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8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不仅可引起呼吸系统炎症 ,且可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 ,病程长 ,病情重 ,甚至引起死亡 ,已引起广泛关注。迄今MP感染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目前主要倾向于免疫学发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和MP直接侵入学说[1] 。为进一步探讨其免疫学有关的发病机制 ,本文对 30例MP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6 (IL 6 )、IL 8检测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MP感染组 :30例中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2~ 14岁。实验室检测咽拭子MP培养阳性和 /或血清MP IgM阳性 ;诊断标准见文献[2 ]。 …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L-6及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5例为HIE组,同期健康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窒息组、正常对照组、HIE极期、恢复期患儿血清瘦素I、GF-1I、L-6及TNF-α水平。结果新生儿窒息时血清瘦素I、GF-1I、L-6及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除TNF-α外,其他因子与HIE病情程度无关;重度HIE组极期与恢复期瘦素I、GF-1及IL-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TNF-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瘦素I、GF-1I、L-6及TNF-α均参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血清瘦素I、GF-1和IL-6可能对重度HIE脑细胞功能恢复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在儿童颅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5例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17例结核性脑膜炎(TM),30例病毒性脑膜炎(VM)及20例正常对照儿童,分别进行血清和脑脊液TNF-α、IL-1β与IL-6水平检测。结果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TNF-α、IL-1β与IL-6水平显著高于血清水平(Pa<0.05),且血清水平与脑脊液水平呈正相关(Pa<0.05)。血清TNF-α与IL-1β在细菌性脑膜炎(BM)组均高于病毒性脑膜炎(VM)组(Pa<0.05);IL-6在PM最高,结核性脑膜炎(TM)、VM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脑脊液中TNF-α在PM最高,TM次之;IL-1β与IL-6在TM最高,PM、VM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TNF-α、IL-1β、IL-6在颅内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 (VE)患儿治疗前血清、脑脊液和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VE患儿发病中的作用 ,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 5例VE患儿 (重症组 15例和轻症组 10例 )均采用ELISA法测定其治疗前血清、脑脊液及治疗后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清和脑脊液IL 6、TNF α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均 <0 .0 1) ,且重症组较轻症组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轻症组治疗后血清IL 6和TNF 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重症组治疗后血清IL 6和TNF α浓度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较轻症组亦明显高 (P均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VE患儿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IL 6和TNF α水平显著升高 ,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8(IL 8)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轮状病毒 (RV)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RV肠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IL 2R、IL 8和TNF水平 ,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 ;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对sIL 2R、IL 8和TNF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期RV肠炎轻症组和重症组sIL 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恢复期均有下降 ,轻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重症组显著高于正常组 (P<0 .0 5 ) ;轻症组和重症组IL 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两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恢复期均有下降 ,轻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重症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轻症组和重症组TN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恢复期轻症组、重症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均 <0 .0 5 ) ;血清IL 2R、IL 8及TNF ,在轻症组与重症组、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RV肠炎患儿血清sIL 2R、IL 8及TNF均显著增高 ,均参与RV肠炎的致病过程 ,病情愈重 ,其值愈高 ,恢复愈慢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脑炎患儿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重症病毒性脑炎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质量及预后,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且无特异性治疗。近年来,免疫损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细胞因子的释放在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抗免疫治疗明显改善了本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7.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海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110-1111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HIE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HIE患儿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胎龄(38.76±1.35)周;出生体质量(3.34±0.58) kg;轻度38例,中度31例,重度25例.另选同期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新生儿血清MIF、TNF.α和IL.1β水平,并对HIE新生儿MIF与TNF.α、IL.1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IE组新生儿MIF、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血清MIF、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a<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其中重度HIE组表达最高;HIE患儿血清MIF水平与TNF.α、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r=0.76、0.89,Pa<0.01).结论 MIF、TNF.α和IL.1β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对HIE的病情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4、-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45例HSP患儿(其中20例并肾脏损害)及43例健康儿童血清IL-4、-6、-8及TNF-α水平,比较有和无并肾损害HSP患儿及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4、-6、-8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 1.HSP患儿血清IL-4、-6、-8及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4、-6、-8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TNF-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3.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4无相关(r=0.278 P>0.05);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 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6正相关(r=0.670 P<0.01).结论 细胞因子IL-4、-6、-8和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在HIE发病和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轻、中、重度HIE患儿出生后第1、3、7天血清IL-6和TNF-α的动态水平,以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结果HIE新生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HIE严重程度有关。随着疗程进展,IL-6和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HIE时,患儿血清IL-6和TNF-α升高,并与病症严重程度和治疗进程相关;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用于监测临床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生儿脐血单核细胞(CBMC)分泌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收集脐血,用明胶/自体血浆贴壁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先予小同浓度胆红素的生血清清蛋白溶液孵育1 h.再予脂多糖(LPS,1 mg/L)刺激培养24 h,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中IL-6和TNF-α水平.采用PEMS 3.0 for Windows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S可刺激CBMC分泌IL-6、TNF-α,低浓度胆红素(102.6 umol/L)可抑制其分泌;先经低浓度胆红素孵育CBMC,再接受LPS刺激.CBMC分泌IL-6和TNF-α水平升高;在经较高浓度胆红素和高浓度胆红素(153.9 umol/L、220.6 umol/L、307.8 umol/L)作用后,LPS刺激CBMC分泌IL-6和TNF-α的作用受到抑制.随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抑制CBMC分泌IL-6和TNF-α作用越明显.CBMC分泌IL-6水平与TNF-α变化呈正相关(r=0.777 9 P<0.01).结论 胆红素可抑制CBMC分泌TNF-α和IL-6,其机制可能是胆红素与细胞膜结合破坏了细胞表面受体,影响了细胞活化;亦可能是胆红素进入细胞内破坏了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系统,抑制了细胞因子DNA的合成和转录. 相似文献
