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药是赤芍有效成分的结构改造物,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263例总有效率92.01%,基本痊愈率40.30%,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总有效率82.27%,基本痊愈率20.54%)。药理研究提示其能抗花生四烯酸引起的动物死亡,抗血小板聚集,对血栓素 B2合成有抑制作  相似文献   

2.
<正> 脑血栓形成是中老年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疾病。国内外虽然对此病治疗方法颇多,而疗效不一。本文总结了我科1989年6月~1991年12月以甘露醇与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34例(下称治疗组)与同期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脑血栓形成34例(下称对照组),两组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其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血栓形成是严重威胁中老年身心健康的一种疾病。它由多种原因通过血管、血液、血流3个方面的相互影响,使侧支循环的代偿失常,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而造成的脑损害。我们于1987~1989年收治33例,用中药通脉饮合赤芍801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并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用药前后的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3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0  相似文献   

4.
从1964年至1988年,笔者应用自拟消栓汤治疗脑血栓形成,效果满意,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0~50岁9例,51~60岁17例,61~70岁7例,71岁以上2例,均经明确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治疗方法应用自拟消栓汤加减。消栓汤组成;黄芪、地龙、当归、桃仁、红花、甘草、赤芍、川牛膝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直接检测活血化瘀中药赤芍有效成分赤芍801与细胞因子内皮素-1(ET-1)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其作用的可能的靶点和分子机理。方法 应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检测赤芍801与ET-1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在QCM金基片表面经活化后接合上亲和素,继而将生物素衍生化的ET-1固定于基片表面,加入赤芍801,检测赤芍801与ET-1之间的相互作用。每-步结合反应后,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以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结果 赤芍801与ET-1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 ET-1可能是赤芍801体内作用靶点之-,即赤芍801通过与ET-1结合,阻碍ET-1与其受体间的结合,从而拮抗ET-1的作用,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 1987年以来收治了数以万计的脑血管病患者 ,根据病情采取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特别在应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血栓以来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对超过溶栓时间的急性脑血栓患者 (指发病时间超过 5天的首诊者 )随机配对分组 ,治疗组 (高压氧加常规治疗 ) 30例 ,其中男 18例 ,平均年龄 55.94岁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9.33岁 ,平均发病时间 11.63天。对照组 (常规治疗 ,指静滴丹参、胞二磷胆碱、门冬氨酸钾镁及维生素 C) 30例 ,其中男 16例 ,平均年龄 54.56岁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6.2 2岁 ,平均发病时间 10 .87…  相似文献   

7.
赤芍801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芍有效成分的同系物赤芍801对C_(57) BL/6J小鼠Lewis肺癌和B16黑色素瘤的局部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它们的自发性血行肺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能明显降低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并能延长荷瘤鼠的凝血酶时间,说明赤芍801可能是通过改善荷瘤鼠血液凝固状态和血小板功能而实现其抗肿瘤血行转移的作用。赤芍801与抗癌药环磷酰胺合用时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脏和肝脏微粒体羧基酯酶(CEase)的活力用醋酸硝基苯水解后释放的对硝基苯酚的量表示。本研究观察了酶诱导剂苯巴比妥(PB)、地塞米松(DEX),安妥明(CPIB)以及赤芍801、首乌、茵陈对大白鼠心脏和肝脏 CEase 活力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PB、DEX、CPIB、赤芍801、茵陈对肝脏 CEase 活力均有诱导作用(P 均<0.05),而 PB、DEX、CPIB 使肝脏重量增加(P 均<0.05),赤芍801、茵陈对肝重量没有影响。DEX、CPIB、赤芍801对心脏 CEase 活力有诱导作用(P 均<0.05)。研究提示赤芍801、茵陈对肝脏水解过程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毒物排泄。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方法颇多,其疗效不一。本文统计了我院近年来住院治疗患者140例,分3组治疗,在同条件同标准下进行分析比较,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4例,女66例,年龄31~78岁,平均50.4岁。其中脑血栓形成115例,脑栓塞25例(不包括患病1月以上的恢复期或后遗偏瘫患者)。本组轻型62例,中型63例,重型15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赤芍801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及缺血心肌环氧合酶-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结扎冠脉左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标准肢体导联Ⅱ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示AMI形成。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赤芍801大剂量组 (80 mg·kg-1·d-1,腹腔注射)、赤芍801小剂量组 (40 mg·kg-1·d-1,腹腔注射)、阿司匹林对照组(25 mg·kg-1·d-1,灌胃),共给药7天。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OX-2、ICAM-1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IL-1β水平无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区心肌组织COX-2、ICAM-1 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赤芍801小剂量组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并抑制缺血心肌组织COX-2、ICAM-1表达。 结论 赤芍801小剂量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水平,抑制缺血心肌组织COX-2、ICAM-1表达。  相似文献   

