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T腹膜腔造影对腹膜转移瘤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CT腹膜腔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eritoneography,CTP)对腹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并经CT平扫及CTP检查的腹膜转移瘤25例,其中20例CT平扫及CTP发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平扫及CTP在所有腹膜受累部位对腹膜转移瘤的敏感性分别为47.5%和76.8%,尤其在双侧上间隙及结肠旁沟CT  相似文献   

2.
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作者总结16例腹膜间皮瘤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研究。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16/16,100%),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13/16,81%)和腹膜结节(5/16,31%),大网膜(10/16,63%)和肠系膜受累(11/16,69%),盆腔肿块(9/16,56%),胸膜受累(7/16,44%)。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感染患者原因的分析,发现引起感染的原因和常见的感染细菌,从而对腹膜透析患者做好预防腹膜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调取2007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因腹膜透析引起腹膜感染而住院的25例患者病历进行总结.结果25例腹膜感染患者均行病原学检查,结果为病原菌培养阳性共21次,阳性率为84%,共培养病原菌23株,常见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一般而言,导管和肠道是细菌进入腹腔两条最主要的途径.操作不慎致细菌可通过开放管道进入腹腔,为腹膜透析腹膜炎常见的原因.因而进行腹膜透析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52岁.上腹部触及包块伴腹胀、消瘦3月余.查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于脐部上方可触及一10 cm×8 cm 的包块,质软、固定、边缘不清,无明显压痛及血管杂音,余未见异常.腹部CT提示腹膜后可见一8 cm×10 cm×5 cm之占位性病变,包裹腹主动脉,考虑为腹膜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转运特性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将3 l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分为低转运(L)、低平均转运(LA)、高平均转运(HA)、高转运(H)4种类型,比较4种转运特性腹膜透析患者腹透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结果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低平均转运、高平均转运组比较,ALB、TF、Hb、SGA均显著降低(P<0.05);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组比较,ALB、TF、、SG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溶质清除相同的条件下,腹膜转运性高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差于腹膜转运低的腹透患者。  相似文献   

6.
朱文龙  杨楠  贾莉 《武警医学》2004,15(4):289-291
近年来由于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改进,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已接近甚至超过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安全性高,其前两年的病死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对残余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医疗资源应用少,适用于某些结缔组织疾病或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因此,近来欧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后包裹性腹膜硬化(EPS)的CT表现特点,提高疾病诊断水平。方法:搜集临床证实为EPS的24例患者,24例均行1~3次CT平扫。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分型,按CT表现分为轻症EPS和重症EPS,对PD时间、腹膜厚度、腹膜钙化、腹部血管钙化、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24例患者持续PD病史为3~17年,在PD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中,重症EPS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D时间超过10年的患者均为重症EPS。24例患者中轻症EPS 14例,平均PD时间为(6.1±2.4)年,CT表现为壁层腹膜游离缘增厚,厚度为2.5~5.0mm;小肠壁肠系膜缘增厚,厚度为8~10mm;壁层腹膜边缘钙化,钙化散在分布,呈斑点状,小于5处。重症EPS 10例,平均PD时间为(9.9±4.7)年,表现为广泛的壁层和脏层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增厚,厚度大于5.0mm;小肠壁弥漫增厚,厚度大于10mm;合并壁层和脏层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及小肠壁多发钙化,钙化范围广泛,呈轨道状、短线状、簇状、团块状。重症EPS合并肠粘连2例、动力性肠梗阻8例,其他并发症包括腹壁疝2例、血肿1例及包裹性积液2例。轻、重症EPS均可出现腹部血管钙化。结论:EPS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长期PD病史,可作出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8.
腹膜腔及腹膜后腔血管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腔及腹膜后腔 (统称腹腔 )血管瘤罕见 ,文献报道甚少。现对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增加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例 1 男 ,2 8岁。因黑便 1个月余就诊。体检 :重度贫血貌 ,腹平软 ,似有一包块触及。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5 8g/L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肝功能正常 ,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阴性。B超示腹膜腔内巨大多房分隔的蜂窝状肿块 ,几乎占据整个腹部 ,边界不清 ,考虑以假性黏液瘤可能大。胃肠钡餐造影 (GI)发现胃、十二指肠、空肠明显受压移位 ,部分肠壁黏膜不规则 ,考虑腹膜腔肿瘤累及小肠。CT检…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2 1岁。主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巩膜发黄 ,腹痛 1月余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 :胰、脾与左肾之间可探及一低回声肿物 ,约8.1cm× 7.8cm× 6 .3cm大小 ,周边不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以实性为主 ,局部可见“蜂窝”样低回声 ,肿物与胰腺界限不清 ,肿物周边与脾门处可见血管走行及彩色血流信号 ,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脾静脉受压推移。CT :胰体尾后方可见一略低密度肿物 ,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 2 1~ 32HU ,胰尾受压推移 ,肿物与胰尾分界不清 (图1)。增强扫描肿物实性部分轻度强化 ,中心低密度区未见强化 (图 2 )。…  相似文献   

