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冬换季注意预防慢阻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呼吸道疾病高居全国疾病死亡率第一位,其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危害最大。卫生部的最新统计表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居疾病死亡率第一位,其中在城市中排在第四位,在农村中则是头号疾病杀手。在我国约有2500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每年致死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更是高达500万~1000万。 秋冬季节转换之际,正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发病高峰期。提醒大家,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原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慢性病的可干预程度。方法:应用人口年龄结构标化的方法量化分析人口老龄化因素与流行病学因素的转变对患病率变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不同时间段内,人口老龄化因素与流行病学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总的来看,流行病学因素的影响大于老龄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病(简称慢性病)的死亡数已占我国人口中总死亡数的82.4%,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患有慢性病老年人的心身健康状况,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老年慢性疾病的相互作用,更好地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对近年来入我院疗养的800名患慢性疾病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心身健康状况进行多维评价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应用疾病管理理论提高部队干休所的医疗保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Robbin等提出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定量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及死亡概率。把慢性病分成无危险、出现有危险因素、出现致病因素、出现症状、发生病理改变、劳动力丧失六个阶段,提出临床治疗只针对第三阶段之后实施干预。2001年9月,英国政府提出了21世纪慢性疾病管理的新策略,并推出了“Expert Patient Program”,即通过医学专业人员的宣教和指导,使慢性疾病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Robbin等提出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定量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及死亡概率。把慢性病分成无危险、出现有危险因素、出现致病因素、出现症状、发生病理改变、劳动力丧失六个阶段,提出临床治疗只针对第三阶段之后实施干预。2001年9月,英国政府提出了21世纪慢性疾病管理的新策略,并推出了“Expert Patient Program”,即通过医学专业人员的宣教和指导,使慢性疾病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7.
吸烟与慢性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本地人群吸烟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991年对牟平农村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选疾病监测点中15岁以上、每月1号出生的男女及全部40岁以上男性,调查其与健康有关的接触史、吸烟及其健康状况。2结果与分析本调查中国调整吸烟率40.3%(男63.4%,女...  相似文献   

8.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病(简称慢性病)的死亡数已占我国人口中总死亡数的82.4%,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患有慢性病老年人的心身健康状况,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老年慢性疾病的相互作用,更好地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对近年来入我院疗养的800名患慢性疾病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心身健康状况进行多维评价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6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中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6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现状。方法通过对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的分析,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对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了这6种疾病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在8811万65岁以上人群中受这6种疾病侵害的老年人在2000万以上。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这6种疾病导致的65岁以上老年人期望寿命损失,城市为8.18岁,农村为7.78岁,全国合计为7.86岁,分别占65岁时期望寿命的51.35%,50.82%和50.78%;我国目前这6种慢性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34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6%。结论无论是健康损失还是经济损失,这6种常见慢性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均是巨大的,将给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呼吸系统疾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高发疾病,而老年人占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的7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COPD的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提供了COPD的一些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1.
<正>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多年来,人们对H2S的研究仅限于它的毒理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在人体内半胱氨酸代谢生成内源性H2S,它对神经系统特别是海马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并可以调节消化道和血管平滑肌  相似文献   

12.
合生元是指益生菌加益生元的合剂,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合生元称为合生元制剂。合生元的构成基于“多样性防御理论”,即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障,对于防御生物入侵有着重要意义。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相加不是简单的混合,其对于微生物生态系统和免疫应答的效果以及强化屏障功能的效果,应该远远超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协同或相加作用。本文将介绍经实验证实的优秀益生菌和具有强力的生物活性的益生元组成的合生元,以及其控制急性和慢性疾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有这两个内涵:——慢性:指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健康相关状态。由于长期的、低强度的暴露所造成累积作用,使机体发生持久性、甚至不能逆转的病理损害,一般病程在三个月以上的均可称为慢性病。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它是一种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下降,而慢阻肺却在上升,如美国1963-1998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59%,中风下降了54%、而慢阻肺却增加了16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阻肺在各类致死病因中排列第6位,推测到达2020年,安将跃升到第3位。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将2002年11月20日作为首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  相似文献   

1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以恶性肿瘤、心睹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骨髂关节疾病为代表的一组疫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的特点。这种被专家称为“隐蔽的流行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005年已夺去3500万人的生命,而今年全世界将有5800万人丧生。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相似文献   

16.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以传染病控制为重点的疾病的控制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当前疾病控制面临的双重挑战,提出必须一方面继续抓紧抓好传染病的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应尽快抓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慢性病患病率的未来趋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慢性病在公共卫生上的地位愈渐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慢性病的未来流行趋势,唤起公众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方法:根据人口研究的成果假定人口预测参数,对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应用年增长率法预测慢性病的未来患病率水平。结果:慢性病的患病率在今后几十年里会逐步上升,到2030年患病率将达到656.75‰。结论:如不立即采取干预措施的话,慢性病在今后会出现更高的患病率,必须从现在起就重视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长寿》2008,(11)
对于慢性疾病,旧有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慢性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它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的各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及消耗性疾病。包括慢支、哮喘、慢性咽炎、反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糖尿病、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就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来说,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慢病防治现状调查报告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严重危害群众与生命质量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郑州地区慢病防治工作现状\探讨符合郑州情况的慢病预防控制模式、为制定防制政策提拱依据,省市疾病控制中心联合,采用定性访谈\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和统计数据等方法,对郑州市12个县市区慢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冬季是关节炎的高发季节,它是一种发病率高、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并已经成为头号致残疾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