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刺腰奇、承山穴治疗痔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淑敏 《中国针灸》2003,23(10):602-602
治法:取腰奇穴及双侧承山穴。患者取俯卧位,选用28号2~3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承山穴进针1.5寸许,用泻法,强刺激捻转,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度;腰奇穴宜缓慢进针2寸许,使针尖沿脊柱向下平刺,针达尾骨尖,针感遍及会阴及双下肢内侧为宜。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4~5天。  相似文献   

2.
急性腰扭伤为软组织,尤其是肌健、韧带突然受到过度的牵拉和扭转引起的损伤。我院1996年3月~1997年5月,采用针刺治疗腰扭伤48例,效果显著。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病程3~5天多见。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之后,取头部腰区(经验穴,位于督脉线上头顶百会穴后1寸),局部进行常规消毒,选用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夹角进针,沿头皮向脊柱方向缓慢进针1.5寸捻转1min,得气后留针20min,其间行针1~2次,并嘱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复诊者起针后,加足三里左右两穴,用平补手法。3 治疗结果 疼痛消失,活动如常为痊愈;疼痛减轻,活动受限好转为有效。结果:针刺1次痊愈者22例,有效11例;针刺2次痊愈8例;针刺3次痊愈者7例。  相似文献   

3.
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毫针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4例,女22例,病程为1~5天。年令最大55岁,最小19岁。2 治疗方法  取穴:双侧后溪  操作方法:选穴,常规消毒后,以28号2寸毫针刺入1.5寸深,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手法1次,然后将针徐徐起出。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尽量活动腰部,并逐渐扩大活动范围。3 治疗结果  46例病人,治疗1次而愈的32例,治疗3次而愈的8例,显效6例,有效率达100%。4 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4.
合刺风府为主治疗肌收缩性头痛治疗方法:①合刺风府:患者俯伏坐位,用3寸毫针速刺透皮后向下颌方向进针0.8~1寸,得气后退至皮下,调整针尖先后向两侧轧突捻转进针约2.0~2.5寸,得气且放射至颞侧、前额,留针15min,每5min行针l次。②加减选穴:...  相似文献   

5.
浅谈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经气闭阻、络脉不畅(扭伤轻证):腰部胀痛抱急或刺痛拒按、转侧不利、伤处无青紫、无红肿、舌质正常或紫暗、脉紧涩。急性腰扭伤初期患者,可采远处取穴法,单取人中、后溪透合谷或扭伤穴(稍屈肘、半握拳、掌心向下。在阳池穴与曲池穴之间作一直线,在直线近曲池穴1/4处)等穴。若急性腰扭伤腰正中痛者,选刺入中穴;若脊柱两侧痛者,选刺扭伤穴;若腰痛在脊柱外侧连及臀部和大腿者,选刺后溪透合谷,进针后施以中强程度刺激,并留针30~45分钟,每5~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期间嘱患者起身走动,并缓缓活动腰部,以引气至病…  相似文献   

6.
以痛为腧长留针治疗偏头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病程均>2年,反复发作,每年均>5次,并逐渐加重。已排除高血压及颅内占位病变等其它因素所致的头痛。治疗方法主穴:以痛为腧,以患者疼痛部位为主穴,若疼痛呈线形,采用接针刺,若疼痛呈片状,采用围刺。辅穴:风池、列缺、神门;有恶心者加内关,情绪急躁者加太冲。刺法:常规消毒后以30号1寸~1.5寸针向头后侧斜刺,角度15~30°,得气后快速捻转1~2min,每分钟60~70次,长留针1~3小时,留针期间行针2~3次。症状缓解后可缩短留针时间。每日针刺…  相似文献   

