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绩效考核对提高患者安全的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某院引入绩效考核制度作为实验阶段,以2013年常规护理为对照阶段。对比两阶段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提升(P<0.05),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效果及患者安全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设立二级护理质量控制组对47个病区通过质量监控、建立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分析系统、建立护理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开展分层次理论技能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等措施.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结果实施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从实施前2005年至实施后2012年的7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逐年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均在97.0%以上,且实施后2012年与实施前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5.O%的标准,内科各病区达标率从实施前2005年的81.3%提高到实施后2012年的98.6%;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在95.0%以上,最高为99.5%。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高。实施后不良事件上报数量从2010年的17例上升至2012年的112例并制定了42项系统整改制度。实施后从2006年至今.共协助科室完成183次危重患者抢救.解决161例疑难护理问题。结论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的8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40.传统护理干预组以及舒适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妇产科疾病宣教满意率、住院环境舒适度满意率、服务态度满意率、操作能力满意率、心理疏导满意率;妇产科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手术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舒适护理干预组妇产科疾病宣教满意率、住院环境舒适度满意率、服务态度满意率、操作能力满意率、心理疏导满意率、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妇产科疾病认知、手术依从性、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传统护理干预组有优势,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5,(6):143-144
目的观察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安全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制定护理安全事件报告表,与我院计算机中心联合开发了护理安全事件信息系统,对我院护理安全事件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实施信息化管理6个月(2014年2~7月),上报护理安全事件共432例,其中护理不良事件421例,占97.5%,杜绝不良事件11例,占2.5%,无漏报或瞒报,随机抽取110名护士,对信息化管理的好评率为95.4%,15名护理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好评率为93.3%。实施前6个月(2013年2~7月)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共471例,上报439例,其中杜绝不良事件3例,占0.6%,护理不良事件436例,占92.6%,漏报或瞒报32例,占6.7%。实施后杜绝不良事件数明显升高,上报数据真实,无漏报或瞒报,平均上报时间明显缩短,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具有提升杜绝不良事件数,明显降低漏报或瞒报率的作用,并且具有效率上的先进性,可促进持续性的护理管理质量改进,是一种优秀的护理安全事件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雪丽  汤盛兴  陈妙琴 《现代医院》2022,(11):1752-1754+1758
目的 探究信息化管理在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信息化管理实施前2020年的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为对照组,信息化管理实施后2021年的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为研究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例数、事件处置时效和事件发生率来验证信息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例数有所提高,事件处置时效缩短,事件发生率出现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收集、动态监控、信息双向互动反馈及统计分析,促进院科联动,有效提升员工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依从性,及早发现隐患事件,提升事件处置时效,营造医患安全文化环境。而在事件发生率管控方面,有待引进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共促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加强细节管理防范护理差错"小组,由护士长、质检员及主管护师2名共同组成,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管理流程和措施,分担教学任务.结果:实施后比例明显降低.结论: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著降低,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说明加强细节管理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的效果,为提升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8.46%;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概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程质量控制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第九九O医院未行全程质量控制期间的住院患者52,700例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全程质量控制期间本院的53,240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主动上报情况和不良事件级别、处置时间.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危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坠床/跌倒、标本类错误上报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和其他上报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级别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处置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中,使用全程质量控制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减轻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缩短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激励上报制度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比较本院激励上报制度实施前后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构成。结果 实施后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高于实施前,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构成中前三位分别为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人员配合因素;实施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构成中前三位分别为患者因素、意外因素、环境因素。结论 激励上报制度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升主动上报率,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减少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90例急诊科患者分析,其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这一阶段为实施后,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整改,观察实施根因分析法前后急诊不良事件率和上报率,同时比较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2%,上报率为80%,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3.55%,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有利于减小不良事件发生,提升上报率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林艳红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77-1378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产前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方法以2011的在本院就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对照法,与2010年进行对照,以护理工作的改善情况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指标,分析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后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应用前(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促进产前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描述性分类法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32名门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12月未实施描述性分类法管理,设置为参照组,2019年1月—2020年1月后实施描述性分类法管理,设置为管理组,以统计学对两组管理期间护理活动量表评分(nursing activities score,NAS)、护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管理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管理组卫生保健、活动和体位、管理和输液、患者和家属支持与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等护理活动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组护理技术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组发生意外伤害、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以及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参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组门诊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描述性分类法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可提高管理期间护理活动以及护理水平,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  相似文献   

13.
姜荣 《中国卫生产业》2020,(2):94-95,98
目的探讨儿科优质护理工作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为5次,占比0.2%,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为18次,占比为0.9%,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3,P<0.05);观察组十分满意21例,满意28例,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十分满意17例,满意27例,护理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心内科于2018年4月在护士培训中实施分层培训,对比培训前后1年内护士综合能力评分;分别选取培训前后1年内200例患者,对比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士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等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综合技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肾内科科室护理中的协同护理管理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该院肾内科在2016年1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从中选取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需要采用协同护理管理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以及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从该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协同护理管理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以及质量评分等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当前的肾内科科室护理中,通过采用协同护理管理的方案,能够显著地改善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实现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曹雪 《中国卫生产业》2020,(8):93-94,97
目的探析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科实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前选取的54例患者纳入A组;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实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选择的58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17%,显著低于A组的18.52%(P<0.05);B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文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该院诊治的58例妇产科手术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据随机法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分组处理,每组29例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研究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妇产科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妇产科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服务态度、与患者沟通能力、器械准备、消毒隔离、操作规范、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可改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绩效考核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将科室的24名护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临床护理中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科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及技术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结论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