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抗风湿方药寒痹康汤对CIA大鼠骨组织RANKL/RANK/OPG系统的影响,揭示其抗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的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CIA大鼠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组,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以甲氨蝶呤组为对照,观察不同剂量寒痹康汤对CIA大鼠骨组织RANKL、RANK和OPG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骨组织的RANKL m RNA、RANK m RNA、RANKL蛋白、RANK蛋白的表达升高,OPG m RNA、OPG蛋白的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寒痹康汤各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的RANKL m RNA、RANK m RNA、RANKL蛋白、RANK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OPG m RNA、OPG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P0.05),其中以寒痹康汤高剂量组最明显;寒痹康汤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痹康汤能抑制CIA大鼠的关节炎严重度,提高骨组织中OPG蛋白和基因表达,抑制RANKL和RANK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提示其具有抗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OPG/RANKL/RANK破骨细胞分化调节信号传导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熊果酸(XGS)对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双侧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熊果酸组(XGS),每组10只;其中XGS组大鼠接受熊果酸(100 mg/kg)治疗12周;待治疗检测股骨骨量、骨密度(BMD)、骨矿物质含量(BMC)、骨代谢指标以及BMP-2、Smad4、Wnt 1和 β-catenin表达。结果 治疗12周后,与OVX组相比,Micro-CT和双能X线结果显示XGS组的大鼠骨小梁微观参数、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得到明显改善。XGS组大鼠BMD、BMC、TV/BV、Tb.N、Tb.Th和Tb.Sp较OVX组明显改善(P<0.05)。血清检测结果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XGS组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均高于OVX组(P<0.05);XGS组大鼠血清ALP、OPD和OCN水平较OVX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显示,和OVX组比较,XGS组BMP-2、Smad4、Wnt1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果酸可以通过BMP-2/Smad4/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对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右归丸对骨性关节炎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4只成年SD大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右归丸组、抑制剂组采用经典的Hulth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6周后,右归丸组灌服20 g/(kg·d)的右归丸;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00μg/(kg·d)的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同时灌服20 g/(kg·d)的右归丸;模型组灌服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末次给药24 h后取关节软骨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软骨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软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阳性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软骨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中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降低(P0.05),软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降低(P0.05),Ⅱ型胶原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5),MMP-13阳性表达降低(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升高(P0.05),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右归丸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降低(P0.05),软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降低(P0.05),Ⅱ型胶原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5),MMP-13阳性表达降低(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升高(P0.05),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右归丸对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代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丝/苏氨酸激酶受体(Smad2) 的影响.方法:用代文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 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表达.结果:缬沙坦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2的表达,减少24 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缩小肾小球直径,改善肾脏病理,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的表达改善上述生化指标,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肾脏病(CKD)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2)5/6肾切除组(CKD);(3)5/6肾切除+丹参多酚酸盐组100 mg/kg(CKD+Salvianolate);(4)5/6肾切除+吡非尼酮组(250 mg/kg)(CKD+Pirfenidone)。建立5/6肾脏切除的CK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丹参多酚酸盐以及吡非尼酮进行干预,检查肾脏功能、肾脏损伤和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肾脏中Wnt/β-catenin和TGF-β1/Smad3以及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丹参多酚酸盐改善CKD肾功能,降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组织病理显示丹参多酚酸盐减轻肾小管损伤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沉积。丹参多酚酸盐能显著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标志蛋白α-SMA的表达,促使E-cadherin恢复。