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血清HBV抗原阳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自愿原则将其婴儿分为人工喂养组38例和母乳喂养组32例,其中人工喂养组均为初乳HBV-DNA阳性者,比较两组产妇婴儿的HBV感染率。结果人工喂养组、母乳喂养组的婴儿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1.6%(31/38)、87.6%(28/32),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产妇的血清HBV-DNA载量均<1×106copies/ml。结论乙型肝炎产妇母乳喂养时需谨慎,有条件的母乳喂养可能不增加幼儿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母乳喂养在免疫阻断后HBV携带者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对HBV携带产妇于孕晚期行3次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新生儿出生48h、1个月、3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出生时及1、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分娩后分为母乳喂养组(61例)和人工喂养组(68例)。结果两组孕妇HBV-DNA(+)率分别为59.0%和50.0%,新生儿脐血HBV感染率分别为9.8%和10.7%,乳汁中HBV感染率分别为47.5%,44.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乳喂养组婴儿7、12个月HBV感染率为8.2%,4.9%,而人工喂养组为7.4%,5.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后,母乳喂养并不增加HBV母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李锐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0):1414-1416
<正>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携带者超过1.3亿人,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方式,因此携带HBV产妇是否可以母乳喂养婴儿的话题一直处于争论[1]。针对这一问题,我院根据携带HBV产妇血清与初乳HBV DNA载量进行研究,探讨二者的关联性,以期能够正确地评价携带HBV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便于指导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现根据我院携带HBV  相似文献   

4.
1144例婴儿喂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疾病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方法 对1144例4个月内住院婴儿喂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健康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于疾病婴儿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较人工喂养儿的病程短;喂养方式与城乡、婴儿性别关系不大。结论 婴儿喂养方式与患病及病程密切相关,提高母乳喂养率能减少疾病,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将160例HBV阳性产妇采用自愿选择方式,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两组阳性和大三阳各50和30例。结果母乳喂养组在出生时,7个月时,12个月时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8.75%,8.75%,7.5%,HBsAb7个月和12个月时的阳性率分别为78.75%,81.25%。而人工喂养组相应的指标分别为15.0%,7.5%,7.5%,83.75%和88.75%。两组所有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分析,乙肝阳性母亲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产后访视中健康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自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分娩,居住在我辖区的产妇150例,在产妇出院后3~7 d内入户进行第一次初访,产后的28~30 d满月来医院打预防针时进行第二次访视。从而了解母乳的喂养情况,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对产妇进行了健康宣教,以提高母乳喂养率。结果满月访视结果显示,进行纯母乳喂养的人数为103例,比初访时的人数增加了22例,纯母乳喂养率达到68.67%;采用混合喂养的产妇人数为25例,比初访时减少了16例,占16.67%;采用人工喂养的产妇人数为22例,比初访减少了6例,占14.66%。结论产后访视中的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HBsAg阳性产妇母乳喂养与母婴传播的关系,以更好地选择喂养方式。方法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定量检测HBsAg阳性产妇乳汁中的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婴儿血清中的HBsAg。结果 HBsAg阳性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为36.7%。乳汁HBVDNA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组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9.4%,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的5.1%(χ2=8.124,P〈0.05);而母乳HBVDNA阴性产妇两种喂养方式下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6,P〉0.05)。结论 HBsAg阳性产妇应检测乳汁HBVDNA的含量,以决定采取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  相似文献   

8.
母乳喂养与幼儿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幼儿HBV慢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份高危新生儿病例.结果 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的幼儿HBV慢性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喂养方式未进入幼儿慢性HBV感染统计学方程.结论 母乳喂养不增加幼儿HBV慢性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其中67例肝功能正常的HBsAg阳性产妇在产后取脐静脉血及乳汁进行乙肝四对、HBV-DNA检测.对检测如果均正常的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并以自愿原则进行世乳喂养.结果:婴儿在出生12个月后作血清乙肝四对检测结果除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抗-HBsAb外,其余都为阴性.结论: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是解决临床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方式及人工喂养对婴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38~42周母乳喂养的健康初产妇及新生儿560例;同期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人工喂养的母婴320例为对照组,母乳喂养阴道产的新生儿于断脐20min内,剖宫产的新生儿于断脐后1.5h内将新生儿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并帮助其吸吮,不给新生儿喂养食物及饮料,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人工喂养实行定时、定期、定量喂养,喂养物为动物乳或其他代乳品、水、维生素等;观察新生儿肺炎、腹泻、发热、尿布性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产妇产后乳乳房肿胀、乳头皲裂、乳腺导管阻塞、乳腺炎、产后出血的发病。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肺炎、腹泻、发热、尿布性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及产妇乳房肿胀、乳头皲裂、乳腺导管阻塞、乳腺炎、产后出血的发病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近期可以减少婴幼儿肺炎、腹泻、发热、尿布性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避免或减轻乳房肿胀、乳头皲裂、乳腺导管阻塞、乳腺炎、产后出血的发病,因此应更好地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血清、乳汁及其7~12个月新生儿血中HBV-DNA含量,为乙肝携带者孕妇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及产后喂养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分娩的慢性HBV感染产妇258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每组根据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载量进一步分为2个亚组:低病毒载量HBV-DNA(≥5×10~2~<1×10~6拷贝/mL)和高病毒载量(≥1×10~6拷贝/mL),母乳喂养组共123例,2个亚组各60例和63例;人工喂养组共135例,2个亚组各62和73例。