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行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控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陆鹏芳 《吉林医学》2013,(36):7743-774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孕妇140例,将镇痛分娩且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孕妇70例作为试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另外70例为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产程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配合护理干预可使产程明显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剖宫产率降低,能提高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缩宫素引产中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8-2016.8收诊的48例应用缩宫素引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产程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干预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窒息发生率情况比较,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娩方式、出血量情况比较,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正常分娩产妇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缩宫素引产过程中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缩短产妇的产程,有利于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生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生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孕产妇心理状态和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孕产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生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减少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生理与心理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惠  许章英  卢顺彩 《河北医学》2008,14(12):1432-143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生理与心理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孕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与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服务模式即分段管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产前宣教,拉梅兹呼吸训练法,导乐陪伴分娩及音乐疗法。比较2组产妇焦虑程度,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Agars评分。结果:2组产妇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生理与心理均有一定的影响。对产妇生理与心理的各项指标起到正向干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宗旨,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在分娩中的应用,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实施了全程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接产方式,由助产士按要求轮班对产程进行观察处理.于产前和产后完成焦虑自评量表,并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前产后焦虑总数及焦虑程度显著较轻(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产程时间、剖宫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陪伴联合背景音乐能缓解产妇产前、产后的焦虑情绪,降低剖宫率及产后出血率、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能明显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与责任助产在产妇无痛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行无痛分娩的足月产妇中,选取152例进行观察研究。其中75例对照组仅进行产科产前护理常规,77例试验组在常规产科产前护理常规基础上实施责任助产联合整体护理方案。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出血量、疼痛评分、产妇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量、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与责任助产模式能够提高无痛分娩的效果,明显缓解疼痛,减少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度,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充分发挥无痛分娩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32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产妇常规产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用产前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法,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SF-MPQ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经阴道分娩产妇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及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SF-MPQ疼痛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助产能够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降低产妇疼痛感,改善产妇焦虑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6例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各58例,其中顺产组中又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各29例。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产前负面情绪、产后疼痛评分、产后基本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顺产组产妇中接受干预支持与分娩结局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患者的产前负面情绪评分及产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顺产组产妇(P<0.05);剖宫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卧床时间明显高于顺产组(P<0.05),产褥期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顺产组(P<0.05);接受干预支持者负面情绪及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产褥期感染、分娩后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适度干预支持下,高龄孕产妇宜选择顺产方式,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双重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生产的150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n=750)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750)予产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产妇生存质量与焦虑程度,对比分析分娩结局。结果实施产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生存质量、S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52.27%),新生儿窒息率(2.67%)低于对照组(17.2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初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缓解焦虑情绪,显著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改善分娩结局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柳丽娟 《包头医学》2018,42(2):48-5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8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围产期指标、自然分娩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前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0.91%,均高于对照组的70.45%、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将产程时间缩短,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126例产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术分娩,观察孕产妇分娩各产程的时间、分娩结局和孕妇在各产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情况.结果 镇痛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增加,较对照组平均增加4.3h(P<0.05);产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于临床可以缓解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高龄产妇接受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20例高龄产妇,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等。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舒适性护理模式干预可减轻产妇分娩痛苦,缩短产程,有助于改善分娩方式,提高母婴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32-273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焦虑状况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0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孕妇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入院时与分娩前焦虑状况及分娩方式选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焦虑状态较入院前明显减轻,且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妇(P<0.01);观察组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比例显著提高,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可以减轻产妇焦虑状况,并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实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前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产前实施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分娩时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阴道分娩各产程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消除产妇焦虑心理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明显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妊娠28周后实施产前、分娩综合护理对产妇产时认知行为、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时认知行为、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理认知、心理认知及分娩知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潜伏期、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褥期疾病、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孕晚期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产妇产时认知行为,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60例.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12、24 h出血量比较,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7%、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作用明显,能够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护理结束后,比较2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经护理后2组产妇心理状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产后SAS、SDS分数低于对照组(俨<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的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感及镇痛分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能够降低初产妇抑郁及焦虑评分,改善心理状态,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疼痛和产后出血量,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助产士产前教育应用于初产妇对其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3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助产士产前教育,比较2组产妇生产期间分娩时间、产程、焦虑情况、产后2h出血量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产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产前教育有利于改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以7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穴位按摩护理,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及产程。结果干预组71.4%(25/35)的产妇宫缩强度超过中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宫缩时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第一、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手术助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利于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