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放疗对乳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亚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43例行乳癌根治术后进行放疗患者(疗前、中、疗终及疗后1、2、3个月)外周血WBC总数、淋巴细胞绝对数、LYC亚群和亚组及LYC对PHA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揭示:病人在疗中和疗终时,WBC总数和LYC绝对数、LYC亚群和亚组(Tr、Tu)均明显减少.LYC对PHA的反应性降低,尤以疗中更明显.放疗后肿瘤复发或转移病人的WBC、LYC、TC、BC和Tr细胞都低于无复发或转移者,更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病人在疗中、疗终及疗后3个月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呈抑制效应,上述免疫参数的变化对判定病人的预后和转归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分割模式即大分割放疗(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HFRT)和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CFRT)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HFRT,n=20)与对照组(CFRT,n=20),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eripheral lymphocyte count,PLC)变化。结果 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患者的基线PLC无统计学差异(1.53±0.54 vs 1.64±0.56;P> 0.05)。2组的PLC在放疗过程中稳定下降,大分割组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割组(32.5%vs 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分割组的最低点PLC高于常规分割组(0.91±0.28 vs 0.55±0.22;P <0.001)。大分割组治疗期间的最低PLC与基线阶段的比值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组(0...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乳腺癌患者、35例同期乳腺良性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 A、Ig G、Ig M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全血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g G、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g A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改变与癌症组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CD4+/CD8+比值越低,CD8+、Ig G、Ig M水平越高,Ⅱ期与Ⅲ期、Ⅳ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鼻咽癌(NP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的检测及放疗后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双色直标的免疫荧光试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人,128例NPC患者外周血在细胞膜受体上的表达。结果:126例NP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升高,导致NPC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放疗后肿瘤有复发或转移者CD4+、CD4+/CD8+也有明显的下降。NPC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CD3+/HLA—DR、CD8+/HLA—DR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化T淋巴细胞的含量(P<0.01)。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对NPC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放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NPC放疗后复发及转移的可能性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忠  牛雯  陈龙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36-537
目的 观察三羟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DA—MB—435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三羟异黄酮处理人乳腺癌细胞后细胞周期改变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吖啶橙/溴乙锭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DA—MB—435S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三羟异黄酮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可以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而且随剂量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阻滞作用也增强。经吖啶橙染色法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随三羟异黄酮剂量增大,细胞凋亡也逐渐明显。结论 三羟异黄酮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NKT细胞表达率的变化,探讨乳腺癌患者免疫状况与肿瘤分期的关系以及免疫指标变化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法与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正常女性和120例乳腺癌患者的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T诱导细胞(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CD3+CD8+)、自然杀伤细胞(NK)、NK样T细胞(NKT)的表达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CD3+、CD3+CD4、CD3+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NK、NK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患者CD3+、CD3+CD4、CD3+CD8+、NK、NKT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综合治疗后乳腺癌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恢复到正常值。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临床分期有一定意义;经过治疗后能够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08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术前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对比,分析食管鳞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食管鳞癌组患者外周血CD3^+ 、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P=0.320);CD4^+和CD8^+水平显著增高(P=0.001;P〈0.001),由于CD8^+增高的程度大于CDZ增高的程度,使得CDgCDs~较对照组降低(P〈0.001)。(2)早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CDgCDs~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3)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CD4^+和CD4^+/CD8^+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01),CD8^+和NK细胞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随着肿瘤的进展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削弱;监测CD4^+/CD8^+的变化可作为食管鳞癌病情进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陈晓亮 《中国校医》2022,36(9):687-690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保乳术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疗效、计划靶区剂量学、肌钙蛋白水平、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3.67%,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37);观察组计划靶区V100%、V105%分别为(9.68±0.65)%、(1.03±0.0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2.02±4.87)%、(24.51±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076、64.691,P值均<0.001);放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肌钙蛋白分别为(0.116±0.012)ng/mL、(0.260±0.019)ng/mL,分别高于放疗前的(0.059±0.010)ng/mL、(0.057±0.00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肌钙蛋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55,P<0.001);观察组的无瘤生存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0.036)。结论 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辅以调强放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靶区照射剂量均匀性、适应性,避免心肌及其他周围组织损伤,并提高无瘤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环境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环境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1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 ;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 +CD8+以及B细胞 (CD3-CD19+)、NK细胞(CD3-CD16+CD56+)的分布 ;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IgE水平。结果217名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 :0.11~2.11μmol/L ,(0.46±0.27)μmol/L(x ±s) ,其中63名儿童血铅≥0.48μmol/L。