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务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采用手卫生清洁观察表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180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80名医务人员中,了解手卫生标准者占28.49%,正确采用六步洗手法者占51.61%,熟练掌握手卫生概念者占54.84%。结论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洗手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动态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减少经手传播疾病的可能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方法:2014年全年,每月暗访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并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进行动态管理体现持续质量改进.1月为手卫生基线调查阶段,3月开始实施干预,12月为干预后效果评价阶段.结果:干预后的手卫生依从率为73.26%,明显高于干预前的21.98%(P<0.01);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后、清洁及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物品后这5个指征的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后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医生、护士、实习生三类人群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通过绩效考核动态管理手卫生,加大监管力度,有效地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手卫生宣传培训月活动历程,思考提高手卫生执行力的可行性方法。方法:从活动的内容、活动的亮点两方面总结本院开展手卫生宣传培训月的经验与体会。结果:全院员工掌握了“六步”洗手口诀和洗手的标准操作程序,手卫生知识认知率由培训前的56.2%上升至88.7%,对洗手指征的知晓率由培训前的39.2%上升至80.5%,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平均洗手率为53.8%。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不理想,手卫生依从性低,提高手卫生执行力有赖于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模式干预措施对新生儿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郏县妇幼保健院19名新生儿科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多模式干预措施,对比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干预前)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不同指征(接触患儿前、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儿后、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后)依从率。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干预前(85.03%比7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接触患儿前、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干预前(87.97%比80.90%、93.92%比7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儿后、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较干预前均提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督导,可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感染性疾病科及血液透析室护士洗手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方法。方法根据《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及2009年12月1日我国实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作调查问卷,对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及血液透析室72名护士洗手依从性进行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接触患者前洗手依从性为56%,接触患者后洗手依从性74.3%,脱手套后洗手依从性5.3%。其中工作年限、学历、职称越高的护士洗手依从性越高;但是所有护士在节假日比在正常工作日洗手依从性明显降低,尤其夜班更是如此。结论护士长必须实施有效干预措施,科学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对护士洗手工作的监管,配备充足的洗手物品,采用全科动员相互监督等方式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60-163
目的 研究及分析感染控制管理中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方法 于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选择90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操作跟踪、隐蔽观察考核等方式调查依从性。判定金标准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不同类别、不同操作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手卫生的原因。结果 护士洗手依从性最高,为86.83%,依次为医生62.09%,清洁工53.33%,实习生22.11%。洗手依从性≥90%的为医务人员同患者体液、分泌物、血液、伤口辅料、排泄物接触后、接触清洁物品、无菌物品、进行无菌操作之前,自患者身体污染部位向清洁部位移动、与患者周围物品、环境接触后三者是洗手依从性最低的3项。洗手依从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日常工作量大、不合理的设施配备、洗手不方便。结论 医院感染科需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开展不同形式的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培训,同人事管理部门做好配合与协作,保证医务人员岗位定编数量和质量,减轻工作负担。落实各类消毒实施,对医院交叉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皮肤性病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65例皮肤性病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现场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86.2%)皮肤性病科医务人员知晓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但其平均手卫生依从率只有54.06%。针对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比较,经χ2检验,可知不同岗位间的依从率不全相等(χ2=8.429,P =0.015);其中,医技人员的平均手卫生依从率为47.74%,明显低于医师的55.13%和护理人员的56.3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和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的平均手卫生依从率依次为29.75%、71.59%、83.78%、51.47%和42.86%,经χ2检验,医务人员在上述不同时间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全相等(χ2=262.956,P =0.000,);不同岗位医务人员不同时间的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工作繁忙是影响手卫生执行的首要因素,而洗手设施不完善对手卫生执行影响最小。结论  皮肤性病科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较低,需要采取宣教、培训、督导等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烧伤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院内感染的概率。方法探讨影响手卫生的相关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我科24名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实行手卫生干预措施。结果对2014年1月至5月烧伤科医护人员以每日随机抽查3-5人的手卫生,以一月为单位,计算月手卫生依从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加强科室手卫生的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洗手,不断改善洗手条件,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便捷的洗手环境,使其自觉地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前提下,对各个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21.57%,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及接触类型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64.49%,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26.79%,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48.96%VS 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37,P=0.002)。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医院的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所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教育干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合格率提高的作用. 方法选取16个样本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实施调查与干预,对教育干预前后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教育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认知和手卫生依从性都明显高于教育干预前,尤其是快速消毒剂的优点由原来的8.68%提高到73.3%,干手方法由原来的30.2%提高到80.7%,手卫生概念回答正确率由原来的43.4%提高到76.5%,手卫生依从率由原来的49.5%提高到75.0%,六步洗手法合格率由原来的58.0%提高到74.0%. 结论通过行为教育干预,加强监督管理,监测手卫生并及时反馈能有效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使手卫生依从性能持久,有效减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洗手效果,保障医疗安全和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37名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进行调查,并以取样后细菌培养的方式监测洗手效果。结果:工勤人员中51.35%接受过手卫生培训,24.32%掌握“六步”洗手法,64.86%洗手后用工作服擦干。接触患:手后的洗手率为37.84%,接触患者物品及科室物品后洗手率为24.32%,72.97%的工勤人员认为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时需戴手套,67.57%认为手有伤口时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洗手合格率:导医员87.50%,标本收送员50.00%,卫生保健员26.09%,救护车司机为25.00%。结论:工勤人员对手卫生认知程度较低和洗手依从性较差,应加强培训,提高洗手率和洗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赵胜楠  周莉萍  连卓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25-3927
