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4岁,农民。因“发热伴活动后气促近2个月”于2007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2007年8月底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在39℃左右波动,发热前无畏寒、寒战,无明显的关节疼痛、皮疹,伴活动后气促,夜间可平卧休息,轻微咳嗽,无痰,无明显的胸痛、咯血等症状,在家自服药物无好转。到当地医院拍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可能”(图1),给予“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病毒唑”等抗感染治疗2周。患者体温在37~39℃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71岁,于2012年4月17日以“咽痛9天,颈部脓肿切开引流5天”为主诉收住院。患者于入院9天前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咽部疼痛及吞咽痛,间断发热(体温不详),伴全身不适,偶有咳嗽,无咳痰、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恶心、呕吐,无高热、头晕、头痛等不适,经休息症状未缓解,且出现咯血(色鲜红,量约200ml左右),遂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会厌炎,给予静点“奥硝唑注射液”、“美罗培南”、“头孢哌酮钠”治疗3天,患者仍感咽痛不适,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颈部肿胀、转颈受限。未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发热、多关节痛14,杵状指(趾)10个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10月无诱因发热,达39℃以上,伴寒战、盗汗,双侧大关节疼痛,较剧烈,双腕及双踝肿胀明显,静脉用地塞米松2~3周后症状缓解,改泼尼松30mg/d口服,以后逐渐减停,其间症状反复。2002年1月于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有杵状指(趾)表现,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予美洛昔康(莫比可)及中药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4.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1岁,汉族,已婚,主诉:间断腹泻8天,突发腹痛3天,发热2天。患者8天前无诱因出现腹泻,黄色稀水便,无脓血、黏液,(3~5)次/d,伴里急后重,不伴发热、腹痛、腹胀,自服黄连素5天好转。3天前,突发下腹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吐出为胃内容物,无鲜血或咖啡色物,腹胀明显,持续不缓解,无发热,就诊于急诊,行腹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腹腔胀气,少量腹水”,诊为“腹痛原因待查”,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头孢替安抗感染,补液治疗,腹痛略有好转。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20岁,主因“口干、咽痛、胸痛6天,加重伴发热、憋气3天”于2004年5月6日收入急诊留观室。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咽痛及左侧阵发性胸痛,自服感冒冲剂及抗生素(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体温最高38.5℃)、胸闷、气短、全身乏力,于当地医院查血WBC14.7×10^9/L,N84.7%.心肌酶示CK451U/L.CK—MB55U/L,予抗感染、营养心肌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9岁,一个月前下田施肥后10天,出现发热(39~39.8℃),畏寒,伴头痛。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上感”给予青霉素80万u肌注2天及口服去痛片,症状无好转,第3天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充血性麻疹样皮疹,无痕痒,急转当地县医院。医生亦未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诊断为“上感”、“药物过敏”。给予青霉素400万u及地塞米松10mg静滴共6天,症状仍无改善。第10天出现表浅淋巴结肿大,全身浮肿,改用先锋V号6g静滴8天及静推速尿每天20mg。发热,畏寒,头痛及全身浮肿症状减轻,第18天出现巩膜黄染,少尿,于1995年10月30日由当地医院转送…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3岁,农民,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短、呼吸困难1年,加重2天,于2004年2月9日入院。患者1年前于上坡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无胸痛、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休息20分钟后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而未系统诊治。以后多于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平均每月发作1~3次,休息20~30分钟后可缓解。2个月前因劳累后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休息时症状减轻,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左心衰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利尿等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略有缓解。共住院治疗20余天,出院后坚持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异山梨酯(消心痛)等药物,但活动后仍感胸闷。近2日无明显诱因胸闷、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休息时仍有轻微胸闷,无咳嗽、咳痰、咳血、发热,入院求治。  相似文献   

