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由场爆炸冲击波对大鼠的损伤效应及其神经行为的影响,为弹药生物毁伤效应的评估及防护、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按照弹药类型和布放距离(18、20、25、30 m)随机分为三硝基甲苯爆炸(TNT)组(n=40)、温压(TB)爆炸组(n=40)与对照组(n=10)。采用TNT和TB装药在自由场爆炸,布放压力感受器测量距爆源不同距离的冲击波参数,通过大体解剖、组织病理检查及校正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II)进行大鼠伤情判定,旷场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结果 TNT爆炸组和TB爆炸组爆炸冲击波峰压、冲量均随距爆心距离延长而不断降低;TNT爆炸组18 m、20 m大鼠出现死亡(3/10、1/10),TB爆炸组大鼠全部存活,死亡大鼠表现为以肺冲击伤为主的复合伤;爆炸后24 h HE染色可见肺泡间隔增宽,红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脑组织未发现明显异常病理改变;TNT爆炸组和TB爆炸组大鼠ASII评分与冲击波峰压明显相关(r=0.81、0.70,P<0.05);TNT爆炸组不同距离大鼠总活动时间、总活动距离较对照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水下冲击波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内脏损伤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水下冲击波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内脏的损伤效应,为其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1000g TNT分别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的物理参数,包括峰值压力、正向持续时间和冲量。取成年杂种犬26只,其中水下爆炸20只,空气中爆炸6只,分别用1000g TNT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观察伤后6h动物存活情况和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明显高于空气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尽管正向持续时间比空气冲击波短,但冲量仍明显大于空气冲击波。生物效应的测定结果表明,水下冲击波引起的死亡率高(50%),致死边界远(距爆心12.5m),肺和腹腔脏器损伤的发生率高,且伤情严重,而空气冲击波引起的损伤轻微,仅个别动物有轻微肺损伤,未见动物死亡。结论同质量TNT水下和空气中爆炸,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和冲量明显高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的杀伤效应也明显强于空气冲击波,肺和腹腔脏器的损伤是早期救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的伤情特点及其相关发生机制.方法 水下引爆模拟舰船舱室外的点爆源,制作固体冲击波致舱内大鼠脑损伤模型.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致伤1组(6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致伤2组(8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各致伤组随机分为3、6、24、72h共4个亚组(n=8),测量隔板整体及8只动物头部的固体冲击波峰值、上升时间及持续作用时间,观察伤前伤后动物生理变化,留取血浆样本行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测定,处死动物后取脑组织右半部,烘烤称重,计算脑含水量.留取24h组动物脑组织左半部行病理检查,对海马CA1区正常锥体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致伤1组隔板上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369.74±91.70g,上升时间0.317±0.037ms,持续时间24.85±2.53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26.83±3.09g,上升时间0.901±0.077ms,持续时间104.21±6.26ms;致伤2组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850.11±83.86g,上升时间0.184±0.031ms,持续时间35.61±2.66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39.75±3.14g,上升时间0.607±0.069ms,持续时间132.44±7.17ms;两组数据对应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动物脑组织解剖大体观未见异常,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伤后均增高,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脑含水量增多,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光镜观察伤后24h大鼠脑组织存在神经元急性损伤改变,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可引起舱内大鼠脑水肿、脑神经元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造成大鼠轻度创伤性脑损伤,需加强防护与救治.  相似文献   

4.
水下冲击伤损伤特点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初步探讨水下冲击伤的损伤特点。方法 成年杂种犬20只,布放于离爆心5.00-17.50m处,0.5kg TNT水下3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6h犬的存活情况和大体形态学改变。结果 犬的死亡率为25%(5/20),大体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肺出血、肺水肿及肠管浆膜和黏膜下出血,少数犬有胰腺出血和心内膜下出血。结论 水下冲击伤具有死亡率高、肺损伤严重、肠管损伤发生率较高及肝、脾、肾等实质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爆炸冲击波引起的轻度脑爆震伤(mbTBI)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及其海马中c 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变化,探讨mbTBI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2只。模型组大鼠放入带网格的铁笼内,头部朝向爆心,呈扇形固定于距离爆心15 m的地面,同时检测大鼠布放位置的冲击波强度。爆炸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7只大鼠分笼饲养,于暴露后7、14、28 d,分别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每组剩余大鼠分别于暴露后7、14、28 d各随机处死5只,取海马组织并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CREB (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原癌蛋白c-FOS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爆炸试验后模型组大鼠全部存活,但24 h内精神萎靡、行动迟缓、食欲差,72 h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两组大鼠各时间点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爆炸试验后14 d模...  相似文献   

6.
