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云  曹文飞 《人民军医》2001,44(2):113-113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 (AFP)含量悬殊很大 ,当AFP含量高于一定界限时 ,会出现HD HOOK效应 ,即原倍孔出现假阴性或假低值现象[1,2 ] 。我们用二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对AFP >4 0 0 μg/L的肝癌 52例血清做不同倍数稀释的定量测定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肝癌 52例 ,男 4 6例 ,女 6例 ;年龄 2 6 81岁 ,平均 4 5 6岁。全部病例的血清标本经 12 5I放免法检测 ,AFP >4 0 0 μg/L。国产酶联试剂盒(AFP ELISAKIT)由郑州博赛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 ,批号 :990 10 2。1 2 方法 …  相似文献   

2.
小肝癌的超声检查与临床分析(附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环节[1] 。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与诊断水平的提高 ,AFP检测的采用 ,以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 ,小肝癌 (直径≤ 5cm)的发现日渐增多 ,手术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我院 1985年~ 1999年手术切除的 5 8例小肝癌分析报道如下 ,以期提高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男 5 5例 ,女 3例。年龄 35~ 77岁 ,平均年龄 5 4.35岁 ,47例为查体时发现 ,多为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 :HBsAg( ) 5 0例 ,AFP阳性 2 1例 ,血清AFP测值 <2 0 μg/L2 5例 ,<40 0 μg/L12例 ,>40 0 μg/L2…  相似文献   

3.
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 (Radiofrequency)治疗肝癌是近年国内外兴起的一项新技术[1] 。我院自 1999- 0 9~ 2 0 0 0 - 0 3引进该技术治疗肝癌 2 6例 ,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例 ,女 2例 ;年龄 36~ 6 9岁 ,平均 5 2岁 ;原发性肝癌 2 5例 ,肝转移癌 1例 ,合并肝硬化 2 2例 ;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 2 2例 ,B级 3例 ,C级 1例 ;术前血AFP >40 0 μg·L-1者 15例 ,2 0 0~ 40 0 μg·L-1者 6例 ;肝动脉灌注后 11例。2 治疗方法B超确定肿瘤部位 ,选择穿刺点和进针角度 ,并…  相似文献   

4.
赵清波 《人民军医》2003,46(3):177-179
1 文中未说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些医学论文中 ,只给出了P值 ,未说明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如例 1。例 1[1] ,为进一步了解重型肝炎甲胎蛋白 (AFP)变化 ,对 38例重型肝炎病人进行了检测 ,AFP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见表 1(笔者略做改动 )。表 1 重型肝炎 3 8例AFP值与预后的关系AFP值( μg/L)好转例数率 ( % )病死例数率 ( % )<2 0 3 2 0 0 12 80 02 0~ 43 6 4763 62 0 0~ 2 5 0 0 2 5 0 0 >40 0 675 0 2 2 5 0   注 :分别与 <40 0 μg/L比较 , P <0 0 1,与 <2 0 μg/L ,2 8~ 2 0 0 μg/L比较 , P…  相似文献   

5.
乳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及给药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铁性贫血的补铁药物及给药方法很多 ,但常因用药量大 ,时间长 ,副作用明显而不易为患者接受 ,本文采用小量乳酸亚铁治疗贫血 ,并把每日给药与隔 2日给药的疗效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取缺铁性贫血患者 78例 ,男 33例 ,女45例 ,年龄 17~ 5 2岁。全部按WHO诊断标准 :原卟啉(FEP) >35 0 μg/L为缺铁[1] 。患者血红蛋白 (Hb) (75~110 )g/L ,FEP(5 0 0~ 2 5 0 0 ) μg/L ,将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6人。第 1组为对照组 ,仅给予淀粉片安慰剂 ,第 2组、第 3组服用乳酸亚铁片剂。1 2 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在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时 ,遇 1例导丝断裂 ,经妥善处理而成功取出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46岁。因反复右上腹痛 8个月 ,加重 2 0d入院。既往有“乙型病毒型肝炎”史。甲胎蛋白 (AFP) 2 5 0 μg/L。B型超声和CT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均符合为肝右后叶原发性肝癌。采用Seldinger法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动脉 ,造影显示肝右后上动脉略增粗 ,其远段分支粗细不匀 ,有轻度肿瘤染色 ,范围约 5 .0cm× 6 .0cm大小。为进一步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行局部灌注化疗及栓塞 ,经导管送入超滑导丝至肝右动脉分支 …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是指在原发性肝癌的基础上发生的肺部转移性病变。笔者收集该病患者胸部X线照片 5 5例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部住院病人 ,选自 2 5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转移发生率为 2 2 %。其中男 5 4例 ,女 1例 ,男女之比为 5 4:1。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77岁 ,平均 41岁。 5 5例中 ,19例上腹部隐痛 ,2 1例胀痛 ,1例剧痛 ,10例乏力消瘦 ,2例黄疸 ,1例低烧 ,2例痰中带血丝。 44例肝大、质硬 ,18例上腹部可触及包块 ,9例腹水。实验室检查 ,38例血清甲胎球蛋白 2 0 0~ 80 0μg/L(正常参考值 0~ 30 μg/L)。 5 3例B…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 (AL)治疗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完全缓解 (CR) ,这是取得长期生存的第一步。本文分析了近 5年来收治的初治AL诱导缓解情况 ,以便及时总结经验 ,提高AL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6年 2月 1日~ 2 0 0 1年 3月 10日共收治 41例初发AL患者 ,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组化染色检查而确诊。男 2 4例 ,女 17例 ,年龄 4岁~ 64岁 ,其中 4~ 14岁 15例 ,>60岁 7例。FAB分型 :AML为M17例 ,M2 11例 ,M3 3例 ,M41例 ,M52例 ;ALL为L17例 ,L2 5例 ,L3 3例。初治时情况 :Hb42~ 112g/L ,…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原发性肝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多见 2 0 - 60岁 ,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生存期只有 1- 4个月 ,因为肝癌起病隐匿 ,发展迅速 ,一般到发现时多数都失去了手术机会。经导管的肝动脉化疗栓塞越来越广泛的用于肝癌的治疗 ,肝癌的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也成为放射医师的主要工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4月~ 1999年 12月 ,对住院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 4 2例 ,进行介入法治疗96次 ,现就其疗效进行分析 :4 2例中 ,男 34例 ,女 8例 ,年龄 4 5- 64岁之间 ,平均 51.5岁。全部患者行AF…  相似文献   