8.
刘洁 《中国医刊》2006,41(7):52
患者,男,35岁,河北省农民,因“发热8天,腹胀2天”就诊。患者就诊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40.2℃,最初伴有寒战、咳少量白痰、头痛及全身肌肉疼痛,外院给予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体温略下降,寒战消失;但发病第3~5天患者面部及胸部潮红,尿色变深,尿量减少(约500ml/d),无出血、水肿(外院考虑为药物过敏)。来本院就诊前2天出现腹部胀痛、食欲差、恶心,无呕吐及腹泻。外院查转氨酶明显升高、腹水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接触史。无手术及输血史,否认长期大量饮酒史。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口服“去痛片”后全身红斑、水疱,痒6天,于2004年7月17日来我科住院治疗。该患12天前因头痛自服数粒“去痛片”,6天后先于上肢起红斑、水疱,自觉痛痒,皮损迅速波及全身,且口腔黏膜、外阴糜烂,由于口腔黏膜疼痛食欲不佳,数日未大便,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药疹”,应用“地塞米松”(剂量不详)静点2天,病情继续发展,无口干、多尿症状。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4岁。因反复发热伴咽痛、关节痛3年,再发3天于2004年7月7日入院。患者分别于2002年9月和2003年8月因无明显诱因突发高热伴咽痛、关节疼痛、轻度活动受限以及全身肌肉酸痛而就诊,第1次发病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点滴头孢三代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25天,症状缓解。第2次发病因2次血培养均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故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选择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及非甾体消炎药联合治疗4周,症状缓解。此次发病除上述症状外,还伴随发热,双上臂及背部出现散在淡红色环状皮疹。父母亲及兄弟姊妹均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1.
胡志  杨彦佳  刘凯  李雅馨 《西部医学》2012,24(6):1229-1229
病例女,49岁,因“咳嗽17天,声嘶15天”,于2011年2月6日就诊。1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黄绿色脓痰。无畏寒、发热、胸痛、气紧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15天前出现声嘶。曾先后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先锋霉素”抗感染治疗,咳嗽有好转,痰转为白色泡沫痰,声嘶无缓解。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可,声嘶,咽部充血,余未查见阳性体征。喉镜检查发现:双声带前份白瘢(图1)。于左侧声带取活检,病理结果:炎性渗出坏死物和大量真菌菌丝(倾向为曲霉菌,图2)。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4岁,已婚。以持续性下腹痛伴发热2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前2天余自觉下腹闷胀,食欲不佳,于私人诊所治疗,静脉输注“白霉素”、“林霉素钠”(具体药量不详),病情未见好转。而后自觉右下腹痛为重,逐渐波及整个下腹,伴发热,偶有寒战,恶心未吐;无脓血便,小便正常。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结核病史。平素月经规律,G2P1,1月前诊断为早孕而行“药物流产”,自述流出胚胎样组织,其后阴道少量流血10余日后血止。4天前月经复潮,量同往常。查体: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5岁,因“产后35天,大小便困难30天”于2003年5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4月14日在当地卫生院经阴分娩-3.2kg足月女婴,此次分娩为第2胎。产时经过不详。产后阴道流血少,2天出院。产后5天出现大小便困难,伴肛门坠胀感,持续至今,无明显加重。无发热、寒战,无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阴道白色恶露持续至今,量少无异味。  相似文献   

14.
患者,35岁,孕3产3,因“产后34天,下腹痛伴逐渐腹痛4天”于2006年5月9日入院。2006年4月5日孕足月在家顺产1子(孕期经过顺利),产后阴道流血10天干净,产后无性生活史,5月5日无诱因下出现下腹持续性绞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及腹泻,在村医处考虑为”宫缩欠佳”予治疗(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体位改变受限,下腹部逐渐肿胀,伴畏寒发热、胸闷,无排尿、排便困难。查体T38.3℃,面色苍白,腹隆起孕6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3岁,间断性发热伴腰酸、尿痛5年,加重二天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酸等症状,在某院检查诊断为“尿路感染”予以庆大霉素治疗,症状好转,但5年中常因劳累等因素而反复发作,经常服用氟哌酸等抗生素。本次入院前二天因发冷、发热(38℃左右)、腰痛、尿频等症状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6℃,呼吸20次分,脉搏56次分,血压1410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双肾区略叩痛,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红细胞398×1012L,白细胞39…  相似文献   

16.
胡瑞丹  郑虹 《四川医学》2007,28(3):342-34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8岁。因反复左耳流脓4^+年,加重2^+月,发热,耳痛,眩晕,呕吐7d,于2006年4月2日人院。患者4^+年来左耳反复流脓,无明显诱因,间断有耳痛,无发热耳鸣,眩晕。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间断口服抗生素,以滴耳液滴耳(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能提供)治疗,可缓解症状。2^+月前再次发作,脓液量多,有明显异味。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8岁,未婚。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并伴同侧明显头痛、恶心、欲吐、无发热、咳嗽或腹泻等全身不适症状,未予诊断治疗,今因症状加重,视力明显下降,而到我院诊治,经门诊眼科检查拟诊为“右眼急性青光眼”入院。1年前曾因右眼类似症状在门诊诊断为“右眼青光眼”并予相应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未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8.
病例回顾 患者,男,31岁,以“咽痛12天,加重3天”为主诉来诊。患者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伴发热(体温未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9岁,因发热、腰痛、皮肤结节于2006年4月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发热(体温39℃),胸闷、气短及腰部疼痛,不伴吐痰,无尿急、尿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行B超声检查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右侧肾盂积水,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以“结核性胸膜炎”给予抗痨治疗,患者间断发热(体温39~40℃),腰痛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20.
患者,16岁,学生。主因发热12天,腹痛3天,于2004年7月1日15:3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6℃,伴畏寒,无寒战,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伴乏力,不思饮食,无恶心、呕吐。偶有咳嗽,无痰,当地乡医给予输液(具体用药不详)治疗2天,自觉症状减轻而停止治疗,未再测体温。于入院前3天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9.5℃,伴右上腹隐痛,下腹不适。曾于外院诊治(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发现有大量腹腔积液而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3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