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手术治疗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445例UTU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数据、手术方法、术后病理结果、随访数据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UTUC术后膀胱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UTUC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UTUC术后膀胱复发率为18.0%(80/445),其中66.2%(53/80)的患者膀胱初次复发发生于术后1年内。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5岁(OR=1.99,95% CI:1.22~3.22,P<0.01)、有膀胱癌病史(OR=2.69,95% CI:1.71~4.24,P<0.01)、行保留肾单位肿瘤局部切除术(OR=2.15,95% CI:1.30~3.57,P<0.01)、输尿管下段肿瘤(OR=1.40,95% CI:1.11~1.78,P<0.01)与UTUC术后膀胱复发密切相关。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发现其均为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5岁、有膀胱癌病史、行保留肾单位肿瘤局部切除术、输尿管下段肿瘤是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UTUC患者术后需加强随访监测,定期复查膀胱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 VEGF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表达,探讨该指标与 BUC 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术后病理检查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 VEGF 免疫组化染色,另外选择20例正常膀胱粘膜作为对照,将染色结果与BUC 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EGF 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机制,促进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进而影响其进展与预后。结论:VEGF 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最多见的类型,占90%以上。尿路上皮癌有多向分化倾向,常见的是鳞状化生与腺样化生。此外,尚有许多少见的变异亚型,大约占尿路上皮癌的15%。这些亚型同样起源于尿路上皮细胞(urothelialcells),但由于其不同于典型尿路上皮癌的组织构型可与许多良性病变混淆,某些亚型的临床后果与典型尿路上皮癌有较大差异,所以充分认识这些亚型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孟淑娟  陈小君  尹丰  王勇  于永利 《西部医学》2014,26(11):1426-1428
目的 探讨Fasc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cin在10例膀胱癌旁粘膜、20例腺性膀胱炎及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Fascin在10例癌旁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20例腺性膀胱炎中仅2例表达(2/20),在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3.5% (91/109).癌旁粘膜组与腺性膀胱炎组织比较无差异(P>0.05)、癌旁粘膜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腺性膀胱炎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是否多发无关(P>0.05).结论 提示Fascin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侵袭转移有关,检测Fascin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Fascin和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cin和C-erb B-2在10例膀胱癌旁粘膜及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Fascin和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C-erb B-2在10例癌旁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5%、54.1%。Fascin和C-erb B-2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是否多发无关。Fascin和C-erb 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为正相关。结论推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Fascin和C-erb B-2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Fascin和C-erb B-2有助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另选取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5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及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CXCR4的表达。统计学分析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不同分期、分级间CXCR4的表达差异。结果 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CXCR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47例,阳性率94%(47/50),对照组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5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及5例腺性膀胱炎黏膜组织中CXCR4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XCR4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 1.CXCR4的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密切相关。2.CXCR4的表达强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根据目前普遍采用的国际抗癌协会1998年的TNM分期,T1期膀胱癌是指肿瘤侵犯深度不超过膀胱黏膜下固有层的膀胱肿瘤。膀胱癌的分级则依据1973年Mostofi等提出的G1~G3系统,G3表示肿瘤细胞异形性大,分化差,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尿脱落细胞学技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p21区带探针对7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30例正常对照尿液中的脱落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并同时对所有标本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细胞学检查对于Ta 期、T1期及T2~T4期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35.5%(11/31)、54.1%(13/24)及69.6%(16/23),总敏感性为51.3%.FISH对于TTa期、T1期及T2~T4期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64.5%(20/31)、87.5%(21/24)及95.7%(22/23),总敏感性为80.8%.对于T1期肿瘤(P=0.047)、T2~T4期肿瘤(P=0.023)、GⅡ(P=0.004)、GⅢ(P=0.002)以及所有肿瘤总体(P=0.001),FISH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FISH的特异性分别为96.6%和93.3%(P=0.612).结论 FISH用于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高于细胞学检查,而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FISH技术能明显改进膀胱癌的诊断,对于膀胱癌的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Livin基因与MDR1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Livin基因与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 Livin基因和MDK1基因在初发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与复发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表达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的表达与MDR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Livin基因的表达与MDR1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协同耐药作用,Livin和MDR1可以作为检测肿瘤多药耐药的联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王一  孙光 《医学综述》2009,15(16):2425-2427