选择高血铅组 (≥0.48μmol/L)38名和低血铅组 (<0.48μmol/L)35名儿童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高血铅组学龄前儿童CD3 +、CD3+CD4+/CD3+CD8+与低血铅组比较均明显下降 (P<0.01);CD3+CD8+细胞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相比升高 ,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CD3-CD19+、CD3-CD16+CD56+细胞、IgG、IgM、IgE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血铅≥0.48μmol/L对学龄前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敖亮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29-153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CRT),B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T-IMRT).处方剂量为50Gy/25次,观察疗效.结果 经治疗,B组的剂量均匀性好于A组剂量均匀性(P<0.05);B组计划靶区在V105时体积小于A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为乳腺癌保乳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而T-IMRT在剂量使用中凸显了优势,与其他剂量相比降低了心、肺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胸壁以及腋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入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患者11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甲组与乙组。甲乙两组均采用适行或传统放射治疗技术,甲组58例患者照射胸壁,乙组60例患者照射胸壁加锁腋野。两组患者照射剂量46-56GY,治疗时间为5-6周。在完成放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乙组与甲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近期总体缓解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复发率和乙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进行腋窝照射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研究未得出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适行或传统放射治疗照射胸壁或胸壁加锁腋野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但是照射胸壁加锁腋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实施时需要加以考虑。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及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的个体化确定需要更多的随机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D (VitD)水平,探讨二者与乳腺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45例,3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取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FA、VitD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FA、VitD水平乳腺癌组明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FA、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FA、VitD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递减.结论:血清叶酸和维生素D含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和TNM分期有关,高水平的FA、VitD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稳定转染抑癌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细胞BT54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脂质体转染法体外转染pcDNA3-PTEN质粒至乳腺癌细胞BT549,G418筛选阳性克隆细胞并扩增培养,鉴定转染成功后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1)稳定转染PTEN的PTEN-BT549细胞有PTEN蛋白表达,而转染空载质粒pcDNA3的pcDNA3-BT549细胞和未转染质粒的BT549细胞没有PTEN蛋白表达.(2)稳定表达PTEN的PTEN-BT549细胞增殖能力较BT549、pcDNA3-BT549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BT549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14.
化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损伤程度及相关因素并初步评估AMH在卵巢储备功能测定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女性绝经前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自愿留取血清者30例,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调查化疗后的更年期症状、月经改变等,同时检测其血清AMH、FSH。结果:患者闭经率随着化疗年龄增长而升高;化疗后不同时期闭经率无明显变化;闭经组化疗开始年龄比有月经者高。常用化疗方案CEF/EC、CMF、ET导致的闭经率无明显差异。病例组的血清FSH水平明显升高、AMH明显降低,FSH<20 IU/L的病例血清AMH明显降低,病例组中血清FSH及AMH负相关。结论: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均可不同程度的损害患者的卵巢功能。化疗损伤卵巢功能的程度与化疗年龄有关。化疗后月经正常者,其卵巢储备功能可能已经下降。血清AMH水平与FSH呈负相关,其水平下降提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可以作为化疗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4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43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P<0.05);HSP70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2 cm组高于≤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P<0.01);HSP70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月经状况无关。结论: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SP70的检测有一定意义,其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GPR30-EGFR信号通路在双酚A促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谭岩  方艳秋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86-2289
目的:探讨GPR30-EGFR信号传导通路在双酚A促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为研究双酚A诱导乳腺癌的确切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双酚A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24 h和48 h后GPR30-EGFR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检测AG1478抑制EGFR后双酚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GFR在1μM双酚A作用48 h后其诱导表达最明显(P<0.05);GPR30在双酚A作用48 h后表达下调明显(P<0.05)。通过EGFR的高选择性抑制剂AG1478对乳腺癌细胞中的EGFR进行阻断,当AG1478和双酚A协同作用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相对于双酚A单独作用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双酚A所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作用中,EGFR被有效地激活,GPR30蛋白在与双酚A作用后表达有所减弱;EGFR不是双酚A促细胞增殖的必经通路,双酚A可能通过其他通路发挥促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外周血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变化在老年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及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血清活化后可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及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3+T细胞表面CC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6及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RANTES、MIP-3α及SDF-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7.9±16.6)μg/L比(12.6±4.2)μg/L、(10.9±7.1) μg/L比(5.4±3.5)μg/L、(339.4±94.6) ng/L比(195.0±70.8) ng/L,P<0.01];两组外周血CD3+T 细胞表面CCR5、CCR6、CXCR4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RANTES、MIP-3α及SDF-1异常升高可能在老年乳腺癌患者发病及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in1抑制剂(Juglone)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Juglone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SiHa,采用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抑制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以及Hoechst33258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试验表明,Juglone对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Juglone药物(50μmol/L)培养12、24、48 h后,G2/M期细胞比例数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数却较对照组降低。Hoechst33258实验组可见凋亡细胞。结论:Juglone可能通过体外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途径抑制宫颈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