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军保  陈丽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8):1945-1946
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OI)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症,它是指因直立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平卧后症状可以缓解.出现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同时可伴有面色苍白、运动不耐受、疲乏、视力模糊、胸闷、气短、长出气、心悸、颤抖、出冷汗、焦虑、晕船、直立时腹 痛、肢端此彑,因直立导致痛、脸红、意识改变和睡眠障碍等,亚重者可现晕厥.  相似文献   

2.
陈丽  杜军保 《中国医刊》2006,41(11):21-23
直立不耐受(onhostatic intolerance,OI)是指因直立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平卧后症状可以缓解。直立不耐受主要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喁)、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onhostatic hypotention,OH)等。本文拟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四方面来阐述直立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4.
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OI)是指因直立而发生的一系列不良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心悸、面色改变、冷汗、黑矇、肌无力,以致意识丧失、晕厥等,平卧后症状可以缓解[1].根据循环参数的改变直立不耐受主要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调节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2,3].  相似文献   

5.
直立不耐受通常认为其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近年来多种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如直立倾斜实验、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QT离散度及P波离散度被研究用于诊断直立不耐受,本文将对直立不耐受患儿上述评价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 OI)和坐位不耐受(sitting intolerance, SI)的基础疾病谱,并了解其在临床上采用的经验性治疗方式。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十年期间所有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OI和SI诊断标准的患儿纳入研究,分析患儿OI和SI的基础疾病谱,并总结分析其治疗方式。结果:共纳入OI和SI病例资料2 110例,其中男943例(44.69%),女1 167例(55.31%),年龄4~18岁,平均(11.34±2.84)岁。十年间总体OI和SI患儿例数呈逐渐增多趋势。O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共826例(39.15%);其次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VS),共634例(30.05%)。而S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坐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sitting tachycardia s...  相似文献   

7.
隋萍  李冰  魏菊荣 《医学与社会》2007,20(12):58-59
目的探讨心电图直立调节试验对儿童直立不耐受的诊断价值。方法112例直立调节试验呈阳性的患儿,按其临床症状分类,运用统计学X^2检验的方法,确认症状与直立调节试验阳性率是相关的,同时与其他有关检查比照。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在反复发作头晕头痛、晕厥、头晕、其他症状中的诊断直立不耐受符合率分别为67.56%、61.11%、42.18%、45.83%,总体达49.78%。结论心电图直立调节试验有助于直立不耐受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直立不耐受患儿的生活质量现状,探讨直立不耐受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直立不耐受患儿74例为病例组,从北京中小学生体检正常者中,按与病例组1:1匹配选择对照组.匹配因素是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及性格.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直立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及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所有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认知满意度、情感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立不耐受对患儿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工作者不仅应关注患儿疾病的本身,更应该关注患儿主观上的不适症状,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方面的照顾和护理,以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直立不耐受(OI)患儿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及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363例疑似OI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分型分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组、血管迷走性...  相似文献   