10.
肝癌介入性栓塞和化疗药物并栓塞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导管行肝动脉碘油栓塞和化疗药物并栓塞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现将我院 1995— 1999年 80例肝癌介入治疗后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3月— 1999年 4月对 80例肝癌患者分别进行碘油并化疗药物治疗。其中单纯栓塞 4 3例 ,化疗药物并栓塞 37例。男性 5 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32~78岁 ,平均年龄 4 9.6岁。均行经皮Selding法股动脉穿刺 ,超选至肝动脉 ,造影后在超选至靶动脉 ,分别行碘油 (视情况定量 )检塞和以 5 氟尿嘧啶 (5 Fu) 10 0 0mg ,丝裂霉素(MMC) 12mg ,顺铂 (DDP) …  相似文献   

11.
肝癌伴肝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晚期肝癌对静脉系统的侵犯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1 ] 。这种侵犯表现为静脉腔内癌栓和动 -静脉瘘。本研究分析了肝癌伴肝动脉 -门脉瘘 肝动脉 -肝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在肝动脉化疗栓塞 (TAE)疗程中的发生情况 ,探讨肝癌伴肝动 -静脉瘘的介入治疗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中、晚期肝癌 10 6 7列 ,均经AFP、影像学和经皮穿刺活检诊断。男 92 0例 ,女 14 7例 ;年龄 19~ 81岁 ,平均5 9 .4岁。其中 ,原发性肝癌 90 6例 (巨块型 392例 ,结节型 36 5例 ,弥漫性 14 9例 ) ,转移性肝癌 16 1例 (胃肠道肿瘤 14 0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8 6例中、晚期肝癌病人进行了 35 4次肝动脉内化疗(HAI)和栓塞 (HAE)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86例中 ,男 72例 ,女 14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5 3岁。均经临床检查 ,AFP测定 ,B超、CT和肝动脉造影诊断为肝癌。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 ,用 6 .5~ 7F肝动脉导管 (现已采用 5~ 5 .5F)。先行造影了解肝动脉的走向 ,以及门脉内有无瘤栓。有时需行肠系膜上动脉 ,右膈下动脉造影 ,了解有无肝外血管供血。药物用 5 -Fu 10 0 0mg ,或阿霉素 40~ 6 0mg(或顺铂 80~ 10 0mg) 丝裂霉素 10~ 2 0…  相似文献   