Wnt/β-catenin和TGF-β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来曲唑治疗的老年雌性大鼠骨量和骨密度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24个月龄老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来曲唑组(LQC组):每周给予0.1 mg/kg来曲唑治疗;葛根素+来曲唑组(GGS+LQC组):每天给予50 mg/kg葛根素联合每周给予0.1 mg/kg来曲唑治疗,为期12周,待治疗结束后使用Micro-CT、Masson染色切片、血清学检测以及蛋白质印迹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治疗12周后,与LQC组相比,GGS+LQC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GGS+LQC组大鼠BMD、BV/TV、Tb.N、Tb.Th和Tb.Sp较CON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时,GGS+LQC组CTX-1和PINP水平较LQC组显著降低(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LQC组比较,GGS+LQC组的大鼠OPG/RANKL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激活,OPG、Wnt3α、β-catenin水平显著上升,RANKL水平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通过激活OPG/RANKL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来曲唑对老年雌性大鼠骨骼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orexin-1受体抑制剂介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SD大鼠股骨、胫骨的BMS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2)实验分组:对照组、10-5mol/L、10-6mol/L质量浓度的orexin-1受体抑制剂溶液,于成骨诱导第5天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靶点蛋白Dickkopf-1、Gsk3β、β-catenin以及基因Gsk3β、β-catenin mRNA表达,以观察Wnt信号通路对orexin-1受体抑制剂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10~(-5)mol/L、10~(-6)mol/L的orexin-1受体抑制剂处理BMSCs5天后,Dickkopf-1、β-catenin和GSK3β蛋白表达升高,β-catenin和GSK3βmRNA表达升高。结论 orexin-1受体抑制剂促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MP-7)及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康注射液组(对照组)、PNS低剂量组(低剂量组)、PNS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前1d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术后第14天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变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II),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TGF-β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S和肾康注射液能明显降低UUO大鼠术后14dScr、BUN(P<0.05);对梗阻侧肾组织HE染色、PAS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2个试验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Masson染色观察发现,2个实验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法染色并对其灰度值测定发现,与模型组相比,2个试验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P<0.01),BMP-7、Smad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PNS可能通过干预BMP-7/Smads/TGF-β1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1信号的细胞内转导,而起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血竭壳聚糖药膜对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和创面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创面模型,实验组给与血竭壳聚糖药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等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创面β-catenin、VEGF及CyclinD1 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血竭壳聚糖药膜能够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创伤的愈合,实验组创面愈合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创面组织β-catenin、VEGF及CyclinD1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竭壳聚糖药膜治疗大鼠糖尿病创面效果良好,其机制可能与活化Wnt/β-catenin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术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5/6肾大部切除模型组(SNx组,n=10)以及5/6肾大部切除+冬虫夏草菌粉干预组(CS组,n=10).术前及术后4、8、12周分别检测大鼠体质量、尿蛋白量变化,并于术后第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变化,取肾组织切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 Ⅰ)、Ⅱ型受体(TβR Ⅱ)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E-c adherin、α-SM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TGF-β1、TβR Ⅰ、TβR Ⅱ、磷酸化(p)Smad2/3、Smad7、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术后CS组大鼠的体质量高于SNx组,尿蛋白量及血尿素氮、血肌酐低于SNx组.肾脏组织病理分析显示,CS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1).CS组TGF-β1、TβR Ⅰ、TβR Ⅱ、p-Smad2/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α-SMA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Nx组(P<0.05),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结论 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其抑制TGF-β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以及抑制EMT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多种不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开放"或"关闭"状态进行鉴定,初步探讨此通路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LNCaP、PC-3、DU145及AR-CaP亚细胞系IF11、IA8细胞中TGF-β/Smads通路的关键蛋白TGF-βⅡ型受体(TβRⅡ)、Smad2/3、磷酸化Smad2(p-Smad2)、Smad4的差异表达。结果:TβRⅡ在PC-3、DU145、IF11、IA8中表达较高,在LNCaP中表达极低;Smad2/3在所有细胞中表达均较高,但活性成分p-Smad2仅在PC-3、DU145中表达;Smad4在LNCaP、PC-3、DU145中表达较高,IF11、IA8中表达缺失。结论:不同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株TGF-β/Smads通路的"开闭"状态存在差异,仅PC-3、DU145细胞处于开放状态;前列腺癌细胞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TGF-β/Smads通路状态参与晚期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酚酸A对5/6肾切除(Platt法)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科素亚组,采用Platt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术后8周分别观察大鼠肾组织BMP-7、Smad6、TGF-β_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Smad2/3、p-Smad1/5/8的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p-Smad1/5/8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 or P0.05),TGF-β_1、p-Smad2/3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 or P0.05)。