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4例难治性ITP患者、30例一般性ITP患者和20例正常人采用ELISA法作PAIgG、PAIgA、PAIgM联合检测,并对难治性ITP患者作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 难治性ITP患者、一般性ITP患者组的PAIg、PAIgA、PAIgM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难治性ITP患者PAIgM含量高于一般性ITP患者组(P<0.05).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长春新碱+强的松组和环孢素A+强的松组治疗,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采用泼尼松和环孢素A联合治疗则其PAIg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助于难治性ITP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2.
PAIg检测诊断ITP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华锋  杨岚  张红 《医学争鸣》1999,20(9):S050-S051
0 引言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疗效及预后估计的有效指标.用ELISA法定量测定6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PAIg,结果发现其中有22例非ITP患者的PAIg增高,说明PAIg用于诊断ITP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无其它临床指标的前提下,不能单凭PAIg的增高而诊断为ITP.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PAIgA,PAIgG,PAIg试剂盒,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酶标仪,华东电子管厂制造;血小板制备盒,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缺铁性贫血8例,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因患者循环血液中存在着针对血小板膜的抗体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而发病。目前 ,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是血小板相关IgG定量实验 ,此实验敏感性虽高 ,但特异性较差 ,以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为试剂建立的方法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国内外现在常用抗GPⅡb/Ⅲa ,Ⅰb/IX单抗为此类实验的试剂。本文报告使用XW - 1单抗建立固相放射免疫试验[1] 检测ITP患者血浆中抗血小板抗体 ,该单抗识别血小板膜蛋白M .W .2 4kd。1 材料与方法XW - 1单抗 :由北京宣武医院…  相似文献   

4.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TP病人血清血小板抗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新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用巨核细胞-血小板系Dami细胞株进行涂片,利用Dami细胞膜上的表面标志物GpⅡb/Ⅲa、GpⅠb、vWF等作为抗原,检测ITP病人血清中的血小板自身抗体。结果:部分Dami细胞内可见红色沉淀颗粒,颗粒着色深浅不一,部分Dami细胞胞膜呈红色,ITP病人组红色沉淀颗粒明显多于正常人组和非ITP性血小板减少组。结论:本法可特异性检出ITP病人的血小板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90 %患者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检测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帮助。现将我院检测 12 2例ITP患者的PAIgG结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12 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 ,符合诊断标准[1 ] 。其中男性 45例 ,女性 77例 ,年龄 10~ 73岁 ,平均年龄 3 8 6岁。急性型 (AITP) 3 6例 ,慢性型 (CITP) 86例。正常对照 2 5例 ,均为健康体检者 ,男性 14例 ,女性 11例 ,年龄17~ 5 …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当血小板数≤ 2 0× 10 9/ L时 ,称重度 ITP,其出血倾向严重 ,可发生自发性颅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 ,严重危及小儿生命。因此 ,尽快升高血小板数量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目前 ,国内外多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ITP,我科对 1996年 1月到 1998年 3月收治的 15例重度 ITP患儿采用了该疗法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5例均为我科的住院病人 ,经骨穿确诊为 ITP,血小板数 (12~ 2 0 )× 10 9/ L,年龄 4个月~ 13岁。治疗组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给予大剂量丙…  相似文献   

7.
郭军中 《看医生》2004,(1):64-64
我1966年出生于湘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里十分贫穷,但我小时候却异常调皮,总觉得精力旺盛得无处发泄。扒车.玩水、爬树、逃学,样样都是小伙伴们中的领头羊,为此没少挨父亲的棍棒。不过,我的学习成绩却很好,老师和父母对我是又气又爱。  相似文献   

8.
ITP患者骨髓及血液检测指标与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观察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G(PaIgG)、外周血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容积(MPV)、骨髓巨核细胞计数(MK)与产板型巨核细胞比例(PPMK)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者疗效的预计价值。方法:采用Coulter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等,对73例ITP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BPC、MPV、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结果10例ITP患者治疗后复查PA-IgG、IgM、IgA,其数值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01和P<0.05)。结论观察偶联血小板治疗前后的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 对于ITP的发病机制、诊断、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时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以及成熟程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 5 86例ITP患者的PAIgG ,同时计数其巨核细胞数量 ,观察其成熟程度。结果 :在PAIgG增高的ITP患者中 ,PAIgG在 175~ 5 0 0ng/10 7PA范围内 ,巨核细胞数量的增加与PAIgG值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 ;PAIgG >5 0 0ng/10 7PA时 ,则相反。随着PAIgG值的增高 ,巨核细胞的成熟也随之明显受阻 ,不成熟的幼稚巨核细胞和颗粒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而成熟的产板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ITP患者的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及成熟程度关系密切 ,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MDS、AA、ITP患者血清TPO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 对象 对照组22例,年龄14~65岁(中位年龄36岁)均系健康体检者(无心、肝、肾等系统的疾病)。32例化疗后急性白血病(AML),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4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年龄、性别与对照组相仿,诊断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IT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比值.结果 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能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异常引起血小板破坏加速的出血性疾病。应用大剂量丙球制剂治疗ITP25例,每日400mg/kg,静脉滴注,连用5d,以后每周再用1d,共4周。结果:19例出血症状好转或消失;血小板平均数由治疗前(18.4±8.8)×109/L增高至(119.5±80.5)×109/L;其中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而血小板相关抗体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与激素治疗组24例相比较,血小板计数上升速度快,上升量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目前较常用又较快捷的方法-酶联免疫竞争抑制试验。[结果]对已确诊的58例ITP患者(阳性率96.6%),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阳性率71.4%),1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阳性率80%),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阳性率62.5%)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并对ITP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对ITP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不能作为确诊试验,而在其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影响。方法:10例ITP患随机分为2且,分别给予补肾化瘀解毒中药或泼尼松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PAC3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患的症状改善方面优于泼尼松,并对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有调节作用,患血小板数量与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呈负相关。结论:ITP患病情与血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含量呈正相关;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有良好疗效,并能调节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  相似文献   

17.
PAICA法检测ITP病人血小板特异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2)方法:采用血小板相关抗体特性检测技术(PAICA法),检测52例ITP病人,31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抗血小板GPⅡb/Ⅲa,GPⅠb/Ⅸ的特异性抗体,并与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AIgG)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3)结果: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的可能性比值及阳性预测值较高,但阴性预测值较低,而PAIgG检测的可能性比值,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低。(4)结论: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对肯定ITP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对排除ITP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治疗后以上血小板参数测定每周2次。结果: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治疗早期有效组显示随着PLT的上升,PDW、MPV、P-LCR均有上升,仅PDW的上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晚期PDW、MPV、P-LCR逐渐下降,但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ITP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的动态观察,对ITP患者的病情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ITP患者脾动脉栓塞前后不同时期血小板的变化。结果栓塞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呈负相关,但PLT恢复正常后,MPV仍高于正常,提示脾动脉栓塞后血小板计数增高的机理不同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l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10例外周血系均在正常范围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SIA法进行PAIgG、PAIgA、PAIgM3项联合检测。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液系统肿瘤、肝病患者PAI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TP、AA、血液肿瘤组及肝病组患者的PAIgG、PAIgA、PAIgM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g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