13.
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和经门静脉植入化疗药盒持续灌注化疗药 (VPC) 2种方法结合 ,观察原发性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经门静脉植入化疗药盒持续灌注化疗药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 83例中晚期患者 ,用表柔比星 (EPI) 40mg和顺铂 (CDDP) 80mg与碘化油配制成碘油———化疗药物乳化剂 ,经导管向肝癌供血动脉注入 ,后用明胶海绵 (GS)颗粒栓塞该动脉。治疗组 5 9例中晚期HCC患者 ,用上述方法治疗后 ,再经皮下埋置式药盒经门静脉定期灌注化疗药。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效率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分别为 45 .8%和 61.0 % (P <0 .0 5 ) ,2组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 3 .6%和 11.9% (P <0 .0 5 )。对照组 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 69.9%、60 .2 %和 2 0 .5 % ;治疗组分别为 96.6%、67.8%和 42 .4% (P <0 .0 5 )。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经门静脉植入化疗药盒持续灌注化疗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较好方法 ,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00例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 990年 3月~ 1 997年 3月 ,我院共收治了42 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 ,作者分析了进行完整随访的 1 0 0例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1 0 0例中 ,男 7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 49岁 ,均经临床检查诊断为肝癌 ,所有病例初诊时 ,均因无手术指征而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二、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 ,先行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 ,后将导管尽可能超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内 ,进行肝动脉化疗或栓塞 ,常用的药物有DDP1 0mg ;MMC 2 0mg ;5 Fu 1 .0…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较少见。我院收治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33岁。因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 2 0天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 ,格拉斯哥昏迷积分 15分 ,体温 36 8℃。左眼球微突 ,左眼底视乳头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晰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右上肢肌张力略高 ,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 9× 10 9/L ,中性 0 73 ,淋巴 0 2 5 ,单核 0 0 2。免疫球蛋白IgG 8 43g/L(8~ 16g/L) ,IgA 0 .75g/L(0 .7~ 3 .3g/L) ,IgM2 0 2g/L(0 5~ 2 2g/L)。胸部X线正位片未见异常。头颅CT检查 :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 (PH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确定 ,目前一致认为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是PHC发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 118例HBsAg阳性PHC患者的临床、癌旁组织病理资料 ,分析探讨了从HBV感染演变成肝癌的模式。1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HBsAg阳性PHC住院患者 118例 ,全部经病理证实 ,男 10 6例 ,女 12例 ,年龄 8~ 6 8岁 ,其中 8~ 39岁 11例 ,4 0~ 4 9岁 34例 ,5 0~ 5 9岁 4 2例 ,≥ 6 0岁 31例。男女之比为 8.8:1。HBsAg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病理标本于手术切除癌肿或剖腹探查时取材于癌旁组织 ,经…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 95 %以上由肝动脉供血 ,因此临床上很少见到肝动脉造影不能显示和碘油CT未见碘油沉积的肝细胞癌。笔者在行肝TACE术时遇到不同血供肝癌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3 2岁。右上腹针刺样疼痛 1月余。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AFP 72 0ng/ml。CT示肝硬化 ,肝左内叶、肝右前叶和肝右后叶下角 3个结节状病灶 ,诊断为多发结节型肝癌 (图 1)。肝动脉造影示肝左内叶和肝右前叶肿瘤染色明显 ,肝右后叶下角无肿瘤染色 (图 2 )。经肝动脉分别给予MMC 2 0mg +THP2 0mg + 3 8%LUF乳剂 3ml、5ml栓塞。术后患者A…  相似文献   

18.
病人 ,女 ,1 9岁。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季肋区隐痛不适、乏力、纳差等。经当地医院检查 :双眼巩膜轻度黄染。肝功检查示 :总胆红素 4 2 .4 μmol/L ,ALT 2 5 4U/L ,ALP 1 72U/L ,总蛋白 71g/L ,清蛋白 30 g/L ,AFP( -) ,HBsAg( + ) ,抗 HAV( -)。胸片无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 :肝脏回声均质。诊断为 :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乙型 )。给予保肝、护肝、降酶等治疗 ,症状无明显缓解 ,1周前患者又出现发热、恶心症状而来院。入院后查体 :双眼巩膜可疑黄染 ,肝肋下 4 .0cm ,质中、轻压痛 ,余未见异常。复查B超…  相似文献   

19.
CT、B超诊断前列腺肉瘤二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例 1 男 ,5 3岁。 2年前始有排尿困难 ,尿后滴沥伴小便次数增多 ,无血尿、腰酸、发热、尿路刺激等症状。 1年前大便次数增多 ,且不成形。胸膝位肛指检查距肛门约 6 0cm处附近的直肠内触及一软组织肿块 ,占据肠腔约 1/ 3,质中 ,肛指套带血。尿路平片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癌胚抗原 (CEA)15 μg/L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1 1μg/L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1 5μg/L。CT :前列腺形态饱满 ,体积增大 ,可见一梭形团块灶 ,向后突出 ,约5 6mm× 6 0mm× 5 0mm大小 ,边缘…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 (简称脾亢 ) ,患者经部分性脾栓塞术进行治疗 (PSE) ,是我院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自1999年以来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DSA)为 18名脾亢的患者进行了PSE术 ,我科室对患者做了相应的护理 ,取得了良好疗效 ,通过对这 18位病人的护理与大家探讨一下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1 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男 12例、女 6例 ,年龄在 31~ 6 5岁 ,平均年龄 5 2岁 ,全部病例均为肝硬化所致脾大脾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乏力等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 2 0~ 3.0× 10g/L ,血小板 4 0~ 6 0× 1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