分娩后对产妇3~5 d内乳汁进行HBV-DNA含量检测,并对新生儿随访,所有新生儿7~12个月来本院完成HBV的血清学检查,比较其免疫应答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产妇初乳阳性率与7~12个月期间婴儿感染率分别为8.9%与6.7%、5.6%与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初乳阳性率分别为1.7%与1.6%、15.9%与10.9%;7~12个月婴儿感染率分别为1.7%与1.6%、9.5%与1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免疫的前提下,母乳喂养未增加婴儿感染乙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实施方式对围生期保健质量、产妇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0年至2005年收治入院的3650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了产妇及家属的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围生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对乙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lO月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产妇100例设为研究组,其中大三阳组产妇32例,小三阳组产妇41例,HBsAg(+),乙肝核心抗体(+)组产妇27例。选择同期健康产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产妇血清及乳汁中HBV—DNA水平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3个小组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均在85.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组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水平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乳汁HBV—DNA水平与血清HBV—DNA水平呈正相关f相关系数(r)=0.9569,P〈0.05]。结论乙肝产妇产后能否实施母乳喂养与产后产妇血清及初乳中HBV—DNA的水平有关,因此,必须依据检测结果决定喂养方式.以保证婴儿的哺乳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192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静脉血、乳汁,检测血清和乳汁的HBV-DNA载量,并对已进行规范免疫的婴儿的乙肝病毒携带情况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血清、乳汁HBV-DNA阳性率均是“大三阳”产妇最高, “小三阳”产妇次之, “单阳”产妇最低.三类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血清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P<0.05).结论 在规范完成乙肝母婴传播性阻断措施的前提下,同时检测产妇的血清和乳汁,HBV-DNA载量在一定范围内,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254-25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婴幼儿母乳喂养行为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沙井人民医院上星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产后家庭访视的产褥期妇女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均分为两组(n=50),对照组主要选择传统的随访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访比较两组产妇喂养方式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并比较两组婴儿6个月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褥期卫生知识、产后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及保健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观察组婴儿的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体重也明显重过对照组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婴儿的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社区产妇母乳喂养率,有效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建立,并科学地指导喂养婴儿,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高征产妇通过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度和喂养率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妊高征产妇,把120为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在对照组60例产妇中给予医院常规的产前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在观察组中对妊高征产妇进行系统的产前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认知度的指导,然后对比两组的数据进行探讨。结果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经过系统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比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的对照组在母乳喂养认知度和母乳喂养率相比之下较高,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乳房发病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妊高征产妇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母乳喂养的认知度上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度并且提高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路径化健康护理教育模式对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92例乳头凹陷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将她们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母乳喂养宣传,路径组产妇采用路径化健康护理教育进行母乳喂养宣传,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出院前及出院后1、4、6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路径组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产妇出院前及出院后1、4、6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路径化健康护理教育,可丰富乳头凹陷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携带产妇血清标志物类别及婴儿喂养方式,为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借助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收集本辖区所有助产机构分娩产妇的孕期或产时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婴儿三个月内的喂养状况。结果 5226例HBsAg携带产妇血清标志物居于前三位的分别为(1)(4)(5)阳性64.54%,135阳性20.97%和(1)(5)阳性11.02%;HBsAg携带产妇所分娩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为65.10%,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62.31%,低于其他类别的纯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sAg携带产妇血清类别HBsAg和HBeAg双阳性依然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喂养指导最好结合母亲血清或乳汁中的HBV-DNA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及乳汁HBV DNA含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孕妇208例,通过检测这些产妇血清和母乳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来研究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结果 小三阳者92例,占44.23%;大三阳者116例,占55.77%.208例HBV携带产妇中血清HBV-DNA阳性者113例(54.33%),乳汁HBV-DNA阳性者75例(36.06%).小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36例,检测率为31.86%;大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77例,检测率为68.14%;大三阳组产妇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小三阳产妇母乳中HBV-DNA阳性26例,检测率为34.67%;大三阳产妇乳汁HBV-DNA阳性49例,检测率为65.33%;大三阳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和乳汁中HBV载量分布有明显差异.血清中HBV-DNA≥1×106 copies/ml的产妇,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与血清的HBV-DNA含量成正比(rs=0.382,P=0.015).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的HBV与产妇血清中的HBV有密切的关系,产妇要依据母乳中传染的危险性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性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儿6个月前不同的喂养方式与健康关系,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在2 003年1-6月份,针对我院儿保辖区内305例满6个月的婴儿及家长进行调查,其中母乳喂养儿168例,人工喂养儿137例,分别分组研究.侧量婴儿的身高、体重,了解婴儿患病情况及心理发育程度.其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婴儿6个月时母乳喂养组体格生长、抗病能力、心理发育方面均明显优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婴儿6个月前采用母乳喂养利于婴儿健康.必须提倡母乳喂养方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