结论:丹酚酸A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p-Smad1/5/8蛋白表达,抑制p-Smad2/3蛋白表达,调节BMP-7/Smads/TGF-β_1信号通路,抑制了TGF-β_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起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研究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6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药组、B药组和A+B药组,构建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检测各组骨组织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指标以及骨组织Wnt、β-cate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验证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与假手术大鼠Wnt/LRP-5/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是否存在差异,观察骨碎补总黄酮给药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该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40只3月龄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症模型组(OVX组)、骨质疏松模型+骨碎补总黄酮灌胃组(OVX+OTF组)、骨质疏松症模型+雌激素灌胃组(OVX+USP组),每组各10只。除SHAM组外,各组均通过卵巢切除术进行骨质疏松症造模,SHAM组进行假手术。常规饲养10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验证造模,成功后开始药物干预。OVX+OTF组给予108 mg/(kg·d)剂量的骨碎补总黄酮进行灌胃;OVX+USP组给予0.1 mg/(kg·d)剂量的结合雌激素溶液灌胃;OVX组及SHAM组给予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给药2个月后以脱颈法处死各组大鼠。采用RT-PCR法检测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与SHAM组大鼠之间Wnt/LRP5/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干预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Wnt4、β-catenin及FGF-2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缬沙坦组,各组组内分为1周、2周、4周3个时间点。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2 ml/只/d)灌胃;中药组予以加味六味地黄汤组灌胃(2 ml/d);缬沙坦组在造模后给予缬沙坦(30 mg·kg~(-1)·d~(-1))灌胃。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肾组织Wnt4、β-catenin及FGF-23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出现肾间质纤维化,中药组和缬沙坦组大鼠小管间质病变减轻。与假手术组相同时间点相比较,大鼠模型组肾功能(BUN、Scr)、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Wnt4、β-catenin及FGF-2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相比较,加味六味地黄汤和缬沙坦均能改善肾脏病理,显著降低BUN和Scr水平、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下调肾组织Wnt4、β-catenin及FGF-23蛋白的表达(P 0. 05或P 0. 01)。结论:UUO大鼠肾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并可能介导了FGF-23的转录,而加味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阻断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FGF-23的表达,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药物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检测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生物力学指标,运用q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去势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减少,排列稀疏不规则,连接不完整,骨髓腔变大,有大量纤维组织。药物组骨小梁数量减少不明显,粗细均匀稍致密,排列尚规则,连续性完整性较好。结论雌二醇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于BMP-2,增加了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了骨生物力学性能,能够改善骨组织结构,发挥了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t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在抑制CIA大鼠关节骨破坏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导Wistar大鼠发病,建立CIA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且炎症分值在2分及以上的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并进行相应治疗,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对关节骨破坏情况的作用。结果:治疗12周后,骨碎补总黄酮组、骨碎补总黄酮加1/2依那西普组、依那西普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及骨小梁数量均明显高于灭菌用水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小于灭菌用水组(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明显抑制CIA大鼠炎症关节骨破坏,其作用可能与骨小梁数量减少及骨小梁分离度的增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衰饮抗肾纤维化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肾病模型,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衰饮组与尿毒清组,采用RT-PCR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GF-β1mRNA表达增强,Smad2、Smad3水平升高,Smad7下降,治疗后肾衰饮组TGF-β1mRNA表达明显减少,Smad2、Smad3水平下降,Smad7升高,同时肾组织α-SMA表达下降,明显优于尿毒清(P0.05)。结论:肾衰饮抑制TGF-β1mRNA表达,提高Smad7水平,通过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以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干扰素-γ(IFN-γ)治疗大鼠肝纤维化,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及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NF-γ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3组。用3%硫代乙酰胺(TAA)100mg/kg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同时肌肉注射INF-γ5U/d。在肝纤维化诱导第8周处死,用Masson染色观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肝纤维化程度、TGF-β1和Smad3表达比正常组增高(P<0.05),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IFN-γ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30例瘢痕疙瘩(A组)、30例增生性瘢痕(B组)及20例正常皮肤(C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ad2、Smad3在A、B组中的阳性率高于C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核内积聚较C组明显,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A、B组中的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联合作用,导致病理性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