10.
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然而食物所造成的机体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05年英国医生报道了关于慢性疾病与食物的关系[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症状。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有近5%的成年人和8%的儿童因食物不耐受而出现症状,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正确认识与诊断食物不耐受越来越重要。诸多文献将IgG介导的(或非IgE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解释为食物不耐受,但这种食物不耐受的定义与传统定义并不相符。严格意义上讲,食物不耐受应不涉及免疫反应,然而用食物不耐受来论述IgG介导的(或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很多,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使用了“食物不耐受和(或)食物过敏”的概念。本文对食物不耐受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立不耐受自主神经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与患儿的基本资料、学习成绩、父母的文化程度、居住地以及疾病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门诊明确诊断直立不耐受的患儿30例.采集并分析患儿基本资料,并对家长及患儿进行直立训练、皮肤擦拭、反压动作、抗阻力抬腿训练及抗阻力训练共五种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嘱我为《医学殿堂》写几句话,这使我想起1987~1989年中华内科杂志创立的“医家自述”。当时许多内科学界的前辈回顾他们从医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既亲切又激励青年医师,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与教育。15年过去了,而今《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设立了《医学殿堂》栏目,并约我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描述直立不耐受患儿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74例直立不耐受患儿作为病例组,74例与患儿人口统计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直立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以及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等工具,对两组儿童及家长进行调查与访谈.结果 直立不耐受患儿总体满意度:16.2%(12例)为不太满意及以下,52.7%(39例)为一般满意,31.1%(23例)为比较满意及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5,P=0.001);且总体满意度得分为(62.39±14.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72.49±17.31)分(t=-3.811,P<0.01).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应对方式、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家庭功能总分等是其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直立不耐受患儿生活质量低于健康儿童,受疾病、自身特点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直立不耐受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新的诊疗技术的应用、各种大型手术的广泛开展,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病率每年递增10%以上.尽管ICU的诊治技术和肾脏替代治疗(RRT)取得了显著进步,但ICU患者ARF的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临床上即使轻度的Scr急性变化也与死亡率密切相关,而临床医生常常难以对发生的急性肾脏损伤做出早期判断,错失最佳干预时机,延误病情,影响预后.因此,提高ARF的早期诊治水平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强急性肾损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以推断,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历史和人类一样久远,但现代医学对于这个疾病的认识却只有四百余年历史.在17世纪首次出现了"isehuria(尿闭)"的概念.人们开始对肾脏疾病进行归纳及研究.18世纪有人描述了ARF的临床过程.1802年,William Heberden详细地描述了缺血相关的ARF,其光学显微镜下肾脏改变也得到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命名和定义,不同学者仍使用不同的称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32例儿童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2例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132例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受率最高的是蛋黄/蛋清(63.64%),其次是牛奶(41.67%),最低的是虾(0%);婴儿组、幼儿组和童年组对蛋黄/蛋清、牛奶、西红柿、小麦的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只对蛋黄/蛋清不耐受强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2例儿童中食物不耐受以蛋黄/蛋清、牛奶为主;儿童食物不耐受主要受食物种类、年龄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腹痛的相关性及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对慢性腹痛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8例以腹痛>3个月为主诉就诊的门诊患儿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同时进行3个月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观察疗效。结果慢性腹痛患儿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98.5%,牛奶、鸡蛋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鳕鱼、西红柿、大豆、螃蟹等。女性患儿鳕鱼、西红柿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Z值分别为2.096和2.038,P值分别为0.036和0.042)。≤6岁组与>6岁组患儿鸡蛋、西红柿、大豆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26、2.100和2.934,P值分别为0.001、0.036和0.003),年龄越大,鸡蛋、大豆不耐受程度越轻,西红柿不耐受程度越重。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有效率为92.6%。结论儿童慢性腹痛与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不耐受食物以牛奶、鸡蛋最多见。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对大多数慢性腹痛患儿有效。  相似文献   

18.
裴福兴 《四川医学》2002,23(8):771-771
关节外科兴起于50年代,80年代后迅速成为骨科主要的亚专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关节伤病的谱系发生明显变化,交通事故、工业外伤和运动损伤大量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增加,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关节镜微创技术也已成为骨科创伤和运动医学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通过外科手段和相关技术,清除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病变、修复骨、软骨和软组织损伤.矫正关节畸形,减轻或消除疼痛,重建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恢复关节功能成为关节外科发展的必然使命.  相似文献   

19.
罕见病和少见病是指临床上很少见或比较少见的疾病。国外学者曾做过如下界定,即在一定的群体内,某一疾病的发生率少于1%时称为罕见病(rare disease);病变的出现率为2%-8%时,可视为少见病(uncommon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心)是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8~10‰。根据心血管畸形的种类及复杂程度,先天心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严重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患者可在出生后不久死亡。北京儿童医院等单位于1965年曾报导先天心病者在1岁内的死亡率为83.8%。近30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心脏外科手术的进步,使先天心的预后大大改观,特别是由于广泛开展了对婴幼儿先天心的诊治,使约3/4患孩可在1岁内仍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