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物学治疗作为卵巢癌治疗的第4种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细胞因子疗法、卵巢癌单克隆抗体免疫导向疗法、过继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疫苗疗法、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肿瘤基因疗法和联合免疫化疗等.免疫治疗作为卵巢癌生物学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解除免疫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力,消灭微小及复发病灶为目的的.近年来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许多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文对卵巢癌免疫治疗的一些进展、临床试验结果及发展中的一些探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防御素是近年来在人体内发现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抗微生物活性肽,具有广谱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病毒活性,同时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作用,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生殖道是防御素产生的主要部位.近年来,在女性生殖领域中,防御素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对其研究也愈见深入.就防御素在女性生殖道的表达和分布,及其在生殖系统感染和肿瘤中的免疫防御作用综述.  相似文献   

3.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肿瘤第四大疗法。肠道菌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的抗肿瘤效果及免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影响,其机制主要与肠道菌群调控"免疫激活-免疫耐受"平衡有关。特异性菌株的存在可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相关菌群制剂以及菌群移植等肠道菌群干预方式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辅助手段。深入阐明肠道菌群影响免疫治疗的机制以及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最终针对不同肿瘤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健营养》1999,(10):19-19
一种从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入手,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命的生物疗法已在河南医科大学应用于临床,该校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董子明博士与临床医生合作,成功地将树突状细胞(DC)类疫苗应用于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女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135例女性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女性肺腺癌组织中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肿瘤直径>3 cm组cyclin D1表达率高于直径≤3 cm组(P<0.05).cyclin D1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分化、肿瘤生长部位无显著性关联.结论 女性肺腺癌组织中存在cyclin D1的过表达,提示cyclin D1有可能是肺腺癌的潜在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6.
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放射治疗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疗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同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也起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放疗对各种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进行综述,认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低下,放疗进一步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放疗同时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涛  叶惠贞  梁兆然 《现代保健》2010,(30):185-187
三氧(O3)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强氧化活性气体,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医用三氧技术采用血液疗法和直肠灌注疗法,治疗安全可靠。三氧可激活红细胞代谢,增加ATP、2,3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改善循环,促进组织供氧;激活免疫活性细胞,生成多种免疫活性因子;激活人体的抗氧化酶系统,清除氧化自由基。医用三氧技术在肿瘤放、化疗过程中的应用,能为瘤体内乏氧细胞的再氧合提供新的途径,能有效地改善肿瘤组织供氧,增加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轻放疗、化疗对细胞免疫的抑制,清除氧化自由基,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人防御素与女性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防御素是近年来在人体内发现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抗微生物活性肽,具有广谱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病毒活性,同时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作用,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生殖道是防御素产生的主要部位。近年来,在女性生殖领域中,防御素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对其研究也愈见深入。就防御素在女性生殖道的表达和分布,及其在生殖系统感染和肿瘤中的免疫防御作用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揭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点.方法 对18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恶性3例,良性6例,交界性9例,患者都为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1岁.肿瘤的体积不同,切面呈现分叶状.结论 41-49岁女性是乳腺叶状肿瘤高危人群,乳腺叶状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低,转移可通过血行.组织学上应注意其同乳腺肉瘤、巨大纤维腺瘤等的鉴别.治疗方法首选是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家庭健康》2006,(8):62-62
齐鲁中医药研究院泉城医院是集医疗、科研、临床、制药、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环境幽雅,技术力量雄厚,荟萃了全国医学界的精英学者。该院肿瘤治疗中心是重点特色专科之一,为了攻克肿瘤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造福人类,他们“扬专科特色,展专家特长”,对各种肿瘤进行专题研究。专家组学术带头人高主任是全国知名的肿瘤专家,他于上世纪70年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一军医大学。毕业30多年来,他一直在三级甲等医院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其间,他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6年,专攻肿瘤预防和治疗,在运用三维免疫消瘤疗法治疗中晚期肿瘤方面有独到之处。他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多次获优秀论文奖,并多次参与肿瘤科普知识书籍的编著,现任本院肿瘤治疗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早期防治、早诊断及早治疗是妇科和肿瘤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宫颈癌的治疗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要根据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期,是否伴有高危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人附睾蛋白4(HE4)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的血清学标志物,目前在卵巢上皮性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来研究发现,HE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国内外学者及机构已经就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开展研究。现就HE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临床意义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寻子宫内膜癌精准治疗中最优化的SLN示踪技术。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宫底联合宫颈组(20例)和宫腔镜组(20例)。术中分别将纳米碳于宫底联合宫颈、宫腔镜下肿瘤周围子宫内膜多点注射,开腹或腹腔镜下观察显影的第一站淋巴结并将其切除单独送病理学检查,手术中分别记录染色SLN位置及数目,术后行病理学检查;之后所有患者均规范行子宫、附件切除及系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比较两种方式用于子宫内膜癌SLN定位的检出率、准确率。结果40例患者SLN检出率为82.5%,占切除淋巴结总数的18.6%。SLN最常位于髂外区(35.7%),然后依次为髂内(32.2%)、髂总(17.5%)、闭孔(9.1%)、腹主动脉旁(4.2%)和宫旁(1.4%)。