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耳畸形的颞骨CT诊断和术前评价意义。方法:采用顺序性和针对性图像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内耳畸形的颞骨CT表现.与原诊断报告的描述进行比较,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26例(共52侧耳)内耳畸形患者中耳蜗发育不全15例、前庭导水管扩大19例、半规管发育不良和前庭扩大11例,这4种畸形单发或联合者占所有骨迷路畸形的80%。原诊断报告中主要遗漏了半规管发育不良4侧耳、前庭导水管扩大7侧耳、耳蜗发育不全6侧耳。采用顺序性图像观察方法,两位阅片者诊断内耳畸形的Kappa值为0.97;与原诊断报告的Kappa值分别为0.51和0.5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价发现耳蜗及前庭与内听道底部骨质缺损17侧耳、半规管骨壁缺损2侧耳、面神经管迷走6侧耳。结论:高分辨力颞骨CT扫描对详细了解内耳畸形的程度、部位及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顺序性观察方法可避免内耳畸形的漏诊;针对性的评价对充分做好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准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分辨率CT和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8例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颞骨高分辨率CT和MRI检查.结果 前庭导水管扩大11例,MRI显示所有病例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均扩大;单纯Mondini Ⅱ型畸形2例;水平半规管不发育2例;共同腔畸形合并内听道狭窄1例;脑脊液内耳漏2例,MRI显示前庭耳蜗神经畸形;单侧Mondini Ⅰ型畸形合并单侧内听道狭窄1例;双侧内听道狭窄合并前庭半规管发育不良1例;单纯内听道狭窄1例.所有内听道狭窄者MRI均显示其前庭耳蜗神经畸形.其余27例CT和MRI均未见内耳及内听道畸形.结论 颞骨高分辨率CT能显示内耳骨迷路畸形,MRI则能显示畸形的迷路内腔,同时还清晰显示扩大的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以及内听道内前庭耳蜗神经.因此MRI在评价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方面比CT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显示正常内耳及内耳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容积再现技术(VRT)对正常内耳及内耳病变的显示能力。方法 对20例(40耳)正常内耳及42例(61耳)内耳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100mAs,0.75mm准直器宽度,螺距为1,高分辨骨算法重建。对感兴趣耳进行VRT重建。结果 VRT图像清晰显示了正常内耳的空间立体结构。40耳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VRT图像均立体、直观、清晰地显示了畸形的形态和部位。VRT表现为:(1)Michel畸形1耳:内耳完全缺如;(2)共同腔畸形3耳:耳蜗与前庭不能相互区分,呈一囊状结构;(3)不完全分隔Ⅰ型3耳:耳蜗呈囊状,前庭扩大呈囊状,二者可相互区分;(4)不完全分隔Ⅱ型(即Mondini型)5耳:耳蜗仅1.5圈,中圈和顶圈融合,前庭扩大;(5)前庭与半规管畸形14耳:耳蜗正常,前庭扩大,半规管短小、缺如或扩大;(6)前庭导水管扩大14耳:前庭导水管开口扩大呈喇叭口状,与总脚相通。骨化性迷路炎患者7例(7耳),4耳重组时不能完整地显示内耳的立体结构,3耳表现为耳蜗变细或半规管显示不完整。14例(14耳)迷路瘘管患者中,耳蜗破坏1耳,耳蜗、前庭、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均破坏3耳,仅水平半规管破坏10耳。VRT图像表现为半规管或耳蜗与团状高密度结构相连,重组时不能相互分开。结论 VRT可清晰显示正常内耳及部分内耳病变,对内耳病变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4.
内耳畸形产生的脑脊液漏往往引起反复性化脓性脑膜炎,但常被忽视。高分辨CT可显示内耳骨迷路的细微结构,内耳畸形的诊断也变得相对容易。内耳畸形可分为Michel型和Mondini型。后者可见到耳蜗形成不全、前庭及水管扩大、半规管  相似文献   

5.