目的研究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模式的品管圈(QCC)活动对精神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86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所有医护人员实施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比较该活动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各环节手卫生依从性(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血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知识掌握率、手卫生合格率及洗手液量、免洗手消毒液量。结果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精神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总依从性高于活动实施前(P<0.05)。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精神科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血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精神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和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洗手液量、免洗手消毒液消耗量多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将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应用于精神科医护人员,能改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和手卫生合格率,增加洗手液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及其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手卫生知识的来源、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医务人员315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在36.1%~61.2%之间,不同性别、职业、工作年限及科室之间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评价在工作中坚持应用标准洗手法的医务人员占74.7%.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忙(69.9%)、缺乏相应设施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55.8%)或缺乏洗手技术指导及管理(43.9%).结论 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程度不均衡,临床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不理想,应加强洗手设施建设和手卫生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门诊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以及洗手执行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洗手过程的方法 ,随机调查门诊不同科室(中医科、眼科、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科、封闭室)医务人员洗手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洗手执行率.结果 90%的医务人员接受过洗手知识的培训;30%的医务人员未掌握洗手的六步法,认为洗手时间越长越好.医务人员不能按规范洗手的原因:工作忙,医疗护理优先;只要未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手还是清洁的;认为医疗物品的污染或其他因素是造成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执行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一科室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的洗手执行率与接触患者前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不高,要提高其对洗手的认识,规范洗手行为,确保洗手到位,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导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评价针对根本原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直接原因,再找出根本原因,根据根本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措施改进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从25.73%提高到42.79%(P〈0.01),WHO五洗手时机依从率比较,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三组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导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测,寻找最佳的洗手方式、洗消用品及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洗手的依从性及质量,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480名医护人员在干预前后,均分两组用肥皂、洗手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手后按照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洗手方法及手卫生监测方法进行采样,对洗手时间、频率及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结果通过洗手设施、洗手产品等改善,加强培训,考核及指导,干预前洗手采样合格率75-80%,干预后采样合格率95-97%。洗手频次明显增加,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医院管理层必须重视手卫生,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加大洗手设施及设备的投入,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双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73-1874
目的了解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取随机观察+细菌培养的方法对我院产房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产房医务人员在接触产妇前洗手8例,占53%;接触产妇后洗手14例,占93%;洗手时间≥15 s者5例,占33%;手卫生细菌监测合格约44%(按标准≤5cfu/cm 2)。结论医院应加强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产房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现场隐蔽观察全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结果观察医务人员共141人,应洗手次数为735次,实际洗手305次,洗手率为41.5%,应手消毒351次,实际消毒73次,手消毒率为20.8%,应进行手卫生次数为1086次,实际手卫生次数378次,总手卫生执行率为34.81%。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原因很多,应采取积极的全方位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方法 依据WHO制订的"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采用直接观察法随机对临床各科室正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观察,填写手卫生依从性监测表.结果 共观察650例次"5个时刻"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以清洁/无菌操作前及体液暴露后为92.31%,接触患者后为84.61%,接触患者前为57.69%,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为53.84%.不同岗位医务人员以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实习生最低.护士、 医生、 实习生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90%,74%,53.33%.结论 该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应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采取个体化干预,从薄弱环节入手干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门诊自2016年1月起针对门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状况开展PDCA循环管理,在开展PDCA循环管理后的2016年1-12月阶段内随机抽取75名门诊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另在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而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的2015年1-12月阶段内随机抽取75名门诊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规范操作率、手消毒合格率、卫生手消毒细菌菌落数目。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在手清洗指征、手消毒指征、自我防护知识等手卫生知识方面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医务人员均对手卫生概念较为了解,其手卫生概念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且摘除手套后、无菌操作前、液体暴露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操作率、手消毒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的细菌菌落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针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开展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规范门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