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giant congenital melanocyticnevus)简称巨痣(giant nevus),为皮肤的先天性肿瘤,其面积广大可分布在身体各处。巨痣不但致患者外形丑陋,对患者及其父母产生巨大心理负担,而且还有恶变的可能[1]。2004年12月我科收治1例覆盖头皮2/3巨大神经痣患者,经切除并游离植皮后成活,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自幼发现左头枕部黑痣,随年龄增长而增大。近2年肿物明显增长,覆盖头皮约2/3,累及左耳,且肿物明显突出隆起。此间偶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因影响正常生活而要求手术治疗。专科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表皮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体血分离表皮细胞并培养表皮细胞膜片,切除巨痣后植于创面,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所有移植膜片全部成活,术后外观好、瘢痕少,术后远期效果显著。结论自体表皮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先天性巨痣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腹部全厚皮修复四肢关节部位巨痣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痣是一种病变面积巨大的先天性疾病,有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甚至发生在儿童时期[1] ,因此其治疗势在必行.关节部位巨痣术后常遗留瘢痕挛缩甚至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整形外科2007 年5月至2010 年3 月对30 例四肢关节部位巨痣患者以下腹部全厚皮修复继发创面,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代涛  袁德品  赵为民 《临床医学》2011,31(5):1-2,128
目的观察皮片移植分期修复躯干巨痣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躯干部位巨痣的有效方式。方法对巨痣患者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部分切除、皮片移植术。结果所有巨痣患者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3个月,瘢痕无明显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效果满意。结论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切除、皮片移植术治疗躯干部位巨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正CHILD综合征(congenital hemidysplasia with ihthyosiform nevus and limb defects,CHILD)是一种少见的X连锁显性遗传病,以先天性偏侧发育不良伴鱼鳞病样痣和同侧畸形、男性致死为特征~([1])。罹患本病的男性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而致死,所以现症患者几乎全是女性~([2])。本病 1948 年首次报道,1980年 Happle 等~([3])提出 CHILD 综合征这一概念,已报道的病例仅有  相似文献   

6.
1例先天性背部巨痣小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乐群  邱旭霞 《护理学报》2005,12(11):94-94
色素性巨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大多数黑痣在出生后2~6年出现,但也有少数人出生即存在。常表现为按皮肤分区特征分布的面积巨大的色素痣。一般认为出生时即存在的任何部位面积达到144cm^2,或体表面积900cm^2或未达到此面积但生长部位特殊或手术治疗时操作时复杂者均可称为巨痣.临床上小面积的黑痣多见,巨痣相对较少,巨痣不但影响到患儿本身的美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恶变的机会相对增多,因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很重要。2005年7月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背部巨痣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部分切除头、面部先天性巨毛色素痣(简称巨毛痣),导致癫痫发作的病例,临床罕见,现将我院门诊所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发生在骨关节骺端的一种常见的交界性肿瘤,具有局部复发性以及罕见远处转移可能,很少发生恶性变.骨巨细胞瘤中的恶性肿瘤(malignancy in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B),也就是过去称谓的恶性骨巨细胞瘤,在骨巨...  相似文献   

9.
卢昱  黄建琼 《华西医学》2010,(7):1232-1234
目的总结皮肤扩张器用于巨痣整形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1月对28例皮肤扩张器置入治疗巨痣整形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加强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注水期间的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皮肤色泽正常,外观满意出院。随诊1年,效果佳。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重视注水期间护理措施的实施,对皮肤扩张器置入术用于巨痣整形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代涛  赵为民  袁德品 《临床医学》2012,32(2):12-13,F0004
目的探讨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四肢关节部位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关节部位巨痣切除后的创面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术后进行4~12个月随访。结果所有巨痣患者关节部位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无皮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植皮区、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关节活动不受限。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是修复关节部位巨痣的较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巨痣)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特殊类型巨痣患儿15例,病变位于头面部5例、躯干3例、上肢3例、下肢4例,病变面积10cm×12cm~16cm×24cm;于一次全部切除或分期切除病变后,个性化选择植皮或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一次性全部切除病变者植皮修复创面2例、扩张皮瓣修复创面3例,分期切除病变者植皮修复创面5例、扩张皮瓣修复创面3例、植皮+扩张皮瓣修复创面2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植皮或扩张皮瓣均成活;随访3~8个月,病变无复发,功能良好,外观满意。结论手术治疗特殊类型巨痣应兼顾术后功能和美观,病变一次或分次切除+植皮或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痣(fibroblastic connective tissue nevus,FCT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1例2岁的女性患儿出现右大腿鲜红色硬化斑块,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予患儿行活体组织检查(活检)手术,对病变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nat...  相似文献   

13.
杨月娥 《护理学报》2008,15(5):43-45
总结先天性巨痣患儿手术切除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10例先天性巨痣患儿,利用刃厚皮片切削法治疗7例,使用扩张器埋植、扩张皮瓣转移切除修复法治疗2例,1例使用刃厚皮片切削法+扩张器埋植、扩张皮瓣转移切除修复法综合治疗。做好患儿及其家属围术期心理护理,以纠正患儿不良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由于创面面积大、边缘不规整,做好术区备皮;术后3~5 d为渗液出现的高峰期,注意患者渗液量和颜色;观察患儿扩张皮瓣和转移皮瓣的血运情况,监测皮瓣指压反应时间;做好扩张器注水护理,每次生理盐水注入20~40 ml,以不引起患儿疼痛等不适症状为宜;由于患儿的治疗周期长,做好治疗间隔的出院期间的出院治疗。本组患儿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虹  胡露红 《中国临床护理》2011,3(1):91-92,F0003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等多处海绵状血管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胃肠道出血或隐性出血、继发性贫血,又称Bean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我科曾收治2例BRBNS患儿,经有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typ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GCT)也称关节外弥漫性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近年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6.
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 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 BRBNS),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皮肤、内脏器官等多处血管畸形的综合征,多发于儿童期。组织学检查表现为毛细血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以皮肤、胃肠道血管畸形以及消化道出血、贫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至可发生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17.
正先天性巨输尿管为先天性输尿管末端功能性梗阻,以输尿管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临床较少见[1-2]。以腰痛、血尿、尿路感染及继发结石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被漏误诊。本组回顾分析18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超声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3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输尿管患者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55岁,平均(26±6)岁。  相似文献   

18.
陈东  刘涛  魏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6):2412-2414
目的 比较分析Duhamel手术与Swenson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分别接受Duhamel手术与Swenson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采用Duhamel手术的整体治疗效果更好,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8年6月~1999年4月期间采用多个扩张器(2~4个)同时对不同部位进行皮肤扩张,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埙5例,全上肢皮肤缺埙2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41岁。其中面颈部严重广泛瘢痕挛缩畸形3例,头皮、面部先天性巨痣2例,上肢先天性巨痣1例,上肢广泛瘢痕挛缩畸形1例。置入扩张器数量,每例2~4个。其中1例于扩张晚期出现了小的切口裂开,但未影响治疗计划和最终结果。2 手术方法手术分1~3期完成。第1期于全麻或局麻下置入扩张器,注入足量后…  相似文献   

20.
颅面部血管瘤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面血管瘤病(Sturge-Weber-Dimitri syndrome,SWS)又称为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Sturge-Weber综合征),为先天性疾病,临床较为少见,患者多于10岁前发病,随年龄增加症状加重,无明显性别差异和家族遗传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智力障碍及偏瘫。患者血管痣多见,多为紫红色或葡萄酒色,亦称为火焰痣,出生即有,主要分布于三叉神经眼支所支配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