黄文虎  洪汝建  程玉书  沙炎   《放射学实践》2011,26(8):824-827
目的:探讨内耳化脓坏死性迷路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诊断的化脓坏死性迷路炎的CT和MRI表现,总结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行颞骨高分辨力CT扫描(HRCT),轴面和冠状面CT均显示有不同程度内耳骨迷路的破坏,并伴软组织增生,其中4例有高密度死骨形成;MRI检查6例,显示膜迷路部分或全部为软组织病变充填,增强后不均质明显强化,死骨在T1WI、T2WI均显示为小片低信号或无信号,增强后无强化。结论:HRCT可显示骨迷路结构的破坏范围及死骨的存在,有诊断价值;MRI显示颅内并发症明显优于CT,两者结合可诊断内耳化脓坏死性迷路炎。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实时三维成像显示内耳结构方法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螺旋CT RT-3D成像显示内耳结构的方法。资料与方法:对12例颞骨进行螺旋CT扫描,并利用RT-3D成像,层厚1mm,螺距1.0,0.1mm密集重建。结果:12例24耳耳蜗呈蜗牛状22耳,前庭呈囊状,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规管显示良好,半规管总脚及膨大的壶腹均显示良好;1例2耳耳蜗、前庭及半规管融合成囊状,类似倒“逗号”状。22耳蜗神经、前庭神经显示良好,其中2耳蜗神经较细;1例左侧内听道狭窄,蜗神经管变细;24侧面神经膝段均清晰显示,面神经鼓室段4例8耳显示良好,面神经乳突段与周围乳突气房分辨差。结论:螺旋CT RT-3D成像能清晰显示内耳结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多方位观察。  相似文献   

7.
分析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与MRI表现,探讨其应用价值。对78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行术前的高分辨率CT以及其中68例另行MRI,对61例患儿术后6个月进行听力学评估随访。内耳发育畸形共21例:其中耳蜗不发育1例;MondiniI型1例;单纯MondiniII型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14例,其中合并MondiniII型5例,合并半规管发育不良1例;内听道狭窄伴前庭耳蜗神经发育不良1例;半规管发育不良2例,其中1例伴内听道扩大;脑脊液内耳漏1例。术后随访结果提示:耳蜗神经发育不良者听力无明显改善,Mondini畸形者的预后较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者及无特殊畸形者差。CT能显示外耳、中耳及内耳骨迷路解剖,MRI则能显示包括膜迷路在内的内外淋巴液,同时还可显示内听道内前庭蜗神经,而耳蜗神经的存在是CI手术的必要条件,不同类型的内耳畸形与预后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伴随其他内耳异常的特征及其发生率.资料与方法 采用64层螺旋CT对168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采集颞骨数据并进行多平面重组,然后对内耳异常表现进行评估.结果 CT显示的168例332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中,46耳(13.9%)为单纯大前庭水管,286耳(86.1%)伴有其他内耳异常.其中69.9%(232耳)伴有蜗轴发育不良,3%(10耳)伴有蜗轴缺如,29.8%(99耳)伴有阶间隔发育不全Ⅱ型.73.2%(243耳)伴有前庭扩大,53.6%(178耳)伴有外半规管发育不良.结论 大多数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均伴有其他轻至重度内耳异常.高分辨率CT可较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HRCT标准化测量儿童内耳正常解剖结构,为无肉眼可视的微小内耳畸形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76例正常儿童152耳行颞骨HRCT检查。获得原始图像后行MPR得到测量图层,采用双盲法测量上半规管、外半规管、后半规管的骨管及骨岛的宽度、耳蜗的最大高度和宽度、前庭的最大宽度和长度等,再对各参数行不同年龄、性别及左右耳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上半规管骨管管腔宽度、骨岛宽度分别为(0.87±0.04)mm、(4.54±0.39)mm;外半规管骨管管腔宽度、骨岛宽度分别为(1.50±0.05)mm、(3.06±0.36)mm;后半规管骨管管腔宽度、骨脚长度分别为(1.12±0.10)mm、(6.17±0.07)mm;耳蜗高度、长度分别为(4.46±0.11)mm、(8.04±0.16)mm;前庭宽度、长度分别为(3.38±0.36)mm、(5.68±0.51)mm。不同年龄、性别及左右耳之间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内耳的正常解剖结构在颞骨HRCT图像上可准确测量,不同年龄、性别及左右耳之间的内耳骨性结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常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的最佳成像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 选择 2 0例临床上除外耳部病变的病人 ,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 (1.0mm) ,比较 pitch(1.0 ,1.5 ,2 .0 )、重建算法 (标准算法、骨算法和边缘算法 )和重建间隔 (1.0mm、0 .8mm、0 .4mm、0 .2mm和 0 .1mm)对表面遮盖显示法 (surfaceshadedisplay ,SSD)三维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制订了图像质量评分标准作为比较的半定量指标。结果 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对外骨半规管、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内耳道均可显示 ,但对前庭窗和蜗窗显示欠佳。随着 pitch值增大图像质量降低 (Ρ <0 .0 1) ;边缘算法的图像质量优于标准算法和骨算法 ;重建间隔越小图像质量越好 ,但不必过分强调太薄的重建间隔。结论 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的最佳成像参数是 :层厚 1.0mm ,pitch 1.0 ,显示视野 4.8cm ,边缘算法重建 ,重建间隔 0 .2mm。  相似文献   

11.