新型犬颅脑爆炸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与爆炸性武器冲击波原发效应致伤机制近似的犬颅脑爆炸伤模型.方法 将1g TNT当量的球形爆炸源距致伤犬的右颞顶部9mm、13mm处引爆,记录致伤前后生理指标的变化、致伤后存活时间,观察致伤犬的动作改变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动物伤后均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降低等脑干抑制现象.所有动物存活均超过6h.硬膜下血肿和蛛膜下腔出血较为明显.两致伤组颅脑伤情完全不同.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模拟冲击波原发效应,且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安全易操作,适用于颅脑爆炸伤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并分析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的早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30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单纯颅脑伤组和海水浸泡颅脑伤组,每组15只.以颅中线向左(或右)1cm、眶上缘向上1cm交界处为爆震中心,将1g TNT当量的点爆震源放置于距离犬头部皮肤3.5mm处引爆致伤.随后将装有福建沿海区域海水的输液器置入海水浸泡颅脑伤组动物的颅部伤道中,以500ml/h的速度对伤口进行滴注,而单纯颅脑伤组不进行海水滴注.分别观察致伤后3、5、8h两组动物局部伤道、颅内血肿、脑水肿等的变化及发展情况.结果 在颅脑爆震伤后3、5、8h,海水浸泡颅脑伤组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单纯颅脑伤组;两组均可见明显的骨折、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脑挫裂伤、颅内点状出血及爆震所致的其他部位损伤.结论 海水对于爆震伤早期后脑组织的变性具有延缓和减轻作用,这可能与海水的高渗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输尿管战创伤动物模型,研究生物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在输尿管战创伤治疗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火器弹片伤制造模具,对模型建立组9只比格犬的随机一侧输尿管制造火器弹片伤后清创缝合,分别于术后40,80,120 d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肾图评估.再对阳性对照组9只比格犬的双侧输尿管均制造火器弹片伤,随机一侧放置聚乳酸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另一侧放置双J管,对其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模型建立组损伤侧术后出现肾积水,肾脏浓聚,排泄功能下降.阳性对照组术后双侧均未见明显肾盂、输尿管积水;双肾分浓缩率比值(可降解支架/双J管)上升,半排时间比值(可降解支架/双J管)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降解支架侧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双J管侧有反流.结论 成功建立了比格犬火器弹片伤动物模型.可降解支架与双J管均起到了支撑、引流作用;可降解支架可有效保护输尿管膀胱交界处的抗反流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冲击波超压对大鼠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爆后15min、12h、24h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应用爆炸冲击波致伤大鼠,采用伊文思蓝(EB)静脉注射,荧光显微镜下定性、脑组织伊文思蓝光密度计法定量观察BBB的开放情况.结果 在超压作用后15min大鼠全脑呈现广泛的BBB开放,EB荧光斑沿着毛细血管走行方向呈网纹状开放,越靠近皮层开放越明显;随超压作用时间的延长,荧光斑数量由内到外逐渐减少.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的变化过程与荧光显示BBB的改变相一致,15min组的脑组织EB含量为33.04±5.36mg/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超压可致大鼠全脑BBB广泛损伤,且此损伤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输尿管战创伤动物模型,研究生物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在输尿管战创伤治疗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火器弹片伤制造模具,对模型建立组9只比格犬的随机一侧输尿管制造火器弹片伤后清创缝合,分别于术后40,80,120 d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肾图评估.再对阳性对照组9只比格犬的双侧输尿管均制造火器弹片伤,随机一侧放置聚乳酸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另一侧放置双J管,对其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模型建立组损伤侧术后出现肾积水,肾脏浓聚,排泄功能下降.阳性对照组术后双侧均未见明显肾盂、输尿管积水;双肾分浓缩率比值(可降解支架/双J管)上升,半排时间比值(可降解支架/双J管)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降解支架侧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双J管侧有反流.结论 成功建立了比格犬火器弹片伤动物模型.可降解支架与双J管均起到了支撑、引流作用;可降解支架可有效保护输尿管膀胱交界处的抗反流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一种用于制作比格犬卵圆孔未闭(PFO)模型的介入造影定位穿刺方法.方法 15只健康比格犬通过介入造影定位法制作PFO模型.全身麻醉下穿刺右股静脉,在右前斜30°X线投照角度下,于上腔静脉边推对比剂边回撤导管至右房底部作造影,结合改良有心房造影穿刺(Inoue法)定位法作房间隔穿刺,用14F扩张鞘管扩张房间隔,制作犬PFO模型.结果 与犬房间隔穿刺相关生理与解剖:静息心率快,左右心房内径小,伴有奇静脉开放,下腔静脉在右心房开口位置高,下腔静脉长轴与其入右心房口处均有明显成角,且与房间隔平面成角大.15只比格犬右股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14只犬房间隔穿刺成功,且均制成PFO模型,1只犬穿破心包放弃进一步操作,成功率为93.3%(14/15);PFO模型制成后即刻超声测量显示,PFO大小为2.5~4.1(3.2±0.7)mm.结论 介入造影定位法制作比格犬PFO模型,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室内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实验犬病理生理及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犬24只,按照炸药质量及爆炸源距实验犬距离随机分为A、B、C致伤组和无致伤对照组(n=6).爆轰塔内致伤后按1、3、5、12小时4个时相点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脏病理改变.结果 伤后呼吸、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变化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WBV)、红细胞聚集指数(IEA)及血细胞比容(Hc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TK)则低于对照组.心肌损伤随超压增加而加重.