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儿保门诊体检的3岁以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问卷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营养性贫血发病率为29.61%,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2,P0.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喂养方法、母亲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卫生保健知识知晓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与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家庭状况等因素有关。指导科学的喂养方法,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营养性贫血是小儿“四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就中度以上的贫血而言,在本地区约占体弱儿总数的60%左右,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各地的发病率尚未得到控制,它与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众所周知本病对小儿乃至整个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都会带来不良影响,1997~1998年对6个月至6周岁小儿的随机抽样检测显示贫血的患病率为40.96%,较卫生部妇幼司1995年的贫血调查结果高出三个百分点。其中婴幼儿的患病率高达46.34%,现将宜兴市宜城镇城乡的婴幼儿患贫血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喂养与贫血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儿科及儿保门诊检查的婴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体弱儿进行调查,分析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影响因素。结果:2 120名婴幼儿中,NIDA儿童580例,患病率为27.36%,0~6个月组占38.62%,6~12个月组占26.90%,1~2岁组占21.03%,2~3岁组占13.45%;影响因素:辅食添加不当占60.69%,需求量大占33.62%,先天储铁不足占3.45%,铁吸收障碍占2.24%。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0~6月龄时患病率偏高,辅食添加不合理是造成儿童NIDA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婴幼儿科学正确的喂养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补充辅食营养补充品(Nurture Mate)对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状况的影响,为在我国贫血高发区进行群体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4个县选择8个乡的全部6~24月龄婴幼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婴幼儿每周补充5次辅食营养补充品(Nurture Mate),共补充4个月,对照组为完全空白对照.干预前后检测婴幼儿末梢血血红蛋白.有945名婴幼儿入选,其中干预组502名,对照组443名.结果 干预组婴幼儿贫血率由46.7%下降到37.5%,干预前后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8,P<0.01);对照组干预后贫血患病率无显著下降.干预组48.5%的贫血患儿转为正常,11.8%的患儿贫血程度改善,贫血转归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37,P<0.01).结论 补充辅食营养补充品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6~24月龄婴幼儿的贫血,可改善轻度贫血患儿的患病状况.因此建议将辅食营养补充品的补充作为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干预的有效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5.
营养性贫血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尤多见于婴幼儿。我院儿科自1993年6月至1996年6月诊治450例,现就其病因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81例,女169例,均为足月顺产儿。年龄5~6月37例,~1岁280例,~2岁133例。喂养方式:母乳喂养352例,人工喂养81例,混合喂养17例。开始添加辅食时间:<6月组4月2  相似文献   

6.
铁剂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0 0 1年 1~ 12月份在儿保系统管理门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 83例儿童 ,分别给予食疗、间隔小剂量、间隔小剂量多次口服铁剂治疗 ,现将统计资料完整的 2 16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16例为儿保系统管理的门诊儿童 ,其中男 12 2例 ,女 94例。年龄 :6~ 12月 5 4例 ,1~ 2岁 14 1例 ,2~ 3岁 2 1例 ,平均年龄 :12 .83月。1.2 方法 1.2 .1 实验方法 血红蛋白 (Hb)测定 :取末稍血 ,XF 1血红蛋白仪 ,氰化法。平均红细胞容积 (MCV )测定 :取末稍血 ,采用法国产全自动自不许计数仪ABX MI CRO…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分析宝安区福利中心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按年龄分为三组,通过对患儿临床表现及血象特点的分析,找出福利院患儿不同年龄组表现的基本规律。结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主要在周岁内,以6~12个月幼儿为多。贫血程度为轻、中度,重症较少。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仍属多发病,主要原因是福利院儿科医护人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集体喂养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0例门诊体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结果120例婴幼儿中确诊为营养性缺血性贫血27例(22.5%),<1岁、1~2岁及2~3岁的发病率分别为39.1%、14.5%、5.3%,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26例(96.3%)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1例患儿由于喂养困难,经治疗恢复后血红蛋白又发生降低。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为<1岁;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方法统计病例,按年龄段分组,分析发病原因,总结防治方法。结果本组中,病例数最多在6m~1y段,占46.11%;重度发生率6m~1y段最高,为6.93%,重度病例性别构成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病因以饮食结构不合理最多,6m~1y段辅食添加不正确、早产/低体重儿未及时补充铁剂是主要原因。结论合理喂养、及时铁剂治疗是防治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陕西农村社区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原因及发病率,改善当地儿童营养状况,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0~18个月的婴幼儿进行调查,获有效资料336份。结果 6~18个月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为81.7%,其中轻中度贫血占98.4%。结论 陕西农村社区的营养性贫血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辅食添加不合理,建议通过平衡膳食来控制贫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儿童轻度营养性贫血及相关教育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轻度贫血的儿童中抽取90人,随机分成2组。以家长会的形式对实验组学生家长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并要求对子女的膳食加以调整平衡,对照组不作教育。21天后90名学生再次测定Hb浓度,结果,实验组53.33%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仅21%。