新发现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在膀胱肿瘤病因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5、三倍功能区、脆性三联组氨酸、p63基因、20号染色体长臂及5号染色体短臂基因突变、血管发生、基质重塑基因产物等。本文对膀胱肿瘤发生相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NA-30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差异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常规提取3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总RNA,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NA-300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组织相比,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iRNA-300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 miRNA-300的差异表达极可能为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发展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常规行IVU检查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0-01~2007-10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膀胱肿瘤的622例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病理学资料、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2例经病理证实膀胱肿瘤患者中,经IVU发现肾或输尿管异常70例,其中合并上尿路肿瘤6例(阳性率0.96%),2例表现为一侧泌尿系未显影,4例表现为肾盂积水伴输尿管扩张。70例IVU异常病例中,除4例为肾自截外,其余66例B超检查均表现为肾积水伴或不伴输尿管扩张。结论本研究发现,在膀胱肿瘤患者并发上尿路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常规行IVU检查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可以考虑在膀胱肿瘤患者先行超声检查,发现有肾盂或输尿管异常的患者行IVU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其蛋白产物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切片中HPN感染。结果PCR-HPV.DNA阳性8例(8.9%);免疫组化HPV阳性24例(26.7%);肿瘤组织分级的升高二者阳性率也随之升高。结论:提示HPV感染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30Cas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8例手术标本中有70例BUC组织和8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在BUC组织中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UC)2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IBUC)43例;其中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PUNLMP)和低分级尿路上皮癌共38例,高分级尿路上皮癌32例。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p130Cas的表达情况。结果:p130Cas在NMIBUC和MIBU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7%和65.1%(P<0.05);在PUNLMP及低分级尿路上皮癌和高分级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7%和68.8%(P<0.05)。此外,p1 30Cas在BUC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数目、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p130Cas与膀胱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存在联系,有可能作为评估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预先结扎输尿管末段预防输尿管癌根治术后膀胱复发的疗效。方法:因为临床诊断为肾盂输尿管癌欲行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行改良输尿管癌根治术,即先结扎输尿管下段;另一组行传统的输尿管癌根治术。主要观察终点是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结果:从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共有85例合格病例入组。其中行改良根治术的有42例,传统输尿管癌根治术的43人。两组比较,手术时间(215.73 ? 21.26分钟 VS 220.19 ? 15.35分钟)、出血量(105.15 ? 11.32ml VS 110.12 ? 9.07ml)、输血事件(11.20% VS 9.78%)、住院时间(10.0天 VS 9.5天)基本相同。经过5-60个月随访(中位28个月),该两组共有6例(14.3%)发生膀胱肿瘤复发,而传统手术组有15例复发,两组比较改良组膀胱复发率明显降低。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分级和手术方式是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预先结扎输尿管末段的输尿管癌根治术可明显降低术后膀胱癌发生率,该术式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组织微血管密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微血管密度 (MVD)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 ,检测 10例正常膀胱粘膜、50例BTCC组织的MVD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① 10例正常膀胱粘膜MVD 0 .6~ 1.6个 高倍视野 ,平均值 1.2 0± 0 .3 5,50例BTCC组织的MVD为 4.4~ 13 .4个 高倍视野 ,平均值 8.94± 2 .0 8(P <0 .0 1)。②浸润型肿瘤组较表浅型肿瘤组MVD高 (P <0 .0 1) ,G2和G3级肿瘤组较G1级肿瘤组MVD高 (P <0 .0 1) ,高MVD组较低MVD组复发率高 (P <0 .0 5)。结论 :①BTCC组织较正常膀胱粘膜MVD高 ,差异非常显著。②MVD与BTCC分期、细胞的分级、复发相关 ,MVD为较理想的BT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物 ,对是否复发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p53 诱导基因3(PIG3)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对40 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中PIG3 的表达进行检测。其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42~87 岁,平均年龄59 岁。临床分期T118例,T213 例,T39例。复发性膀胱癌7 例。15 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作对照。结果15 例非肿瘤膀胱组织PIG3 蛋白表达积分吸光度值141.8±11.9;T1与T2垣T3期膀胱癌组织中PIG3 蛋白表达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75.4±12.5,32.1±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性膀胱癌PIG3蛋白表达积分吸光度值为42.7±6.2。结论PIG3 与膀胱癌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膀胱癌组织中PIG3 蛋白表达可以作为评估膀胱癌进展程度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丛艳华 《中外医疗》2014,33(6):155-156
目的总结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71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71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经治疗和积极护理后痊愈出院,59例患者获得1~3年术后随访,复发18例(25.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方式。及时科学的专业护理,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