内耳骨迷路畸形的HR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耳骨迷路畸形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8例(56耳)先天性感音性耳聋的内耳骨迷路畸形患者HRCT表现。结果 Michel畸形1耳,囊状耳蜗.前庭畸形(IP-1畸形)8耳,Mondinl畸形(IP-2畸形)17耳,耳蜗未发育4耳,耳蜗发育不全6耳,共腔畸形4耳,前庭.外半规管畸形8耳,前庭导水管扩大8耳。结论 HRCT可显示先天性内耳畸形表现,为内耳畸形的诊断和人工耳蜗植入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前庭导水管在CT图像显示的形态。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行颞骨CT扫描患者112例。由两位放射学医师独立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上对前庭导水管远段的中点及外口进行测量,计算观察者间一致性及变异系数,统计前庭导水管显示为裂隙样、管状结构、未显示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表现为管状结构144例,裂隙状结构75例,未见显示的5例,前庭导水管在各层面上显示不同形态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前庭导水管的中点及外口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4%,33.0%;36.5%,40.5%;47.5%,64.5%。两位放射学医师在各层面上前庭导水管中点的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结果显示前庭导水管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上形态及大小有高度的变异性,可以表现为裂隙状、管状,少数无显示。  相似文献   

13.
正常颞骨斜矢状面CT扫描的解剖学表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听骨,内耳骨迷路及面神经骨管等结构在CT斜矢状面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利用自制木架固定器对63只正常耳行直接斜矢状面扫描,所得影像与尸体颞骨解剖相对照。结果 显示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听小骨,面神经管乳突段及内耳骨迷路63只耳(100%),面神经管鼓室段42只耳(66.7%),面神经管膝部55只耳(87.3%),前庭导水管58只耳(92.1%),结论 直接斜矢状面扫描是继横,冠状面扫描之后的一个重要扫描方法 对耳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的多层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32耳)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做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患耳做单侧重叠放大重建,并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对骨迷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本组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有以下几种:(1)Michel型(1耳):内耳结构完全缺如。(2)共同腔畸形(2耳):耳蜗和前庭呈一囊状结构,二者不能相互区分。(3)不完全分隔Ⅰ型(3耳):耳蜗缺乏完整的蜗轴,呈囊状改变,同时前庭扩大呈囊状。(4)不完全分隔Ⅱ型(Mondini型)(4耳):耳蜗仅1.5圈,中圈和顶圈融合,前庭扩大。(5)前庭及半规管畸形(14耳):耳蜗正常,前庭扩大,半规管短小、粗大或缺如。(6)前庭导水管扩大(14耳,其中6耳伴随其他畸形):前庭导水管扩大呈喇叭口状或与总脚相通。(7)内耳道畸形(8耳均伴随其他畸形):内耳道缺如、狭窄或扩大。结论 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有其特殊的形态学表现,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可清晰显示各种畸形的二维和三维解剖特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作颞骨CT扫描的曝光参数,减少其辐射危害。方法对疑有颞骨内耳病变者87例(其中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接受者31例),行颞骨薄层高分辨CT扫描(HRCT),以成人扫描参数为标准,适当调整扫描曝光量及扫描角度,直至图像符合诊断的要求,并分析其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儿童颞骨CT扫描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CTDIw值可降低到成人曝光量的66.67%~83.33%,DLP也可降低到66.67%~83.33%,且内耳及植入电极三维重建图像质量优良。结论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作CT扫描曝光量的适当降低,以及扫描角度的适当调整,可有效地降低颞骨局部的辐射剂量,且有效地避免了儿童眼晶体的直接辐射伤害。  相似文献   

16.
