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谢清军  孙朋  陈健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49-150
目的 探讨心包腔内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闭式引流.结果 6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患者无明显不适,引流后患者均感到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通过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心包填塞症状,反复抽液后还可向心包内注入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射博来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导管持续引流并博来霉素心包腔内注射对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1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后,心包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积液引流并发症低、引流彻底,同时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疗效好、副作用小。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并腔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观察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简便、安全,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包留置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入铂类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经皮穿刺将导管置入心包腔内持续引流,B组常规穿刺抽液不留管,两组心包内都注入顺铂。结果:A组18例中有效率(CR+PR)88.9%。B组14例中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包腔留置导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李孟玲  肖仪 《四川医学》2002,23(9):924-924
目的:观察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作用和疗效。方法:24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例用18G静脉穿刺针行心包穿刺置入导管引流26例,经导管对结核性,化脓必,肿瘤性的大量心包积液彻底引流,反复冲洗,注入药物。结果:除1例于6月后出现心包缩穿外,余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避免了反复穿刺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黄秀芬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32-123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利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心包积液。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引流心包积液。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少,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价值。方法利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细引流管,行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血患者18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3例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引流心包积液,待充分引流后注入顺铂。结果:所有患者一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5%。23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3 d(35~731 d)。结论: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能够改善预后,延长生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细管心包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附17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细管心包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恶性心包腔积液患采取16Ga(管径1.7mm)ARROW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穿刺及留置引流,每天引流不超过500ml,然后心包腔注入药物(DDP60mg或HCTP2mg或白介素Ⅱ30万单位),并以10u/ml肝素封管,嘱患变换体位。每天或隔天继续放液,待24小时内引流量不超过50ml时拔管。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82.3%。不良反应主要有:胸痛1例,发热1例,均无需治疗。2例出现管腔堵塞,经生理盐水冲洗或导丝介入后通畅。无心律失常、出血、气胸、感染、导管脱落、心包缩窄。结论:细管心包腔闭式引流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易行等优点,可以作为恶性心包积液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包留置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入铂类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经皮穿刺将导管置入心包腔内持续引流,B组常规穿刺抽液不留管,两组心包内都注入顺铂.结果A组18例中有效率(CR+PR)88.9%.B组14例中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包腔留置导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内 ,并保留导管 ,进行抽液、引流、测压和注药治疗。结果  2 4例次全部成功 ,抽液或引流心包液 50~ 4 0 0 0ml,留置导管时间 3~ 4 0天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心包积液的优点在于 :①创伤小 ;②用途多 ;③使用简便 ;④减少痛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观察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并注入甘露聚糖肽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间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癌性心包积液患者15例,行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排尽心包积液,注入甘露聚糖肽20mg/次,1周1次,最多给药3次,用药后第1周及第4周观察心包积液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完全缓解者为7例,部分缓解为4例,无效为4例.[讨论]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并注入甘露聚糖肽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皮置入细导管持续心包引流治疗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经皮穿刺将细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后注入顺铂、VP-16、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结果32例患者中,18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不良反应:无一例发生气胸、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异常反应。结论此法治疗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方便、有效、相对安全、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李晓敏 《医学综述》2012,(22):3889-389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心包腔内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大量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7例,置细管引流,在尽可能排出积液后,心包腔内给予恩度单药30~45 mg,封管和保留药物。3~5 d后开放导管,若无液体流出,且B超检查证实无积液时,可以拔除导管;若心包内仍有积液,则需继续引流和重复以上药物治疗;最多用药6次。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应用全身化疗。参照WHO制订的浆膜腔积液疗效评价标准及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非靶病灶评价方法,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例患者心包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400 mL,积液均呈暗红色浓血性;采用上述治疗后心包积液均得到控制,有效率为100%,同时心包填塞症状消失,一般情况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无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等血液不良反应。结论在心包置细管引流的基础上,恩度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包穿刺持续引流并心包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接受了全身化疗及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其中15例心包灌注白介素-2,13例心包灌注化疗药,10例未行心包灌注。结果:白介素-2组的有效率与化疗药组相当,均优于未灌注组,且白介素-2组及未灌注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特别是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化疗药组低。结论:心包穿刺持续引流并心包灌注白介素-2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胸腔内置管引流、双路化疗治疗恶性胸水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静脉穿刺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及静脉双路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89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30例予以胸腔置管持续引流,然后胸腔内注射顺铂(DDP)、胞必佳(N。CNS),Ⅱ组30例在Ⅰ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静脉给予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治疗,Ⅲ组29例常规抽胸水然后胸腔内注射DDP。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93.3%、37.9%,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O.01)。同时观察到Ⅱ组患者肺内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深静脉穿刺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及静脉双路化疗是治疗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霖 《海南医学》2006,17(5):11-12
目的探讨经心尖区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置管引流组(30例)和单纯穿刺组(28例)。观察两组病人抽液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置管引流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00%;单纯穿刺组显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25.00%。置管引流组明显优于单纯穿刺组(P〈0.001),操作相关并发症少。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云  林成辉  肖汝平 《海南医学》2010,21(11):13-15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结合顺铂和苦参碱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将顺铂和苦参碱联合注入胸腔,治疗A组:苦参碱注射液150mg+顺铂40mg+NS40ml;治疗B组:苦参碱注射液150mg+顺铂60mg+NS40ml;对照组:顺铂60mg+NS40ml。结果治疗A组和治疗B组疗效、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疗效、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顺铂和苦参碱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沿心脏切线方向穿刺植入5-FU缓释粒子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81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沿心脏切线方向进行心包穿刺并植入5-FU缓释粒子,治疗后每周行超声检查,4周后评价疗效,以同期心包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81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缓释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后第4周超声复查,71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7.53%,高于置管引流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沿心脏切线方向穿刺植入5-FU缓释粒子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操作安全,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