结论 密闭空间内冲击波致伤后能在短时间内对犬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及血液流变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后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成年杂种犬29只,布放于离爆心10.36~15.25m处,分别用968、1 019、1 020g TNT水下3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肺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以及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肺损伤的发生率达93.1%,大体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肺出血、肺淤血和肺水肿;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电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严重,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与髓鞘样结构,常可见脱落的变性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特点.结论 严重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可能为动物水下冲击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爆炸冲击波致肢体周围大血管造成损伤的病理特点,为四肢战伤救治、预防并减少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18只家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6只兔,均匀布放于距爆心1,2,3 m处,电启动引爆离地面60 cm高的液体炸药制作冲击伤动物模型.用美国PCB公司生产的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的物理参数,致伤后对兔股动脉血管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结果 股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剥脱;血管平滑肌细胞间隙增大呈疏松状;血管的弹力纤维有明显的断裂,屈曲变形;部分血管壁全层断裂或部分断裂,导致出血.Tunel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血管内皮层、中间平滑肌层、血管外膜中见大量的凋亡细胞.结论爆炸冲击波瞬时作用对肢体周围大血管损伤严重,在冲击伤救治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探讨颈部爆炸冲击波对颈总动脉的损伤机制,根据颈部创伤程度及冲击波压力判定颈总动脉损伤程度。将炸药球置于家兔颈部不同距离处引爆,模拟颈部爆炸伤。家兔颈部皮肤及颈总动脉外侧放置压力传感器记录冲击波压力曲线;用光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颈总动脉损伤变化。结果发现,家兔在强冲击波的作用下,颈总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如内皮变性、脱落,中膜层断裂,血细胞进人中膜层等,这些变化为爆炸伤后血栓的形成以及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下冲击伤伤情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的伤情特点.方法 成年杂种犬19只,布放于离爆心10.36、12.79、15.25m,1.019kg和1.020kg TNT水下3m爆炸,PCB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现场至伤后20~28小时动物存活情况和大体形态学改变.结果 犬死亡率为31.58%(6/19).形态学观察发现肺损伤发生率最高(100%),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其次为肠道损伤(26.32%),主要表现为浆膜下出血,浆肌层撕裂和浆膜下血肿;部分可见肝脾轻微的包膜下出血和血肿.1例出现膀胱浆膜和黏膜下出血,体表未见损伤.结论 水下冲击伤具有死亡率高,肺损伤发生率高、肠道损伤发生率较高、肝脾等实质脏器损伤轻微,胆囊、膀胱等含液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摸索爆炸冲击波导致脊髓损伤的超压范围,建立实验室条件下脊髓爆震伤模型,探讨脊髓爆震伤的致伤特点。方法采用10 g的单质锰炸药(RDX)为水下爆源,随机取18只大鼠,通过手术将脊髓暴露后,将大鼠固定于封水仓内,仅椎板切除段脊髓外露于冲击波作用之下,最后按照冲击波到达脊髓表面的超压峰值为10、5、3 MPa分为3组致伤,同时检测冲击波的正压作用时间。另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致伤组和对照组,致伤组大鼠按照已选定的冲击波超压强度下爆炸致伤,观察伤后全身及脊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水下爆炸距离0.3、0.8、1.5 m测得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分别为10、5、3 MPa,冲击波超压峰值为3 MPa时可造成大鼠双后肢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延长1.0 ms或波幅下降50%,而不致大鼠死亡。病理学显示脊髓内可见大量散在的出血坏死灶。结论水下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为3 MPa时,能够建立大鼠开放式可控性脊髓爆震伤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一侧大脑损伤患者两侧半球压力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一侧大脑损伤后两侧半球压力梯度的变化及开颅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4例一侧大脑额、颞叶脑挫伤、硬膜下脑内血肿的患者,CT显示伤侧有占位效应、中线向对侧移位.入院后即分别于两侧额部钻颅置入光导纤维传感器行两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压(BPP)监护,所有患者都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收集两侧大脑半球BPP数据,并行配对分析. 结果 术前监测的两侧B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当时、术后24 h、48 h监测的两侧B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两侧脑组织压力均比手术前明显下降. 结论 为及时掌握颅内准确信息,BPP监护传感器应放置于伤侧大脑半球为宜.当一侧大脑损伤、出血时,伤侧大脑半球便成为颅内压增高的源头,并与对侧大脑半球形成了压力梯度.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不但有效降低了颅内压,还消除了两侧大脑半球的压力梯度,移位的脑组织能得以复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高压对犬呼吸系统静态容积-压力(P-V)曲线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4只,全麻肌松,控制性机械通气,采用自制双水封瓶加U形管系统测量呼吸系统吸气相静态P-V曲线。8只犬额叶注入自体血凝块形成颅内高压,另6只不注血凝块作为对照。结果犬急性颅内高压后呼吸系统静态P-V曲线右移,顺应性下降(注血前后比较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急性颅内压升高后肺的顺应性下降,易发生呼吸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冲击波致小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入对照组(Control组)、爆震组(Blast组)、爆震+给药组(RES组),每组各10只.伤后24 h进行Y迷宫试验;采集脑组织标本,HE染色检测脑组织爆震后炎症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