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和MRI的诊断(附1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本文回顾分析了14例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的CT、MRI资料,并对两种检查方法作了比较.方法14例患者作了高分辨的颞骨颅底横断位扫描,其中6例作了MRI多方位的扫描.具体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在CT图像上,在14位患者中12例双侧和2例单侧扩大的前庭导水管外口均大于1.5mm.MRI图像上,5例双侧,1例单侧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均有扩大,骨外内淋巴囊扩大尤为明显.倾斜矢状位能清晰显示与前庭相连的扩大的内淋巴管.结论CT和MRI都能准确地判定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存在,MRI更为直观、明显.  相似文献   

17.
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 应用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采用临床常用的颞骨螺旋扫描模式,分别以380、300、200、160、120、80mA的剂量对尸体头颅标本2具(4只耳)进行扫描,并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处理,然后用剂量头模和CT长杆电离室分别测试各mA下螺旋CT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横断面选取弓形下窝、前庭导水管、鼓膜张肌腱、面神经隐窝4个解剖结构,冠状面选取盾板、横嵴、面神经蛇眼征蜗窗4个解剖结构,双斜面重组图像选取锤骨、砧骨、镫骨、上骨半规管、耳蜗、面神经管6个解剖结构,分别对各mA组下重组图像进行统计评分处理,并筛选出能满足诊断的最低mA值。对5例(10只耳)患者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结果 当mA值由380降低至160时,CTDIw由(47.8±2.7)mGy降至(20.1±2.0)mGy。2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解剖结构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降低管电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降低辐射剂量的颞骨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表现,评价HRCT 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扫描图像。结果 颞骨单侧发病lO例,双侧发病6例。腿cT示受累颞骨弥漫性膨大,骨皮质变薄。根据病变的密度分为3种类型:硬化型9例(56.25%),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变形性骨炎型6例(37.5%),表现为高密度病灶中散在点或片状低密度区;囊型1例(6.25%),病变明显膨胀,表现为多个球形或卵圆形透亮区,有薄的骨壳包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导致颞骨的自然腔隙、孔道狭窄,如外耳道、鼓室腔、内听道、前庭导水管、耳蜗导水管及面神经乳突段骨管;一般不破坏听小骨和内耳骨迷路;常见并发症为炎症、胆脂瘤,3例(18.75%)继发胆脂瘤分别位于外耳道、乳突及上鼓室,乳突窦,其中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破坏邻近听小骨、上半规管。此外,还可引起岩段颈内动脉管、颈静脉孔、茎乳孔和颞下颌关节形态的改变。结论HRCT可清楚显示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并发症,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颞骨肿块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颞骨肿块的CT、MRI和DSA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21例颞骨肿块的CT、MRI和DSA表现与手术病理表现。结果 5例颈静脉球瘤均显示“椒盐征”和肿瘤明显染色。3例鼓室球瘤表现为鼓室内明显强化的软组织影和肿瘤明显染色。4例内淋巴囊肿瘤CT表现为岩骨迷路后前庭水管区和中内耳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MRI表现为“椒盐征”,T1WI示肿块边缘有环形高信号影,DSA示3例内淋巴囊腺样囊性癌明显染色。4例外中耳鳞癌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及中外耳广泛骨质破坏,1例DSA表现有肿瘤染色。2例软骨肉瘤CT表现为含有点片状钙化的软组织肿瘤,1例肿瘤周边可见高密度环。2例鼻咽癌侵犯中内耳,表现为岩部、鼓室、乳突和颈静脉窝不规则肿块和骨质破坏。1例嗜酸性肉芽肿CT表现为岩部、鼓室不规则肿块和骨质破坏。结论 CT和MRI清楚显示肿块的形态、范围和内部结构,能准确定位,CT、MRI和DSA结合有助于肿块的定性诊断,为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长轴位多平面重组(MPR)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例(40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行常规轴位颞骨HRCT扫描,并利用MPR技术获得前庭水管长轴位最大显示MPR图像,测量原始轴位图像和长轴位最大显示MPR图像中前庭水管中段的管径大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始轴位图像中30耳可全程显示前庭水管长肢,前庭水管中段管径宽度的测量值为(2.87±0.43)mm,长轴位最大显示MPR图像中所有前庭水管长肢均全程显示,前庭水管中段管径宽度的测量值为(2.50±0.45)mm。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庭水管长轴位最大显示MPR图像能全程显示前庭水管长肢,对前庭水管扩大的准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轻度前庭水管扩大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