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2例60~80岁冠心病病人的79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PTCA,成功率92.4%,其中9例急诊PTCA全部成功。术后随访1~25个月,无心肌梗塞及心性死亡发生,心绞痛缓解率90.4%,5例再狭窄者3例经再PTCA治愈。对老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TCA治疗的效果、并发症防治及操作经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国华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6,36(12):11-12
对不适合行经皮冠状动脉腔中内球囊成形术(PTCA)的19例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复杂形态的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腔内硬化斑块旋磨术(CRA),其成功率与PTCA相似,单独CRA或CRA加补充PTCA后的残余狭窄低,提示CRA治疗严重冠心病比PTCA更优越。  相似文献   

3.
P物质对老年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病变血管的舒张作用胡健张月兰杨波1994年10月~1995年9月,我们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术(PTCA)后不同时间进行了P物质(SP)负荷冠脉造影(CAG),探讨不同剂量外源性S...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结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一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89支血管)和117例老年前期(149支血管)冠心病患者的PTCA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老年组血管扩张成功率94.4%,临床成功率92.3%,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6.1%,再狭窄发生率为32.5%。以上结果与老年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症状改善率两组相同,都在90.0%以上。仅老年组再次PTCA频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x2检验,P值<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冠脉血管重建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复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随机病例治疗结果的长期随访资料,讨论了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便给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5年生存率两者无显著差异,但CABG治疗的病人生活质量早期较PTCA为高,术后再疼痛率及需再次治疗率较PTCA为低,而手术死亡率较PTCA为高。因此病变血管的完全再血管化似无必要。但因大多数病例不在随机研究的对象之中而行CABG,故CABG仍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临床应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但手术中部分患者可出现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及急性闭塞等并发症,影响了PTCA的疗效。1993~1998年,我们对18例PTCA术中出现急性冠脉闭塞(并发症组)及34例PTCA术后...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内支架应用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94年4月至1996年2月对6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68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的69支冠状动脉植入83个支架。其中C型病变占多数。支架全部植入成功。5例PTCA术中急性闭塞者使用支架无死亡、心肌梗塞和紧急冠脉旁路术。随访中1例术后4天发生猝死,1例术后5天心肌梗塞,12例术后2~6个月胸痛复发(19.7%)。由于支架的使用,扩大了PTCA的适应证,减少了PTCA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在术后3个月~6个月内约有30%~50%的患者可发生再狭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细胞,尤其是多形核白细胞(PMN)在PTCA后再狭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综述如下。1PMN参与PTCA后...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老年(共297支冠脉血管)和360例非老年(共451支冠脉血管)冠心病患者接受PTCA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和发病血管支数与非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性;老年组血管扩张病例成功率为95.4%,随着近年冠脉内支架置入率的增加,主要的PTCA并发症较前降低;以上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冠脉血运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PTCA术后低分子肝素早期抗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血栓闭塞。因此,术后早期抗凝治疗非常重要。我们对41例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别用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SH)进行早期抗凝治疗,以探讨LMWH在PTCA及支架术后早期抗凝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7年3月~1998年8月在本院成功地接受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共41例,A组20例,B组21例;两组均除外手术过程中因技术因素造成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腹…  相似文献   

11.
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3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PTCA实施部位出现中等度(AHA分类狭窄度50%~75%)狭窄的病例继续追踪一年,观察狭窄病变进展与否,对有关CAG所见及临床上诸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PTCA后3个月追踪CAG的257例病人中,PTCA部位出现中等度再狭窄82例,占全部PTCA病例的31.9%;其中一年后病变进展的11例(A组),病变未进展的71例(B组)。经t检验,伴有溃疡病变和钙化病变的病人在PTCA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TCA术后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等临床危险因素与PTCA前病变形态的AHA分类为C型病变、钙化、病变血管弯曲度大、冠脉入口病变、PTCA后3个月再狭窄程度、PTCA后冠脉夹层等冠脉造影所见与狭窄病变后期进展有密切关系。而追踪期药物治疗、诸多心血管系统药物对PTCA后慢性期狭窄的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6,36(1):43-44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崔连群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使冠心病的抢救和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经皮冠状动脉脉脉扩张成形术(PTCA)PTCA的机理主要是在球囊压力作用下,使硬化斑块纵行裂开(...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多年来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作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和应用。随着手术者经验的积累 ,介入器械的不断更新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PTCA已成为与药物、外科手术并驾齐驱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是 ,PTCA术后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却在相当程度上困扰了PTCA快速发展。所谓再狭窄是指成功介入治疗手术 ,受治疗冠脉局部损伤后“愈合”反应而造成局部血管腔的再次狭窄 ,一般发生于PTCA后 6个月内。在过去 10多年里 ,不少学者竭力寻找克服再狭窄的方法 ,尽管有多种技术如激…  相似文献   

14.
冠脉内支架内皮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卓有成效方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我国起步虽较发达国家为晚,但发展迅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的健全,PTCA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普及与发展。目前,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半年随...  相似文献   

15.
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PTCA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TP负荷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老年冠心病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ATP按0.28mg/kg.min的速度匀束泵入,共5min,行SPECT检查,观察PTCA前后心肌各心室壁节段放射性异常积分及靶心图缺损范围的变化。结果 ATP负荷SPECT检查副作用轻,消失快、耐受性好。PTCA术后放射性异常积分降低及靶心图范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病变的高速旋磨治疗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650032)周兰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自1977年由Gruntzig创立以来,经过对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但PTCA仍有发生重大并发症的风...  相似文献   

17.
急诊PTCA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地位厦门市中山医院内科温建新综述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杜传礼审校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迅速,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急诊冠...  相似文献   

18.
全国首次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病例注册登记资料分析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5  
为调查,研究我国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现状。方法 资料来源于第一全国冠心病介入性治疗注册登记。1984年至1996年12月31日,全国51所医院共注册登记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6213例,其中5309例资料完整者用于本文分析。结果 PTCA总成功率为91.9%。共扩张6841处病变,其中A型病变1759处,B型3353处,C型1729处。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心脏康复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PTCA患随机分组为康复治疗组(30例)、且(30例),康复治疗组接受12周的Ⅱ期康复运动训练和教育程序,3个月后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心理焦虑表测试,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康复治疗组在运动时间、运动负荷数、心理焦虑表得分、性生活改善、危险因素控制等方面优地对照组,有显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PTCA术  相似文献   

20.
1977年 9月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 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在此后的 2 0多年中 ,以PTCA为基础的冠心病介入性治疗技术迅速发展 ,并在临床实践中确定了其地位和价值。现将常用的几种介入性治疗技术在临床试验基础上的评价及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1 1 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治疗价值1 1 1 单支病变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远期生存率较高 ,根据ACME试验结果 ,PTCA后在 4年的随访中 ,其病死率及心肌梗死(MI)发生率与内科治疗组相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