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大规模随机化人群对照实验,研究了营养教育在儿童营养性贫血群体防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法明显优于预防投药和铁荆治疗法,是群众防治儿童营养性贫血最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对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干预12个月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奉节县6~24个月龄婴幼儿900名,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各450名。对照组儿童不进行营养干预,干预组儿童在保持原有的膳食结构基础上每天补充一包富含高密度营养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干预时间为12个月。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测定两组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和血红蛋白(Hb)水平,分析两组婴幼儿在营养干预12个月后的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身长别体重(WHZ)、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Hb值及贫血患病率的差异。结果营养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各月龄段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WHZ、WAZ、HAZ和Hb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0.26、0.24、0.59和11.3 g/L,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贫血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6~24个月龄婴幼儿补充富含高密度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12个月后,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可以显著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健康的不良影响.方法:对1490名6月~3岁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进行分析,对贫血组婴幼儿和无贫血组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贫血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贫血组,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方真 《现代养生》2022,(2):228-229
目的 探讨在常规口服铁剂的基础上,配合儿童保健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并结合组间匹配的原则将患儿分为常规组与保健组两组,每组61名患儿.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口服铁剂联合维...  相似文献   

16.
何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18-2918
目的 了解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体检和系统管理的430名婴幼儿,其中男240名,女190名.6个月-1岁健康婴幼儿250名,1-2岁年龄组180名.对选择的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按时体检和血液检查.结果 6个月-1岁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2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显著低于不及时添加辅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个月-1岁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未及时添加辅食以及添加不当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应加强对婴幼儿的喂养指导和定期的健康检查,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分析营养包对婴幼儿营养作用的研究观察结果,系统评价营养包营养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专业数据库及其他资源的文献,汇总营养包营养干预效果的研究数据。经文献质量评价后,纳入符合标准研究进行分析。使用的分析工具为Rev Man 5.3。结果本研究纳入9项研究报告,其中随机对照1项,随机前后对照8项,采纳报告中的13组干预前后比较试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干预可显著增加血红蛋白(MD=0.94,95%CI 0.72~1.15,P<0.01),降低人群贫血发生率(RR=0.34,95%CI 0.25~0.46,P<0.01)。营养干预对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长未见作用,但对身高别体重具有显著营养效果(MD=0.42,95%CI 0.19~0.65,P<0.01),减少婴幼儿低体重率发生(RR=0.53,95%CI 0.32~0.88,P<0.05)。结论营养包对婴幼儿营养状况具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同笑辅助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对照组72例服用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同笑,全部婴幼儿治疗前均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量及体格生长发育情况,治疗2个月和4个月随访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量及体重增加状况。结果: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使用同笑辅助治疗2个月后,体重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4个月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40.53g/L,与对照组平均升高29.80g/L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经同笑辅助富马酸亚铁治疗后,血红蛋白上升较明显,比单纯使用富马酸亚铁颗粒显效快、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9.
甘氨酸亚铁改善学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观察甘氨酸亚铁改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7~12岁之间的贫血儿童(选择指血血红蛋白含量<120g/L),按血红蛋白含量随机将其分成安慰剂对照组(60人)和补充甘氨酸铁试食组(60人),观察期为1个月。结果儿童试食甘氨酸亚铁30天后的结果表明,口服甘氨酸亚铁一个月能使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显著降低,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血红蛋白平均升高幅度>10g/L,并且试食组试验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甘氨酸亚铁具有改善学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丁鸿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79-4680,4690
[目的]通过对田径运动员采用自行配置的营养补充剂进行营养干预,观察补充后对运动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为预防和防止运动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以氧供能为主的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有氧能力。本研究纳入正常入学体育系大学生中经常运动的学生中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运动性贫血学生,对照组为正常学生。在学生体育锻炼期间给予试验组铁复合制剂治疗,并服用12周,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观察实验前和试验后相关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以及铁转蛋白以及营养干预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女性运动性贫血明显多于男性运动性贫血,实验前贫血组红细胞相关指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服用营养干预后干预组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与实验前相比显著性提高并达到正常值,而血清转铁蛋白显著性的降低。[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的改善体内铁紊乱,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机体铁的贮备量,最终改善运动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