宫底联合宫颈组SLN术中检出率为90%,宫腔镜组SLN检出率为8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N示踪对子宫内膜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预测的准确率为90%。结论宫底联合宫颈注射法与宫腔镜子宫内膜肿瘤注射法SLN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底联合宫颈注射法敏感度好且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前景。SLN基本可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SLN示踪检测能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提高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同时提高术后病理学分期的准确性。对于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及指导术后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HCC致病因素较多,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动脉化疗栓塞等.但由于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症状不明显,且影像学检查不易发现,易造成病情延误,确诊时病情多为中晚期,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能接受姑息治疗,治疗后复发率及转移率高,导致患者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恶性肿瘤进行免疫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崭新模式,部分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并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尤其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DC)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CIK细胞和DC的一些基础研究现状及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角质蛋白(CK)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微转移的意义及影响其检出率的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经一般病理诊断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无转移的淋巴结240枚(实验组1)和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转移的淋巴结440枚(实验组2)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阳性的淋巴结CK检测全部阳性,病理诊断阴性的淋巴结CK检测并非全部阴性,阳性率提高了19.2%(46/240),经单因素分析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手术分期均影响其检查的因素(P0.05)。结论:CK能够提高淋巴结阳性的检出率,从而正确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级,指导子宫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7.
闫颖伟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498-1500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也是临床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和肿瘤病人死亡的根本原因。而淋巴结转移是多数实体肿瘤的主要转移方式。近来研究表明,CCL21/CCR7轴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因此,对CCL21/CCR7轴的研究可能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找到新的突破口。现就其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Vaccine》2021,39(50):7308-7318
BCG remains the most important vaccine for tuberculosis 100 years after its first use, and over the past 4 decades it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effective drug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ggressive localized bladder cancer. This review chronicles the narrow path that led to approval and world-wide acceptance of BCG immunotherapy for bladder cancer while immunotherapy trials in other malignancies were abandoned. Six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s of 5x10^8 CFU of BCG weekly after bladder tumor resection, first reported in 1976, is superior to resection alone and resection plus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Maintenance of effective immune stimulation is surprisingly difficult, but 3 weekly treatments 3, 6, and 12, 18, 24, 30 and 36 months after induction produces further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umor recurrence. This 3 week BCG maintenance schedule alone has reduced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mortality in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In the new age of immuno-oncology patients with many types of cancer now benefit from immunotherapy, but currently these modern agents are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for most of the world. In contrast, the low cost and therefore low profitability of BCG has resulted in recurrent shortages that threaten both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and children at risk for tuberculosis and other serious infections. Humanity has greatly benefited from early 20th century science that developed BCG and the benevolence of doctors Calmette and Guerin who put people over profit and widely shared cultures of the vaccine. The 21st century is bringing new immunotherapies and greatly expanding the types of malignancies that can be treated. Recombinant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improve both the efficacy and production of BCG, hopefully expanding the availability of BCG and relieving the recurring supply shortage for both vaccination and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病理组织分型不能精准地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出的EC分子分型应运而生,这种分子分型在EC患者术后放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型EC为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分子分型中的一种,MSI型EC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征,并且在治疗及预后方面也与其他分型的EC较为不同。分子分型现已整合到欧洲妇科肿瘤学会指南中,研究表明,MSI型EC患者化疗获益不高,但受益于免疫治疗,现已推荐使用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目前关于MSI型EC患者的病理特点、预后和治疗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对MSI型EC患者的几项药物联合治疗仍在研究中,在EC患者中根据分子分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感染因素或宫腔手术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阻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但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在病变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内膜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人羊膜上皮细胞等多种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已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开展,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干细胞治疗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再生,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微血管密度,提高受孕率并改善生育结局。干细胞治疗从形态和功能上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月经和生殖功能的恢复,为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