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于 1994年开始实施以引流水区蓄水库水为饮用水源 ,撤并原分散型小自来水厂为内容的西北平原农村自来水改水工程 ,并于 1996年建成一座颇具规模的渚山水厂 ,原西北平原农村的自来水 ,由新建成的该水厂取代供应。为了观察该项改水工程的实施效果 ,将改水前后我市西北平原农村水质监测结果及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比较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水厂资料 包括水厂的源水类型、水处理工艺、设计供水量与实际供水量、水质检验和日常水质管理等基本情况。资料来自本站 1992~ 1999年各自来水厂的档案记载及历年来对各水厂的监督检查记录。2 水质…  相似文献   

2.
余姚市改水与介水传染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水是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1996年以来,余姚市在加强日常卫生防病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以扩大居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人口、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为目标的生活饮用水改水工程.具体改水措施包括:改变饮用水水源:建立设施健全的区域自来水厂:改造条件简陋的自来水厂,完善水质消毒处理设施;加强水源管理,减少污染来源:完善了重点水源保护区域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大力实施农村粪管工程;加强监督检测,规范水质管理.  相似文献   

3.
到1999年底,贵州省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到1959.06万,占农村总人中的65.44%,建成农村自来水厂2万多座,饮用自来水的人口1213.8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0.55%,累计设入改水经费7.56亿元。本从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象山农村二次改水水质卫生现状,为制定新农村建设饮用水安全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象山县水利等部门的农村改水现状资料和卫生部门的饮用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7年以来,全县经过改水工程建立自来水厂(站)335个,覆盖461个行政村,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8.1%。在105个经二次改水的农村水站中,有固定消毒设施,日常开展饮水消毒的占8.57%,农村水站与所在镇乡自来水厂管网水合格率分别为66.66%和43。81%。镇乡自来水厂管网水合格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单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村水站相应指标合格率,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改水工程需与饮用水综合管理相配套,建立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1996年以来降氟和治污改水工程的深入和自来水的普及,城乡饮用水结构发生了改变。因改水造成某些地区成为高碘病区已屡见不鲜。为了解连云港市饮水结构改变对水碘含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确定高碘地区、不缺碘地区和缺碘地区。科学地指导我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我们于2003年4月中旬对全市各乡镇主要饮用水源的碘含量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基本情况 宝应县地处里下河地区,土地总面积1467.48km~2,拥有91.88万人口。该县农村改水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期,历经近20年的艰辛,建成水厂204座,其中:县级水厂1座,乡(镇)级水厂27座,村级(联片)水厂177座;以地表水为水源的2座,地下水的202座(占总数的99.00%),累计自来水受益人口74.81万人,全县81.42%的人口已经饮用上自来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农村水厂基础薄弱,规模小,设备陈旧,管道老化,已严重制约水厂的发展,面临着“二次改水”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7.
山区农村改水改厕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市地处粤北山区,与赣、湘二省接壤,管辖1市7县3区,142个乡镇,1274个村委会。农村人口为248.9万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党政的领导下,我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次获得了省、市政府的好评。截至1996年6月底止,全市农村改水受益人口237.3万人,占总人口95.3%,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为41.8%;使用卫生户厕14.46万座,占31.87%,其中三格无害化户厕占46.2%。1主要做法1.1领导重视,把“两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水改厕,在“八五”规划实施前就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文明建设,必须…  相似文献   