10.
腹膜病变涉及病种多,目前CT是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但其对腹膜小病灶显示较差,且弥漫性病变表现与之类似,易导致漏诊、误诊。因此,提高腹膜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对不同腹膜病变的CT表现进行归纳概括,旨在提高腹膜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腹膜癌病的CT扫描征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膜癌病在治疗前如能判断疾病范围,则治疗能取得一定效果。CT检查可能对此项病理学所见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115例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原发腹膜后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腹膜后区肿瘤是指原发于腹膜后间隙内非器官来源的各种组织肿瘤 ,发病率很低。国外报道腹膜后原发肿瘤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 <1% ,77%~ 90 %为恶性 [1,2 ] 。国内报道腹膜后区和腹膜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占全部恶性肿瘤 0 .0 9% ,占死因构成 0 .0 8% ,男女分布相同[3 ] 。腹膜后肿瘤的特点①腹膜后组织成分丰富 ,发生的肿瘤组织类型繁多。综合国内 4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168例 ,起源于间叶组织者占40 .48% ,神经组织 3 5 .72 % ,胚胎残留组织 15 .48% ,其它组织8.3 4%。良性占 47.0 2 % ,其中神经组织起源 5 8.2 % ,胚胎组织起源 2 4.0 5 % ;…  相似文献   

14.
β_2微球蛋白(β_(2M))对长期血液透析病人有致淀粉样变性的作用,由于淀粉样物质的沉积,病人可有诸如溶骨性骨损害,腕管综合征,破坏性关节病、腱鞘炎和病理性骨折的表现。为了研究这种蛋白质在腹膜透析病人体内的作用,作者将14例(4例1PD,10例CAPD)慢性腹膜透析病人的血清β_(2M)的含量和16例慢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了比较。并且对9例CAPD病人的β_(2M)的腹膜清除率作了测定,血液透析中使用的是标准的铜仿膜透析器,结果显示腹膜透析组的血清β_(2M)含量(平均±SD73.2±20.9mg/L)显著低于血透组(100.3±24.7mg/L P<0.004)。当将CAPD病人与血透病人单独进行比较时,前者再次显示出较低的血清β_(2M)含量,其平均值为68.7±16.4mg/L(P≤0.002)。但1PD病人的平均血清β_(2M)含量(84.6±28.9mg/L)比  相似文献   

15.
失代偿期肝硬化CT显示腹膜和腹膜后组织水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腹膜和腹膜后水肿CT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44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DCC)。根据腹膜和腹膜后水肿的范围 ,分为轻、中、重3级 ,并观察腹水及其量和静脉曲张的情况。将上述指标与血清白蛋白 (ALB)和透明质酸 (HA)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腹膜和腹膜后水肿的程度与血清ALB降低的程度 (rs=0 70 88,P <0 0 0 1)、血清HA升高的程度 (rs=0 5 2 94,P <0 0 1)和腹水量 (rs=0 5 44 0 ,P <0 0 0 5 )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静脉曲张形成无相关性 (rs=0 1335 ,P >0 .0 5 )。结论 DCC病人CT显示腹膜和腹膜后水肿 ,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硬化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报告女,67岁,主诉下腹痛10年,腹胀1个月,伴食欲减退及反酸。大小便正常,近期体质量减轻10kg。体检:腹部无压痛,腹肌不紧张,血常规、肝功正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上腹部CT示腹膜增厚,腹腔脏器周围大量液性低密度影,肝脾边缘散在"扇贝样"缺损(见图1,2)。超声示:腹盆腔可探及大片状游离样液性暗区,右卵巢体积增  相似文献   

17.
唐秀花  赵坤  刘芳 《武警医学》2006,17(12):948-949
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方法,目前全球腹膜透析患者的总数约为12万。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不影响患者工作,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可在家中进行。而且最近加拿大数据分析显示在开始透析的前3年中,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比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高。但持续性腹膜透析是—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大多数患者须终身透析,因而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加之长期透析的治疗费用、相关技能的再培训、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等因素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为进一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家庭功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腹膜透析的护理逐渐成为护理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腹膜间皮瘤的腹腔镜诊断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间皮瘤系发生于腹膜间皮细胞的一种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肝硬化腹水等症状、体征相似,容易误诊。我院1996~1999年间共诊治腹膜间皮瘤10例,均经腹腔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9岁。右上腹间断性疼痛4年,加重3个月,并食欲不振、乏力、恶心,无呕吐,体重较前减轻。既往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查体:肝肋下约5cm,肝区有叩痛。实验室检查:AFP:2.77ng/ml(参考值:0~10.9ng/ml)乙肝五项均呈阴性,肝功能无异常。影像学表现:B超示肝右前叶见一约7.9cm×4.0cm实性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质,局部被膜向外突出,余肝实质回声尚均匀(图1)。CT示肝右叶与前腹壁之间见一椭圆形肿块,最大径位于肝实质内,边界较清,肿块边缘及内部可见点片状钙化,与前腹壁关系不清,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图2)。DSA分别经肝总动脉、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腹膜结核与腹膜癌的MSCT征象,探讨MSCT在腹膜结核与腹膜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腹膜结核组40例和腹膜癌组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观察内容:壁腹膜厚度、形态及强化特征,网膜改变,肠系膜改变,腹腔淋巴结改变,腹腔积液密度及分布,特殊CT征象(大网膜边缘征、扇贝征等)。对腹膜结核组和腹膜癌组的MSCT表现按不同影像学征象进行分类,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逻辑回归计算大网膜边缘征、淋巴结钙化及淋巴结环形强化诊断腹膜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腹膜结核组与腹膜癌组的MSCT征象中,壁腹膜结节样及肿块样增厚、大网膜饼样增厚及边缘征、淋巴结钙化及环形强化和扇贝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网膜边缘征、淋巴结钙化及环形强化诊断腹膜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17.5%、17.5%、15.0%,特异度分别为100%、98.4%、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7.5%、100%,阴性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