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通过有关的动物实验来探讨有关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规律,以达到加速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目的。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梯度降温、深低温保存的股骨外侧髁植入,在接触的骨面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基质,以金属螺钉固定;对照组用取下的自体股骨外侧髁原位植入,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术后4、8和12周行大体标本观察,并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BM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异体骨愈合的情况。结果: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BMP染色在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从周围向中央,从哈佛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主要通过骨传导实现成骨,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使用BMP、合适的内固定、大小适合的移植物,可以使异体骨愈合的过程与自体骨相似。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为212例颌面骨缺损畸形患者进行整复手术,其中新鲜自体骨147例,冷冻自体骨2例,煮沸自体骨1例,同种异体骨6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本文还分别对自体游离骨、带血管复合骨、带衬里组织的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的适应症,以及移植骨失败原因等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清创后Ⅰ期自体与异体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期自体骨移植是消灭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其缺点是分期手术、供骨量有限、供区手术创伤及并发症,而同种异体骨移植尚未得到认可。我们在Ⅰ期自体松质骨移植获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分别采用Ⅰ期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缺损是目前骨科难治病之一,严重的创伤、肿瘤、或感染是造成骨缺损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骨缺损的方法主要是植骨结合内、外固定术。植骨材料主要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以及异种骨,其中自体骨移植是目前骨移植术的“金标准”,然而,自体骨存在供区出血、感染、疼痛、瘢痕等并发症,并且受到取材数量及形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需要。同种异体骨因来源广泛、可塑性强以及良好的生物活性等特点,已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术治疗伴骨缺损的四肢长骨陈旧性骨折患者8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骨科界面临的棘手的难题之一[1~3]。长期以来,骨缺损的修复主要采用自体骨移植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方法。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公认的自体骨移植疗效最佳,但骨源有限,且供区有潜在的合并症。同种异体骨是临床上常用的替代自体骨移植材料。但同种异体骨移植可诱发宿主产生免疫排异反应,且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经冷冻、冻干、脱钙或其它化学处理的同种异体骨,其细胞成分多已坏死,因此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成骨机理、愈合过程中的表现、免疫反应等方面与自体骨移植有一定的差异。本文…  相似文献   

6.
创伤、感染、肿瘤及发育异常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常见难题.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合成替代物等.自体骨移植愈合率高但供区有限;同种异体骨移植骨来源广泛却易致排斥反应;人工骨合成替代物来源广且容易塑形,但植入后可能引起感染、假体松动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1].目前,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来研制各种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已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体与新鲜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两种方法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和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后肢制成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术后第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法,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大体观察、组织学光镜及组织修复评分显示自体骨软骨移植在第12周时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缺损,而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为纤维肉芽组织。结论: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可以修复兔关节软骨的缺损。新鲜无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不可行,其排斥反应及吸收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25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其中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38.7岁,采用临床表现、X线检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无免疫排斥反应,X线片显示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无骨吸收。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在牢固内固定下使用同种异体骨填充缺损,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无免疫排斥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修复良性骨缺损3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长明 《重庆医学》2004,33(12):1905-1906
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所致的骨缺损多在长骨干骺端和骨端上,对关节功能有较大影响手术难点之一就是修复骨缺损.除自体骨移植外(自体骨量常常受限),最佳办法就是同种异体移植骨.由于骨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低,是最先移植成功的组织,最早记录骨移植成功病例是1688年.如果说异体输血是首位组织移植,那么骨移植就是第二最常使用的组织移植.随医用组织库的建立,提供的各种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解决了骨缺损修复问题.现代骨组织库能提供的各种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无明显外源性抗原免疫反应,保存了骨的生物特性,有活跃骨诱导能力,有一定生物力学特性及无菌、无致病性的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1],满足各种手术修复骨缺损的需要.我院1998~2000年用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移植充填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复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感染后大段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修复骨感染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4月~2006年5月对15例长骨感染后大段骨缺损患者采用锁钉固定并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结果经14个月至5年随访,术后1例感染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其余骨折愈合良好,感染无复发。结论同种异体骨为一种良好骨植入材料,由于其来源较广,应用方便,复合自体骨可应用于骨感染后造成的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11.
