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方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 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病历编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方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 组治疗前后胆囊壁厚度、胆囊体积及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治疗后,2 组胆囊壁厚度、胆囊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观察组胆囊壁厚度、胆囊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2 组TBA、TC、IL-1β、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TBA、TC、IL-1β、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 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肝利胆方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及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10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标记,奇数号作为对照组,偶数号作为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恶心呕吐、脘腹满闷、嗳气频作、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腻)、胆囊功能(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炎症因子水平(CRP、IL-6、IL-8)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胆囊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积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加强(P0.05),胆囊壁厚度程度则降低(P0.05);(3)观察组患者CRP、IL-6、IL-8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应用于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症状,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改善胆囊壁厚度,提高炎症因子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胆囊的功能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3.
唐忠明  邓中民  朱德斌 《新中医》2024,56(9):98-101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辅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行胆囊 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胆囊切除术后 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排气、肠鸣音恢复、进食及排便时间更早(P<0.05)。治疗后,2组血清 hs-CRP、PCT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 照组23.26% (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有利于改善术 后胃肠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消炎利胆止痛汤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患者氧化应激因子、胆囊功能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炎利胆止痛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63/69)高于对照组(75.36%,52/69),不良反应率(11.59%,8/69)与对照组(8.70%,6/69)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胆囊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囊收缩功能(62.55±8.14)%高于对照组,胆囊壁厚度(2.08±0.25)mm、胆囊容积(21.23±3.42)cm3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氧化应激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氧化歧化酶(SOD)、IL-8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利胆止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促进胆囊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利胆汤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构及预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4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2例术后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口服,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疏肝解郁利胆汤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腹胀、腹痛、腹泻、纳差)、胆囊结构指标(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腹胀、腹痛、腹泻、纳差积分及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胆囊收缩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症状积分及胆囊壁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胆囊收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56/62),较对照组的72.6%(45/62)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10/62),复发率为3.2%(2/62),较对照组的35.5%(22/62)和14.5%(9/62)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疏肝解郁利胆汤与熊去氧胆酸片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可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吴绵勇  郁银娟  章一凡 《新中医》2019,51(7):151-154
目的:研究防石方对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恢复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4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2组各70例,术后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给防石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查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记录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腹泻、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统计随访2年结石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14%,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胆囊收缩率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观察组结石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12.86%(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服用防石方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缩短胃肠恢复时间,降低结石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叶娜珊  王以巧  倪乐 《新中医》2022,54(22):80-83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片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2 组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术后次日即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片治疗。2 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2 组肝胆湿热证证候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2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胁肋胀痛、晨起口苦、口干欲饮等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胁肋胀痛、晨起口苦、口干欲饮等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3 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片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胆和胃方治疗慢性胆囊炎(CC)的疗效.方法: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利胆和胃方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胆壁厚度、胆囊容积小于对照组,胆囊收缩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片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连续服药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炎利胆片用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石利通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胆石利通汤组(治疗组)和消炎利胆片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胆石利通汤治疗,每日一剂,10d为一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每次4片,2次/d,连用20d。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右胁部疼痛、肝区叩痛、莫非氏征)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是0.016,0.009,0.028);而在胆囊壁厚度改变方面,治疗前两组间比较没有差异(P=0.92),而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胆石利通汤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具有消炎利胆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