11.
八一年以来,我科用补气化瘀法治疗辨证为气虚血瘀中风偏瘫患者38例,取得了一定疗效,小结于下: 一、一般资料:38例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7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2年;临床诊断:脑溢血6例,脑血栓形成29例,脑血栓3例。二、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一)基本方:黄芪30~60克,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10~15克,地龙15~20克、橘络5~10克,丹参、桑枝15~30克。(二)加减法: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郁金;口眼歪斜者加全蝎、白附子、僵蚕;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酒大黄;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12.
赤芍801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注射用赤芍801联合西医标准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标志物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0年6月~1981年5月共收治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48例,采用中、西药及针灸综合治疗,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30例,女18例。年龄34~81岁,50~70岁占75%。其中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47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痰清瘀颗粒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清瘀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0%(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ADL)、生活能力指数积分(QLI)、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清瘀颗粒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栓,中医学称中风,分缺血性和出血性。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栓200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42例,女5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40岁以下8例,40~60岁14例,61~70岁58例,71~78岁2...  相似文献   

16.
下肢丹毒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症。自1992年以来,分别采用了中药、西药和中西药并用方法治疗该病182例,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18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排除了接触性皮炎、下肢急性蜂窝组织炎等病症。中医治疗组(下称中药组)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5~76岁,平均374岁;本次发病时间6h~8天,平均39天。西医治疗组(下称西药组)41例,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13~79岁,平均389岁;本次发病时间9h~7天,平均42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下称中西药组)106例,其中男84例,女22例;年龄9…  相似文献   

17.
黄芪总皂苷与赤芍总苷协同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肺栓塞、动脉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三种实验性血栓形成模型 ,观察黄芪总皂苷 (AS)和赤芍总苷 (TSP)以各种剂量配伍时的作用 ;结果AS和TSP均具有不同程度抗各种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或趋势 ,配伍后作用更佳 ,抗凝作用则源于赤芍总苷 ,应用二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方法观察到AS 5 0mg kg和TSP 15 0mg kg配伍时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最佳 ,该剂量下两药配伍对于大鼠脑血栓有相加的保护作用。表明AS和TSP有协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是急诊科常见病 ,而其引起的并发症多种多样 ,其中呼吸肌麻痹 (RMP)这一综合征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发病率、病死率均高 ,故抢救是否及时得当尤为关键 ,否则患者很快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我院近 2年来合并呼吸肌麻痹的1 0例患者临床资料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0例患者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10例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 (岁 )农药服用量 (mL) 出现呼吸肌麻痹时间 (h) 上机时间 (d)阿托品总量 (mg)复能剂总量 (g)解磷啶氯磷啶碘磷啶住院时间(d)结果1女 35…  相似文献   

19.
将10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堂规的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组再加用生物全息针刺疗法。动态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命全息针刺疗法可以升高血清IgM含量,解除脑血栓病人的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血管病常伴有心电图的异常改变 ,表现为ST—T改变、显著U波及Q—T间期延长 ,严重的可出现异常Q波及各种心律失常。现将我院 1999— 2 0 0 1年收治的 116例中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患者中 ,男 84例 ,女 3 2例 ;年龄 45~ 84岁 ,平均 61.3岁 ;脑出血 (CH ) 2 5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8例 ,脑血栓形成 (TIB) 81例 ,脑栓塞 (CE) 2例。均经头颅CT检查或腰穿证实。1 2 心电图资料 见表 1。116例患者中心电图有改变者 86例占 74.1% ,其中TIB占 75.3 % ( 61/8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