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避免Ⅱ期自体松质骨移植的缺点,探讨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2月至2004年4月,35例慢性骨髓炎患者(8例骨不连)在我院接受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方法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平均随访28个月(13~55个月),32例(91.4%)获得感染控制。8例骨不连患者,其中4例骨愈合;1例因感染复发接受再次清创自体骨移植获得感染控制、骨连接;3例再不连患者,2例自体骨移植获得连接,1例再不连及另2例感染复发患者未接受再次治疗。结论: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四肢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较高的感染控制率,但是骨不连伴节段性骨缺损患者应用该方法治疗,骨再不连的发生率高。应慎用。  相似文献   

12.
关万宁 《河北医学》2010,16(6):679-681
目的:评价骨肿瘤病变切除后应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骨科骨肿瘤病变的124例患者,其中采用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植骨61例(联合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单纯同种异体骨植骨63例(单纯植骨组);结果:联合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移植骨界限模糊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纯植骨组。术后6、12、24个月时联合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单纯植骨组。结论: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组织抗原性减弱,能明显促进骨融合和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质缺损的治疗结果.方法:自1995年-2000年对20例大块骨折缺损因自体骨源不足而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起进行植骨修复,年龄9岁-65岁,平均32.3岁.骨缺损范围30cm^3-90cm^3,随访1年-5年,平均1年7个月.结果:术后平均代码.5个月移植骨和宿主骨骨性愈合,3月-6个月功能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对治疗大块骨质缺损,应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起进行植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得到类似于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旭昌 《医学文选》2006,25(1):125-128
骨缺损修复是相关临床科室的常见问题之一,常需植骨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材料填充等。但是自体骨来源有限、供区损伤疼痛;异体骨存在移植免疫反应和致病性等缺点,所以它们并不是最理想的骨修复材料。自上个世纪80年代骨组织工程诞生后,改变了以损伤修复创伤的传统治疗模式,用少量的组织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修复大块骨缺损,同时可依据骨缺损情况任意朔形达到完善的形态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混合一起移植治疗骨质缺损的治疗结果.方法自1995年~2000年对20例大块骨质缺损因自体骨源不足而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起进行植骨修复.年龄9岁~65岁,平均32.3岁.骨缺损范围30cm3~90cm3.随访1年~5年,平均1年7个月.结果术后平均5.5个月移植骨和宿主骨骨性愈合.3月~6个月功能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对治疗大块骨质缺损,应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起进行植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得到类似于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学问题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骨科(410008)王东华,周江南,邓展生临床上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的修复及病损骨关节的替换,以自体骨移植效果最好。但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其获取伴有较多的临床问题。同种异体骨作为其替代物,由于其骨源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同种异体骨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骨囊肿,术后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骨囊肿手术刮除后骨缺损部植入甲基强的松龙浸泡过的同种异体骨后愈合良好,排异反应小,避免了取自体髂骨对患者造成的痛苦.结论:同种异体骨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骨囊肿效果满意,与自体骨移植无显著区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骨组织贮存     
叶勇军  熊龙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3):183-184,187
随着交通、工业的发展,创伤后骨缺损日益增多,骨肿瘤患者骨与关节移植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使骨组织需求量越来越多,骨移植越来越成为手术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于段.骨组织是异种或异体组织移植中最易成活的一种,自体骨由于来源有限,创伤大,手术时间长而限制了应用,同种异体骨的利用则扩大了骨移植的治疗范围,它的发展有赖于骨贮存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骨移植的生物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自体骨移植无排斥反应,骨愈合快,效果满意.由于自体骨移植增加手术创伤,可发生某些并发症,且来源困难;而异体骨移植存在排斥反应,手术经常失败.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用于临床上骨与关节缺损的修复与重建54例。大块骨移植17例,小块骨充填植骨37例。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极大的降低了同种异体新鲜骨移植的排斥反应。与其它方法相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骨移植的骨诱导能力和骨传导能力。同种异体深冻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小块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在临床上比大块移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