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皮肤科门诊和疼痛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1.4‰~4.8‰之间。约有1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最高,可达50%~75%。带状疱疹急性期约80%以上患者伴有疼痛,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超敏的治疗更加困难。我院应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带状疱疹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最常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累及周围神经导致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1]可持续数月到数年。中老年病人中34%的带状疱疹病人可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中60岁以上病人中70%可以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周围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主要特征为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的神经所属皮区出现红斑、水疱伴剧烈神经痛。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  相似文献   

4.
关艳芳 《全科护理》2011,(6):509-50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周围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主要特征为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的神经所属皮区出现红斑、水疱伴剧烈神经痛。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  相似文献   

5.
崔长弘 《疾病监测》2013,28(12):1030-1034
目的 了解当前世界各国带状疱疹监测现状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带状疱疹公共卫生学研究资料稀缺的现状,为探讨北京市开展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制订可行的带状疱疹监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PubMed数据库搜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国开展带状疱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资料,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我国相关文献,分别阐述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目前采取的预防策略。结果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对带状疱疹的哨点监测,结果显示6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逐年升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影响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机械性创伤及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结论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特别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较大,中国目前尚未将带状疱疹纳入传染病管理范畴,因此必须加强带状疱疹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方法(C组)和传统治疗方法联合臭氧治疗(O组),1年后进行随访,记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例数。结果治疗7 d后,O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发现C组患者有16例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O组患者只有4例发生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O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带状疱疹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还可以大大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老年带状疱疹9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成年人,尤其老年人。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作者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对本院就诊的96例老年带状疱疹与32例中青年带状疱疹作一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引起的疼痛,主要包括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给病人带来巨大的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也给病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方法较多,而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带状疱疹最常累及胸腰腹部,因此,椎旁神经阻滞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机制和药物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药物的种类、剂量及浓度等,大多数临床医师是根据临床经验进行配伍。本文即对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性质及其持续时间存在很大变异,本文就急性带状疱疹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予以综述,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特点为单侧分布的水疱样皮疹,可引起多种并发症,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外还可引起炎症性血管病变。带状疱疹患者不仅发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而且易被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了解带状疱疹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关系有助于指导临床鉴别诊断和改善预后。本文就带状疱疹与心绞痛、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早期带状疱疹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在多年来的临床工作和几种医学杂志的审稿中时有遇到早期带状疱疹被误诊的情况。查阅近5年在《中国误诊学杂志》、《中华临床杂志》、《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等 15种医学杂志上 ,有关带状疱疹误诊病例报道共 19篇文章 ,涉及到心内科、消化科、神经科、普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由此可见 ,带状疱疹的误诊在临床是很常见的 ,为此有必要对早期带状疱疹误诊的情况作一分析 ,以利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 ,缩短病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1 早期带状疱疹误诊的主要原因首先要了解带状疱疹的病原及典型症状。引起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具…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带状疱疹弟起的疼痛性质及其持续时间存在很大变异,本文就急性带状疱疹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予以综述,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感染所致,VZV初次感染后潜伏在感觉神经节中,在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时VZV再次活跃,扩散至感觉神经节,累及其支配的皮肤区域,并产生疼痛。Dworkin和Portenoy于1996年提出将带状疱疹性疼痛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为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区别,我们把急性、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疼痛统一称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herpes zoster neuralgia)。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期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外周血CD4~+CD45RO~+、CD4~+CD45RA~+T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带状疱疹患者47例(其中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例)、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CD4~+CD45RA~+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CD4~+CD45RO~+/CD4~+CD45RA~+比值均明显高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 CD4~+CD45RA~+T细胞的减少可能与急性期带状疱疹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耳带状疱疹是以耳部疱疹、面瘫及耳痛为特点,又称Hunt综合征,按其临床表现分为3型。Ⅰ型:耳带状疱疹;Ⅱ型:耳疱疹+面瘫;Ⅲ型:耳疱疹、面瘫+内耳症状,Ⅲ型耳带状疱疹又称为重症型耳带状疱疹。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22例耳部重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提高了耳部重型带状疱疹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带状疱疹患者发展成PH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比例是随着患者的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躯干部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皮肤温度觉阈值的变化与差异,推测其感觉功能改变及疼痛的病理机制.方法:应用NA-Ⅱ温度觉定量分析仪测定躯干部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及对照组相应皮肤的温度觉阈值.结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较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的冷觉、热觉、热痛觉阈值均升高,其中冷觉阈值升高最为明显.带状疱疹患者冷觉与热觉阈值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冷觉与热觉阈值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病变发展过程中,Aδ,C类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有所加重,并以传导冷觉的Aδ神经纤维受损更为严重,表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对冷觉、热觉和热痛觉耐受性高于带状疱疹患者,而且对温度觉或痛觉的辨别度减低.  相似文献   

18.
<正>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疾病。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并且一部分患者在疱疹消退后,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部位仍然存在神经痛并可持续数年,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程度往往剧烈,而且疼痛性质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存质量。加巴喷丁是第二代抗惊厥药物,1995年美国FDA批准加巴喷丁作为治疗癫痫的辅助药物,但随后发现加巴喷丁在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73例带状疱疹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与病程和预后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对缩短带状疱疹的病程和改善预后极为重要。结论:带状疱疹需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带状疱疹发病率的增加,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也较以往增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顽固难治,持续时间长,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我院采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