7.
平刺百会、列缺治疗排尿困难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排尿困难属祖国医学“癃闭”范畴,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6例,女14例。年龄28~74岁,平均45-6岁。其中由脑血管病变引起者8例,由急性肾炎引起者6例,由前列腺肥大引起者3例,由产后所致者1例,由外科手术后引起者2例。全组病例排尿困难时间<24小时14例,>24小时6例。2 治疗方法百会穴,向后平刺0-8寸,快速捻转针柄,使针体来回快速旋转200次/分左右;列缺穴(双),逆肺经的方向平刺1-5寸,行平补平泻手法。均留…  相似文献   

8.
针刺导引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冬青 《中国针灸》2004,24(5):350-350
治法:主穴取恩聋穴(位于耳后,平瘛脉穴,将耳郭轻提起,沿耳轮脚沟下缘凹陷中45度斜刺0.7~1寸)、耳门透听会(张口取穴,斜下60度向听会透刺1~1.5寸).以上两穴均取患侧,使针感达到耳中为宜,行平补平泻手法(快速均匀的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配穴均取双侧,肝胆火旺者取中渚、风市穴,行捻转泻法;肝肾阴虚者取肾俞、太溪穴,行捻转补法.留针25分钟.治疗期间行导引法以辅助治疗,即嘱患者每日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用手指尖插入耳道口,一按一放,反复多次,以疏通经气,改善症状.针刺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针刺膻中穴治疗腰部扭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其方法简便易行,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针刺方法: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或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取之)。针刺时患者取坐位,用2寸毫针,针尖向下,皮下平刺约一寸许,待得气后(出现酸、麻、沉、胀感),以泻法为主,强刺激30秒钟,留针半小时,并同时活动腰部,活动的幅度和强度愈大则疗效愈佳。一般急性腰部扭伤者,一次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扭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1.5寸毫针针刺腰痛穴和手三里穴,留针期间患者可逐渐缓慢活动腰部、骶髋及双下肢至正常功能位,留针30min~50min,行针3~5次。结果:86例经1个疗程治疗腰痛消失,活动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率100%,治愈率90.7%。结论:针刺腰痛穴和手三里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扭伤疗程短,其痛苦小,费用少,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组102例;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者半天,最长者半个月。治疗方法:选主穴:“印堂”穴。该穴属经外奇穴,但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而且有经穴的特殊治疗作用。横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3次为一疗程,行捻转手法,待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不超过半个小时。急性者,一般针刺1~2次即愈。针刺后,医者应协助患者做起蹲、弯腰、前后左右转侧腰部等多种姿势活动以使患部出汗为度。腰脊中痛者:以疏通督脉经气为主,针刺“印堂”穴,如腰痛在一侧或双侧者以疏通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 ,疗效显著 ,治疗方法亦很多 ,现将近 10年来针刺单穴、透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情况作一概述。1 针刺十四经单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1 百会穴的应用 郑占武等 [1 ] 取百会穴 ,用 1.5寸毫针向后沿皮下筋膜与颅骨之间透刺 ,约 1.2寸左右 ,致患者得气 ,行针以 30 0 r/ min以上速度捻转 ,不提插 ,同时让患者走动并活动腰部。留针 30 m in,每隔 5 min行针 1次。起针后拍打疼痛部位数下。治疗 6 5例 ,1次治疗后疼痛消失为痊愈 41例 ,显效 18例 ,有效 6例 ,总有效率 10 0 %。其中显效 18例 ,又经 2次治疗痊愈。1.2 头临泣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头三针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满意疗效,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60例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30 min,最长3 d。治疗方法 取百会或前顶,或通天、率谷穴。患者取坐位或站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 按常规进针法刺入0.8~1.0寸深。不提插,轻捻转,有得气感后,停止运针,然后令患者起身活动腰部,或弯腰,或转身、蹲下、踢腿等。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者,可嘱其稍活动片刻再逐渐增大活动量。再用揉法揉腰部片刻,一般留针20~30 min ,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本人通过对 13例偏瘫患者采用头针及蒙药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总数 13例 ,其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均为 4 5岁以上 ;经西医治疗者 4例 ;病程在 2个月以内者 8例 ,2个月以上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取偏瘫对侧运动区及感觉区的中部 2 / 5及下部 2 / 5 ,同时均加百会穴及四神聪穴。选 2 8号 1.5或 2寸毫针 ,百会穴沿督脉平刺 0 .5~ 1寸。余各穴均为头针划分上平行 ,从上而下横刺快速进行 1~ 1.5寸 ,采用低幅高频率捻转手法 ,行针3~ 5分钟 ,间隔 10~ 15分钟后重复行针 2~ 3次起针。根据病情、年龄…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脱发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发为临床常见病症,笔者自1983年以来,采用头三针结合梅花针散刺治疗80例脱发患者(包括斑脱与脂溢性脱发以下简称脂脱),收效尚属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性27例,女性53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58岁;斑脱35例(包括全脱5例),脂脱45例.治疗方法取百会、风池(双),消毒后用一寸毫针,针百会穴时沿督脉走行方向平刺5~7分;针风池穴时从上向下斜刺5分至1寸,用撵转或三进一退等手法,反复4~5次,留针  相似文献   

