CTWA最大浓度为3.15 mg/m~3,打磨间打磨工、喷砂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企业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17种,电焊工、喷粉工等部分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需加强上述岗位的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