1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血清IL-3、6、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对58例初诊AML患儿(男34例,女24例;年龄3~16岁,平均10.19岁)化疗前后血清IL-3、6、8水平进行检测.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男 17例,女13例;年龄4~14岁,平均9.92岁).二组均于清晨7:30-8:00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常温下2 500 r/min离心 20 min,分离血清置-20 ℃冰箱保存待测.除治疗M3型AML采用全反式维A酸外,余病例均采用DA(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或IAE(依达比星加阿糖胞苷加依托泊甙)方案化疗,30~45 d复检骨髓像.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例AML中44例获完全缓解(CR),14例未缓解(NR).AML初诊患儿血清IL-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AML CR组患儿血清IL-3水平较初诊时显著升高(P<0.01),但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6、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 AML NR组与初诊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AML各亚型之间血清IL-3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 M1及M5患儿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a<0.01); M4及M5患儿血清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a<0.01).结论 AML患儿血清IL-3、6、8水平变化与AML亚型有关,观察血清IL-3、6、8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AML患儿病情及疗效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3例AVM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血清TNF-α及IL-6水平,分析TNF-α及IL-6血清水平与儿童AVM发生的关系。结果AVM组急性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26.7±32.9)和(3.23±0.53)m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83.1±27.5)和(1.63±0.22)mg/L,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临床治愈后,AVM组TNF-α及IL-6分别降至(407.3±34.4)和(1.97±0.29)m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AVM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增高,心肌炎治愈后降至正常,检测TNF-α及IL-6血清水平及变化有助于判断AVM患儿病情及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有关脑瘫患儿的免疫功能,以往研究甚少[1]。我们对46例脑瘫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进行了检测,以探讨IL-6、TNF-α等免疫因素在脑性瘫痪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脑瘫患儿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1~10a。其中痉挛型22例,手足徐动型10例.混合型(痉挛型 手足徐动型)12例,共济失调型2例。运动障碍程度:轻度4例,中度22例,重度14例,极重度6例。脑性瘫痪的诊断、分型及运动障碍程度分类根据第互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标准。正常对照组24例,男14名,女10名,年龄1~1… 相似文献
14.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是新近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其主要通过与其配体结合被激活后发生交联反应,或者通过增加转录因子的水平,从而激发、放大炎症反应,促进抗炎因子下调.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以看作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它的阻断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该文对其结构、信号传导、表达、调节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研究显示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为了解应用免疫增强剂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免疫力低下的依据及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观察组24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年龄3~6个月3例,~la8例,~3a10例,~7a3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对照组20例,为同期正常体检儿,年龄、性别及营养发育状况与观察组相仿。二、治疗及实验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唯尔本(西安安泰药业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脑脊液TNF α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sIL 2R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急性期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组与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组TNF α和sIL 2R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且升高程度不同 (P <0 .0 1) ,病毒性脑炎 (病脑 )组仅sIL 2R急性期升高 (P <0 .0 1) ;恢复期结脑组与化脑组TNF α和sIL 2R明显下降 ,与急性期比较 P<0 .0 1,但仍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病脑组则恢复正常 (P >0 .0 5 ) ,两两比较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脑脊液TNF α和sIL 2R水平的测定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化脑、结脑、病脑的重要指标之一 ,并可帮助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变化及低分子肝素干预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及应用低分子肝素后的变化。方法HSP患儿43例,其中肝素治疗组28例,基础治疗组15例。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前后7 d,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TNFα-、IL-8水平。结果HSP组血浆TNF-α、IL-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肝素治疗组血浆TNF-α、IL-8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细胞因子异常可能参与HSP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低分子肝素治疗可降低其血浆TNF-α、IL-8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脂多糖连接蛋白(LBP)在诊断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共171例新生儿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发病时间分为感染组(包括早发感染和晚发感染)及非感染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sTREM-1、LBP、CRP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项指标对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新生儿sTREM-1、LBP水平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诊断新生儿早发严重感染中,sTREM-1的AUC(0.888)最高,LBP(0.839)次之,CRP(0.706)最低;而在诊断新生儿晚发严重感染中,LBP的AUC(0.865)最高,sTREM-1(0.860)次之,CRP(0.705)最低。结论 sTREM-1、LBP在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2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 (FC)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FC患儿49例分为单纯性FC(SFC) 39例和复杂性FC(CFC) 1 0例 ,并设健康对照组 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TNF α及IL- 2水平测定。结果 FC组血清TNF- α及IL-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t=3 .70 7 P <0 .0 0 1 ;t=2 .52 0 P <0 .0 5)。CFC组血清TNF -α及IL -2高于SFC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引起FC患儿惊厥的原因之一 ,而且FC患儿血TNF- α、IL- 2水平越高 ,惊厥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脓毒症患儿血清中降钙素原(PCT)、IL-6、TNF-α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根据小儿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本院儿科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非脓毒症组46例和脓毒症组40例,同期选取35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血清PCT、IL-6、TNF-α水平,比较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IL-6、TNF-α水平的差异。轮状病毒肠炎肠外脏器损害的41例中根据是否伴有脓毒症分为非重症感染组(肠外脏器损害+非脓毒症)18例和重症感染组(肠外脏器损害+脓毒症)23例,比较2组血清PCT、IL-6、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 1.非脓毒症组血清PCT、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5),脓毒症组血清PCT、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脓毒症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a<0.01),但血清PCT水平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感染组血清PCT、IL-6水平高于非重症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重症感染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非重症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后血清PCT、IL-6、TNF-α水平升高,临床表现为脓毒症时血清PCT、IL-6、TNF-α升高更明显,尤其是PCT升高时提示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肠外多个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