8.
随着江山市改水工程的深入发展,2家大型自来水厂的管网末梢水逐渐铺入平原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但部分边缘山区由于条件限制,尚未用上自来水。为掌握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的动态状况,提高学校自备水的卫生管理水平,笔者对江山市2007-2009年全市农村学校自备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全县22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8.5万。东部乡镇靠近黄海,农民长期饮用苦咸水;西部属丘陵地区,水源缺乏;中部地区水源含氟量较高,也是氟骨病和氟斑牙高发地区。针对我县农民饮水困难情况,县委、县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对农村改水工作做了整体规划和部署,并逐年实施改水工程。2003年省政府出台为民办好“五件实事”政策,我县加大了农村改水进程,提出到“十五”期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95%以上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制定了改水攻坚计划,认真安排、统筹规划,坚持“五个到位”,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至2004年底,全县共建农村自来水厂174座,累计受益人口达91.3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2.75%。2005 年将新增受益人口5万人,届时将达到97.81%的改水普及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淮河流域农村改水工作的状况和不同层面人群的态度与需求,于2009年10月在淮河流域选择5个行政村(4个已经实施改水工程和1个尚未实施改水工程)进行调查,分别对村委会负责人和农民进行访谈。结果显示,4个行政村的改水工程资金分别来自国家专项改水项目、人畜饮水工程、村民集资和商业投资公司;改水工程由行政村所在地县、乡政府招标,村委会组织或投资公司组织施工;4个改水工程中的3个出厂水未经净化、过滤、消毒工艺处理,3个实行24h供水,均无定期水质检验;管网入户费280~1 200元/户;水费的缴纳方式有计量收费、按人口收费和按户收费,计量收费的价格1.5元/t;村民家庭安装、使用自来水的主要原因是改水工程的实施;用水量为20.4~54.4 L/(人·d);村民认可的合理水价为≤2元/t。表明该调查地区农村自来水网的运行、管理模式具有多样性,小型化、低水平处理工艺是农村改水工程的主要形式,目前运行的自来水网基本能够满足用户的用水量需求,但供水保证率尚未达到基本安全的相关国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焦淑芬  李玉善 《中国公共卫生》1992,8(10):439-440,438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00年达到世界人人享有安全饮水。为加速辽宁省农村改水工作,自1985年起,以黑山、东沟、大洼、营口和金县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改水工作。至1988年已在5个县建成水厂256座。为了解改水后水质状况,1988~1991年对辽宁省5个改水县农村水厂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1 采样与分析方法1.1 采样用塑料桶采集未经水厂处理的水源为原水,采集水厂处理过的出厂水和距水厂2km 以外用户末稍水为自来水样。采样当时测其pH 值,后加酸酸化备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盐城市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农民饮水卫生问题列入农村达小康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抓好资金筹集,落实优惠政策,坚持科学改水,实行建管并重,使全市农村改水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市共建有乡镇、村自来水厂(站)1400座,受益人口达636.7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84.2%,全市所有乡镇和85%的行政村都通上了自来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农村改水工作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其改水实践和体会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3.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 ,总面积 15 0 0多平方公里 ,辖 8县 (市 ) 1区 795万人口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九五”期间 ,市委、市政府将农村改水列为“民心工程”,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 90 %列入实现小康的总体目标 ,层层建立组织 ,切实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发动 ,多方筹措资金 ,坚持科学改水 ,强化水厂管理 ,使农村改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至 2 0 0 0年底 ,全市农村共建有自来水厂 (站 ) 142 0余座 ,受益人口达 668万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 1995年的 5 2 .2 %提高到 87.5 % ,全市所有乡镇和 90 %以上的行政村都通上了自来水。盐城市实现“九五…  相似文献   

14.
宝应县农村改水工作起步于上世纪 80年代初期 ,历经近 2 0年的努力 ,建成水厂 2 0 4座 ,其中 :乡 (镇 )级水厂 2 7座 ,村级 (联片 )水厂 177座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 2座 ,地下水为水源的 2 0 2座 (占总数的 99% ) ,累计受益人口 74 81万 ,受益率达 81 4 2 %。但全县农村水厂基础薄弱 ,尤其是早期建的水厂规模小 ,设备陈旧 ,管道老化 ,已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迫切需要“二次改水”。1 原因分析1.1 建设规模小 改水工作刚起步时 ,为尽快让农民吃上自来水 ,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欠考虑长远发展规划 ,搞一村一厂 ,使水厂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辽宁地区农村改水工作发展很快。现已建成农村自来水厂近4000座,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20%以上。自1985年起,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在黑山、东沟、大洼、营口和金县建成水厂408座,使119.7万农民饮用上自来水,彻底改变了农村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市大力鼓励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改水,形成了农村改水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资金的引入,缓解了农村改水资金不足的矛盾,推动了农村改水迅速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农村自来水厂经营机制的创新,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农村自来水厂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龙岩市农村以山泉水、地下水为水源,建自来水厂221座,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95.83%,自来水普及率为71.74%。本文从防病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认为农村改水对降低介水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防止地方性氟中毒,促进农村致富奔小康,建立卫生新村,改善农村卫生面貌等,起了重要作用。 龙岩市所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十五个乡镇,44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27.7万。88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改水,以地下水、山泉水普及率达71.74%。94获“省改水先进县(市)”,本文结合农村初保达标,对农村改水的防病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市改水工作的深入发展,新建不少大型自来水厂,采用集中式供水,使广大平原地区城、镇学校、居民均用上了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但部分边缘山区由于条件限制,尚未用上自来水,为此,今年9、10月份二次对我市22家边缘山区乡、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水质卫生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普及农村自来水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探讨农村饮用水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1988-2007年间自来水普及率与主要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及地方性氟中毒的控制效果。结果普及以山泉水为水源的自来水是山区农村简便、可行、有效的改水方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1988年的21.20%升至2007年底的87.80%,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从1988年的421.00/10万降至2007年的31.60/10万:王坂村经8年的改水降氟,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的56.39%下降至7.27%,其中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8.33%,尿氟均值0.51mg/L(中位数),饮用水水氟从改水前的6.00mg/L降为0.08mg/L(中位数).结论 农村改水是降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有效途径,农村自来水普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加强农村饮用水设施管理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巩固改水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农村村级普及自来水工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普及自来水影响因素,为研究并提出可行的能够持续推进安徽省农村改水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访谈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结果居民人均纯收入、居住集中与否与自来水普及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普及自来水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村干部重视程度、组织与发动、必须的投资,其次是村民需求程度、自来水管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等。已经建起了自来水厂的8个行政村中,自来水普及率最低的只有25.0%。村自来水厂基本都是个体承包。自来水管网破损、自来水水源污染,是农村自来水普及的突出问题。结论政府应明确普及自来水的责任。对已经建成的自来水厂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及时供水,保证水质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