16.
针刺曲鬓穴治愈复视:单眼复视,取患侧曲鬓穴,若双眼复视,则取两侧曲鬓穴。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用75op酒精常规消毒穴位及针具,捻转进针,向太阳穴方向平刺1~l.5寸,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调整针感,每日针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经渠、列缺治疗落枕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枕,即颈部软组织损伤,是指单纯性急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针刺经渠穴、列缺穴为主治疗落枕3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4例,女8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20岁;病程长者7天,最短者1小时。2治疗方法 一般用毫针取同侧经渠穴,先直针,深3分许,得针感,留针五分钟,再提针斜刺至列缺穴,得针感,留针2分钟起针。如若痛违背部者,症状较严重的,可加刺同侧后溪穴或落枕穴,行捻转强刺激泻法。3治疗效果 针刺1次告愈者25例,治疗2次愈者3例,3次告愈者2例,…  相似文献   

18.
<正> 操作方法:先取人中穴,用1寸毫针斜向捻转刺入0.5寸’得气后行针半分钟。再取后溪穴,用2寸毫针捻转刺入1.5寸,如腰部一侧痛取患侧穴,中间痛取左右两穴,得气后行强刺激手法,使针感沿手臂上达肩部,再下达腰部,如针感不上传,则施行循径弹、搓、切、按等催气手法,使“气至病所”。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并令患者作俯仰、下蹲等活动。治疗效果:共治疗8例,均径1—3次治疗而愈。典型病例:崔某,男,20岁,农民。自述劳动时不慎致腰部扭伤,疼痛剧烈,难以俯仰,转侧困难,曾在某医院作局部封闭,只能暂时止痛。查其腰部呈板状,第四、五腰椎处压痛明显,遂用上法治疗二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本组47例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0岁。多为腰椎间盘突出,主诉为腰及腿痛者40例,45例有诱发因素,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年。2 治疗方法2.1 针刺治疗 取患者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取患侧腰椎间盘突出1、2、3、4穴为主穴(笔者临床经验穴,即患椎旁开3寸、1寸、0.5寸,髂后嵴直下2寸),向椎体方向呈45°斜刺或直刺2.5~3寸或向下斜刺2.5~3寸深,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针感沿下肢痛疼的经络似触电样传到趾尖、足背、足底或足根部,留针30分钟(中途行针1次或加电针仪)。以患侧秩边、环跳、殷门、委中、太冲透涌泉穴为辅穴。辅…  相似文献   

20.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围,为产科常见病症。笔者采用针灸治疗68例,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68例,年龄在20~28岁;病程最短的3d,最长的15d,在接受本法治疗时停用其它治疗。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关元、中极、曲骨,配穴取足三里、三阴交、水道。患者取仰卧位,用26~28号毫针,由中极向下透刺至曲骨穴,令针感向会阴部放射,足三里、三阴交,均直刺1寸,针感顺经传导,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同时艾条灸关元、水道穴,以皮肤红晕为度。3 治疗结果 治疗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